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二、菩萨行的安立

  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,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,不可听其诸学处,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。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,若能勇悍执持,乃传其律仪,以是先须知诸学处,以作意所缘境,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,则甚坚固。斯为善方便矣。

  学已受菩萨戒者,《戒品释》中,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,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,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,广抉择已。于受戒之先,决须观览彼《释》而知之。

  菩萨所依学处,明晰分之,虽无边际,若以类摄,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。六度者,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。

  1.六度的安立

  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,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、关要,如佛密意而为显释,令生决定智,是此诸数决定之理。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,则于修习六度,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。此中有六。

  ① 获得增上生

  第一,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。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,须经多生之相续。于彼道次第之进步,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,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,任修何种亦难增长,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,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、能受用身、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。虽有彼许之圆满,然多随烦恼缘而转,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。

  然此亦未足,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,善能分别于所缘境。若不尔者,如竹苇、芭蕉之结实,及骡怀妊而反自害,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。若具慧者,则知为昔善业之果,仍更于诸善因努力,渐成增长。若无此慧,先积之果,受用令尽。新者未增,后则从始感苦焉。

  故于余生感六盛事,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。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,修道时之资具等者,即为现时之增上生,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,唯佛地有也。

  如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现上受用身,眷属勤圆满,烦恼常无力,所作不颠倒。”

  ② 自利利他

  第二,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。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,菩萨之事唯二而已,谓修自他之利也。

  于修利他,首须以财而作饶益。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,则任何亦无成就。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,是大利他,故须戒也。于戒圆满,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,或一或二而作报复,则戒不清净。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,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,彼欢喜已,有善利行,故成大利他矣。

  自利者,是以慧力得解脱乐。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,须以静虑令心等住,于其所缘,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。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,故须于一切昼夜,勤不疲厌之精进,此为彼等之根本也。

  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。颂曰:“勤起舍不损,行忍利有情,住及解脱本,自利诸处行。”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。言住及解脱者,谓心住所缘是静虑之迹,解脱生死是慧之迹。此二若各各分别,则于止不误为观也。

  ③ 圆满利他

  第三,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。先以财施除彼贫乏,次于有情不作损害。犹不仅此,且堪忍他害。为他助伴,不厌精进。依于静虑,以神通等令意悦,欲堪成法器。依慧善说,断其犹豫,令得解脱,故六度决定。

  颂曰:“不乏亦不损,忍害事无厌,令喜及善说,利他是自利。”

  ④ 总摄大乘

  第四,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。谓于已得受用无贪,未得受用而不希求,无所顾恋。如此则能守护学处,受持净戒,而复敬重。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,随于何善所作加行,勇敢无厌,及修止观、无分别瑜伽。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,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,无须多故。

  颂曰:“不贪著受用,极敬二无厌,无分别瑜伽,摄大乘一切。”

  ⑤ 具足方便

  第五,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,为增上数决定。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,是谓布施。以串修舍,于彼离贪故也。为求得未得境界,于彼功用散乱,作防护之方便者,是由安住于比丘律仪,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。不舍有情之方便者,是谓忍辱,以作一切损害之苦,立思不舍离故也。增善方便者,是谓精进,由勤精进,善增长故也。净障方便者,是末二度,以静虑净(降伏)烦恼障,以慧净所知障故也,是故于六度决定。

  颂曰:“于境不贪道,防得彼散乱,不舍有情增,余为净治障。”

  ⑥ 成就三学

  第六,观待于三学数决定。戒学之体,即是戒度。此须有不顾受用之施,方能受戒,故施为戒之资粮。受已,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为守护,则忍为戒之眷属。静虑是心学,慧是慧学也。精进,遍通于三学所摄,故六度决定。

  颂曰:“三学作增上,佛正说六度,初三末二二,一者三分摄。”

  如是,当以如何圆满之身,自他之利如何圆满,住于何乘,具足几种方便之相,修何学处,而能圆满身、利、大乘、方便、学等者,当知即为六度。是菩萨修持一切要道之总聚,乃至未得广大甚深定解以前,当思惟之。

