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二、思惟轮回总苦

  总苦,是相对于别苦而言。此处所说的总,即六道一切众生共同的痛苦。别苦,则是每一道众生各自不同的痛苦。本论的所有法门,都要通过思惟法义达到调整心行的效果。对苦的认识,同样要落实到止观,才能真正在生命中产生作用,否则不过是知识而已。本论有三处特别说到止观,分别是道前基础的略示修法、中士道对苦的修习和上士道的止观章。本论涉及的观有三种,分别是观察修的观、观想的观和观照的观。其中,观察修是建立在思惟的基础上,观想修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,而观照修则需获得心灵内在的观照力,开启空性慧,从而通达空性,成就解脱。
  那么,宗大师又是怎样引导我们对苦进行思惟的呢?
  修一切共中士所缘品类,诸共同者,凡下士中所说者,于此亦应取修。诸不共之所修者,若有慧力,如书所示而修之。若心力弱者,则当舍所引教。随于何处,唯修宗要正义。此等虽是观察修,然亦除彼等所修之境外,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,不应放置其心,当于所缘灭掉举等。睡眠、昏沉俱不放纵,令心极清明,从澄寂中渐次修之。
  《入行论》云:“念诵苦行等,虽常时修习,心余散乱者,佛说为无义。”盖谓意于余散乱之一切善行,其果皆微小故。
  又《大乘修信经》亦云:“善男子,虽以此异门,如是诸菩萨信于大乘(随其所有信解大乘),从大乘所出生,任随何种,彼一切者当知皆从以无散心(皆是由其不散乱心)正思法义而出生也。”彼中无散心者,谓除善所缘,于余不散乱。义及法者,谓义同文也。正思惟者,以数数分别心观察而思也。以彼显示修一切功德之法,必须彼二也。
  以是之故,谓于三乘修一切德,皆须心除所缘,不应于余散乱。正住于专一之止或彼随顺,及正于善缘别别观察如所有与尽所有之观或彼随顺,以此二种为须要焉。
  如是《解深密经》亦云:“慈氏!或诸声闻,或诸菩萨,或诸如来,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,当知亦是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之果。”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,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。

  “修一切共中士所缘品类,诸共同者,凡下士中所说者,于此亦应取修。”共中士道的修行内容,从共同方面来说,凡下士道所修的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等,也是中士道的必修内容。本论既指出三士道的特性,又指出其共性,这一建构正是本论的重要特色。
  “诸不共之所修者,若有慧力,如书所示而修之。若心力弱者,则当舍所引教。随于何处,唯修宗要正义。”至于中士道和下士道不共的内容,即中士道特有的修行,如果具有较强的闻思能力,可以根据本论或《广论》所列举的各种经论深入修习。如果缺乏闻思能力,就不必再引经据典,无论在什么阶段,都应该以现阶段的关键内容为修行重点。比如在这一阶段,就以对轮回本质是苦的观察为修行重点,通过对苦的认识生起真切出离之心。
  “此等虽是观察修,然亦除彼等所修之境外,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,不应放置其心,当于所缘灭掉举等。睡眠、昏沉俱不放纵,令心极清明,从澄寂中渐次修之。”这虽然是观察修,是通过思惟来修行,却有特定的观修对象。除了修习所缘境之外,其他任何善、不善或无记的境界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对于所缘境界,不仅要灭除掉举,更不能放纵昏沉、睡眠等过失,使心了了分明。当心处于澄澈清明的状态时,有次第、有步骤地从各方面思惟所缘境界。这里所说的掉举和昏沉,是修行中最易出现的两种错误心行状态。掉举,是心的亢奋状态,就像把清水搅浑那样。昏沉则是心的昏昧状态,就像在昏暗的光线下,觉察力变得很弱。
  “《入行论》云:念诵苦行等,虽常时修习,心余散乱者,佛说为无义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:虽然我们时常都在诵经、念咒或苦行等,但如果以散乱心修行,佛陀告诉我们,那是作用不大的。
