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受持菩提心仪轨

  1.从何处受
  诸先哲所许,谓具足愿心,住彼学处,犹为不足,须具行戒。此与胜怨论师所说相顺也。
  2.以何身受
  以何身受者,以天龙等身,及从意乐门,一切皆堪发愿心,而为此愿心之所依。此中如《道炬》注释云:“于生死发出离心,念死及慧与大悲。”是谓以如前所说之次第而修心,于菩提心稍得将意转变之领纳也。
  3.菩提心受持轨则
  ① 净地设像陈供
  于寂静处洒扫洁净,涂以牛身五物,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,散布香花。将铸塑等三宝尊形及函轴,并诸菩萨像,供置于几座等微妙之案台。幔盖花等供养之资具,尽其丰饶,当为设备乐器、食物等。善知识所坐之座位,亦以香花装饰陈设。
  于诸先觉者,更从供僧、施鬼等门中积聚资粮。若无力供养,则如《贤劫经》所说,仅供布缕等,亦须作之。若有供者,则须无谄殷重寻求而供,令法侣见者,心生惭耻不忍。藏人于阿底峡尊者前请为发心受戒时,曾告曰:“供养劣者,菩提心不生。”
  佛像则须一极善开光释迦佛像,无可无之方便,经函亦须略波罗密以上之《般若经》。
  次请圣众,弟子沐浴著鲜洁衣,恭敬合掌。戒师当令弟子于诸功德资粮田至诚生信,想一一佛菩萨前,皆有自身恭敬而住,徐诵七支行愿。
  ② 启白与皈依
  启白与皈依者,次于戒师生大师想,礼拜献供,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,为发菩提心事而请白云:“昔诸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及入大地诸大菩萨,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。我名某甲,今亦如是,请阿阇黎耶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”乃至三请而说。
  次所对之境,为佛及灭谛为主之道谛法,并不退之菩萨圣众僧。时则从于今日,乃至未得菩提之间,为救护一切有情故,佛为皈依之大师,法为正所皈依,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,作总思惟。别想如是意乐,于一切时中当不退转。
  以猛利欲乐,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: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佛两足中尊。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。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。”如是三说,此中一一皈依各一存念,及皈依法之辞句与余不同,是依阿底峡尊者所作之仪轨也。
  ③ 宣说学处
  皈依竟,说学处者,凡前于下士时所说之诸学处,今于此中,阿阇黎耶亦应为说也。
  ④ 积集资粮
  积集资粮者,于正传承诸师及前所说资粮田之前,当如前说而诵七支行愿。
  ⑤ 净修其心
  净修其心者,如前所说慈悲之所缘行相,令其明显。
  ⑥ 正行仪轨
  正行仪轨者,于阿阇黎耶前右膝着地,或作蹲踞,合掌而发其心。于此发心,既作所缘,谛想诚誓,乃至未得菩提而不弃舍之意乐,非但发心为求利他,愿当得佛已耳,当依仪轨而发之。
  如是,若于愿心之学处而不能学,不过仅想为利一切有情我愿成佛而已矣,以轨则而发者,于发心之学处,能不能学,皆可受之。
  然愿心可有如是二种,若以仪轨受行心已,于学处不学则为不可。故许从龙猛及无著所传众多之戒轨,有可作不可作之差别者,不应理也。
  《教授胜光王经》亦云:“若不能学施等学处,但能发心,亦成多福。”以作根据。
  《修次初编》中云:“若人于诸波罗密多,虽不能于一切时处,修学一切学处,然亦感果大故,应以方便摄持而发菩提心焉。”故于施等学处,若不能学,可以发心,不可受戒,极明晰矣。
  受发心之仪轨者,于十方一切现住佛陀,及其一切菩提萨埵之前,请忆念我: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,施性、戒性、修性,所有善根,自作教作,见作随喜,以彼善根,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,及住大地诸大菩萨,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,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。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,诸未解脱为令解脱,诸未出苦为令出苦,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。”如是三反念之。
  皈依仪轨与此二者,虽无明说须随阿阇黎耶念,然随念为是。此等是有阿阇黎耶之轨则。
  若不得师,应如何作者,如阿底峡尊者所造之发心仪轨云:“如是虽无阿阇黎耶,自于菩提发心之仪轨者,当于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忆念思惟,作礼拜及供养等仪轨已,不须诵阿阇黎耶之辞,但皈依等之次第应如前也。”
  ⑦ 结  行
  完结仪轨者,阿阇黎耶为弟子宣说愿心之诸学处。

三、受持菩提心仪轨

  前面所说的七因果、自他相换,是生起菩提心的两种方法,其特点是通过观察修,也就是心理引导来完成。但菩提心不是生起就万事大吉了,尤其是世俗菩提心,是缘起的。而缘起的心是无常的,不稳定的。这就必须通过相应的训练,让心念强大,达到相对的稳定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要通过仪轨受持菩提心,修习菩提心。关于菩提心的受持,新编目录中归纳为五块。你们在学习中要经常对照,才能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。
  1. 从何处受
  第一,菩提心该向什么人求受?或者说,授菩提心的人要具备什么资格?
