——《金刚经》探微之七
济群法师
《金刚经》属于大乘经典。简别大乘和二乘的根本,就是菩提心。如果发起菩提心,受持五戒也是菩萨道修行的组成部分。如果不具备菩提心,哪怕修习大乘法门,也不属于菩萨道的修行。
菩提心,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。世俗菩提心,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。当我们在内心生起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要成就无上菩提”的愿望,并在三宝前把这一愿望确定下来,就具备了愿菩提心。进一步,就可以受菩萨戒,按菩萨的行为标准来做,即行菩提心。但作为凡夫,我们的心行是有漏而染污的,哪怕在利他的愿望和行动中,也会有各种杂质。这就需要通过空性见不断提纯,最终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
《金刚经》从发菩提心开始,但起点很高,直接指向空性的修行。所以,本经开篇所提出的,是如何发起胜义菩提心,而非世俗菩提心。
1.提出问题
时,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:希有!世尊!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?
佛言:善哉,善哉。须菩提!如汝所说,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汝今谛听!当为汝说。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
唯然,世尊!愿乐欲闻。(善现启请分第二)
这一段为“善现启请分”,由本经当机者须菩提尊者向佛陀请求开示。须菩提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因为对空性有甚深领悟,被后人尊为“解空第一”。《金刚经》讲述的是空性妙义,故由须菩提代表大众向佛陀请法。此外,般若经典中也常以舍利弗尊者为当机者,他是佛陀弟子中的“智慧第一”。
“时,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。”长老,僧团对德高腊长者的尊称。此时,须菩提长老在大众中,从座位上站起身来。
“偏袒右肩,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。”这是说明请法时的威仪。偏袒,是在搭衣时露出右肩和右臂,以示尊敬,这一传统在南传佛教地区保持至今。右膝着地,是跪坐的姿势。然后双手合十,以恭敬心向佛陀请法。
“希有!世尊!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”希有,赞叹世尊成就的种种功德希有难得,不可思议。世尊,佛陀十大名号之一,意为佛具万德,为世人所尊。如来,亦为佛陀十号之一,意为乘真如之道而成正觉。护念,即爱护、摄受。因为菩萨行佛事业,弘法度众,所以佛陀对他们善加摄受。付嘱,即叮咛、教诫。须菩提尊者对佛陀赞叹说:真是太希有了,世尊!如来特别爱护发菩提心的菩萨道行者,善用各种方便善巧,对他们加以开导和教诫。这是须菩提对如来的赞叹。
世间的父母对儿女也爱护有加,但因为智慧不够,未必能给予他们有效引导。正相反,往往还出于所谓的“爱”,将儿女引上错误的人生道路。而佛陀是一切智者,具有圆满的智慧和慈悲,把众生当作独生爱子般殷殷护念,谆谆付嘱。这种关爱是以智慧为基础的,善巧且没有副作用,所以称为善护念、善付嘱。
“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?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,意为无上正等正觉,即成佛的觉悟。赞叹后,须菩提向世尊请示说:这些菩萨道上的行者们,当他们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该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,如何降伏内在的烦恼?这里的“应云何住”,指的是正住,即住于善所缘,而不是像凡夫那样住于五欲六尘,或像声闻那样住于偏空的涅槃。至于降伏其心,则是解决内外干扰,不被境界所转,也不被寂灭为乐的自了心态所阻碍。
这两个问题非常关键。整部《金刚经》都在教导我们,如何以般若法门安顿身心,降伏烦恼。事实上,佛陀的所有言教都是从各种角度回答这两个问题。当然,不同经教的立足点和解决方法有所区别。我们现在学习《金刚经》,就要了解本经是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的。
“佛言:善哉,善哉。须菩提!如汝所说,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”佛陀听了须菩提的问题后,对他表示鼓励说:这些问题问得好啊!须菩提,正如你所说的那样,如来时常护念这些菩萨行者,也时常教诫他们,应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“汝今谛听!当为汝说。”你现在要认真听闻,我将为你开示其中原理。谛听,是带着闻法意乐,专注、用心地听闻。在这里,佛陀不只是让须菩提谛听,也是让在座的千二百五十人,乃至后世所有学佛者谛听。
“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”如果善男子、善女人发起菩提心之后,应该这样安住,这样降伏其心。关于这两个“如是”,将在下面详细解说。
“唯然,世尊!愿乐欲闻。”须菩提尊者回应说:好啊,世尊!我们非常愿意聆听您的开示。
2.如何发菩提心