  2.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

  ① 生起次第

  若有于受用不顾不贪之施,则能受戒。若具防止恶行之戒,当能忍辱。若有不厌难行之忍,则逆缘少而能精进。若于日夜勤行精进,则心于善生起堪能之三昧。若心等引,则生通达真实如所有性之慧也。

  ② 胜劣次第

  胜劣次第者,前前劣,后后胜也。

  ③ 粗细次第

  粗细次第者,前前较于后后,心易转而事易作,故相粗显。反之,后后较于前前,知与行俱难,故前粗后细也。

  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依前而生后,住于劣胜故,粗显及细故,说彼诸次第。”

  《道次第》的学习,即将进入菩萨行的部分。前面讲到,宗大师对菩萨道修行提出了重要命题,那就是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在修学过程中,很多人要不就偏向慧,要不就偏向方便,这都会给修行造成障碍。所以说,成佛离不开方便与慧两大要素,这种认知非常重要。

  那么,方便与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?其实就是对六度的简单归纳。其中,前五度是方便,般若度是慧。六度的内容,我们并不陌生。有些佛学常识的人,都知道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。但我们知道它的分量有多重吗?如果不了解它的修行意义,即使一天到晚把六度挂在嘴上,也是没用的。对每个法门的学习,除了如实、准确地了解其中内涵,更要知道它在修行上的意义,知道它对调整心行、改善生命究竟有什么作用。

  对本论的学习,我们要围绕“舍凡夫心,发菩提心”,或“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”的核心。下士道的念三恶道苦、念死无常,是为舍凡夫心所作的心理准备;皈依三宝,是对佛菩萨品质生起皈依之心。中士道是通过戒定慧解除惑业,重点是舍凡夫心,因为造成生死轮回的就是惑和业。上士道则是发起菩提心后,通过修习六度,一方面舍凡夫心,一方面成就佛菩萨品质。所以说,舍凡夫心和成就佛菩萨品质,都可以通过六度来完成。

  在菩萨道修行中,首先要发起菩提心,但这只是世俗菩提心,只是“我要成佛”的愿望。这份愿望是夹杂凡夫心的,是有限、有我的,而且充满贪嗔痴和不平等。如何摆脱凡夫心,使菩提心更为纯净?就要通过修习六度来完成。比如修布施,重点是克服悭贪,同时也在培养慈悲。而修忍辱的重点是克服嗔心,同时也在成就慈悲。持戒是全面的,一方面止息不善相续,一方面成就善的相续。而禅定的重点,是降伏不善的相续。般若空性慧则是彻底断除不善相续,证悟空性。所以不要小看六度,我们要“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”,都离不开六度。其中,方便是帮助我们成就慈悲,圆满福德资粮;而慧是帮助我们通达空性,圆满智慧资粮。

二、菩萨行的安立

  我们受了菩提心戒后,接着就有资格修学菩萨学处,受菩萨戒,行菩萨行。显教通常讲到两种戒,一是根据解脱道修行建立的别解脱戒,二是根据菩萨道修行建立的菩萨戒。而密宗则讲到三种戒,除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,还有三昧耶戒。那么菩萨戒和其他戒有什么不同?

  “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,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,不可听其诸学处,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。”调伏律,指别解脱戒,可以使我们调伏烦恼。别解脱戒和密乘戒,在没受戒之前,不可以看相关书籍,必须受戒后才有资格学习,但菩萨戒不一样。

  “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,若能勇悍执持,乃传其律仪。以是先须知诸学处,以作意所缘境,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,则甚坚固。斯为善方便矣。”不一样在哪里?受菩萨戒之前,先要学习菩萨戒。如果感觉自己能做到,并且发起殷切的希望,非常乐意这样去做,再受菩萨戒,心行就会很坚固。也就是说,要认识到菩萨戒的意义。一方面认识到菩萨戒的殊胜,因为这是成佛的道德,你被这种高尚行为折服,生起仰慕、皈依的心。另一方面要认识到,菩萨戒对成佛修行有多大意义。如果真正想要摆脱凡夫心,成就佛果,自然会殷切地按菩萨学处修行。因为你会发现,不这样做是不行的。我们需要对法有清晰的认识,比如菩萨戒,有了认知后再去受持,对戒的信心就会很坚固。不像现在很多人稀里糊涂的,只是觉得受了别解脱戒,也该受受菩萨戒。其实并不知道受了干什么,它的修行意义是什么,怎么可能做好呢?所以要端正认识,这将促使我们更好地持菩萨戒,行菩萨行。

