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二、菩萨行的安立

  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,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,不可听其诸学处,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。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,若能勇悍执持,乃传其律仪,以是先须知诸学处,以作意所缘境,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,则甚坚固。斯为善方便矣。
  学已受菩萨戒者,《戒品释》中,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,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,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,广抉择已。于受戒之先,决须观览彼《释》而知之。
  菩萨所依学处,明晰分之,虽无边际,若以类摄,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。六度者,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。

  成佛,离不开方便与慧两大要素。所谓方便,主要指六度中的前五度;所谓慧,就是般若度。因此,六度就是方便与慧的简要归纳。六度的内容大家并不陌生,但我们真正知道它的分量吗?真正努力在行持吗?对每个法门的学习,除了准确了解它的内涵,更要知道它在修行上的意义,知道它对改善生命究竟有什么作用?这样才能有持久的动力。以下,宗大师就为我们具体阐述菩萨的修行。
  “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,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,不可听其诸学处,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。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,若能勇悍执持,乃传其律仪。”调伏律,即别解脱戒,可以帮助我们调伏烦恼。密宗戒,又称三昧耶戒,是密法学人在接受传法灌顶前所受的戒律。虽然别解脱戒和密乘戒在未参与受戒仪式前不可听闻相关戒相,但菩萨戒的规范有所不同。在受戒前应当了解菩萨必须做些什么,如果觉得自己能够做到,能够承担,才可以去受持菩萨戒。
  “以是先须知诸学处,以作意所缘境,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,则甚坚固。斯为善方便矣。”所以在受戒前先要了解菩萨学处,以此作为所缘境,对菩萨戒发起非常殷切的希望学习乃至受持的愿望,戒体就会因此坚固。我们不仅要了解菩萨戒的内容,更要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意义,对此生起仰慕之心,有了这些认知后再去受持,信心道念就能坚固不退。
  “学已受菩萨戒者,《戒品释》中,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,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,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,广抉择已。于受戒之先,决须观览彼《释》而知之。”堕罪,堕落三恶道的罪业。恶作,即戒律中的突吉罗,指身口的微细恶行。学习之后,接着就要受持菩萨戒。《戒品释》中,曾将如何受戒的整个仪轨,及菩萨戒中根本堕罪、轻罪的防护方法,包括犯戒后如何忏悔除罪等种种细节,进行了广泛阐述。我们在受持菩萨戒之前,必须认真了解这些内容。
  “菩萨所依学处,明晰分之,虽无边际,若以类摄,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。六度者,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。”菩萨所依止的学处,如果详细说来,真是无量无边,不可胜数。如果以总的类别进行归纳,可以用六度含摄菩萨道的一切学处。所谓六度,是包含菩萨道修行关键的总纲,也叫六波罗蜜,是六种度脱烦恼、抵达无上菩提的方法。
  以上这段内容主要提醒学人,在受持菩萨戒之前,先要详细了解其中内容。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慎重,避免受而不持的情况。另一方面是为了对菩萨戒生起希求、好乐之心。因为受戒不是为了取得某种资格,而是本着改变生命品质和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,在诸佛菩萨前所作的宣誓。如果对宣誓内容一无所知,誓言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  1.六度的安立
  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,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、关要,如佛密意而为显释,令生决定智,是此诸数决定之理。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,则于修习六度,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。此中有六。

  以下,进一步说明六度的安立。为什么选择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作为菩萨行的总纲呢?它的依据和安立次第是什么呢?
  “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,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、关要,如佛密意而为显释,令生决定智,是此诸数决定之理。”补处,即弥勒菩萨,继释迦如来之迹而补佛处的菩萨。世尊讲到菩萨道修行的要领是六度,而弥勒菩萨则将六度的因相、关键,根据佛陀的密意加以开显,令菩萨道学者对六度法门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,同时也说明以六度安立菩萨行的原理。关于菩萨道的修行,《瑜伽师地论.菩萨地》有着详细介绍,共十五卷,《摄抉择分》也有很多相关内容。此外,弥勒菩萨还专门以《大乘庄严经论》讲述菩萨道的修行。
  “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,则于修习六度,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。”如果对这些修行原理生起改变固有观念的坚定认识,对于修习六度法门,我们自然会将之作为菩萨道修行的殊胜教授,作为引导我们成就佛果的最佳途径。
  “此中有六。”关于六度的安立,宗大师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。
  ① 获得增上生
  第一、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。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,须经多生之相续。于彼道次第之进步,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,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,任修何种亦难增长,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,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、能受用身、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。虽有彼许之圆满,然多随烦恼缘而转,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。
  然此亦未足,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,善能分别于所缘境。若不尔者,如竹苇、芭蕉之结实,及骡怀妊而反自害,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。若具慧者,则知为昔善业之果,仍更于诸善因努力,渐成增长。若无此慧,先积之果,受用令尽。新者未增,后则从始感苦焉。
  故于余生感六盛事,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。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,修道时之资具等者,即为现时之增上生,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,唯佛地有也。
  如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现上受用身,眷属勤圆满,烦恼常无力,所作不颠倒。”

