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安居策修篇》解读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初中分三:一、处有是非,二、结时不同,三、夏闰延促。
  第一部分是关于安居的处所及时间,又分为三节。第一是处有是非,即如何选择处所。第二是结时不同,即安居的时间安排。第三是夏闰延促,结夏期间遇上闰月,应该怎么处理,依闰还是不依闰。[1]

第一节 处所选择

一、别示所依

  初中,《四分》:不得在树上。若树下,起不碍头,枝叶足荫一坐。如是乃至小屋、山窟中,坐趣容膝,足障水雨。若依牧牛人、压油人、船上人、斫材人、依聚落等并成。若依牧牛人已下五处者,若安居中移徙,随所去处应去。文中不了。
  《五分》云:诸依如上人者,先谓作住意,得依安居。中间忽去,随信乐、衣食丰足处去(不言失夏)。若在无护处,劫贼、冢间、鬼神处、毒虫窟、露地,若有命梵二难,并不成安居。[2]

  第一,是关于安居处所的选择。
  “初中,《四分》:不得在树上。”关于第一个问题,《四分律》说:不可以在树上安居。印度是热带地区,有很多足以容身的大树,而且在树上又不容易踏伤其他生灵,应该是个理想处所,为什么不能在树上安居呢?戒律记载,曾有比丘在树上安居并大小便,结果令树神大为生气,准备伺机伤害比丘。所以佛陀就有此规定。
  “若树下,起不碍头,枝叶足荫一坐。”如果在树下安居的话,也要注意两个问题,一是站立时树枝不会碍头,可以从容起身;二是枝叶和树荫足够将禅坐的位置覆盖起来,白天可以遮挡太阳,晚上可以遮挡露水。
  “如是乃至小屋、山窟中,坐趣容膝,足障水雨。”只要符合以上条件,也可以选择小屋或山洞安居,但面积至少要可以盘腿打坐,而且也足以遮挡雨水。因为夏天正是雨季,雨水充沛,如果居处漏雨,对修行和生活都有极大影响,不利于身心安住。
  “若依牧牛人、压油人、船上人、斫材人、依聚落等并成。”此外,还可以跟随牧牛的人、压油的人、船上的人、砍柴的人或者依一个村庄、城镇安居,这些都是可以的。因为这些人的住处一般远离闹市,比较安静,关键是有人能在此阶段给你提供饮食。
  “若依牧牛人已下五处者,若安居中移徙,随所去处应去。”跟随牧牛者等五种人安居的话,因为他们本身流动性比较大,如果他们在比丘安居期间迁往别处,依此安居的比丘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离去。否则,独自留在原地,生存都成问题。
  “文中不了。”《四分律》虽然说到可依牧牛人等安居,及“随所去处应去”,但未说明比丘之前是否了解他们的居住时间,也未说明这一做法是否破夏。所以,道宣律师接着又引《五分律》作出抉择。
  “《五分》云:诸依如上人者,先谓作住意,得依安居。”《五分律》说:如果比丘跟随以上五种人安居,应该事先了解他们是否会在结夏期间定居此处,然后才可依对方安居。这是一个基本前提。如果住处是临时的,住两天就要离开,就不必依他们安居了。
  “中间忽去,随信乐、衣食丰足处去(不言失夏)。”正常情况下,比丘在结夏期间不可随意离开,否则就会破夏,也不能受岁。但有正当理由的话,还是可以开许的。前面说过,比丘跟随这些人安居前,先要确定他们能否在此久住。但如果中途情况发生变化,对方突然要离开,有时甚至是分成两群离开,比丘就应该跟随信乐佛法且衣食丰足的那些人离去。这样的话,虽离开原安居处而不破夏。
  “若在无护处,劫贼、冢间、鬼神处、毒虫窟、露地,若有命梵二难,并不成安居。”如果比丘在无人护持衣食的地方,或是有强盗出没处,或是坟场周围,或是有鬼神骚扰处,或是有毒蛇、毒虫的洞窟,或是露天没有遮蔽之处,或是存在给生命和梵行带来威胁的难缘,等等。在这些情况下,安居都不能成立。