  “诸先哲所许,谓具足愿心,住彼学处,犹为不足,须具行戒。此与胜怨论师所说相顺也。”古德们认为,如果仅仅具足愿心和愿心学处,还不够格。必须具足行菩提心,能受持菩萨戒,实践菩萨行,才有资格为我们传授愿菩提心。这个观点和胜怨论师所说是相应的。
  2. 以何身受
  “以何身受者。”第二,学人必须具备什么身份,才有资格受持菩提心戒?
  “以天龙等身,及从意乐门,一切皆堪发愿心,而为此愿心之所依。”从身份来说,不仅人道众生可以发菩提心,天人、龙王等其他道的众生,一样可以发菩提心。从意乐来说,是对发菩提心有强大的意愿,对菩提心教法欢喜顶戴,这是必不可少的心行基础。具备这些条件,都可以受菩提心戒。
  “此中如《道炬》注释云:于生死发出离心,念死及慧与大悲。”除了身份和意乐,认识基础也很重要。《道炬论》的注释中说到,真正发起菩提心要有相应的心行基础,包括四方面。第一是深刻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,发起出离心。第二是念死无常,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性,寻求究竟的人生价值。第三是具慧,有一定的思惟能力,否则就没能力判断什么好什么坏,发心往往带有迷信和盲目的色彩,是不持久的。第四是有大悲作为心行基础。这些是发菩提心必须具备的认识。
  “是谓以如前所说之次第而修心,于菩提心稍得将意转变之领纳也。”根据前面所说的次第修心,菩提心才能真正发起。如果没有这些心行基础,尽管我们也在说发心,但可能是轻飘飘的,没有力度。唯有在认识上彻底改变,真正意识到“我应该这样去做”,发起的菩提心才有力量,才是真实无伪的,而不是稀里糊涂的。
  3. 菩提心受持轨则
  下面是正式受持菩提心的仪轨,分为几个部分。
  ① 净地设像陈供
  第一是有庄严的坛场,陈设佛像并修习供养。这种外在环境可以帮助我们生起清净心。营造环境和供养不仅是修行的基础,本身也是一种修行。
  “于寂静处洒扫洁净,涂以牛身五物。”受持菩提心仪轨要有安静的场所,在大殿或佛堂都可以。首先把卫生搞好,然后涂以牛身五物。印度的民俗崇拜牛,觉得牛身上的东西可以驱除不净,所以要在坛场涂以牛身五物。汉地就没必要这么做了,不必都学。
  “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,散布香花。”在坛场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,点一支好香。现在人烧劣质香,是在制造空气污染,把菩萨都熏跑了。然后准备几支花供佛,周围再放点花瓣、花环,营造一个让人净心的环境。
  “将铸塑等三宝尊形及函轴,并诸菩萨像,供置于几座等微妙之案台。”佛堂要供奉三宝的形像,或是供释迦牟尼佛,或是供三世佛(燃灯佛、释迦牟尼佛、弥勒佛),或是供三方佛(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、药师琉璃光如来)。除佛像外,还要供奉经书法宝,如《般若经》或《华严经》等大乘经典。同时还要供奉观音菩萨等诸菩萨像,象征贤圣僧。这是代表三宝,即佛宝、法宝、僧宝,所以把他们供奉在精美的桌案上。
  “幔盖花等供养之资具,尽其丰饶,当为设备乐器、食物等。善知识所坐之座位,亦以香花装饰陈设。”要陈设帷幔、香花等种种供养具,尽量供养得丰富些。除此以外,可以供些乐器、食物之类。传授菩提心仪轨的戒和尚的座位,要以香花装饰。
  “于诸先觉者,更从供僧、施鬼等门中积聚资粮。”先觉者,指过去的大德们。他们受持菩提心前,还通过供僧或放焰口施鬼等方式积集资粮,或是广行慈善,救济贫困。总之,要做一些相应的供养,积集资粮。你的资粮越丰厚,菩提心就会越壮大。因为菩提心需要土壤,也就是慈悲心的基础。慈悲修得越多,福报越多,菩提心的土壤就越丰厚,障缘也会越少。所以从修行来说,这些供养不可或缺。
  “若无力供养,则如《贤劫经》所说,仅供布缕等,亦须作之。”如果没财力供养怎么办?其实只要尽心就行了。正如《贤劫经》所说,供一块布或一杯水都是可以的,关键是尽自己的力。这不在于花钱多少,而在于你是否真诚,以及用什么样的心供养。
  “若有供者,则须无谄殷重寻求而供,令法侣见者,心生惭耻不忍。”在修供养时,要用真诚、殷重的心修习。无谄,包含财物的来源是正命的,不是邪命而得,并以真切、虔诚的心而修供养。当你这样供养时,同修看了之后都很欢喜,同时体会到你已非常尽心,甚至有点不忍心,觉得按你的条件竟能做出这么多供养,在别人是做不到的,很赞叹你的做法。