佛告须菩提: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!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,若胎生,若湿生,若化生;若有色,若无色;若有想,若无想,若非有想非无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
何以故?须菩提!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(大乘正宗分第三)
这一段为“大乘正宗分”,佛陀为须菩提解说关于发心的问题。
“佛告须菩提: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!”摩诃萨,是大的意思,也就是说,佛陀此时的开示是针对大菩萨而非普通的初发心菩萨。佛陀对须菩提说:作为已经发菩提心的大菩萨们,应该这样降伏自己的心。正因为《金刚经》化导的对象是诸大菩萨,所以才能直接从胜义菩提心开始。
“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,若胎生,若湿生,若化生。”这是说明菩提心的广大——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所缘,无一例外。为了强调这一点,佛陀特别对“所有众生”作了说明。从受生方式而言,包括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。胎生,通过母胎孕育而出生,如人类和一切哺乳动物;卵生,由卵孵化而出,如禽类等;湿生,依托湿气而生,如蚊子等;化生,由业力变化而来,不依赖父精母血或其他物质,如诸天或地狱众生等。
“若有色,若无色。”有色,指欲界和色界的众生,有色身存在;无色,指无色界的众生,只有识而没有色身存在。有色和无色,包括了三界所有众生。
“若有想,若无想,若非有想非无想。”有想,指具有认识、意志、思考等意识作用的有情,又指有想天。无想,指入无想定的众生。非有想非无想,指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的众生,既不是有想,也不是无想,更为寂静微妙,为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。这也是对三界众生的概括方式。
“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”涅槃,为息灭义,即息灭迷惑和烦恼。对于以上所有众生,我都发愿帮助他们证悟无余涅槃,以此救度他们,令他们解脱轮回。菩萨对众生的救度,不仅是给予他们世间利益,更要引导他们彻底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,这才是最究竟的救度。
“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”菩萨虽然救度了无量众生,但在他的心目中,并不觉得有众生可度。反过来说,在不觉得有众生可度的同时,又在锲而不舍地度化无量众生。这在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,但恰恰是佛菩萨的境界。应该怎么理解呢?在世俗谛的层面,确实有众生可度,就像我们平时以为的,自己帮助了谁,利益了谁。但在胜义谛的层面,佛菩萨已证悟众生的本质都是空性,所谓“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”,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众生可度。
“何以故?须菩提!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”佛陀知道这个说法很难让人接受,所以进一步加以解读:为什么这样说?须菩提,如果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,觉得有一个“我”在度众生,或是觉得有“众生”可度,就不是合格的菩萨。因为菩萨已证悟空性,知道没有实在的我,也没有实在的众生。虽然知道这一切了不可得,但众生当下确实在痛苦中,因为悲心使然,菩萨还是会不遗余力地救度他们。
这里所说的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是《金刚经》反复出现的一组概念,亦称四相,是生命形态的不同显现。我相,执著色受想行识五蕴为我,认为有实在的我;人相,于五蕴身心中生起执著,认为有实在的人,并对此起贪起嗔;众生相,对三界六道的种种生命形态生起执著,认为有实在的众生;寿者相,对生命的相续生起执著。
总之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,其中并没有所谓的“我”,没有差别相,也没有生灭相。如果将四相执以为真实,就会有分别,有取舍,就不能平等对待一切有情,也就不是菩萨的境界了。
在无著菩萨造颂、世亲菩萨注释的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》中,将胜义菩提心归纳为四个特征:一是广大,以度化一切众生为对象;二是最胜,这种帮助不是暂时的,而要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;三是至极,菩萨虽然灭度无量众生,但并不觉得有众生可度,因为他们已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;四是无颠倒,在度众生的过程中,不起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完全是在悲心驱动下利他,其中没有任何我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