  “学已受菩萨戒者,《戒品释》中,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,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,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,广抉择已。于受戒之先,决须观览彼《释》而知之。”我们学戒后,要受菩萨戒。在宗大师所造的《菩萨戒品释》说,受戒前先要学菩萨戒,知道受戒的羯磨,尤其是宣誓时,自己必须清清楚楚。其次,对什么是菩萨戒的根本堕罪,什么是恶作(即轻罪),怎样持好菩萨戒的守护方法,以及犯戒后怎样忏悔和出罪的内容,我们都要通过《戒品释》深入了解。

  “菩萨所依学处,明晰分之,虽无边际,若以类摄,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。”菩萨道修行到底有哪些内容?如果详细说,实在太多了。《普门品》中观音菩萨三十二应,以各种身相和方法救度众生,所有这些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,所谓“普门无定相,慈悲济物即观音”。可见,菩萨度化众生要从五明处学,法门众多,但要遵循一定准则。简单归纳,就是依六度统摄一切学处。

  “六度者,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。”总之,六度包括了菩萨道修行的一切要领,又称六波罗密,是六种度脱烦恼、摆脱凡夫心的方法,也是六种到彼岸、成就佛道的途径。

  1. 六度的安立

  以下进一步说明六度是怎么建立的。为什么安立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,而不是五度、四度,也不是八度呢?下面介绍它的建立根据和安立次第,比如为什么第一是布施,第二是持戒,第三是忍辱等。这里解决两个问题,一是为什么选择这六项内容,二是为什么安立这样的次第,有什么根据。

  “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,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、关要,如佛密意而为显释,令生决定智。”世尊在经中讲到六度,以此作为菩萨道修行的要领。所以,六度就是成佛的因相。补处弥勒菩萨将六度的因相和扼要内容,根据佛陀的密意,作了精彩而详细的解释。关于菩萨道的修行,在《瑜伽师地论·本地分》中,《菩萨地》的内容共十五卷,《摄抉择分》还有很多。此外,弥勒菩萨的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也是专门讲述菩萨道修行的。佛陀怎么教导的,弥勒菩萨就怎么解释,令我们这些修学菩萨道的人,对六度法门有深刻理解,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智慧。

  “是此诸数决定之理。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,则于修习六度,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。此中有六。”所谓夺意,即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。你本来对这些没什么认识,现在对六度有真正了解之后,自然会生起决定信解,认为六度是菩萨道修行最好的教授,是引导我们通达佛果最好的方法。关于六度的安立,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说。

  ① 获得增上生

  “第一,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。”第一,从得到善趣身的角度,说六度的建立。学佛首先要有圆满的身份,这就必须修习六度,否则是没办法得到这种身份的。

  “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,须经多生之相续。”如果我们要圆满菩萨的广大行愿,完成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,当然不是一天两天,也不是一生两生,而要经过多生累劫,要尽未来际地践行。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,“虚空有尽,我愿无穷”。即便虚空有尽头,可我们要利益众生的悲愿没有尽头。所以说,菩萨道修行是悲愿无尽的相续,不存在成佛就没事干了,而需要经过多生的相续,不断利益众生。

  “于彼道次第之进步,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,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,任修何种亦难增长。”如果要在菩萨道修行中有所成就,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份,否则是很难利益众生的。很多人想修行,却没有福报,每天要打工,要为柴米油盐操劳,而且家中逆缘很多。所以修行也需要福报,需要圆满的身份。否则,总是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问题,包括生理、心理、环境、人事等,都会对修行造成困扰。我们能在这里听闻佛法,算是很有福报了,但是不是圆满呢?未必。要不就是身体的问题,要不就是妄想的问题,要不就是环境的问题,总有各种不圆满,所以修行进步就比较慢。