  “藏人于阿底峡尊者前请为发心受戒时,曾告曰:供养劣者,菩提心不生。”下面举了一个例子。藏地有人请求阿底峡尊者传授菩提心戒时,尊者曾告诫他们说:供养得太差,菩提心是生不起来的。藏传佛教有供养的传统。从“供养劣者,菩提心不生”这句话的表面来看,是说外在供养的优劣,但其中体现的,是你对菩提心的恭敬程度。对受戒者来说,这是代表你的发心,同时也体现你对此事的态度。而不是说,没钱的人一定要供养多少好东西,更不是阿底峡尊者需要你供养什么。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意思。
  “佛像则须一极善开光释迦佛像,无可无之方便,经函亦须略波罗密以上之《般若经》。”佛堂中必须供奉一尊经过如法开光的释迦牟尼佛像,这不是可有可无的。而经函必须是大乘经典,至少是略本《般若经》以上,比如《法华经》《华严经》等。
  “次请圣众,弟子沐浴着鲜洁衣,恭敬合掌。”接着还要迎请圣众,即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。以上这些准备好之后,求受菩提心的弟子要沐浴净身,穿上新衣服。这些都代表我们的殷重虔诚之心,一方面可以驱除妄想、烦恼、散乱,一方面可以引发真正的菩提心。这不仅是一种形式,在修行上也具有重要意义。其实祖师大德在制定仪轨时,都是要完成一系列心理引导。我们要认识到其中的精神,而不是执著于形式。这是需要注意的。
  “戒师当令弟子于诸功德资粮田至诚生信,想一一佛菩萨前,皆有自身恭敬而住,徐诵七支行愿。”传授菩提心的戒师,要令发心者对三宝生起虔诚的信心,观想“诸佛海会悉遥闻,随处结祥云”,在观想中迎请圣众前来。然后观想每个佛菩萨前都有一个我恭敬而住,慢慢诵读七支行愿,愿“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师子”加持我们。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,是发起菩提心必不可少的前提。如果不打开心量,就像一个小小的器皿,是容纳不了菩提心这个巨大宝藏的。必须弱化我执,用虚空般无限的心,才能容纳菩提心。寂天菩萨的《入菩萨行论》说,生起菩提心之前先要集资净障,修习七支行愿正是起到这个作用。
  ② 启白与皈依
  营造氛围后,是启白与皈依。启白类似请师,但很多发心者已经皈依了,为什么还要再次皈依?因为我们原来所受的,是根据别解脱戒、依解脱道建立的皈依,是“尽形寿皈依佛,尽形寿皈依法,尽形寿皈依僧”。在发心来说,只是为了自己寻找生命的依赖,寻求解脱的方法。而发菩提心是要改变原有的生命目标,所以受持菩提心前,必须重新求受大乘皈依。
  “启白与皈依者,次于戒师生大师想,礼拜献供,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,为发菩提心事而请白云。”先要启白,其次是对戒和尚生起大师想。这里所说的大师,就是指佛。作为戒弟子,要视师如佛,把戒师当佛一样看待。然后顶礼、供养,右膝着地,或者长跪,恭敬合掌,为发菩提心的事向戒师请求。
  “昔诸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及入大地诸大菩萨,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。我名某甲,今亦如是,请阿阇黎耶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乃至三请而说。”这是请师时需要说的一段话:过去那些如来、应供,成就无上菩提,以及地上(初地到十地)的所有菩萨,他们最初修行时是如何发心的,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现在也发愿像他们一样,请阿阇黎(传授菩提心的戒师)为我作证,让我也能发菩提心,圆满无上正等菩提。这段话要反复说三遍,以示郑重。此时阿阇黎会告诉你:没问题,好好发心。
  接下来,戒师要为弟子传授殊胜的大乘皈依。这和我们过去所受的皈依,从发心到所对之境、皈依时间都是不同的。
  “次所对之境,为佛及灭谛为主之道谛法,并不退之菩萨圣众僧。”大乘皈依的所对之境,是大乘三宝。佛是具足三身四智的圆满佛陀,和声闻所说的证悟阿罗汉果的佛陀不一样;法是大乘的法;僧是菩萨众。
  “时则从于今日,乃至未得菩提之间。”大乘皈依的时间,是从今天开始直到成佛,是尽未来际的,而不是尽形寿,也就是我们每天念的“直至菩提永皈依”。这是虚空界尽、 众生界尽的皈依,这种宣誓和承诺是何等壮观。