  “盖谓意于余散乱之一切善行,其果皆微小故。”也就是说,如果以散乱心修习,无论修习什么法门,效果都是微不足道的。因为观察修有着特定观修对象,如果不能制心一处,就无法对所缘境深入观察,起不到引发特定心行的效果。对苦的观修也是同样,如果没通过深入观察,认识不到轮回的本质是苦,势必不能生起真切的出离心。
  “又《大乘修信经》亦云:善男子,虽以此异门,如是诸菩萨信于大乘,从大乘所出生,任随何种,彼一切者当知皆从以无散心正思法义而出生也。”《大乘修信经》也说:善男子,虽然以不同的途径修行,只要能对大乘经论生起信心,依大乘法门修习,不管是哪一种,皆可成就大乘的种种功德。但前提是,任修何种善法,都以无散乱的心思惟法义而生起。可见,观察修也是以止为前提,否则观察就不深刻,就像风中之烛,飘忽不定,无法照清事物。
  “彼中无散心者,谓除善所缘,于余不散乱。义及法者,谓义同文也。”《大乘修信经》所说的无散心,是针对特定的善所缘境而言,除此之外的其他境界都不去关注。而这段经文所说的义和法,义是指经文所诠义理,法是指能诠的经文,其内涵都是相同的。
  “正思惟者,以数数分别心观察而思也。”正思惟,就是不断以如理分别之心进行观察和思惟。很多人以为修行就是不分别,其实这是误解。佛法以闻思修入三摩地。正思惟和如理分别,是获得正见、建立般若正观的必要前提。唯识宗在加行道的部分,也是通过对名、义、自性、差别的如实审察,获得正确认识。可见修行决非开始就不分别,而是在获得中道正见后才能进入无分别的观修。
  “以彼显示修一切功德之法,必须彼二也。”彼二,即止和观。以上这些经教都说明,三乘一切功德的成就都离不开止和观。
  “以是之故,谓于三乘修一切德,皆须心除所缘,不应于余散乱。正住于专一之止或彼随顺,及正于善缘别别观察如所有与尽所有之观或彼随顺,以此二种为须要焉。”因此,在修习三乘任何一种法门时,都必须使心安住于特定所缘,不再对其他境界生起散乱心。安住于专一的止或与止随顺的境界,同时对安住境界分别进行观察。一是从如所有性,观察诸法的如实相;一是从尽所有性,观察诸法差别相。因此,止和观是三乘佛法修学的关键所在。
  “如是《解深密经》亦云:慈氏!或诸声闻,或诸菩萨,或诸如来,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,当知亦是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之果。”慈氏,弥勒菩萨。奢摩他,又名止,止于善所缘境。毗钵舍那,又名观,观察或观见事理。《解深密经·分别瑜伽品》是佛陀为弥勒菩萨所说,其中有这样一段话:慈氏,无论是声闻圣者,或是诸大菩萨,或是三世诸佛,所有世、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成就,都是修习止和观的结果。
  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,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。”若不如法修习止观以及随顺止观的种种方便,那么,三乘一切功德都是不能获得的。因为这些功德都是以止观为因而感得的修行结果。
  以上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,对苦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,而要以苦为所缘境,专注思惟,深入观察,乃至深刻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,并发起真切的出离心,这才完成对苦的认识。那么如何认识轮回是苦呢?以下,本论将对苦进行具体阐述。首先是八苦,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和五蕴炽盛八种。
  1.思惟八苦
  ① 生 苦

  此八苦者,第一、思惟生苦中有五。一、生为众苦所随。谓地狱有情,及一类纯苦之饿鬼,并胎生卵生之四,彼等于生时,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。二、生为粗重所随。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,随顺和合,于善安住无所堪能,亦复不能随欲而转。三、生为众苦所依。依于三界而受生故,老病死等苦便增广。四、生为烦恼所依。谓若生世间,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。由此身心极不寂静,唯苦无乐,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。五、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。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,虽非所欲,但能令受苦。于彼等苦须数数而思之。