  “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,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、能受用身、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。”在佛道修行中,我们需要有圆满的身份。从外在条件来说,需要具备所受用的财,柴米油盐不成问题;有能受用的健康身体,有机会、有条件、有能力听闻佛法;同时还有善知识、眷属等各种外护,帮助我们成就道业;当我们想利益众生时,各种条件都能具备,而不是你想做什么时,障缘多得不得了。这四种都是菩萨道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方便。当然也不是说,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,我们就不能行菩萨道了。只是条件比较差的话,做起来会很困难,不容易做得圆满。

  “虽有彼许之圆满,然多随烦恼缘而转,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。”虽然你具备相应条件,可从自身来说,如果每天都在烦恼中,菩萨道也是修不起来。如果克服不了自身烦恼,怎么利益众生?所以,必须不随烦恼而转,这就需要靠禅定。其实前面说的所受用财、能受用身、同受用眷属和能兴办之事业这四种圆满,也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础上。布施能使我们具足财富,持戒能使我们获得圆满身份,忍辱帮助我们获得眷属,精进帮助我们获得成办事业的能力。这四种因离不开前四度,而降伏烦恼必须靠禅定。如果没能力降伏烦恼,菩萨道修行是无能为力的。

  “然此亦未足,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,善能分别于所缘境。”但有了前五度还不够,还需要智慧,要了知因果,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,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。社会上不少人条件很好,有权力,有地位,有金钱,结果却比较麻烦。因为地位越高,金钱越多,诱惑也越多。如果没有智慧,这些都会成为不善业的增上缘。反过来说,如果有正见,有智慧,这些条件才会成为善业的增上缘。

  “若不尔者,如竹苇、芭蕉之结实,及骡怀妊而反自害,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。”这里举了两个例子说明,如果不是“善能分别于所缘境”,就会像竹苇和芭蕉,一旦结了果实,马上就死了。又像骡子,本来是不能怀孕的,所以怀孕就会害了自己。同样,财富、地位、事业等本来都是福报,但如果没有智慧,就会成为作恶的增上缘,让自己反而被这些圆满祸害。

  “若具慧者,则知为昔善业之果,仍更于诸善因努力,渐成增长。”有智慧的人会发现,这些福报来自过去生所修的善业。我们拥有福报后,更应该积集善因。只有这样,未来才能不断积累福报,成就善业。

  “若无此慧,先积之果,受用令尽。新者未增,后则从始感苦焉。”如果没有智慧,之前积集的福报很快就会用完。如果新的善业没有增长,以后就要开始受苦受累了。

  “故于余生感六盛事,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。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,修道时之资具等者,即为现时之增上生,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,唯佛地有也。”我们要在未来生修行,必须有圆满的资具,感得从身份到定力、智慧等六种盛事。但要知道,这些福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不是什么神创,不是没有因缘,也不是其他因缘造成的。能够产生这六种福报的因,就是布施等六度。修道所需要的前提条件,就是现前的暇满人身。这个身份是从修六度来的,而究竟圆满的身份,唯有成佛才能具足。

  “如《庄严经论》云:现上受用身,眷属勤圆满,烦恼常无力,所作不颠倒。”下面引《大乘庄严经论》的偈颂加以总结。现在这个良好的身份,包括所受用的财、能受用的身和圆满的眷属,还有精进和事业成就,此外,没有烦恼而且有智慧,所作不颠倒。这六种能帮助我们成就殊胜的修行身份,也就是增上生。

  这部分讲了六度是根据什么安立的。第一是从增上生,即良好的善趣身份。乃至佛陀究竟圆满的身份,都离不开六度。

  ② 自利利他

  “第二,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。”二利,即自利和利他。第二,从自利利他的角度,建立六度的内容和次第。菩萨道修行无非是自利利他,在利他过程中完成自利的修行。

  “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,菩萨之事唯二而已,谓修自他之利也。”以我们现在的身份学习菩萨行,而菩萨所作的事业只有两种,即成就自己和众生的利益。那么,成就二利和修六度有什么关系?