  “为救护一切有情故,佛为皈依之大师,法为正所皈依,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,作总思惟。”如果说解脱道的皈依是自己寻求解脱,那么大乘皈依就是为救护一切众生而皈依三宝。以佛为我们所皈依的大师,以法为我们依赖的对象,即正所皈依。因为皈依并不是靠佛来为你解决问题,而是通过修学佛法改变生命,明心见性、了脱生死、成就慈悲和智慧都是靠法。为了依法修行,以僧作为皈依修行的助伴,也就是指导老师。虽然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,但具体的依止要落实到善知识,所以真正的皈依对象是贤圣僧。我们要对三宝功德作总的思惟。
  “别想如是意乐,于一切时中当不退转。”我们要不断思惟三宝功德,保持对三宝的皈依之心,不让热度减少。就像下士道讲到皈依时,需要不断思惟三恶道苦,以此强化依止心。否则的话,心很容易陷入颠倒妄想之中。
  “以猛利欲乐,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。”我们要以猛利的意乐,对三宝生起极大的信心,在戒师面前,像之前所说的那样“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”,然后宣誓皈依词。这是皈依最核心的内容,代表以生命作出的承诺。这种承诺必须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,发自内心,否则皈依是没力量的,对生命不会有多少影响,对今后学佛也意义不大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佛两足中尊。”这是大乘皈依的内容,也是我们要承诺的誓言。阿阇黎耶,即和尚、戒师。存念,就是为我证明。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,从现在一直到成佛的过程中,皈依佛两足中尊。所谓两足,即慈悲和智慧,亦说福德和智慧。我们之所以皈依佛,是因为佛陀圆满了慈悲和智慧。我们要皈依的,就是佛陀具备的两大品质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。”请阿阇黎为我证明,弟子某某,从现在一直到成佛的过程中,皈依离欲寂静的法。这个法就是指空性,指涅槃。因为空性和涅槃是离欲的,是一切法的实相。同时,法也能帮助我们成就离欲和寂静的境界,远离烦恼,证悟涅槃。所以我们要皈依法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。”请阿阇黎为我证明,弟子某某,从现在一直到成佛的过程中,皈依贤圣僧。虽然皈依离不开住持三宝的全体僧众,但究竟的皈依对象是贤圣僧,尤其是贤圣僧所具备的智慧和解脱,贤圣僧所具备的五分法身。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的。
  “如是三说,此中一一皈依各一存念,及皈依法之辞句与余不同,是依阿底峡尊者所作之仪轨也。”以上的陈词要说三遍,也可以随着戒和尚念诵,每种皈依都要念。这个三皈依的辞句,和其他皈依仪轨有所不同,出自阿底峡尊者所作的仪轨。
  大乘皈依是受持菩提心戒必不可少的前行,从发心、所缘境到皈依时间,都和普通的皈依不一样。我们每天讲课前也要念一遍大乘皈敬颂。因为我们学的是菩萨道,要以大乘的皈依和发心为基础。
  ③ 宣说学处
  “皈依竟,说学处者。”皈依后要熟悉学处,共有两种。首先是基本学处,其作用主要是守护皈依体。皈依的关键是获得皈依体,这就需要遵循学处,以此守护皈依体,使它的力量不断强大。此外,五戒也属于学处,是皈依后应该学习的。所以说,学处也是戒律的另一种名称。
  “凡前于下士时所说之诸学处,今于此中,阿阇黎耶亦应为说也。”凡是下士道所说的,有关皈依的遮止学处、奉行学处、共同学处,我们受大乘皈依后,阿阇黎要为发心者宣说。因为皈依是佛法的根本,是受持菩提心必须具备的基础。如果失去皈依,发心就失去了基础。
  ④ 积集资粮
  “积集资粮者,于正传承诸师及前所说资粮田之前,当如前说而诵七支行愿。”受持愿菩提心前要积累资粮,否则菩提心就发不起来。就像出远门要准备钱粮、旅费,不然就无法出行。发菩提心的目标是成佛,是人生最重要的旅程,当然离不开资粮。这个法的传承诸师及资粮田(佛菩萨),正是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最肥沃的土壤。我们要在传承诸师和佛菩萨前,诵读普贤菩萨的七支行愿,也就是十大愿王。诵读时还要配合相应的观想,才能达到良好的修行效果。