  “此八苦者,第一、思惟生苦中有五。”八苦中,第一点是思惟生的痛苦,本论指导我们从五方面来认识。
  “一、生为众苦所随。谓地狱有情,及一类纯苦之饿鬼,并胎生卵生之四,彼等于生时,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。”一、生的当下就伴随着众多痛苦。最明显的,是地狱有情、纯苦无乐的饿鬼,以及胎生、卵生四类众生。地狱和饿鬼所感受的苦,在下士道已有详细说明。而胎生、卵生有情,在出生当下也要经过种种折磨,有些甚至会因难产而夭折。
  “二、生为粗重所随。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,随顺和合,于善安住无所堪能,亦复不能随欲而转。”二、在生命延续过程中会有烦恼相随。因为烦恼种子本身及增长的作用,使我们不能安住于善法。虽然想要持戒修定,想要断恶行善,却因烦恼干扰而无法如愿。在菩萨戒中,将犯戒称为“他胜处”,就是被他人(烦恼)所战胜,由此而不断制造痛苦。
  “三、生为众苦所依。依于三界而受生故,老病死等苦便增广。”三、有情的色身也是众多痛苦依托的对象。因为有情是依三界而受生,这一五蕴和合的色身,本身就是有漏而无常变化的,蕴涵着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,所谓“有生无不死”。
  “四、生为烦恼所依。谓若生世间,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。由此身心极不寂静,唯苦无乐,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。”四、生命又是烦恼产生的依止。面对世间的五欲六尘,自然会引发贪嗔痴三毒,使身心不得寂静,唯有痛苦而没有快乐。这些烦恼会以各种方式逼迫身心,使我们受苦受累,不得自在。
  “五、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。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,虽非所欲,但能令受苦。”五、一切生命都会有离开世界的那天,不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常存不灭。而一切生的边际就是死亡,尽管这个离别是我们不希望的,却不得不去面对,从而导致无尽的痛苦。
  “于彼等苦须数数而思之。”对于以上五个方面要反复思惟,从而认识到,我们的出生就伴随着痛苦——这是与生俱来、不可避免的痛苦,就像阳光下甩不掉的影子。
  ② 老 苦
  第二、思惟老苦中有五。一、盛色衰退。谓腰若弓曲,头如花白,额类砧板,皱纹满面等盛色衰退,不可爱乐。二、气力衰退。谓坐如重负断绳,立同拔举树根,言词艰钝,行步迟缓等。三、诸根衰退者。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,以多忘念故,念等之力渐减也。四、受用境界衰退。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,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。五、寿量衰退。谓寿尽泰半,渐近于死。于是等苦,当数数思之。井拿瓦云:“死苦虽烈,为时尚短,此老苦则尤烈也。”迦马瓦云:“老渐渐来,稍容易受,若同时而来,殊无法可忍矣。”
  “第二、思惟老苦中有五。”第二,从五方面思惟衰老的痛苦。
  “一、盛色衰退。谓腰若弓曲,头如花白,额类砧板,皱纹满面等盛色衰退,不可爱乐。”一、青春慢慢在我们身上消失,腰弓背驼,头发花白。本来光滑的额头,仿佛带着无数刀痕的砧板,脸上布满皱纹,美貌一去不返,显现出令人厌恶的衰老容颜。
  “二、气力衰退。谓坐如重负断绳,立同拔举树根,言词艰钝,行步迟缓等。”二、随着年龄增长,力气就会逐渐衰退。坐下去的时候,就像断了绳索的重担一般砸向座椅。站起来的时候,又仿佛将大树连根拔起那么困难。此外,语言越来越迟钝,行动也越来越缓慢。
