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  整个佛法的修学,需要从皈依三宝开始。事实上,这也是修学不可或缺的根本。若不曾对此引起足够重视,便会失去立足之地,遑论其他?
  三宝虽有种种差别,如住持三宝、化相三宝、理体三宝、一体三宝、自性三宝等,但佛法在世间的流传,主要靠住持三宝,也就是佛教造像、三藏经典、现前僧人。皈依的修行也是从礼敬住持三宝开始,所以在《标宗显德篇》之后,接着要讲《僧像致敬篇》。这一顺序和《行事钞》有所不同,主要是根据修学次第所作的调整。
  僧像致敬,简言之,就是对僧众和佛像的礼敬。“僧像”为所敬的对象,“致敬”为表达敬意的方式。
  作为一个僧人,在僧团中如何与其他僧人相处?如何恭敬长辈、爱护晚辈?这就需要遵循相应的礼仪。在佛教中,这些礼仪都含摄于戒律范畴,由此指导我们的行为,使之符合法的规范。所以说,戒律就是僧人处世的准则,行为的指南。
  除了介绍僧人相处的原则,本篇还有相当篇幅是对佛像的礼敬。佛陀已经入灭,我们无缘直接依止佛陀,亲聆教法。千百年来,佛子们都是以佛像、塔庙作为三宝住世的象征。那么,我们怎样通过对佛像的恭敬完成皈依的修行?怎样通过对塔庙的朝礼深化皈依的力度?
  这又涉及另一个问题:怎样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、营建塔庙?我们能否对佛像生起恭敬心,除了自身因素外,与造像本身是否庄严如法也有一定关系。尤其对初入佛门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,外相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凡夫是很着相的,许多人正是因为看到佛像的相好庄严,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尘,才对佛法心生好感,最终走入佛门。反之,也有不少人因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,视佛教为愚夫愚妇式的迷信。
  《僧像致敬篇》大体分为两章。第一章,说明怎样恭敬僧人及佛像。第二章,说明怎样如法地营造佛像、佛塔及寺院。以下,我们看正文内容。
  法轨被时,景仰斯立。谦恭敛敬,俗礼命章。逊恪摄仪,道宗爰始。岂以形服标异,而得倨慢无知。良由致敬有方,故能清革耳。故《增一》云:“有惭愧二法住世,则相恭敬,是故比丘当勤共学。”[1]

