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二节 思惟轮回之苦

(苦 谛)

  譬之欲解渴苦,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。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,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。
  若不修三有过患,起欲舍彼之心者,则于灭彼苦之解脱,即不生欲得之心。
  《四百颂》云:“于此若无厌,岂复爱寂灭(于彼若无厌,岂能敬涅槃,如贪著自家,难出此三有)。”

  众生在世间的痛苦形形色色,总而言之,不外乎轮回之苦。
  “譬之欲解渴苦,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。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,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。”取蕴,由烦恼而生蕴,由五蕴而生烦恼,故曰取蕴。就像一个人想要解脱饥渴之苦,就是因为看到饥渴非常痛苦而不愿经受,所以才向往没有饥渴的自在生活。同样,我们想要使烦恼息灭,从中解脱,前提也是看到烦恼痛苦的过患,从而向往没有烦恼的自在生活。
  “若不修三有过患,起欲舍彼之心者,则于灭彼苦之解脱,即不生欲得之心。”三有,指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。如果认识不到三界过患,也没有摆脱三界过患的想法,就不可能生起灭除三有之苦的解脱愿望。所以,出离心必须以认识三界过患为前提。
  “《四百颂》云:于此若无厌,岂复爱寂灭。”《四百颂》说:如果对三有之苦没有生起厌离的话,怎么会进一步向往寂灭之乐呢?
  那么,怎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三有之苦?究竟苦在哪里?这是一些生活优越者难以接受的。在他们眼中,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物质,充满着享乐,充满让人陶醉的欢愉。就像一颗被层层糖衣包裹的苦果,让我们已经认不出它的本来面目。而佛教所说的苦,包括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三种。根据苦受建立苦苦,即我们能感觉到的痛苦;根据乐受建立坏苦,因为这种快乐是在逐步趋向痛苦;根据舍受建立行苦,即无常和迁流变化的苦。这种对苦的认识,不是为了加深痛苦,而是帮助我们正视现实,改善生命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佛教对“苦”的认识是积极而非消极的。

一、先说苦谛的密意

  集者是因,苦谛是彼之果,是集先苦后。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渐次,而云:“诸比丘,此是苦圣谛,此是集圣谛耶?”大师于彼反因果次第而说者,以有修持之要义,故无过失也。
  此复云何?谓诸众生若不先生无倒欲求解脱之心,则根本已断,其余解脱如何引导。盖所化之机原为无明暗覆,于世间圆满之苦倒执为乐,被彼欺诳。
  如《四百颂》云:“于此苦海中,周遍无边际。汝沉于其中,云何不生畏。”
  此中以正言之,纯苦无乐。说多苦相,令生厌患,故苦谛先说也。
  由是若自见堕于苦海,欲从彼解脱者,必须断苦。然若未断苦因,知不能遮止,即思苦因为何,而令知集谛。故于彼后说集谛也。次知世间苦,从有漏业生。业以惑起,惑之根本厥为我执,便知集谛。若见我执亦能断灭,即誓于灭苦之灭谛而求现证,故说灭谛于彼后也。
  或有难曰:若尔,示苦谛已,便起求脱之心,于苦谛后说灭谛,亦应理也。然此无过失,尔时虽欲灭苦而希解脱,然犹未认识苦因,未见彼因能断,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,然未决也。如是若认识现证解脱灭谛者,即念何为趣彼之道,转入道谛,故道谛后说也。
  如是四谛者,于一切大小乘中多次宣说,以是善逝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故,于修解脱最为切要。故于如是次第引导弟子也。
  若但从思惟苦谛门中,于世间轮回无一实能遮止其耽著者,则欲得解脱,唯成虚语。任何所作,俱成集谛。若但从思集门中,不善了知世间根本诸惑业者,如射箭未认鹄的,此是遮断正道之诸扼要处,而于非解脱三有之道执以为是,必劳而无果。若未知所断之苦集,则亦不识彼寂灭之解脱,虽言求解脱,亦唯矜慢而已矣。