  “三、诸根衰退者。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,以多忘念故,念等之力渐减也。”三、眼耳鼻舌身各个器官的功能也随之衰退。比如老眼昏花,看东西不分明等。此外,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,记忆力也在逐渐减弱。
  “四、受用境界衰退。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,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。”四、受用能力衰退。比如胃的消化功能减弱,吃了东西不易消化,对于其他的五欲六尘,也没有多少能力和兴趣享用了。
  “五、寿量衰退。谓寿尽泰半,渐近于死。”五、寿命衰退,活一天就少一天,每一天都在接近死亡,这在念死无常中讲得很清楚。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,每跑一步,就靠近终点一步。而我们每活一天,也就减短了一天的寿命,就像每天晚课所念的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。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”
  “于是等苦,当数数思之。”对于衰老的痛苦,我们要对照以上五条反复思惟。
  “井拿瓦云:死苦虽烈,为时尚短,此老苦则尤烈也。”大德井拿瓦说:死亡的痛苦虽然惨烈,但为时较短,而衰老的痛苦则为时长久。相比之下,这一痛苦让人备受折磨,难以忍受。事实上,老年人不仅有色身衰老的问题,更有内心无法安住的问题。年轻时忙来忙去,老来却没有精神寄托,如果再加上儿女不孝等问题,真是晚景凄凉,生不如死。
  “迦马瓦云:老渐渐来,稍容易受,若同时而来,殊无法可忍矣。”迦马瓦说:因为衰老是逐渐到来的,所以还比较容易接受。如果衰老突然发生在某人身上,就令人无法忍受了。其实人的适应力很强,对于一般的痛苦,只要有个适应期,就会产生相应的承受力,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叫做“堪忍”。如果没有这个适应期,很多人都会被突然袭来的痛苦击倒。
  苦虽然是人生的现实,但我们常常会忽略苦的存在,无非就是因为麻木了,习惯了。所以,我们要时时对苦加以思惟,从而心生出离,精进修行。
  ③ 病 苦
  第三、思惟病苦中有五。一、身性变坏。谓身肉消瘦,皮干枯等。二、忧苦增长而住。谓身中水等诸界轻重错乱,逼恼其身,以是于心生起忧恼而度日夜也。三、于可意境不能受用。谓诸可意境,若云于病有损,则不能如欲受用。如是所欲之威仪,亦令无能动作也。四、于不可意境,非有所欲,须强受用。谓非所悦意药饮食等,须强受用。如是火烧针刺等诸粗猛触,亦须忍受。五、能令命根速离坏。谓见病不可治,生诸苦也。于彼等苦,须细思之。
  “第三、思惟病苦中有五。”第三,从五个方面思惟疾病的痛苦。
  “一、身性变坏。谓身肉消瘦,皮干枯等。”一、身体受损,因为长年病苦的折磨,变得形销骨立,肤色晦暗而没有光泽。疾病能摧毁色身,导致生命力的枯竭,使机体不能健康正常地运转。
  “二、忧苦增长而住。谓身中水等诸界轻重错乱,逼恼其身,以是于心生起忧恼而度日夜也。”二、因为缠绵病榻而内心忧苦,当体内地水火风四大失去平衡后,这种错乱会使色身遭受极大痛苦,从而心生烦恼,不仅生活秩序被打乱,还要时时担心死亡,自然度日如年。对于凡夫而言,因为对色身的执著,当它将要败坏时,必然忧心忡忡,引发心苦。
  “三、于可意境不能受用。谓诸可意境,若云于病有损,则不能如欲受用。如是所欲之威仪,亦令无能动作也。”三、生病时,对于原来想做的事、想吃的东西,都会因为有损健康而不能做,不能吃。即使想要保持健康时行、住、坐、卧的威仪,也因为身体不听指挥而无法如愿完成那些动作了。
  “四、于不可意境,非有所欲,须强受用。谓非所悦意药饮食等,须强受用。如是火烧针刺等诸粗猛触,亦须忍受。”四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不愿吃的东西,比如吃药等,却因为治疗的需要必须受用。除此而外,还有打针、挂水甚至做手术等令人痛苦的治疗方法,也必须硬着头皮忍受。
  “五、能令命根速离坏。谓见病不可治,生诸苦也。”五、疾病会迅速拖垮色身,如果患上一些不能治愈的绝症,因为焦急和忧虑,还会因精神压力加速死亡。