  为什么要诵七支行愿?因为它能让我们以最快速度消除业障,积累成佛资粮。现在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,其实对修行来说,七支行愿才是第一生产力,能把每个行为都变成无限,成就无限功德。比如拜佛,以七支行愿的见地去拜,每一拜,都有无量的我在拜无量的佛,从而成就无量的功德。难怪藏传、汉传都以普贤行愿为前行,确实非同一般。如果以凡夫有限、狭隘的心,想圆满成佛资粮,不要说三大阿僧祇劫,三百万阿僧祇劫也积累不了。因为佛菩萨功德像虚空般无边无际,只有虚空般的心才能成就这样的功德,否则永远不能圆满。因为再多的有限还是有限,无法成为无限。反之,如果我们用无限的心修行,很快就能圆满。所以在受持菩提心前,要通过七支行愿积累资粮。
  ⑤ 净修其心
  “净修其心者,如前所说慈悲之所缘行相,令其明显。”菩提心需要良好的心灵土壤,所以在受持菩提心仪轨前,还要净化内心,引发慈悲,让慈悲心所缘的行相清晰明显。我们要通过对所缘境的观想,比如从七因果的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或是通过自他相换,把慈悲心调动起来,这样才有资格受持菩提心仪轨。如果没有慈悲的土壤,菩提心是不能成活的。所以我们要通过观察修,让慈悲心生起并壮大。
  ⑥ 正行仪轨
  有了以上基础,就可以正式受持菩提心。发菩提心不只是自己想一想,还要通过一定的仪式在佛菩萨面前宣誓,从而留下强烈的印象,并从中获得力量。
  “正行仪轨者,于阿阇黎耶前右膝着地,或作蹲踞,合掌而发其心。于此发心,既作所缘,谛想诚誓。”菩提心仪轨要由和尚为我们传授。求受者在和尚面前,右膝着地互跪,或蹲着(南传佛教至今仍有这一威仪),双手合十,缘自己所发的心,认真想着:“我要成佛,我要利益一切众生。”这必须是你自己确定要这样做,不是别人告诉你的,而是你通过对人生的抉择,觉得我只能这样做,否则生命将没有出路。这个决定必须是真切的,发自内心的。我们每受一种戒都要有相应的心行基础,不然是没有力量的。
  “乃至未得菩提而不弃舍之意乐,非但发心为求利他,愿当得佛已耳,当依仪轨而发之。”这种愿望不是发一天两天,而是直到成佛都不会放弃。这样的发心不只是为了利他,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成就佛菩萨的功德。对这个目标必须很明确,然后按仪轨来发。
  接着有一段说明。通常,我们发菩提心之后,直接就受菩萨戒了。但在印度深广两派的修行传承中,受菩萨戒和受菩提心戒可以分开。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还持不了菩萨戒,可又想发菩提心,那就可以单受愿菩提心,以后再一步步来。如果单受愿心的话,持不持菩萨戒都没关系。可如果你受的是行心,就一定要持菩萨戒。这个次第挺好的。对很多人来说,一下子持好菩萨戒并不容易,那就可以先受愿菩提心,并不断修习。当愿心的力量强大后,再来受菩萨戒,修习菩萨学处,就没那么困难了。
  “如是,若于愿心之学处而不能学,不过仅想为利一切有情我愿成佛而已矣,以轨则而发者,于发心之学处,能不能学,皆可受之。”愿心之学处,就是菩萨戒。如果暂时做不到菩萨戒的要求,但有成佛和利益众生的愿望,就可以按仪轨受愿菩提心。如果是这样的情况,那么对菩萨戒能不能行持,都是可以受的。
  “然愿心可有如是二种,若以仪轨受行心已,于学处不学则为不可。”所以受了愿心之后有两种情况,或是继续受持菩萨戒,或是只受愿菩提心而不受持菩萨戒。如果按仪轨受持了行菩提心,即菩萨戒,就必须按学处行持,不可以违背。
  “故许从龙猛及无著所传众多之戒轨,有可作不可作之差别者,不应理也。”所以说,有人认为根据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所传的众多戒规中,存在可以做或可以不做的差别,这是不合理的。换言之,对于菩萨戒,受了就必须去做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但在受愿菩提心戒后,也可以暂时先不受菩萨戒。
  “《教授胜光王经》亦云:‘若不能学施等学处,但能发心,亦成多福。’以作根据。”下面引《教授胜光王经》证明,如果不能受菩萨戒,单独发愿菩提心,一样可以得到无量利益。施等学处,就是六度,是菩萨戒的主要内容。