  比时移情淡,礼义云亡。鄙末之小僧,妄参众首。眉寿之大德,奄就下行。以武力为智能,指文华为英彦。如斯冒罔,孰可言哉!故辄略提引,永成明诫。
  这一段属于引言,说明撰写《僧像致敬篇》的原因。
  “法轨被时,景仰斯立。”轨,应遵循的规则。被时,化被于时,指律仪在僧团中发生的作用。景仰,仰慕、尊敬。在佛法修行中,僧团对所有问题的处理,以及出家人的行住坐卧、语默动静、待人接物等一切行为,都有律仪作为依据,从而形成僧人特有的威仪和风范。通过这种言传身教,使社会大众受到教化。只有出家人行为如法,仪容庄严,世人才能对三宝生起景仰之心。否则的话,虽剃发染衣而无如法言行,依然顺着世俗心,顺着贪嗔痴,顺着烦恼妄想,还是典型的凡夫行为,如何感得世人发自内心的恭敬?
  “谦恭敛敬,俗礼命章。”谦恭,谦下恭敬,主要指内在态度。敛敬,言行收敛而恭敬,主要指外在行为。命章,命即起,指起始的规则。儒家也强调做人的礼仪,那就是内敛谦下,恭敬他人。所以恭敬既是世俗礼仪的开始,也是其核心精神所在,故《礼记》开篇即为“毋不敬”。古人更总结为:“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,可以一言以蔽之曰:毋不敬。”
  “逊恪摄仪,道宗爰始。”逊,谦逊,指自身态度。恪,恭敬,对外礼仪。道宗,指佛教,南北朝时,朝廷定制僧人自称贫道,唐以后才改称贫僧,此之道为修道而非道教。爰,从。佛教礼仪同样如此,每个出家人首先要谦卑有礼,恭敬他人,这种由内而外的威仪,正是修道的开始,改变自己的开始。
  “岂以形服标异,而得倨慢无知。”形,剃发。服,染衣、法服。出家人与在家人最大的不同是在于法,在于戒定慧的内涵。怎么能因为剃除须发,身披法服,形象和在家人有所不同,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,觉得我是出家人,你们理所应当恭敬我?那只是无知、傲慢的表现。须知,在家居士之所以供养我们,是因为僧人代表着三宝住世。但我们扪心自问,自己究竟代表到什么程度?身上又具备多少三宝的内涵?能否作为僧宝名副其实的代表?还仅仅是形象上的、徒有其表的代表?
  “良由致敬有方,故能清革耳。”方,法度。清革,清除、革除。出家人作为三宝住世的代表,关键是要有佛法,体现在行为上,是具有出家人的威仪气质及内在品质。这种品行的形成,首先是从恭敬三宝开始的。因为如法恭敬三宝,才能彻底革除原有的世俗串习,由凡夫脱胎换骨,成长为具格僧宝。如果不敬三宝,就意味着三宝在我们内心没有分量,自然无法进一步对生命产生影响。有感于此,我近年一直在提倡皈依修习。通过对三宝的不断忆念,取代我们对五欲六尘的执著。这一修行除了在内心忆念三宝功德,也需要通过外在的、对住持三宝的恭敬来完成。这也正是修习礼敬的意义所在。
  “故《增一》云:有惭愧二法住世,则相恭敬,是故比丘当勤共学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说,惭愧是帮助我们产生恭敬的前提,作为比丘,应当精勤修习佛陀教诲的惭愧二法。惭愧,即羞耻之心。基于对自身身份的认识和对社会道德的尊崇,对不善行为生起羞耻心,从而遵循做人的礼仪道德。世间有惭愧二法,才有人伦的建立,体现出人与禽兽的不同。同样,僧团的尊卑礼仪也是建立在惭愧心的基础上。因为有惭愧心,比丘们才能相互尊重,构建和合清净的僧团。所以佛陀告诫比丘,首先要学习惭愧二法。
  “比时移情淡,礼义云亡。”比,当下。时移,随时间迁变。淡,浅薄。道宣律师感叹道:到了今天这个末法时代,众生的根机越来越浅薄,各种礼仪戒律也越来越衰落。
  “鄙末之小僧,妄参众首。”鄙,庸俗。末,戒腊不长且德行不高。众首,领袖。那些德行卑下的比丘,在僧团反而高居显赫地位。论戒腊,没有戒腊;论德行,缺乏德行;论佛法,不懂佛法。只是因为整个教界已失去法度,他们才有可乘之机,所谓“小人得志”。
  “眉寿之大德,奄就下行。”眉寿,长寿,比喻德高腊长。奄,停留。那些品德高尚、有修有证的大德长老,在僧团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尊敬,甚至受到欺压,处于低下的位置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颠倒的现象呢?整个教界究竟在追求什么呢?
  “以武力为智能,指文华为英彦。”武力,权力。智能,智谋与才能。文华,文采。英彦,才智卓越者。有些人热衷于权术,以有权有势、身居高位为能事,以为这样才高人一等;有些人则喜好舞文弄墨,以作诗填词、挥洒丹青为骄傲,以为这样就聪明盖世。其实这些只是世人追求的所谓成功,倘若僧人热心此道,以为究竟,就大可不必出家了。
  “如斯冒罔,孰可言哉!”冒,触犯、非法。罔,欺骗。像这样触犯佛教的清规戒律,以一些世俗能力甚至非法手段欺骗大众的现象,实在比比皆是,数不胜数。
  “故辄略提引,永成明诫。”辄,就。引,援引为证据或理由。明诫,明训、明白告诫。所以道宣律师根据戒律,将有关礼敬的部分归纳出来进行介绍,以此告诫僧众,当长期将之作为修学依据。