  “第一、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。”增上生,即善趣的身份。第一,根据得到善趣身份的定位建立六度。修行需要具有圆满有暇的人身,这就应该修习六度,否则将无法得到这一身份。
  “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,须经多生之相续。”如果我们要圆满菩萨的广大行愿,完成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,必须经过很多生的积累。菩萨的事业是尽未来际的,就像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:“虚空有尽,我愿无尽。”即使虚空会有尽头,我们利益众生的悲愿也是没有尽头的,需要一生又一生地不断努力。
  “于彼道次第之进步,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,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,任修何种亦难增长。”想在菩萨道修行中有所成就,如果没有德相具足的身份,就像我们现在这样,仅仅符合其中一两点条件,有一两分福报,那么,无论修习智慧还是福德都难以增长。这样的例子很多,不少人虽然有心学佛,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,或是身体障碍,或是心理障碍,或是环境障碍,或是人事障碍,等等,总是不尽人意。
  “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,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、能受用身、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。”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具足所有条件的身份,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离八无暇、具十圆满(具体内容参考本论“于有暇身劝受心要”),同时具足财物、健康、外护和事业四种圆满。一是具备生存所需的条件;二是身体健康,堪能修行;三是有外护帮助我们成就道业;四是具备各种利益众生的条件。这些都是菩萨道修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便。这四种圆满也是建立在六度基础上,布施能使我们拥有财富,持戒能使我们获得圆满身份,忍辱能使我们招感众多眷属,精进能使我们具备成办事业的能力。
  “虽有彼许之圆满,然多随烦恼缘而转,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。”增上,增强向上之势。虽然具备了众多条件,如果你不能善加利用,这些圆满的条件也可能反过来成为引发烦恼的因缘,菩萨行也是修不起来。所以,必须不被烦恼的增长所左右。
  “然此亦未足,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,善能分别于所缘境。”但这样仍是不够的,还需要在面临取舍和抉择时心不颠倒,知道什么是善的所缘境,什么是不善的所缘境,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。
  “若不尔者,如竹苇、芭蕉之结实,及骡怀妊而反自害,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。”如果缺乏智慧,就像竹苇、芭蕉那样,一旦结了果实就会枯萎。又像骡子一样,一旦怀孕就会伤及性命。这些都说明,本来的好事可能会成为坏事。比如对财富、地位运用不当,就会成为作恶的增上缘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因为世间福报是有漏的,其中都蕴含潜在的危险,如果不知取舍,不善自律,反而会成为逆缘。
  “若具慧者,则知为昔善业之果,仍更于诸善因努力,渐成增长。若无此慧,先积之果,受用令尽。新者未增,后则从始感苦焉。”如果具足智慧,就会知道福报是往昔所修善业的结果,从而对种种善因精进努力,使之不断增长,继续感果。如果不具备这一智慧,先前积集的福报用完之后,新的善业却不曾增长,结果自然就开始受苦受累了。
  “故于余生感六盛事,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。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,修道时之资具等者,即为现时之增上生,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,唯佛地有也。”资具,资生之具。所以说,如果要在未来感得身份、定力、智慧等六种盛事,决非无缘无故就会生起,也不会从其他相违因缘中生起。能够生长这六种福报的因,就是六度。修道所需要的前提条件,就是现前的暇满人身。但暇满人身是有不同层次的,真正圆满、有暇的增上生,惟佛地才能成就。
  “如《庄严经论》云:现上受用身,眷属勤圆满,烦恼常无力,所作不颠倒。”正如《庄严经论》所说:现在这个良好的身份,包括所受用的财和能受用的身,还有圆满的亲朋眷属和事业成就,而烦恼却没有力量来影响我们。所做的一切都是如法的、远离颠倒妄想的。
  具足这些条件,是修行成就的基础和保障。以上,从修行所必需的暇满人身,说明修习六度的重要性。
  ② 自利利他
  第二、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。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,菩萨之事唯二而已,谓修自他之利也。于修利他,首须以财而作饶益。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,则任何亦无成就。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,是大利他,故须戒也。于戒圆满,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,或一或二而作报复,则戒不清净。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,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,彼欢喜已,有善利行,故成大利他矣。
  自利者,是以慧力得解脱乐。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,须以静虑令心等住,于其所缘,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。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,故须于一切昼夜,勤不疲厌之精进,此为彼等之根本也。
  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。颂曰:“勤起舍不损,行忍利有情,住及解脱本,自利诸处行。”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。言住及解脱者,谓心住所缘是静虑之迹,解脱生死是慧之迹,此二若各各分别,则于止不误为观也。

