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④ 随喜支
  “十方一切诸众生”一颂是,于五类有情所有善业皆生起随喜之心。
  随喜,即随顺他人的善行、成就和功德,并心生欢喜,称扬赞叹。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,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。所以,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,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。
  其一,随喜可以破除我执。唯有将自己和他人视为一体,才会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善行,之所以不能随喜别人,是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,我是我,他是他,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。其二,随喜可以对治嫉妒。嫉妒也是我执的表现形式,我们不会嫉妒自己的成就,也不会嫉妒自己喜欢的人,如果对所有善行都能心生欢喜,嫉妒就没有活动机会了。其三,迅速成就功德法财。佛教认为,随喜他人善行,所获功德将和对方一样,所以这是积累资粮的捷径。因为我们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,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,但只要至心随喜,便能迅速成办种种事业。有时,随喜他人善行,甚至超过对方所获功德。比如有人耗费百万布施,发心却不太纯正,但我们以清净心随喜,所获功德将超过布施者,因为功德是与发心成正比的。此外,随喜诸佛菩萨的善行,也能获得极大功德。
  我们不仅要随喜他人的善心善行,也可随喜自己的善心善行。对自己的一念善心生起欢喜,可以使它继续增长,因为随喜就是滋养善心的阳光雨露。反之,如果随喜往昔所造恶业,则会使罪业增长。所以说,随喜是有特定对象的,必须随喜善行而非不善行。
  “随喜支,‘十方一切诸众生’等一颂是,于五类有情所有善业皆生起随喜之心。”关于随喜支,颂文为:“十方一切诸众生,二乘有学及无学,一切如来与菩萨,所有功德皆随喜。”五类有情,即偈颂所说的十方众生、有学、无学、如来、菩萨。十方众生,指十方世界一切有情。有学,即声闻前三果学人,尚需修学。无学,即阿罗汉,所作已办,无须继续修学。这一偈颂是告诉我们,我们随喜的所缘对象包括一切众生,也包括三乘圣者和诸佛菩萨。对于他们的所有善行都应该至诚随喜,由衷赞叹。
  随喜可以通过观想修习,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。相比之下,座下实修的难度更大一些。因为观修可以不涉及具体对象,更容易平等视之。但在现实中,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众生。而凡夫心本身就是不平等的,有着亲疏好恶的串习,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,往往会对他们的善行也不以为然,甚至心生嫉妒,这都会障碍随喜的修习。
  ⑤ 请转-法-轮支
  即“十方所有世间灯”一颂是。十方刹土一切诸佛,最初证得大菩提时,我愿化身如彼数量,尽其所有一一佛前,悉皆殷勤劝请说法。
  法要应请而说,这主要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,帮助我们端正求法心态,而不是佛菩萨或说法者需要我们求请。就凡夫的习惯而言,对那些太容易得到的,往往缺乏尊重。唯有付出相应代价得到的,才会感到珍惜,而这种珍惜程度又是和付出代价成正比的。古德为求法故,舍身断臂,但也从中得到极大受益。这种法益,离不开他们的发心和付出。
  教界自八十年代办学以来,从佛学院陆续毕业了一大批学僧。但能在学修、弘法等方面有所建树者寥寥无几,许多人甚至退失信心道念。原因固然很多,但关键就是缺乏如法的学修心态。学僧在佛学院听课,也像进入社会院校一样,并没有“佛法难闻”之想,觉得法师给大家讲课是理所当然的,常住为大家创造修学条件也是理所当然的。渐渐地,凡夫心都起来了,就很难从佛法中得到受用。唯有时时提醒自己,才能保持对法和法师的敬重,保持对闻法的稀有难得之心,请转-法-轮的意义正在于此。
  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后,感觉所证和凡夫认识相距甚远,故准备入灭。后经大梵天王劝请,才开始初-转-法-轮。试想,如果没有梵天祈请,多少人将失去闻法、修道、解脱的机会。所以,我们不仅要为端正求法心态而祈请,更要为世间众生有缘闻法而祈请。
  “请转-法-轮支,即‘十方所有世间灯’一颂是。”请转-法-轮的颂文为:“十方所有世间灯,最初成就菩提者。我今一切皆劝请,转于无上妙法-轮。”世间灯,即诸佛如来,是照亮黑暗世间的明灯,也是照破内心无明的明灯。
  “十方刹土一切诸佛,最初证得大菩提时,我愿化身如彼数量,尽其所有一一佛前,悉皆殷勤劝请说法。”十方,为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。十方佛土的一切诸佛,最初证得菩提时,我也发愿化身为和诸佛如来同等的数量,在每个佛陀前都有一个我。每个我又在诸佛前殷勤劝请,劝请他们为利益有情而宣说正法。所以,请佛说法不是请一尊佛两尊佛,而是祈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广转-法-轮。《行愿品》的一切修行都以无限为基础,请转-法-轮也是以无量诸佛为所缘境。当我们这样观想时,诸佛的存在是无限的,我的存在也是无限的。