  “于修利他,首须以财而作饶益。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,则任何亦无成就。”六度包含自利和利他,先从利他开始说。菩萨要利益众生,首先要做的是以财物饶益他人,而且是如法的财物。如果布施不如法,或对有情具有损害,不仅不能利他,可能还会害他。

  “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,是大利他,故须戒也。”怎样才能如法布施,帮助他人,没有负面影响?这种布施必须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,符合戒律规范,所施物也属于正命所得。否则,不如法的布施很可能会有负面效应,所以没有戒是不行的。

  “于戒圆满,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,或一或二而作报复,则戒不清净。”如果想持戒圆满,必须具足忍辱。菩萨戒,包括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从律仪戒来说,要做到不杀盗淫妄,如果没有一定忍辱力,是不容易做到的。比如看到诱惑时,贪心就起来了。包括你对自己的欲望、情绪的控制,也离不开忍辱。还有别人骂你、打你、损害你利益时,你就会起嗔心,以打报打,以骂报骂,持戒就没办法清净。总之,必须有忍才能把戒持得圆满。

  “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,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,彼欢喜已,有善利行,故成大利他矣。”所以面对有情的损害,我们必须忍辱。如果人家打你、骂你、说你,你能做到不报复,而且用慈悲和良好心态去对待,去包容,避免对方继续造恶,积累更多恶业。如果对方感到欢喜,就有可能生起善心,多做善事。所以说,只有具备忍辱的能力,才能更好地利他。

  由此可见,从利他的修行来说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的作用很大。

  “自利者,是以慧力得解脱乐。”接下来讲自利。在六度中,智慧能帮助我们成就解脱的快乐。

  “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,须以静虑令心等住,于其所缘,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。”如果要成就智慧,证悟空性,在散心状态下是做不到的,必须以定为基础,令心长时间安住于善所缘,才能培养定力,开发智慧。否则,心就会在各种情绪和妄想中跳来跳去,根本无法从中走出。

  “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,故须于一切昼夜,勤不疲厌之精进,此为彼等之根本也。”而成就定力必须有精进。如果懈怠的话,就不能持续安住在善所缘,也不可能产生定力。必须时时保持正念,反复地观察修、安住修,甚至夜以继日地修习止观。以精进为禅定的根本,以禅定为般若的根本,从而成就解脱。

  “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。”所以六度可以分为两部分,前三度偏向利他,后三度偏向自利。从成就两种利益的角度,必须安立六度。

  “颂曰:勤起舍不损,行忍利有情,住及解脱本,自利诸处行。”接着又引《庄严经论》,归纳以六度成就两种利益的原理。舍,即布施;不损,即持戒,所以不会损害有情;行忍,即修习忍辱。通过精进修习布施,严持净戒,以忍辱之心与大众相处,以此利益有情;然后修习禅定,成就智慧,这些能成就自利的修行。虽然六度的前三种主要是利他,但若离开后面三种行为,这种利他是不圆满的。换言之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只有和精进、禅定、般若相结合,才能圆满利他。因此,这一颂的内容侧重六度在自利的修行。

  “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。”前面虽然讲到,前三种是利他,后三种是自利。但如果离开自利,前三种的利他也是不圆满的。真正要圆满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离不开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六种合起来,才能圆满地利他。

  “言住及解脱者,谓心住所缘是静虑之迹,解脱生死是慧之迹。此二若各各分别,则于止不误为观也。”住,即心住于善所缘,这属于静虑,也就是禅定的修行特征。而解脱生死和烦恼,是慧的特征。这两种作用是不一样的,不能将止和观混淆起来。一种是安住,一种是安住后进一步修观,开发智慧,从而解除生死烦恼。

  ③ 圆满利他

  “第三,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。”第三,从圆满利他的角度,建立六度的内容和次第。

  “先以财施除彼贫乏,次于有情不作损害,犹不仅此,且堪忍他害。”怎样才能圆满利他?首先要以财布施解除对方的物质困难。其次,对有情不作损害。不仅如此,当众生损害我们时,还要具有堪忍的能力,否则就会以嗔报嗔,以打报打,不能真正利他。