  “于彼等苦,须细思之。”对于以上所说的痛苦,我们要认真思惟。因为多数人或多或少有过病苦的相关经验,思惟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契入。只是人很健忘,健康时就往往会忘记这些。所以,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。
  ④ 死 苦
  第四、思惟死苦有五。谓当舍离受用、朋翼、眷属、自身四种可爱圆满之境,及其命终时,备受种种极重忧苦也。于此诸苦,乃至未成厌患,当数数修之。前四亦成苦之理者,谓见与彼等相离,而生悲苦也。
  “第四、思惟死苦有五。”第四,从五个方面思惟死亡的痛苦。
  “谓当舍离受用、朋翼、眷属、自身四种可爱圆满之境。”其一、舍离受用,现在拥有的一切必须统统放下,无法带走其中一丝一毫。其二、舍离朋翼,现在所有的朋友和社会关系必须全部告别,没有一个人可以跟随我们。其三、舍离眷属,即使关系最为密切的父母妻儿,也没有谁能陪伴我们同赴死亡。其四、舍离自身,我们今生须臾不曾离开的色身,此时也成了带不走的躯壳,冰冷地躺在那里,不听召唤,不能动弹。这些我们自以为圆满可爱的境界,一旦死亡降临,就得通通放下,无一例外。
  “及其命终时,备受种种极重忧苦也。”其五、临命终时,四大解体已是痛苦万状,如果再有不善念头出现,更将伴随种种恐怖境界。此外,死亡的痛苦还在于我们不知道未来去向。世人因为彼此执著,平时短暂的离别都难以忍受,何况这种人天永隔的离别?更是撕心裂肺,肝肠寸断。
  “于此诸苦,乃至未成厌患,当数数修之。”这五方面是临终将要面对的痛苦。如果对这些痛苦没有清晰认识,不曾引起内心震撼,应该反复地思惟并修习。
  “前四亦成苦之理者,谓见与彼等相离,而生悲苦也。”前四种所以会成为痛苦的原因,主要不在于它们本身,而是因为死亡迫使我们和受用、朋翼、眷属、自身分离,从而引发悲伤和痛苦。
  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,我们已经死过无数次。从今生来说,虽然死亡暂时还没有降临,但我们要知道,这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结局。哪怕我们再眷恋,再不舍,也不得不一无所有地撒手归去。
  ⑤ 怨憎会苦
  第五、怨憎会苦有五。与怨敌会即生忧苦,与畏彼治罚之所依止,以恶名而畏惧,以苦逼命终而怖之,及越法死后疑堕恶趣而为恐惧,于彼等应思也。
  “第五、怨憎会苦有五。”第五,从五方面思惟怨憎会的痛苦。
  “与怨敌会即生忧苦。”其一、和冤家相会,内心现起嗔恨,从而忧愁苦恼。这个经验想必很多人都曾经历,我们看到自己的冤家仇敌,甚至仅仅想到他们,就会影响心情。
  “与畏彼治罚之所依止。”其二、因为和人结怨,担心对方惩罚、报复、伤害,这种恐惧也会给我们带来痛苦。
  “以恶名而畏惧。”其三、因为和人结怨,担心被对方诽谤,破坏自己的名誉,从而忧心忡忡。
  “以苦逼命终而怖之。”其四、因为和人结怨,担心被对方迫害,甚至被暗害,被置于死地,所以时时都处于恐惧中。
  “及越法死后疑堕恶趣而为恐惧。”其五、因为和人结怨,担心自己未依正法修行,将来会堕落恶道,遭受极大痛苦。
  “于彼等应思也。”对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,都要仔细思惟。
  怨憎会苦主要体现为两方面:一是现实中的,比如我们和人结怨后,确实可能遭受种种诽谤和迫害。一是内心的,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心结。有时对方并没有对我们有任何损害,只是由于误会或其他原因使我们埋下心病。一旦遇到对方,或者仅仅想到对方,病灶就会发作,给我们带来痛苦。
  ⑥ 爱别离苦
  第六、爱别离苦有五。由离最爱之亲属等,以是于心而生忧恼,发怨叹言,身生扰恼,念彼才德,欲恋逼心,及彼之受用有所阙乏。如是而思之。
  “第六、爱别离苦有五。”第六,从五方面思惟爱别离的痛苦。
  “由离最爱之亲属等,以是于心而生忧恼。”其一,因为离开自己最喜欢、最亲密的人,这种执著不舍使我们感到忧恼和难过。
  “发怨叹言。”其二,因为难过而哀怨不已,叹息不止。
  “身生扰恼。”其三,因为难过而身心焦虑,无法平静。
  “念彼才德,欲恋逼心。”其四,因为怀念对方的种种好处,朝思暮想,相思成疾。
  “及彼之受用有所阙乏。”受用,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,即对方带来的利益和快乐。其五,因为和亲朋好友的别离,由对方所带来的利益和快乐也随之而去,不再能够享用。