  在生活中,我们请求善知识说法,同样属于请转-法-轮。如果没有佛陀为我们开示正道,没有善知识为我们悉心指点,众生将处于长劫黑暗之中。为了令正法长久住世,令众生得闻妙音,我们要代表一切众生殷勤祈请,为圣教的流布广大创造更多法缘。
  ⑥ 请住世支
  即“诸佛若欲示涅槃”一颂。十方诸佛将欲示涅槃时,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,请求诸佛住刹尘劫,莫入涅槃。
  佛陀说法圆满,入般涅槃,众生便无缘闻法,就会随贪嗔痴造作恶业。为什么世界的局势如此动荡?为什么几千年来战火不断?正是因为众生烦恼炽盛。这些躁动不安的心,共同感得了今天这个缺乏安宁的五浊恶世。在这无所不在的热恼中,唯有佛陀的清凉法雨,才能息灭我们内心的贪嗔之焰,使和平来到人间,使娑婆成为净土。所以,我们要殷勤劝请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长久住世,利乐有情。
  “请佛住世支,即‘诸佛若欲示涅槃’一颂。十方诸佛将欲示涅槃时,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,请求诸佛住刹尘劫,莫入涅槃。”请佛住世的颂文为:“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诚而劝请。唯愿久住刹尘劫,利乐一切诸众生。”当十方诸佛将要示现涅槃时,为了利益无量众生,令他们获得究竟安乐,我们应以至诚恳切之心请求佛陀不要入灭。此外,在高僧大德示病乃至将要入灭时,我们同样要积极劝请,并广行放生、诵经等善事,祈愿他们继续住世。因为道在人弘,唯有他们在世间弘法布教,佛法才能薪火相传,广利人天。
  所以说,请佛住世也包含两方面的修行:一是座上观修,观想十方诸佛前都有一个我,每个我又在殷勤劝请佛陀住世。二是座下实修,当现世的高僧大德示病或将入灭时,发心祈请。因为诸佛及成就者的住世不只是个人因素,和此间众生的业力大有关系。通过放生、诵经等方式祈请,也是在改变众生的共业,为诸佛菩萨延寿住世创造更多顺缘。
  ⑦ 回向支
  即“所有礼赞供养福”一颂。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,皆悉回向一切有情为作证得菩提之因。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,令其无尽。
  回向是和发愿相呼应的,是将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,所获的每分功德,回施法界一切众生,同证菩提。它既是对修行成果的巩固,同时也能将有限成果增值为无限。
  发愿相当于儒家的“立志”,是对人生目标的确定。这种目标是经过思考和抉择的,并不是像通常那样,只是欲望和习俗的产物。我觉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:一是没有想法,稀里糊涂地过日子;二是虽然有崇高的想法,但没有勇气去实施;三是有崇高志向并能身体力行。对佛法修行来说,明确目标并付诸实践后,还要将所修功德指向这个目标。所以,回向就相当于储蓄,能使我们的功德法财得以累积和增长。
  “回向支,即‘所有礼赞供养福’一颂。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,皆悉回向一切有情,为作证得菩提之因。”回向支的颂文为:“所有礼赞供养福,请佛住世转-法-轮。随喜忏悔诸善根,回向众生及佛道。”在此之前所行的礼敬、供养、忏悔、随喜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六支,由此积集的一切善根,都应当回向法界一切众生,希望以此作为他们证得菩提之因。在回向众生的当下,也为我们培植无上菩提的资粮。因为成佛离不开众生,正如《行愿品》所言:“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”
  “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,令其无尽。”猛利欲乐,全身心地期望。所以,我们应以勇猛之心将一切功德回向众生,希望所行真正利益众生。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,就能令功德增长,乃至无限。
  为什么有限之行能转化为无限?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,在于我们是否具有无限的发心。就像乘法,一个再小的数字,若乘以无穷大,结果都将成为无穷大。反之,任何有限的数字相乘,结果哪怕再大,仍是有限而非无限。一般人往往不注意发心的作用,事业虽然做得很大,却是以有限、有漏,甚至是贪著而充满我执的心去做。这种做法只能是成就我们的凡夫心,虽有所得,也只是人天福报,决非菩提资粮。
  从修行角度来说,重点不在于事情本身,关键是本着清净利他之心,同时尽己所能去做。达到尽心尽力两点,结果就不重要了。如果心态不正,或态度不认真,即使做再大的事业也是不圆满的。佛法强调众缘和合,个人努力只是众缘之一,但无法决定一切。客观上的成果,有时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。对于做事者来说,只要能尽心尽力即可。至于实际成败,有时也取决于众生共业,不可强求。如果把心态做坏,即使暂时获得成功,也是得不偿失的。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非常普遍,教界同样有类似倾向。虽然事业做得很大,却做得很执著,做得放不下,这就和修行本意相违了。
