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标宗显德篇》解读【全书链接】

  注:以下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,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,非书本目录。

  第一章·第一节·叙宗劝学·之二
  第一章·第二节·正明宗体
  第二章·引文显德·第一节·之一
  第二章·第一节·顺戒法住·之二
  第二章·第一节· 顺戒法住·之三
  第二章·第一节·顺法戒住·之四
  第二章·第二节·破戒灭法
  第二章·第二节·废学呵责
  第二章·第二节·现未衰恶
  第二章·第二节·不学灭法

  从本篇标题可以看出,其内容主要由标宗和显德两大部分组成。

  标宗,即标出本钞宗旨。《行事钞》全称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,立足律藏,以戒为宗,其中又分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四科。戒法是律藏的所有内容,如《四分律》《五分律》等。戒体是通过如法受戒,将戒法纳入心田而形成防非止恶的自制力。戒行是依戒体建立的持戒行为。戒相是由如法持戒所表现的外在威仪。
  显德,即显示受持戒律的功德。本篇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说明:一是顺应戒律有哪些功德,一是违背戒律有哪些过患。
  按律宗的判教,将释尊一代时教判为化教、制教两种。化教为三藏中经藏、论藏的内容,开示佛法义理及止观修习,达到化世导俗的功效。制教为三藏中律藏的内容,通过戒律规范三业行为,从而调整心行,趣向解脱。《行事钞》中,道宣律师广泛引用经、律、论三藏典籍,会通化制二教,对以上问题作了详细阐述。学习《标宗显德篇》,将使我们深入认识戒律在修行中的作用,以及戒律对住持正法的意义。