第一节 礼敬的建立

一、实相礼

  就中分二,如题所明。初中分三:一、制相敬意。二、对敬立缘,合不两相。三、立敬仪式。
  初中,《智论》云:“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,若见法身,是名供养。如佛从忉利天下,须菩提在石窟中观无常空故,为先见佛。莲华色尼宝阶先礼,佛不受之。”[2]

  第一节,说明佛教的礼敬之道依据什么而建立。首先介绍实相礼,此为七种礼佛方式之一,又名实相平等礼。其余六种分别是我慢礼、求名礼、身心礼、发智清净礼、遍入法界礼、正观修诚礼,以实相礼为最高礼敬方式,其特点为无自无他,凡圣一如,体用不二。
  “《智论》云: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,若见法身,是名供养。”生身,谓从父母所生,为诸佛应化之身。法身,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,是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。《大智度论》说:十方三世诸佛都不以礼敬其色身作为最高礼敬方式,惟有证悟空性,彻见诸佛法身,才是究竟意义上的礼敬和供养。关于这个道理,《金刚经》有一广为流传的偈颂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如果你只是执著于如来的色相和音声,并不等于见到如来。那怎样才是见到如来呢?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: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非相就是空相。诸佛的色身、报身是有相的,但这些只是佛陀的化现,并非究竟,惟有无相的法身才是佛陀真身。如果以为见到三十二相就是见到如来,那么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相,难道就是如来了吗?
  “如佛从忉利天下,须菩提在石窟中观无常空故,为先见佛。莲华色尼宝阶先礼,佛不受之。”佛陀曾前往忉利天为母说法,回到人间时,很多弟子因为想念佛陀,争先恐后想第一个见到。按僧团礼仪,女众必须排在男众后面。莲花色比丘尼为先睹圣颜,以神通将自己变现为转轮圣王,排在迎接队伍之首。当她见到佛陀时,佛陀却说:“第一个见到我的是须菩提而不是你。”莲花色尼左顾右盼,不见须菩提身影。原来须菩提听说佛陀从忉利天返回人间时,也想前去迎接,但想到佛陀说“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,则为见佛中最”,就在林中入空性定,当下与佛相应,这才是真正的见佛。
  所以说,我们既要恭敬佛陀色身,又不可执著于此,以为见到色相就是见到如来。那样的话,将永远停留在礼敬的初级阶段。但有些人因此矫枉过正,觉得大可不必再行虚礼,这也是错误的,因为佛陀的法身并未离开色身。若能证悟色身实质,其当下也是法身,这就是《永嘉证道歌》所说的“幻化空身即法身”。虽然不执著色相,但也不能排斥色相。尤其是对皈依的修行来说,首先还是要从恭敬住持三宝开始,通过外在礼敬调整心行,从而契入空性,得见法身。

【注释】
[1] 《增一阿含经》卷 9,T02-587 中
世尊告诸比丘 :有二妙法拥护世间。云何为二法?所谓有惭有愧也……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,则别有父母、兄弟、妻子、尊长、大小,亦不与六畜共同。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,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。
[2] 《大智度论》卷 11,T25-137 上
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,还下阎浮提。尔时须菩提于石窟中住自思惟 :“佛从忉利天来下,我当至佛所耶,不至佛所耶?”又念言 :“佛常说,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,则为见佛中最。”是时以佛从忉利天下故,阎浮提中四部众集,诸天见人,人亦见天。座中有佛及转轮圣王诸天大众,众会庄严,先未曾有。须菩提心念 :“今此大众虽复殊特,势不久停,磨灭之法皆归无常。”因此无常观之初门,悉知诸法空无有实,作是观时即得道证。尔时,一切众人皆欲求先见佛,礼敬供养。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,便化为转轮圣王及七宝千子,众人见之皆避坐起去。化王到佛所已,还复本身为比丘尼,最初礼佛。是时佛告比丘尼 :“非汝初礼,须菩提最初礼我。所以者何?须菩提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,得真供养,供养中最,非以致敬生身为供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