  “第二、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。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,菩萨之事唯二而已,谓修自他之利也。”二利,即自利利他。第二,根据成就自他二利的需要建立六度。以我们现前的身份修学菩萨行,菩萨所行事业无非是两方面:在完善自己的同时,进一步利益他人;而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,同时完成自利的修行。六度正是帮助我们成就这两种利益的途径。
  “于修利他,首须以财而作饶益。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,则任何亦无成就。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,是大利他,故须戒也。”从修习利他的角度来说,首先要以财富帮助众生,前提是令众生欢喜而行布施。如果一边损恼有情,一边给予布施,无论对施者还是受者,都是无所助益的。惟有遮止损恼有情的行为和心念,才称得上真正的利他。这就必须受持戒律,知道“此应作,此不应作”,才能有如法、清净的布施行。
  “于戒圆满,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,或一或二而作报复,则戒不清净。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,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,彼欢喜已,有善利行,故成大利他矣。”怎样才能圆满持戒?如果对于他人损恼无法忍耐,总是找机会去报复,那么持戒是无法清净的。所以,对他人损恼不必挂怀,这也是忍辱的方式。若能对他人损恼不加报复,就能避免对方积累更多恶行。对方因为你不报复,也会心生欢喜,乃至心生惭愧,将有利于双方善行的增长,这才是真正的利他。
  “自利者,是以慧力得解脱乐。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,须以静虑令心等住,于其所缘,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。”所谓自利,就是以般若智慧获得解脱之乐。这种智慧在散乱心的状态下是无法成就的,必须以禅定为基础,令心逐渐调伏并安住。久而久之,我们才能长时间安住于善所缘。否则,心就会在情绪和妄想中跳来跳去,不得安宁。
  “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,故须于一切昼夜,勤不疲厌之精进,此为彼等之根本也。”但如果懈怠,就没有办法战胜昏沉和掉举,成就禅定的修行。这就需要在一切昼夜精进修行,没有疲厌,才能成就禅定和般若,完成自我解脱。所以,精进又是定和慧生起的根本。从利他的层面,精进也同样重要,菩萨必须精进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才能成就利他的修行。
  “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。”所以说,无论自利还是利他,都是由六度决定的。其中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的作用主要在于利他,而精进、禅定、般若的修习主要侧重自利。
  “颂曰:‘勤起舍不损,行忍利有情,住及解脱本,自利诸处行。’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。”舍,布施。不损,持戒。住,禅定。解脱本,空性慧。颂文的内容是:通过精进修习布施,并严持净戒,同时以柔和忍辱之心与大众相处,以此利益有情;然后修习禅定,成就智慧,这一切都能成就自利的修行。虽然六度的前三种主要是利他,但若离开后面三种行为,这种利他是不圆满的。换言之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只有和精进、禅定、般若相结合,才能圆满利他。因此,这一颂的内容侧重于六度在自利的修行。
  “言住及解脱者,谓心住所缘是静虑之迹,解脱生死是慧之迹,此二若各各分别,则于止不误为观也。”至于偈颂所说的住和解脱,分别指禅定和般若的修行。安住于善所缘,这是禅定修行的特征;解脱生死,则是般若智慧的作用。如果将两种修行的作用加以区分,那就不会把止误以为是观了。因为前者是安住,而后者是在安住后进一步观照。
  以上,从自利利他的角度,说明修习六度的重要性。倘若不修六度,不必说利他,连自利的能力都没有。
  ③ 圆满利他
  第三、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。先以财施除彼贫乏,次于有情不作损害。犹不仅此,且堪忍他害。为他助伴,不厌精进。依于静虑,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。依慧善说,断其犹豫,令得解脱,故六度决定。
  颂曰:“不乏亦不损,忍害事无厌,令喜及善说,利他是自利。”