  “为他助伴,不厌精进。依于静虑,以神通等令意悦,欲堪成法器。依慧善说,断其犹豫,令得解脱。”当我们要帮助众生时,必须不厌其烦。进而通过禅定、神通等各种方便,让众生欢喜,也想成为依法修行的根器。还要依智慧善说佛法,当对方修行有疑惑时,以佛法为他断除疑惑,解脱烦恼。

  “故六度决定。”以上几方面,必须通过修习六度来完成。以财施去除众生的贫乏,即布施;对众生不作损害,不行杀盗淫妄,即持戒;当众生伤害我们时,还能善待之,要有忍辱;帮助众生不厌其烦,必须有精进;以神通令众生欢喜,必须有禅定,如果自己都心气浮躁,怎么让众生宁静欢喜,想成为法器?最后是以智慧引导众生修学,解除对方的疑惑。总之,通过修习六度,获得这六方面的素养,才能圆满利他。

  “颂曰:不乏亦不损,忍害事无厌,令喜及善说,利他是自利。”不乏,让对方没有贫乏,是布施;不损,不损害有情,是持戒;忍害,忍受他人对我们的伤害,是忍辱;事无厌,在利益众生过程中不会厌倦,是精进;令喜,以神通让众生欢喜,来自禅定;善说,善于为众生说法,来自般若智慧。

  通过这六方面能圆满利他的修行。所以,菩萨道修行是通过利他完成自利,利他和自利不是对立的。世人总把自利和利他对立起来,以为利他就要吃亏,所以只想着自己,结果损人利己。从菩萨道修行来看,利他和自利的心是一样的。当你具有利他心,就能通过利他成就良好的生命品质,事实上,这是最好的自利。比如我们修布施,就在克服悭贪,成就无贪的品质,将尽未来际从这种品质中得到利益。贪的人多辛苦,无贪的人多自在。所以说,利他就是自利。

  ④ 总摄大乘

  “第四,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。”第四,如果要完成大乘菩萨道的修行,六度可以包括一切。

  “谓于已得受用无贪,未得受用而不希求,无所顾恋。如此则能守护学处,受持净戒,而复敬重。”修习菩萨道,首先是对我们拥有的一切,不论色身还是钱财,都不能有贪著之心。而布施正是不断克服悭贪的过程,由此培养无贪的品质。对拥有的不贪著,对没有的不希求。具备这种素养后,才能持好戒律。因为律仪戒要克服生命中的贪嗔痴,而菩萨戒的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,还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,修布施,修善法。具备无贪的品格,才能更好地受持戒,敬重戒。

  “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。”非有情,即天冷、天热等恶劣环境。当有情和环境对我们造成损害时,我们具有忍耐的能力,忍辱的素养,不生苦恼。后面会讲到,忍辱包含三方面,一是忍耐冤家对我们的伤害;二是忍耐恶劣的生活环境;三是当佛法真理与固有观念发生冲突时,有认可的能力。

  “随于何善所作加行,勇敢无厌,及修止观、无分别瑜伽。”在修行过程中,当我们选择一种法门,或持戒,或修禅定,或闻思经教,都要勇猛精进,而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。有了精进之后,还要贯穿到止观修行,以及无分别瑜伽,即空性慧。

  “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,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,无须多故。”这六项内容包含了大乘菩萨道的一切修行,必须通过六度的次第修习才能完成,不需要更多了。

  “颂曰:不贪著受用,极敬二无厌,无分别瑜伽,摄大乘一切。”这里又引一个偈颂加以归纳。不贪著受用,是通过布施、持戒完成。极敬,就是敬重戒,守护学处,通过持戒完成。二无厌,是对忍辱和精进这两种修行没有厌倦。无分别瑜伽,指禅定和般若的修行。这六项包含了大乘菩萨道的全部内容。

  ⑤ 具足方便

  “第五,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,为增上数决定。”第五,从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的方便来说,也要通过六度才能完成。

