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七、菩提心的特征及实践

    特征:1. 觉悟;2. 无我利他;3. 无限;4. 平等;5. 无相、无所得;菩提心的实践过程,正是不断调整心行的过程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八、菩提心的实践典范

    诸佛菩萨都有各自的愿力和行门,或是从大悲入手,或是从智慧入手,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修行道路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九、结 语

    成佛是悲和智的成就,具体而言,正是菩提心和空性见的成就。若是从这两方面入手,成就一批真正的修行人,汉传佛教的面貌必有全新改观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十、问 答

    当我们有机会行利他行的时候,应视为众生成就我们菩提心的因缘,本着感恩心去做。而在做事时,随时调整心行,念念不忘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菩提心的修行

    希望大家本着正确的闻法心态学习菩提心教法。这样才能纳法于心,进而依法调整心行,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一、菩提心的重要性

    1.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;2. 大乘人的标帜;3. 成佛的不共因;没有菩提心作为种子,就不能算作大乘行者。没有空性慧作为解脱共因,也不能结出无上菩提的殊胜果实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二、菩提心与皈依

    1. 大乘皈依的殊胜;2. 由发心完成皈依修行;没有皈依作为前提,菩提心的修行就没有依托基础;没有菩提心作为实践,皈依将永远停留于形式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三、菩提心与七支供

    1. 礼敬支;2. 供养支;3. 忏悔支;4. 随喜支;5. 请转-法-轮支;6. 请佛住世支;7. 回向支;七支供是根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而建立,具有积资净障的作用,能为发起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四、菩提心与出离心

    1. 解脱为本,出离心为先;2. 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;仅仅发起出离心,只能成就个人解脱。唯有与众生共同出离,才能成就佛陀那样悲智圆满的品质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五、发起愿菩提心

    在《略论》中,对菩提心的发起提供了两条思路,一是七因果,二是自他相换。  查看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