二、总明五法

  《明了论》,五种成安:一、处所有覆。二、夏初十六日,谓为成前后安居日故。三、若东方已赤,谓十五日夜分尽,则东方赤者是十六日限,为破《十诵》疏家,要令十五日及界宿故。四、若在别住起安居心。《疏》云:别住是布萨界。安居心三种:一为自行,二为利他,三为料理三宝,修治房舍,一脚蹋界起安居心即成。五、在处无五过:一太远聚落,求须难得;二太近城市,妨修道业;三多蚊蚁难,或噆啮人,践伤彼命;四无可依人,其人具五德,谓未闻令闻,已闻令清净,能为决疑,能令通达,除邪见得正见;五无施主施饮食汤药。无此五过,乃可安居。[3]  《四分》《摩得伽》中,大同此论。
  这一部分,总的说明安居成立的五种条件,包括安居的处所、时间、发心等。
  “《明了论》,五种成安:一、处所有覆。”《明了论》说,具备五种条件才能成就安居。一是择处,处所能够遮风挡雨,而不是在没有遮蔽的露地。
  “二、夏初十六日,谓为成前后安居日故。”二是定位,安居开始时间是在初夏的四月十六日,此为前安居。如果有人在十六日因为特殊情况来不及安居,可以在四月十七日到五月十六日期间安居,称为后安居。《行事钞》还讲到中安居,其实也属于后安居的范畴。
  “三、若东方已赤,谓十五日夜分尽,则东方赤者是十六日限。”三是克时,安居时间要在东方明相已出之后。从四月十五日夜晚结束,到第二天明相出之后才算是十六日。就像受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,也要到次日明相出才结束。明相出的标准,是在天光下能看到手上掌纹,这是代表新一天的开始,不然仍属于前一天。
  “为破《十诵》疏家,要令十五日及界宿故。”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特别强调,主要是为了纠正《十诵律》疏家的说法。他们认为必须在十五日赶到界内住宿,安居才能成立。如果十六日赶到,是不成安居的。而道宣律师认为,安居的正常时间应该是十六日明相出以后,不是必须在十五日赶到。
  “四、若在别住起安居心。《疏》云:别住是布萨界。”四是要心,在布萨界内生起安居的心。《疏》说,别住在这里指布萨界。
  “安居心三种:一为自行,二为利他,三为料理三宝,修治房舍,一脚蹋界起安居心即成。”安居的发心有三种,一是为了自己精进修道;二是为了利益他人,比如维护僧团,为众说法;三是为了料理三宝事务,比如修治房舍等。如果具备这样的发心,只要一脚踏入界内,安居即已成立。
  “五、在处无五过:一太远聚落,求须难得。”五是假缘,安居处所必须没有五种过失。第一是不能离村庄和百姓居所太远,否则有什么生活所需时,很难得到。
  “二太近城市,妨修道业。”第二是不能离村庄和百姓居所太近,这样也会妨碍修行。因为安居是僧人的定期潜修,需要选择相对安静的环境,不会有过多外缘干扰。所以,选择安居处所时要中道,和聚落不即不离,既便于得到生活所需,又没有世事纷扰。
  “三多蚊蚁难,或噆啮人,践伤彼命。”噆,叮咬。第三是附近不能有太多蚊蚁昆虫,否则的话,一方面自己会被围攻啮咬,不利于安住修行;另一方面也容易践踏并误伤它们的性命。
  “四无可依人,其人具五德,谓未闻令闻,已闻令清净,能为决疑,能令通达,除邪见得正见。”第四是不能没有可依止的善知识。所谓善知识,应该具备五种德行。一、能够让学人听到从前没有听闻的法义;二、对学人已经听过的法义能深入抉择,令他的见地更为清晰,更为深入;三、能对戒律的开遮持犯,以及学人在闻思、修行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加以解答,拨乱反正;四、能令学人智慧通达;五、能帮助学人去除邪见,建立正见。依止具足以上五德的善知识,对安居期间的道业大有帮助。否则的话,有问题而无处求解,修行就可能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,这对初学尤为重要。
  “五无施主施饮食汤药。”第五是不能没有施主提供饮食和汤药。
  “无此五过,乃可安居。”没有以上所说的五种过失,才可以作为安居期间的处所。
  “《四分》《摩得伽》中,大同此论。”在《四分律》和《摩得勒伽论》中,也说到安居处所的相关条件,和以上所说的大体相同,就不再引用了。