  “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,是谓布施。以串修舍,于彼离贪故也。”用什么样的方便,能使我们不贪著已经拥有的境界呢?就要修习布施。在不断修舍的过程中,克服悭贪,形成不贪的相续。

  “为求得未得境界,于彼功用散乱,作防护之方便者,是由安住于比丘律仪,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。”在没有相当成就前,我们难免有凡夫心,就会对很多没得到的受用心生希求,比如我要做什么,希望拥有什么。除此之外,每种情绪、妄想、烦恼,都在寻找相应的境界。当这些念头生起时,心会进入散乱的状态。本来我们在家里禅修,坐得很好,一旦生起想吃什么或拥有什么的念头,心马上就散了,坐不住了。怎样才能防护这种散乱?就要靠戒律。比如在家居士受持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五戒后,相关的五种事都不能干。出家人则有沙弥戒、比丘戒。这些都是防护散乱的方便。当妄念生起,戒马上就出来保护你:这个不能做,那个不能做,从而平息妄心。

  “不舍有情之方便者,是谓忍辱,以作一切损害之苦,立思不舍离故也。”菩萨道的修行要不舍有情。在这个世上,我们之所以会舍弃有情,之所以会有很多你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,都是因为嗔恨心的作用。之所以有嗔恨心,就是因为不能忍辱。如果我们有忍辱的修养,就不会对有情的伤害心生嗔恨,不会因此舍离他们。

  “增善方便者,是谓精进,由勤精进,善增长故也。”增长善法的方便就是精进。精进修行,善法才能茁壮成长。这里所说的善法,包括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,禅定、般若,以及三十七道品,都要由精进才能增长。所以说,精进就像给善法种子浇水一样。

  “净障方便者,是末二度,以静虑净烦恼障,以慧净所知障故也。”契入空性的障碍主要有两种,一是烦恼障,一是所知障。要净除这些障碍,必须靠最后的定和慧二度。通过修禅定可以降伏烦恼障,通过开智慧可以断除所知障。当然,彻底净除烦恼障和所知障都要靠慧,但慧的成就离不开定。这里的“以静虑净烦恼障”,可能翻译有点问题。禅定主要是降伏烦恼,真正净除必须靠慧。

  “是故于六度决定。”所以说,六度是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的方便。

  “颂曰:于境不贪道,防得彼散乱,不舍有情增,余为净治障。”此颂是对六度的总结。通过修布施,可以做到于境界不贪;通过持戒,可以对治散乱;通过修忍辱,可以获得不舍有情的修养;通过修精进,可以增长善法。通过修习禅定和般若,可以使我们净除烦恼障和所知障。

  ⑥ 成就三学

  “第六,观待于三学数决定。”第六,从戒定慧三学的角度安立六度。不管解脱道还是菩萨道的修行,虽然内容很多,但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,又称三无漏学。六度的修行,本身就具足了三学。

  “戒学之体,即是戒度。此须有不顾受用之施,方能受戒,故施为戒之资粮。”戒学的体,相当于六度中的戒度。一个人要持好戒,必须有布施的基础,有“不顾受用之施”,这主要从菩萨戒的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来说。同时,布施还能使我们成就不贪,这是持戒必须具备的素养。所以说,布施是持戒的资粮。

  “受已,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为守护,则忍为戒之眷属。”受戒之后,对众生的损害,我们还要有忍辱的修养,才能守护戒行。此外,面对自己的烦恼和欲望,面对外在环境的诱惑和损害,如果不能忍辱,也是持不好戒的。所以忍辱是持戒的眷属,也就是助缘。

  “静虑是心学,慧是慧学也。”六度中的第五静虑度,属于三学中的心学,也就是定学。第六般若度,属于三学中的慧学。

  “精进,遍通于三学所摄,故六度决定。”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,不管你是持戒、修定还是发慧,都离不开精进。这是从三学的角度看待六度的安立。