  在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法门中,包含着两重因果。其中,苦和集为流转的因果,灭和道为还灭的因果。按因果顺序,集是因而苦是果,应先说集谛,后说苦谛。道灭二谛也是同样,道是因而灭是果,应先说道谛,后说灭谛。但这两重因果都是先说果而后说因,佛陀这样建构的意义又是什么?在此,宗大师不仅告诉我们为何先说苦谛的深意,也说明佛陀是根据什么来建立四谛法门。
  “集者是因,苦谛是彼之果,是集先苦后。”集谛能够集起惑业,所以是因,而苦谛正是它所产生的果报。因此,其顺序应该是集谛为先而苦谛为后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心种种故色种种。”有种种的心,就会呈现种种的形象、种种的生命形态,这种种不同就取决于惑和业。生命是无尽的积累,相对前因而言,这种积累就是果,但它同时又是招感未来痛苦的因。所以说,生命就是这样一台不断制造麻烦的机器。
  “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渐次,而云:诸比丘,此是苦圣谛,此是集圣谛耶?”既然集在先而苦在后,那么,世尊为什么不按这个先后次第而说呢?为什么世尊要说:比丘们,这是苦圣谛,这是集圣谛。换言之,佛陀是先说果而后说因,这是什么道理呢?
  “大师于彼反因果次第而说者,以有修持之要义,故无过失也。”大师,即佛陀,按照戒律,真正可以称为大师的唯佛陀一人。论主告诉我们:佛陀之所以要反着因果次第来说,是从修行的意义而言,所以是没有任何过错的。佛陀说法,不是为说而说,是为了利益有情而说,而且所说都是真实语。如果仅仅真实而对有情没有利益,佛陀也是不会说的。因此,对四谛法门的宣说次第,对于修行是极为重要的。
  “此复云何?谓诸众生若不先生无倒欲求解脱之心,则根本已断,其余解脱如何引导。”原因何在?如果众生不能首先发起没有颠倒的、向往解脱的心,那么修行之本就断了,又怎么能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解脱呢?因为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建立在出离解脱之上。菩提心固然是以出离解脱为基础,人天乘的增上心也必须导向出离解脱,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。就像一个病人,如果不肯去就医的话,怎么能对他采取治疗手段呢?
  “盖所化之机原为无明暗覆,于世间圆满之苦倒执为乐,被彼欺诳。”所化之机,指佛陀化导的众生。因为一切众生内心被无明遮蔽,反而将世间种种痛苦执以为乐,被惑业和假象所欺骗。因为我们看到的一切只是惑业在内心投射的影像而已,并非事实真相。
  “如《四百颂》云:于此苦海中,周遍无边际。汝沉于其中,云何不生畏。”正如《四百颂》所说:在三界轮回的生死苦海中,四周都是无边无际的。我们沉沦其间,为什么不感到恐惧?这并不是因为勇敢,而是没有看清自身处境。
  “此中以正言之,纯苦无乐。说多苦相,令生厌患,故苦谛先说也。”从究竟意义上说,轮回之苦是本质性的,其中没有丝毫真实的快乐。佛陀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宣说轮回的种种痛苦,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对三界生起厌离而希求解脱,所以首先宣说苦谛。或许有人会说: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快乐么,怎能说“纯苦无乐”呢?从个人感受来说,确实是有苦有乐的。佛教也将感受分为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五种,此处所说的“纯苦无乐”是从究竟意义而言。因为世间一切快乐不过是对痛苦的缓解,并没有本质性的快乐。
  “由是若自见堕于苦海,欲从彼解脱者,必须断苦。然若未断苦因,知不能遮止。”知苦的目的,是为了断苦。如果我们看清自己沉沦于三有苦海,想要从中获得解脱,就必须断除痛苦。但如果不能断除痛苦之因,就无法从根本上令痛苦止息。
  “即思苦因为何,而令知集谛。故于彼后说集谛也。”这就必须了解痛苦产生的根本,找到源头所在。因断则果灭,就像一条河,如果源头无水,再长的河流都会干涸。所以,佛陀在苦谛之后继续为我们开示集圣谛。断苦并非佛教徒的专利,事实上,一切有情都有避苦趋乐的本能。但世间所有的断苦方法都是向外驰求的,欲望生起却不得满足时,就想方设法地满足欲望,而不是从欲望本身着手解决。结果,一个欲望满足了,新的欲望又接踵而至。所以,这种断苦之道不仅无法根除痛苦,还会在解决过程中不断制造新的痛苦。
  “次知世间苦,从有漏业生。业以惑起,惑之根本厥为我执,便知集谛。”厥,乃。其次我们要知道,世间痛苦都是从有漏之业而生。而这些有漏之业又是从无明生起,无明的根本表现则是我执。从中就可以了解造业的根源,了解一切烦恼产生的根源。