  “第三、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。”第三,为了圆满一切利他事业安立六度。
  “先以财施除彼贫乏,次于有情不作损害。犹不仅此,且堪忍他害。”圆满地利益众生,首先是以财物解除对方的物质困难,其次是以持戒对有情不作任何损害。不仅如此,当众生伤害我们时,还要具有忍辱的能力,而不是以嗔报嗔,以怨报怨。
  “为他助伴,不厌精进。依于静虑,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。依慧善说,断其犹豫,令得解脱。”帮助他人时还要精进不懈,并通过禅定的修行,以神通等各种方便令众生欢喜,使之对佛法生起信心,成为法器。如果我们有智慧,就能对佛陀的甚深教法善加开显,当对方对法产生疑惑时,为之答疑解惑,使之获得解脱。
  “故六度决定。”修习六度,不仅能使众生获得现前的物质帮助、平安和乐,还能使众生获得法益,成就解脱。为了圆满地利益众生,就必须修习六度。
  “颂曰:不乏亦不损,忍害事无厌,令喜及善说,利他是自利。”正如偈颂所说的那样:使众生不再贫乏,需要布施;使众生不再受到损害,需要持戒;以包容心接纳众生对我们的伤害,需要忍辱;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决不厌倦,需要精进;令众生心生欢喜,宁静安详,需要禅定;为众生善巧开示甚深佛法,需要智慧。这些虽然都是在利他,但对菩萨道的修行来说,正是从利他过程中完成自利。
  世人往往会把自利和利他对立起来,以为利他就会吃亏,所以只想着自己,乃至损人利己。但从菩萨道的修行来看,利他和自利是统一的。当我们生起利他之心时,就是在成就良好的生命品质,这才是究竟的自利。比如布施,既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悭贪,成就无贪的品质;又可以帮助我们关爱他人,成就慈悲的品质;还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量,成就广阔的胸怀,这些品质可以令我们尽未来际地从中获益。
  ④ 总摄大乘
  第四、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。谓于已得受用无贪,未得受用而不希求,无所顾恋。如此则能守护学处,受持净戒,而复敬重。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,随于何善所作加行,勇敢无厌,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。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,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,无须多故。
  颂曰:“不贪著受用,极敬二无厌,无分别瑜伽,摄大乘一切。”

  “第四、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。”第四,为总摄大乘菩萨道的一切修行建立六度。
  “谓于已得受用无贪,未得受用而不希求,无所顾恋。”作为菩萨道行者,必须对所拥有的色身、钱财等一切没有贪著之心,并对尚未得到的没有希求之心,没有期盼和眷恋。这种无贪无求的素养,需要通过修习布施来成就。
  “如此则能守护学处,受持净戒,而复敬重。”具备这些素养之后,才能如法守护学处,受持清净戒律,并始终对戒律保有敬重之心。有道是:人到无求品自高。具备高尚的品行,才能使人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化,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。
  “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,随于何善所作加行,勇敢无厌,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。”非有情,指环境等带来的损害。对于有情或环境带来的种种困扰,我们能够忍耐,从不感到厌倦。而对自利利他的一切善行,都能精进无畏,从不退缩。更重要的,是在整个修学过程中,始终贯穿着止观和空性慧。
  “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,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,无须多故。”这六个项目,已经概括了大乘的一切修行。诸佛菩萨也是由广行六度而次第圆满佛果品质,不需要更多了。
  “颂曰:不贪著受用,极敬二无厌,无分别瑜伽,摄大乘一切。”正如偈颂所说的那样:不贪著财物(布施),对菩萨学处敬重有加(持戒),进而对忍辱和精进没有厌倦,再加上止观和空性慧,这些就涵盖了大乘的一切修行。
  以上,从总摄大乘一切修行的角度,说明修习六度的重要性。大乘法门虽多,但概括起来,都可纳入六度的修行,没有什么超乎其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