  “颂曰:三学作增上,佛正说六度,初三末二二,一者三分摄。”最后以一个偈颂作为总结。依戒定慧三学的增上,佛陀又开为六度。初三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前三度,是属于戒学的范畴;三学中后两项定学和慧学,对应六度的最后两种,静虑度和般若度。而六度中的精进度,是通于戒定慧三学的。当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而言,不是绝对的。

  “如是,当以如何圆满之身,自他之利如何圆满,住于何乘,具足几种方便之相,修何学处,而能圆满身、利、大乘、方便、学等者,当知即为六度。”最后总结说,作为菩萨道的修行,应该从哪几方面安立。当以如何圆满之身,是说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份,怎样才能圆满这个身份;自他之利如何圆满,是说菩萨道修行要完成自他之利,怎样才能圆满自他之利;住于何乘,是说作为菩萨道的修行,应该修什么;具足几种方便之相,是说作为菩萨道的修行,怎样才能克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;修何学处,是指三学,由此而能圆满身份、利益、大乘、方便等修行。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,菩萨道修行所要具备的条件,只有修习六度才能完成。这就是为什么安立六度的原因。

  “是菩萨修持一切要道之总聚,乃至未得广大甚深定解以前,当思惟之。”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要领,当我们对此没有坚定不移的信解前,必须不断思考它的意义。如果对六度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,自然就会这样去做了。

  2. 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

  前面讲到六度安立的原因,接着从三个方面说明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次第的安排有什么根据。一是生起次第,二是胜劣次第,三是粗细次第。

  ① 生起次第

  六度的安立,前一法具有引发后一法的功能。如布施是持戒的基础,持戒是忍辱的基础,每一法之间都是有关联的。

  “若有于受用不顾不贪之施,则能受戒。”首先是布施。如果对受用境界有不顾不贪的素养之后,才能受戒,尤其是受菩萨戒。

  “若具防止恶行之戒,当能忍辱。”如果你能持好戒律,才能修习忍辱。

  “若有不厌难行之忍,则逆缘少而能精进。”如果具备忍辱的修养,逆缘就很少,容易精进。反之,嗔心重的人树敌众多,精进修行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。

  “若于日夜勤行精进,则心于善生起堪能之三昧。”如果精进修行,心就容易安住于善所缘,从而生起三昧,获得定力。

  “若心等引,则生通达真实如所有性之慧也。”等引,定名。如果具备定力,才能产生通达空性的智慧。如所有性,即空性智慧。

  总之,有了布施,才能持好戒律;有了持戒,才能修习忍辱;有了忍辱,才能发起精进;有了精进,才能成就禅定;有了禅定,才能圆满般若。这是生起次第,即前一法能引发后一法。或者说,前一法是后一法生起的因缘。

  ② 胜劣次第

  “胜劣次第者,前前劣,后后胜也。”所谓胜劣次第,胜,更殊胜;劣,更普通。就心行来说,前一法是劣,后一法为胜。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。

  比如布施,很多人能做到,但持戒就不容易持得圆满,而忍辱则更难。乃至般若的成就,是最殊胜的心行。具足般若的人,一定具足禅定;但具足禅定的人,不一定具足般若。所以般若更胜,禅定相对来说较劣。具足禅定的人,必然会有精进,否则就不能得定;但具足精进的人,不一定会有禅定。所以说,心有胜劣次第,即后面的心比前面的心更殊胜。

  ③ 粗细次第

  “粗细次第者,前前较于后后,心易转而事易作,故相粗显。”所谓粗细次第,即前面的心粗,后面的心细。所以,前一法的心比后一法容易生起。

  “反之,后后较于前前,知与行俱难,故前粗后细也。”反之,后一法比起前一法,不论在认识还是行动上,都更难一些。比如持戒比布施难,叫人出点钱容易,但叫他这也不能做,那也不能做,就不容易了。就像这个道理一样。

  “《庄严经论》云:依前而生后,住于劣胜故,粗显及细故,说彼诸次第。”再引《庄严经论》,对三种次第加以总结。一是生起次第,依前面的法,引生后面的法;二是胜劣次第,前面的法为劣,后面的法为胜;三是粗细次第,前面的法粗,后面的法细。由此,安立六度的先后次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