  “若见我执亦能断灭,即誓于灭苦之灭谛而求现证,故说灭谛于彼后也。”现证,现证妙果。彼后,苦集之后。如果见到我执过患也能断除,就会希望证得解脱痛苦的灭谛,所以佛陀在苦谛和集谛之后再宣说灭谛。我执是一切烦恼之本,但我执也是可以断除的。佛陀在菩提树下彻见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源,同时也看到众生本具解除烦恼的能力。灭谛有两层含义,一是息灭惑和业,二是证得明空不二的实相,这也是究竟化解惑业的能力。所以佛陀告诉我们:“此是灭,汝应证!”——你们应当证得这种空性,才有能力摆脱轮回的控制,否则轮回是没有尽头的。在集谛之后说灭谛,既为我们指出了修行目标,也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。让我们在正视生命痛苦的同时,也看到解脱的希望,成就涅槃寂灭之乐。
  “或有难曰:若尔,示苦谛已,便起求脱之心,于苦谛后说灭谛,亦应理也。”也有人会提出疑问:如果这样的话,在宣说苦谛之后,我们已经生起希求解脱的出离心,就应该马上宣说灭谛,才符合逻辑呵!
  “然此无过失,尔时虽欲灭苦而希解脱,然犹未认识苦因,未见彼因能断,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,然未决也。”宗大师的回答是:这么安排是没有过失的。因为说完苦谛之后,虽然生起求解脱之心,但并没有认识导致痛苦的根源,也不知道这些惑业的根源是可以断除的,如果立即思惟涅槃解脱之道,不足以产生决定的认识。比如印度很多宗教也都在讲苦,讲解脱和涅槃,但因为没有认识到苦的根源,所以解决方法也不究竟。
  “如是若认识现证解脱灭谛者,即念何为趣彼之道,转入道谛,故道谛后说也。”为什么最后才说道谛呢?只有认识到涅槃解脱的境界之后,才会思考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证得涅槃,由此转入修行之道。所以,是在灭谛之后才宣说道谛。道谛,主要指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念、正精进、正定八正道。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,皆可统摄其中。
  “如是四谛者,于一切大小乘中多次宣说,以是善逝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故,于修解脱最为切要。故于如是次第引导弟子也。”善逝,佛陀十大名号之一。以上所说的四谛法门,在大小乘不同经论中,佛陀曾多次加以说明。这是佛陀对流转和还灭两重因果所做的精要归纳,对于修习解脱最为切要。所以,佛陀以这一次第引导弟子,告诉我们如何断除流转之因,进而证入还灭(涅槃)。
  “若但从思惟苦谛门中,于世间轮回无一实能遮止其耽著者,则欲得解脱,唯成虚语。任何所作,俱成集谛。”接着,继续说明施设苦谛和集谛的意义。如果从思惟苦谛中,并没有在哪一方面真正放下对轮回盛事的贪著,那么想要解脱就只是一句空话。这样所做的一切,都会成为痛苦之因。凡夫心是具有粘性的,不论喜欢还是讨厌,也不论崇拜还是嫉妒,都是对境界的粘著。而粘性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情绪,所以很多思惟活动都伴随着情绪。这种粘性就是“情”的作用,所以众生也叫有情!我们执著什么,就会被什么绑住。我们想要解脱,首先就要遮止这种执著。否则,即使是讲经说法、住持道场,仍将是凡夫心的延续。佛陀开示的苦谛,告诉我们世间是苦,三界是苦,轮回是苦,其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遮止这种耽著。比如有人对你说:今天送你一幢别墅,但接受之后就要被杀。你会有兴趣接受吗?所以,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有漏皆苦之后,就不会陷身于那些盲目贪著之中。
  “若但从思集门中,不善了知世间根本诸惑业者,如射箭未认鹄的,此是遮断正道之诸扼要处。而于非解脱三有之道执以为是,必劳而无果。”鹄的,箭靶的中心。那么,认识集谛对于修行有什么意义?如果不了解世间的根本惑业,不了解痛苦产生的真正原因,就像射箭却不知靶心所在,将影响对正道的认识。所谓的修行,必定不得要领。因为抓不住要领,就会把不是解脱三有的途径执以为正道。比如有些宗教会以持牛戒、狗戒作为解脱之道,受尽种种苦刑,尝尽万般折磨,却是劳而无功!
  “若未知所断之苦集,则亦不识彼寂灭之解脱,虽言求解脱,亦唯矜慢而已矣。”矜慢,倨傲轻慢。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所要断的苦和集,也就不能认识到解脱和涅槃,因为慕灭和修道都是建立在知苦、断集的基础上。这样的话,虽然嘴上说着希求解脱,不过是我慢的表现而已,觉得我在求解脱,甚至觉得我已经解脱了!事实上,与真正的解脱毫不相干。
  以上,说明了四谛法门的建构次序,这是佛陀根据医生治病的程序所施设。首先是对病症有正确认识,其次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,然后评估此病治愈后的状态,最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。在四谛法门中,佛陀首先判断了众生的苦境,然后指出痛苦产生的根源,接着指出痛苦解除后的状态,最后告诉我们治疗方法。所以,佛陀又被称为大医王。在关于闻法的“离三种过,作六种想”中,就要我们将自己作“病者想”,将法师作“医生想”。这种认识对于修学非常重要,如果没有这样的定位,觉得自己一切安好,就没必要修学佛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