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二节 念三恶趣苦

  如是决定速死,此生无暇,不能久住,死后复非断灭而复受生。所受之生不能出乎苦乐二趣。彼亦非能自主,当为业所自在之故,以任白黑业之所牵引而受生焉。如是想念:我若生于恶趣,我将如何?则宜思恶趣之苦也。
  念死之后,接着是忆念三恶道之苦。虽然我们现在有幸得生人道,但如果不珍惜这一因缘,积极止恶行善,未来后果堪忧。
  “如是决定速死,此生无暇,不能久住,死后复非断灭而复受生。所受之生不能出乎苦乐二趣。”通过修习念死法门,确定人人必死且很快到来,不能久住世间。但死亡并非生命的断灭,更非彻底结束,然后又会继续受生。所感得的果报体虽然形形色色,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善恶二道。善道,为人、天、阿修罗;恶道,为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。如果人死如灯灭,那么无论遗臭万年还是流芳千古,对生命本身就不会有太大意义了。事实不然,虽然一期色身会走到尽头,灰飞烟灭,但我们还会继续受生,继续轮回受报。
  “彼亦非能自主,当为业所自在之故,以任白黑业之所牵引而受生焉。如是想念:我若生于恶趣,我将如何?则宜思恶趣之苦也。”白黑业,即善恶业。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受生,是不能自主的。因为凡夫只能被业力主宰,由以往所造善恶业力及临终一念推动我们前去受生。我们要想到,如果投生恶道的话,将会面临些什么?是否能够承受?所以,现在就应该思惟恶趣之苦。
  这一观修的目的,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到——要为避免这一痛苦做些什么。因为堕落恶道的可能性不是没有,相反,其概率非常高。真正认识到恶道之苦,就会生起恐惧,对自己的言行谨慎护持,使凡夫心有所收敛。我们能够把握当下的念头,才有可能把握生命的发展方向。

一、思惟恶趣苦的意义

  如龙猛云:“镇日须忆念,极寒热地狱。亦当念饥渴,逼迫诸鬼趣。多愚苦傍生,当视当忆念。断恶修乐因,难得赡部身。得时于恶因,当励力断尽。”(当日日忆念三途,如地狱之寒热,饿鬼之饥渴,畜生之鞭挞等苦,而断除其因,尤其得南洲身者,须励力将恶趣因断尽方可。)
  彼中总于流转,特于恶趣之苦而修习之,最为重要。(云何重要)谓若思惟堕此苦海者,则心生厌离,遮止傲慢。及见苦是不善之果,于其罪恶深生羞耻。由不欲苦而希安乐,又见乐为善果,喜修诸善。
  复自观察,据己为量,随于他所发起悲心。于流转中心生厌离,而求解脱。又以怖苦故,则能殷重皈依等事,为众多修行心要之大总聚也。
  彼苦之功德,《入行论》中虽就自身已有之苦而说,然于未来当受之苦,亦应如是思。

  这一部分,宗大师首先为我们阐述了思惟恶趣苦的意义,那就是“由不欲苦而希安乐,又见乐为善果,喜修诸善”。如果仅仅把论中描写的恶趣苦当做恐怖场景看待,未必能与修行相应。
  “如龙猛云:镇日须忆念,极寒热地狱。亦当念饥渴,逼迫诸鬼趣。多愚苦傍生,当视当忆念。断恶修乐因,难得赡部身。得时于恶因,当励力断尽。”正如龙树菩萨所说:每天要时刻不断地忆念八寒八热地狱的极度痛苦,同时也要忆念饿鬼饥渴难耐、众苦交迫的无边痛苦,还要观察并忆念畜生道所遭受的种种非人折磨。通过这些忆念,生起避苦求乐的愿望,从而止恶行善。当我们得到千载难逢的南赡部洲的宝贵人身时,必须谨言慎行,断除一切招感恶趣的因缘。三恶道中,以傍生所感的痛苦最轻。即使这样的痛苦,已令人触目惊心。不必说血流成河的屠宰场,仅仅在随处可见的农贸市场中,每天也在屠杀成千上万的生命。我们不要以为这些和自己没关系,如果不修行,那很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处境。
  “彼中总于流转,特于恶趣之苦而修习之,最为重要。”总的来说,我们要思惟流转六道的痛苦。其中,须特别对恶道之苦勤加修习,这是极为重要的。下面,一一说明思惟恶趣苦对于修行的意义:
  “谓若思惟堕此苦海者,则心生厌离,遮止傲慢。”如果想到不好好修行将堕落恶趣,对现前的一切享受就会心生厌离。因为这往往就是堕落之因,还有什么心情享乐呢?同时也会意识到,现前的美满生活是虚幻不实的,不必自得,这样就会遮止傲慢,不会因为位高权重或富甲一方而产生优越感。
  “及见苦是不善之果,于其罪恶深生羞耻。”认识到世间任何痛苦都是不善业行所感得的结果,基于对三恶道的畏惧,对不良的身口意三业深生惭愧。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,认识到因果的必然,我们就能从因上把握,这才是究竟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  “由不欲苦而希安乐,又见乐为善果,喜修诸善。”思惟恶道苦还具有激发人们修善的功能。因为我们不想要痛苦而希求快乐,并发现一切快乐都是善行的结果,所以就会喜欢修习善行。避苦趋乐是一切有情的共同愿望,也是人类文明的动力所在。懂得善因得乐果,恶因得苦果,我们才会作出正确抉择。
  “复自观察,据己为量,随于他所发起悲心。”同时还要观察自身所感得的轮回和恶趣之苦,推己及人,想到还有无量众生因造作恶业而饱受轮回痛苦,从而对其他众生生起慈悲之心。
  “于流转中心生厌离,而求解脱。”意识到恶道痛苦,就会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,发心解脱。因为凡夫在轮回中是不能自主的,不像大菩萨可以游戏神通,可以乘愿再来,所以要尽快出离,以免沉沦受苦。
  “又以怖苦故,则能殷重皈依等事,为众多修行心要之大总聚也。”又因为对三恶趣苦的恐惧,生起迫切希求拯救之心,对三宝殷重皈依,认真持戒,这是众多修行心要的总聚。
  “彼苦之功德,《入行论》中虽就自身已有之苦而说,然于未来当受之苦,亦应如是思。”思惟苦的功德,在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虽仅是从有情现实之苦来说,但我们对于未来可能遇到的痛苦也同样应该思惟忆念。
  总的来说,念恶趣苦的意义就在于居安思危。这种危机感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恐惧,正相反,是提醒我们防患于未然,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