三、明难处

  《十诵》云:无人深山、可畏处,不须住。[4]

  《五分》云:若在无救处,必知无妨害,亦开。欲安居时,先思量有难无难,无难应住。[5]
  在选择安居处所时,要远离可能给生命和清净梵行带来威胁的难缘。
  “《十诵》云:无人深山、可畏处,不须住。”《十诵律》说,不应该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,尤其是有非人、恶鬼或狮子虎狼出没的恐怖处安居。如果心力不足,是无法在这样的处所安住的。除非确定自己有调伏各类众生的能力,否则还是应该选择没有难缘的处所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要有自知之明,知道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,而不是盲目地经受考验。
  “《五分》云:若在无救处,必知无妨害,亦开。欲安居时,先思量有难无难,无难应住。”《五分律》说,如果在得不到及时救护的地方,必须确信这里不会出现危险才能住下,否则就不是适合的安居地。在准备安居前,先要观察并考量这个处所是否有难缘。如果没有难缘,才可以在此安居。
  因为安居的重点是为了精进道业,所以要多方考量,排除一切可能带来违缘的因素,以免给自己造成无谓的障碍。这样的话,就能集中精力,全力以赴地用功办道。

四、夏中提醒

  《毘尼母》第六卷中,大明安居方便法用,文广不录。乃至安居,上座于一切僧集时、食时、粥时、桨时,应白言:“尔许时已过,余有尔许时在。”若行此等行法者,是名僧父母、亦名僧师(云云)。[6]
  “《毘尼母》第六卷中,大明安居方便法用,文广不录。”在《毘尼母论》第六卷中,对安居应该注意的种种问题有广泛说明,只是文字太多,道宣律师就没有一一录入。为了方便大家修学,我们已将《毘尼母经》的相关内容列入注释。灵芝律师在《资持记》中,概括了其中的主要内容:“比丘夏安居处先往看之,有敷具否,无音声恼乱否,无狮子、虎狼、贼、蚊虫等难否,可得安居竟否。又云,应自思惟此处安居,饮食如意否。若病时,随病医药可得否。复观共住者如法否,乃至病时不舍去否。复观大众中无有健斗诤者否,不生我恶心恶语否。更思维,众中有知法解三藏否,不使我夏中有犯欲灭无所否。又思此众中有僧如父母教训子者否。又思众中无健斗者,夏中不起破僧因缘事否。先受安居竟,后受房舍敷具,应一一料理等。若有三宝缘,听受七日。又云:众中上座应问大界标处、失衣不失衣处、净地处、布萨处等。”总之,安居前要反复考察,寻找一个如法处所。而作为大众依止的上座,要对此地安居的大界标相、摄衣界、摄食界、布萨处等了然于胸,以便在大众有问题时予以解决。
  “乃至安居,上座于一切僧集时、食时、粥时、桨时,应白言:尔许时已过,余有尔许时在。”安居期间,上座需要履行教导大众的责任。在僧众集会或吃饭、喝粥、饮果汁的时候,上座都要提醒大众:安居已经过了多少天,还剩下多少天。这种提醒是让大家时时忆念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”,从而用功办道,慎勿放逸。
  “若行此等行法者,是名僧父母,亦名僧师(云云)。”父母,道因彼生故名。僧师,行从彼范故名。如果上座能履行这样的职责,那么他就如同僧众的法身父母一样,也是僧团的精神导师和修学楷模。
  在依律共住的僧团中,上座负责道德教化,有指导僧众修行的责任。而对僧众来说,在三个月的精进期间,如果有德高腊长、知法懂律的上座作为依止,也是增进道业的重要助缘。