第一章 律宗纲要

第一节 叙宗劝学

  【赞戒殊胜】
  夫律海冲深,津通万象。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,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。
  本篇起始,即以大海为喻,赞叹戒律殊胜。这也是佛陀在说法时常用的比喻。《四分律》中,佛陀就以大海八种功德来比喻戒法的甚深广大。
  其一,“诸一切众流皆往投之。”一切江河之水终将汇归大海,比喻佛弟子通过学戒,将身心融入佛法海洋。
  其二,“海水常住,不失潮法。”大海潮起潮落而井然有序,若佛弟子安住于戒,便能言行如法,至死无犯。
  其三,“今五大河,恒河阎摩那萨罗阿夷罗婆提摩河,皆投于海而失本名,名之为海。”五大河水汇入大海后,都会失去原有名字而共称为海。佛教僧团也是同样,身份悬殊的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罗四姓出家后,都将成为沙门释子,没有任何差别。这也是《阿含经》所说的“诸有四姓剃除须发,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,彼当灭本名字,自称释迦弟子”。
  其四,“此五大河及天雨,尽归于海,而海水无有增减。”所有的江河水及雨水尽数流入大海,海水却不增不减。在佛法中,佛弟子舍家修道,证悟涅槃,涅槃界同样没有增减。不会因为多一人证悟涅槃,涅槃界即随之增加;少一人证悟涅槃,涅槃界即随之减少。
  其五,“海水尽咸,同为一味。”所有流入大海的水,最终都是同样的咸味。在佛法中,一切修道者所证,也是同样的法味、解脱味。
  其六,“海水不受死尸,设有死尸,风飘出置岸上。”海纳百川而不受死尸,无论什么尸体落入海中,风浪最终会将它们漂到岸上。在佛教僧团中,如果有人犯下根本戒而不知悔改,也会被僧团通过羯磨摈除出去。
  其七,“海水多出珍奇异宝,陆地所无有,尽出于海。”大海蕴藏着各种奇珍异宝,许多陆地没有的珍宝都出自大海深处。佛法中同样多出珍宝,那就是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等功德法财。
  其八,“大海水,大形者所居处。”海洋里有很多身形巨大的众生,而在佛法中,则有很多得道证果的圣贤,如四向四果的圣人等。
  “夫律海冲深,津通万象。”冲深,即幽深、深奥。津,即渡口。万象,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。佛陀制定的戒律如大海般深邃无边,难见其底。而作为通向解脱彼岸和无上菩提的渡口,每条戒都含摄一切境界。比如受持不杀生戒,是发誓不伤害一切众生,其所缘包含一切众生;受持不偷盗戒,是发誓决不盗取任何物品,其所缘是一切情与无情之物。由此可见,戒律的深度和广度皆不可思议。
  “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。”死尸,指破根本大戒者。戒律含摄一切众生,也就是说,在十法界中,除福智究竟圆满的佛陀,九界众生都要依戒行持而成就解脱,甚至动物也不排除在外。关于这个问题,有些宗派持不同观点,认为动物无法受戒。但依本宗观点,五戒、八戒等在家戒,动物也通受无碍。虽然戒律覆盖的面如此之广,但对已破根本大戒者,清净僧团是不能容纳的。前面讲到大海八大特点的第六条中,也有同样的说明。当然,如果破戒后还有忏悔心,可继续在僧团当学悔比丘,但不能享受作为僧人拥有的基本待遇。具体内容,今后在《僧网大纲篇》会详细解说,如“夺三十五事”等。至于毁犯根本大戒而无意忏悔者,将被彻底驱逐出僧团,是为灭摈,就像大海将死尸弃之于岸。
  “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。”腾岳波云,以大海波涛比喻戒律制定及开遮的甚深缘起,岳喻其高深,云喻其变化。佛教戒律并不是在僧团建立之初就已完备,而是在日后发展过程中,佛陀针对弟子们出现的种种不如法行为逐步制定。每一条戒都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而产生,制了又开,开了又制,如大海波涛般澎湃汹涌。虽然戒律的开遮持犯极其复杂,但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,就像大海那样,潮起潮落皆有一定之规。
  【劝勉大众】
  故凡厕豫玄门者,克须清禁,无容于非。沐心道水者,慕存出要,无染于世。故能德益于时,迹超尘网。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,非道无以显其德。
  这一段主要介绍僧人的行仪,劝勉大众应该依戒定慧行持。
  “故凡厕豫玄门者,克须清禁,无容于非。”厕豫,准备加入。玄门,佛法深妙之门。清禁,清净戒法。所以说,凡是想要出家成为沙门、成为僧团一分子的学人,必须严格以戒为师,依戒行持。因为戒律是出家人的行为准则,更是保护行者不受伤害的坚实铠甲。由此而能防护身口意三业,不再容纳非法行为。
  “沐心道水者,慕存出要,无染于世。”道水,佛法就像净水一样,能使我们清洗尘垢。出要,导向出离的要素,指定和慧。那些沐浴在佛法海洋中的行者,必须将心安住于定慧之中,这是我们出离生死、超越轮回的关键。有定,而能令心安住,如如不动;有慧,而能观照世事,化解烦恼。惟其如此,我们的心才不会被世俗所染,超然尘外。戒定慧是佛法修学的基本次第。首先从行为上远离非法,然后乃能得定发慧,出离尘网。世俗在哪里?是外在的五欲尘劳,更是内在的无明烦恼。我们之所以会对外境产生兴趣,无非是相应的世俗心在作用。持戒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外境诱惑,修定则能帮助我们简化心灵环境,令妄心平息,并安住于善所缘。在此前提下,再作空性观修,彻底化解无明。如此,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无染于世。当贪嗔痴息灭了,又有什么能干扰我们的心,染污我们的心?
  “故能德益于时。”德,由戒定慧形成的高尚生命品质。具足这样的德行,才能化世导俗,利益人天。因为他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,是以纯正的发心去做,不夹杂丝毫名利心和世俗心。这种传递道德力量的言行,才能具有感召力、震慑力。否则的话,所谓的利他往往是自欺欺人而已。
  “迹超尘网。”尘劳就像网一样,凡夫身陷红尘,就像鱼儿被困网中,难以逃脱。惟有勤修戒定慧,才能遗世独立,超然物外。具有怎样的内在德行,才能散发怎样的气息,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。否则,我们靠什么出离世俗?是不是头发剃了就能超然物外?是不是披上一件僧衣就能超然物外?是不是住在深山古寺就能超然物外?都不是。超然物外是生命内在的境界,惟有在佛法的长期熏修下,才能摒弃世俗杂染,超越红尘羁绊,真正具备解脱能力。
  “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。”法,净戒。仪,外在威仪。一个不持净戒的人,就没有庄严的仪表,没有如法的举止。僧众乃人天导师,行住坐卧都要具备相应威仪。不仅出家人如此,各行各业莫不如此。商人有商人的行仪,军人有军人的行仪,教师有教师的行仪。同学们从社会各个行业走入佛门,多少还带着世俗习气。如何完成这种转化?必须“五年学戒,不离依止”。在佛陀时代,戒律就是僧团的日常生活方式。只要住在僧团,无须多少时间即可熟悉各项轨则。为什么佛陀要求以五年时间依止师长呢?这一过程主要是让我们在和尚或依止师的指导下,成就外在威仪,培养内在德行,从一个在家人转变为如法如律、具足威仪的僧宝。如果没有这一阶段的磨砺,即使剃发染衣,往往还带着世俗的言行习惯,带着世俗的观念想法。出家几十年,整个生命气质依然故我,所谓光头俗汉也。
  “非道无以显其德。”道,即定慧之道。如果不习定修慧,就无法开显生命内在的高尚品质。出家修道,决不仅仅是为了具备外在形象,更要进一步培养内在气质。我们之所以是凡夫,无非是由自身的无明、我执、贪嗔痴所致。怎样完成生命品质的转换?怎样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二德?都要通过戒定慧的修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