  “如是而思之。”要从这几个方面思惟爱别离的痛苦。
  ⑦ 求不得苦
  第七、思惟求不得苦有五,此用同别离苦。求不得者,虽作农而秋实不登,虽经商而利息不获等。于其所欲,虽努力求之亦不得,心灰意冷而成苦也。
  “第七、思惟求不得苦有五,此用同别离苦。”第七,从五个方面思惟求不得苦。这种痛苦与爱别离苦有相似之处。
  “求不得者,虽作农而秋实不登,虽经商而利息不获等。于其所欲,虽努力求之亦不得,心灰意冷而成苦也。”所谓求不得者,就像农民虽然在春天播种,辛勤劳动,秋天却没有收成。又像商人,虽然辛苦经商,却无法获利。对于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,虽百般努力,仍无法得到。因为总是不能如己所愿,最后心灰意冷,自卑痛苦。
  ⑧ 五取蕴苦
  第八、总之说思惟五取蕴苦之义有五。谓当成众苦之器、已成众苦所依之器、是苦苦器、是坏苦器及行苦性。于彼等当数数思之。
  此中初者,谓依受此五取蕴,能引以后之苦也。第二者,谓此已成之蕴,为能依之老病等之所依也。第三、第四者,谓彼苦之粗重,随顺和合,故生彼二也。第五者,谓但成取蕴,即于行苦性中生,以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,皆是行苦故也。
  若于取蕴性之世间,未生起真正之厌患,则真求解脱之心无所从出。而于有情流转世间,亦无生起大悲之方便。故任随趣入大小何乘,此种意乐极为重要也。

  “第八、总之说思惟五取蕴苦之义有五。”第八,从五个方面思惟五蕴炽盛的痛苦。五蕴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由有漏的烦恼、惑业构成。
  “谓当成众苦之器。”其一,五蕴由惑业聚集,而惑业本身就是痛苦的,同时还能造业并感得未来痛苦。
  “已成众苦所依之器。”其二,由惑业所招感的五蕴体,是衰老、疾病、死亡的依止,更是种种烦恼的依止。
  “是苦苦器。”其三,五蕴色身是产生苦苦的器皿。苦苦,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等,是我们可以感知的粗重痛苦。
  “是坏苦器。”其四,色身是产生坏苦的器皿。坏苦,是建立在乐受之上的痛苦,如身体脏了,洗澡是快乐;肚子饿了,吃饭是快乐。但这种乐受并非本质上的快乐,否则就该越洗越快乐,越吃越快乐才是。事实并非如此,无论洗澡还是吃饭,只要超过身体所需,立刻会成为痛苦,故名坏苦。
  “及行苦性。”其五,行苦,即无常变化之苦。这并不是说,无常就必定是苦,阿罗汉乃至佛陀的色身也会败坏,但他们并未感到痛苦。凡夫之所以会因无常感到痛苦,只是因为执著所致。包括前面所说的生老病死之苦,也是相对凡夫而言。对圣者来说,虽然会有身苦,但不会因此引发心苦。此外,无所欲求,就没有求不得苦;无怨无憎,就没有怨憎会苦;没有执著,就没有爱别离苦。可见,这些苦只是对凡夫才能产生作用。
  “于彼等当数数思之。”对于以上所说的五蕴之苦,我们要反复思惟。
  “此中初者,谓依受此五取蕴,能引以后之苦也。”其中第一点“众苦之器”是说明,因为招感这个五蕴色身之后,能够引发以后的痛苦。
  “第二者,谓此已成之蕴,为能依之老病等之所依也。”第二点“众苦所依之器”是说明,五蕴色身正是老病之苦发生的所依。
  “第三、第四者,谓彼苦之粗重,随顺和合,故生彼二也。”第三“苦苦”和第四“坏苦”,分别是粗重的痛苦(苦苦)以及随顺此粗重烦恼产生的痛苦(坏苦),故分两种。或可认为,因苦苦和坏苦的烦恼种子如影随形,而产生苦苦与坏苦。
  “第五者,谓但成取蕴,即于行苦性中生,以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,皆是行苦故也。”第五“行苦”是说明,有情执著的五蕴身蕴含着无常变迁带来的痛苦,因为以惑业为主导的生命,必然会产生行苦。
  “若于取蕴性之世间,未生起真正之厌患,则真求解脱之心无所从出。而于有情流转世间,亦无生起大悲之方便,故任随趣入大小何乘,此种意乐极为重要也。”若不能透视有漏五蕴的本质,对依此建立的世间未能真正厌患,就无法生起出离心,对有情流转世间的痛苦也无法生起真正的悲心。当然,相似的悲心可以生起,但要生起真正的悲心,必须深刻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。所以,不论所修是菩萨乘还是声闻乘,这种出离世间的意乐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