  如此依上诸颂,了解其义,如说思修,心不散乱,缓缓念诵,当得无量福德之聚。
  又礼敬、供养、请法、劝住、随喜等五支,即是积集资粮,忏悔支是净除业障。随喜支中,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,令其增长。回向支者,即将所积、所净、所增长诸善,虽极微少,汇成众多。现所受乐,虽将终尽,亦能令其绵延无穷。总可合为积资、净障、增长无尽之三种。”

  这一段,是对七支行愿进行总结。
  “如此依上诸颂,了解其义,如说思修,心不散乱,缓缓念诵,当得无量福德之聚。”对于“所有十方世界中……回向众生及佛道”这些偈颂,我们应该明了其中内涵,反复思惟,如说修习,并且心不散乱地缓缓念诵,便能积聚无量福慧。
  “又礼敬、供养、请法、劝住、随喜等五支,即是积集资粮。”七支行愿中,礼敬、供养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、随喜功德五支属于积集资粮。其中,礼敬和供养主要积集福德资粮,请转-法-轮和请佛住世主要积集智慧资粮。
  “忏悔支是净除业障。”忏悔支主要是帮助我们净除业障,包括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,相关内容将在中士道详细讲解。
  “随喜支中,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,令其增长。”关于随喜的修行,我们不仅要对他人善行心生欢喜,也要对自身所修一切善行深深随喜,令功德随之增长,常与善法相应。
  “回向支者,即将所积、所净、所增长诸善,虽极微少,汇成众多。现所受乐,虽将终尽,亦能令其绵延无穷。”回向,能使我们通过集资净障培植的善根得到增长。虽然目前所做极为有限,却能通过回向积少成多,有如百川归海。善行所感的现前乐报是会结束的,但如果我们能以广大心回向,也能令之无穷无尽。
  “总可合为积资、净障、增长无尽之三种。”总的来说,普贤七支行愿的作用可归纳为三种,分别是:积累资粮、净化业障、增长广大。
  不少信众都把念诵《行愿品》作为常课,需要注意的是,念诵关键是在于用心,而不是数量。如果心不在焉,或对经文深意一无所知,效果是很有限的。就像念佛,如果认识不到弥陀名号的功德,以为念佛只是在发出几个音节,完成一项任务,即使念得再多,也很难达到摄心效果。若能领会佛号所具内涵,于称念时辅以相应观修,效果必能大为改观。念诵《行愿品》也是同样,一心念诵,随文入观,才能获得“无量福德之聚”。
  能否随文入观,又取决于我们对经文内涵的熟悉和理解程度。就像我们说到母亲,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她的形象。或是想到自己经历的人生大事,即使年代久远,但因为印象深刻,想起时仍会历历在目。事实上,每个符号都不是孤立的,都蕴藏着相应内涵。如果熟悉这些内涵,一经提起,相关影像立刻就会出现。这种观想能力是心本身具备的,无须刻意训练。我们之所以对《行愿品》或其他经文观修不起来,原因就在于不熟悉,这就需要反复听闻,不断思惟。
  《行愿品》的重点,就是帮助我们打开心量,将之调整到无限的层面。任何存在的当下都是无限的,克隆运用的便是“一即一切”的原理。只要放弃现有的错误设定,还事物以本来面目,就能使每个一成为一切,成为无量。被设定过的心是有限的,作为功德的载体,它所能承载的功德也是有限的。唯有无限的心,才能承载无限的功德,这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”。
  6.三事求加
  于所缘境,观想明晰,而献坛供,请求加被。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,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清净心,摧伏一切内外障难,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。
  三事求加,就是以三件事祈求诸佛加持。本论的“略示修法”是属于依止法这一部分,祈求内容也与此相关。如果修习其他内容,就可随之进行调整。比如修念死无常,可以祈求善知识加持我们“灭除念身恒常等一切颠倒心”,“速疾生起念死之心”;如果修念恶道苦,则可祈求善知识加持我们“灭除断灭、无轮回等一切颠倒心”,“速疾生起念三恶道苦之心”。
  “于所缘境,观想明晰,而献坛供,请求加被。”对于资粮田观想清晰之后,献上供养,祈请十方三宝的加持。
  “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,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清净心,摧伏一切内外障难,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。”我们祈求的加持有三方面:一是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,二是迅速生起恭敬善知识的清净心,三是摧伏一切内外障难,是名“三事求加”。我们要以殷重心励力祈求,就像走投无路的绝症患者祈求良医那样,身心系于一念,别无他求,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。因为这种加持是由心的相应所感得,如果没有猛利祈求的愿望,是无法和佛菩萨感应道交的。
  以上所说的六加行,是帮助我们集资净障的途径,修习任何法门都可以此为前行。洒扫环境,可使我们身心清净;陈设供养,可使我们心怀敬意;皈依发心和观想资粮田,可使我们明确修行方向。此外,还要依七支供集资净障,祈求诸佛菩萨加持,为修习正行奠定良好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