【注释】
[1]《四分律》卷 37,T22-832 中 ~833 上。
时诸比丘露处安居,得风飘日曝,形体黑瘦,皮肤剥裂。往诣佛所,头面礼足,却坐一面。世尊知而故问 :“汝等何故形体黑瘦,皮肤剥裂耶?”诸比丘白佛言 :“在露地安居故尔。”佛言 :“不应在露地安居。自今已去,听诸比丘作覆障处安居。”尔时诸比丘树上安居,即在树上大小便利。时树神嗔嫌,伺其便欲断命根。诸比丘以此事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不听比丘在树上安居,亦不应上树,除齐人头。不应绕树左右大小便利,浇濽污树。”尔时诸比丘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,道有恶兽。时诸比丘上树过人,畏慎还下 :佛不听我等上树过人。遂为恶兽所害,诸比丘以此事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为命难净行难,故得上树过人头。”诸比丘欲取树上干薪,听作钩钩取,听作梯取,若绳罥取。后诸比丘畏慎,不敢上干树上。佛言 :“若树通身干,听上。”尔时,诸比丘欲于树下安居,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在树下安居。若树高过人头者,枝叶足覆荫一坐。”时,六群比丘用蜡蜜涂帐坐中安居。彼作如是心 :“我等夜在中宿,朝则藏举。其有见者,当谓我等得神通人。”诸比丘以此事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不听以蜡蜜涂帐在中安居,亦不得谄曲为身故,改常威仪。”尔时,比丘欲在小屋内安居。诸比丘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诸比丘在小屋内安居,起不碍头,坐趣容膝,亦足障水雨。”尔时,比丘欲在山窟中安居,即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在山窟中安居,起不碍头,坐趣容膝,亦足障水雨。”尔时,比丘欲于自然山窟中安居。时诸比丘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比丘在自然山窟中安居,起不碍头,坐趣容膝,亦足障水雨。”尔时,比丘欲于树空中安居。诸比丘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诸比丘在树空中安居,起不碍头,坐趣容膝,亦足障水雨。”尔时,比丘欲依牧牛者安居,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依牧牛者安居。安居中移徙,随牧牛者所去处,应去。”尔时,诸比丘欲依客压麻油人安居,往白佛。佛言:“自今已去,听依压油人安居。安居中移徙,随压油人所去处应去。”尔时,比丘欲于船上安居,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诸比丘在船上安居。安居中移徙,随船所去处,应去。”尔时,比丘欲依斫材人安居,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诸比丘依斫材人安居。安居中移徙,随斫材人所去处,应去。”尔时,比丘欲依聚落安居,往白佛。佛言 :“自今已去,听依聚落安居。安居中,若聚落分为二分,随所供给、所须具足处住。安居中移徙,随所去处,应去。”
[2]《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》卷 19,T22-130 上 ~ 中
时有估客营住,诸比丘欲依安居,以是白佛。佛言 :“听依彼估客。”安居内忽然复去,诸比丘不知云何,以是白佛。佛言 :“听随去。”诸估客分作两部,诸比丘不知云何,以是白佛。佛言:“若一部信乐所之丰乐,随去。比丘有持律,彼处亦多持律,听随此部去。若依牧牛羊人、作椑筏人、船行人安居,皆亦如是。”有诸比丘安居中烧房舍卧具,无有住处。不知云何,以是白佛。佛言 :“若火烧,若水漂,王难、贼难、非人难、师子虎狼诸毒虫难,乃至蚁子水虱难,皆听破安居,无罪。”
[3]《律二十二明了论》卷 1,T24-669 下
由五种因缘,夏月安居得成。五种因缘者,一、若处所有覆,二、若夏初十六日,三、若东方已赤 ;四、若人在别住中起安居心 ;五、若此有覆,中无五种过失,夏月安居则成。
[4]《十诵律》卷 57,T23-425 中~下
憍萨罗国有一比丘深山林中独住,有非人女来,语比丘言 :“共作淫欲来。”比丘言:“莫作是语,我是断淫欲人。”女言:“汝若不来,我当破汝利,与汝衰恼。”比丘言:“随汝作,我不共汝作淫欲。”作是语已,中夜,比丘卧眠。鬼女合纳衣,持比丘着王宫内夫人边卧眠。王觉,见已问言 :“汝何人耶?”比丘言:“我是沙门。”“是何沙门?”答曰:“我是释子沙门。”王言:“汝何以来此?”比丘以是事具向王说。王言:“汝何用在深山林中住,为恶鬼所娆。汝去,我知佛法故,不与汝事。”是比丘有大事得脱,向诸比丘具说。诸比丘以是事白佛。佛言:“从今日,如是无人深山、林中、可畏处,不应住。”
[5]《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》卷 19,T22-129 中
时诸白衣请比丘于无救护处安居,白言:“大德!可于彼安居,我当遥作救护。”以是白佛。佛言:“听受。”复有冢间比丘,患人间无房舍卧具,欲还冢间安居,以是白佛。佛言:“若能系念在前,无所畏者,听。”复有诸比丘欲治护空中树,于中安居,以是白佛。佛言:“听,应先以石掷树,若以杖打听,有何声,有何物出。若无异声,无有物出者,然后入中。仰塞泥合,得使平立。作土埵泥四边地,安户作开闭处。”……比丘欲安居时,应先筹量此处有难无难。无难应住,有难应去。
 [6]《毘尼母经》卷 6,T24-833 下 ~ 834 中
比丘夏安居处,若僧伽蓝中,若别波演中,若树下,应先往看之。有敷具不?此住处无音声恼乱不?无师子、虎狼、贼、蚊虫、水等难不?此中可得安隐安居竟不?有石窟石篱不?若有者,彼中有草木,皆应料理除却之,此石窟中复应涂治。如是广应知。比丘夏安居时,应自思惟 :此处安居,饮食如意不?若病患时,随病医药可得不?复观共住者,相随如意,得好共事不?同住者可信不?共住得安隐行道不?若共行住坐卧时,不为我作留难不?若病时,不弃舍去不?如是筹量众事和合已,然后安居。复观大众中,夏安居时,此众中无有健鬪诤者不?不生我恶心恶语不?不能为我作留难不?复更思惟,如世尊说 :夏安居要依波罗提木叉。此众中有知法、解毘尼、解摩得勒伽藏不?莫使我夏安居中脱有所犯,欲除灭之,无所趣向。又如世尊说,愚痴无所解者,尽形寿不离依止。复更思惟,此众中有僧如父母教训子者不?有名德高远、道俗所敬重者,若我犯罪,当诣彼生大惭愧,求于忏悔。彼上座为怜愍心故,时时当教授,令我不生放逸。如世尊说,破僧大恶,如坚涩苦辛,无有乐者。此住处众中无有健鬪诤,夏安居中不起破僧因缘事不?当不为我作留难不?如是筹量无留难已,然后受安居,是名欲受安居时筹量法。诸比丘受安居法,先受安居法竟,然后受房舍敷具。房中应当修补涂治,及所坐床,皆应一一料理。夏安居中,若无因缘,不得余行。若为因缘者,若为佛、为法、为僧、为病者,应受七日法出界外,还来此中安居。为饮食利养不得出界外,为钵、为衣、为药、为针毡,得受七日法出界外。尔时,钵住王子于佛法中出家。其父王为塔故,大设供养,即遣信唤其子 :可来共供养塔。夏安居中不得出行,以是因缘具白世尊。佛言 :“为塔故,诸比丘听受七日法。七日满,还此中安居。”诸比丘夏安居法受七日,七日满不中过,七日及夜不来到安居处,比丘夏安居法即失。前衣钵乃至针毡因缘,应勤方便。未解者令解,未得者令得,未证者令证,是名受安居法。安居众中上座应当问大界标相处所,复问失衣不失衣处所,复应问净处所,问布萨处所。说戒说法,差说法人呪愿,差营事人,慰喻营事人,差行筹人,差僧净人。诸比丘出界外,七日十五日乃至一月,白二羯磨教授年少比丘,应当自教语,劝人教语,如此等事,皆应夏安居中上座所作。复应巡房、看敷具,谁如法受用,谁不如法受用。如法受用者,示教利喜,赞其所行。不如法者,应谏令忆念语言 :“长老应如法受用,不如法受用有五事过患。如来制戒,应忆念此事。”安居中上座法,若中食时、食粥时及饮甜浆时,众中上座应唱言:“尔许时已过,余有尔许时在。”若众中上座行如此等行者,是名僧父母,亦名僧师,是名安居中上座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