  “《修次初编》中云:若人于诸波罗密多,虽不能于一切时处,修学一切学处,然亦感果大故,应以方便摄持而发菩提心焉。”诸波罗密,即六波罗密,六度,是菩萨道修行的主要内容。《修次初编》说,虽然不能在一切时、一切处修学一切菩萨行,但能发起愿菩提心,或多少做些菩萨行,就有很大的功德。当然,如果要圆满菩提心,一定要修菩萨学处。“六度”是度什么呢?不只是外在的生死和轮回,还要摆脱我们内在的、夹杂于世俗菩提心的种种烦恼。摆脱凡夫心,摆脱烦恼、无明,也就摆脱了轮回。
  “故于施等学处,若不能学,可以发心,不可受戒,极明晰矣。”由此可见,如果不能行持布施等菩萨学处,虽然可以发菩提心,但不能受菩萨戒,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。只有在你准备按菩萨戒的规范去做,才可以受菩萨戒,否则就应该先受菩提心戒。目前汉地好像还没有单独受菩提心,我们可以开风气之先。因为现在有很多没有菩提心的“菩萨”,也不懂得慈悲是怎么回事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特别有必要大力提倡菩提心戒,从发菩提心做起,为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做好准备。
  “受发心之仪轨者,于十方一切现住佛陀,及其一切菩提萨埵之前,请忆念我。”下面讲怎么受菩提心仪轨。发心者应当观想在面前的虚空中,有十方诸佛菩萨海会围绕,然后自己在一切诸佛及诸大菩萨前至诚迎请,祈请他们为自己的发心作证。
  除了诸佛菩萨,还要有和尚为你证明。下面这段陈词,是正式受持菩提心仪轨时的宣誓,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宣誓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,施性、戒性、修性,所有善根,自作教作,见作随喜,以彼善根,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,及住大地诸大菩萨,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,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。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,诸未解脱为令解脱,诸未出苦为令出苦,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。”请阿阇黎为我作证。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,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尽未来际,我所修习的布施、持戒等所有善行,由此积累的所有善根,不论是我自己做的,或是我教别人做的,或是我随喜别人的善行。我积累这些善根,是希望自己向过去那些如来及诸大菩萨学习。他们在因地如何修行,如何为追求无上正等菩提发心,弟子现在也要像他们一样。他们怎么发心,我就怎么发心;他们怎么发愿,我就怎么发愿。我希望和他们一样,把生命奉献给利益众生的事业,以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作为我的使命,以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作为我的追求,以帮助众生解除轮回作为我的事业。我希望自己像诸佛菩萨那样,帮助那些没有得度的众生,使他们解脱轮回,出离苦海,证悟涅槃。
  “如是三反念之。”这样一个伟大的誓愿,要反复宣说三次,以此强化愿心。
  “皈依仪轨与此二者,虽无明说须随阿阇黎耶念,然随念为是。此等是有阿阇黎耶之轨则。”关于皈依和受持愿菩提心的誓言,虽然没说一定要随着阿阇黎耶念诵,但最好能有阿阇黎为我们证明。阿阇黎念一句,我们跟着念一句。以上是有阿阇黎为我们传授菩提心仪轨的情况。
  “若不得师,应如何作者,如阿底峡尊者所造之发心仪轨云:如是虽无阿阇黎耶,自于菩提发心之仪轨者,当于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忆念思惟,作礼拜及供养等仪轨已,不须诵阿阇黎耶之辞,但皈依等之次第应如前也。”如果没有阿阇黎为我们传授菩提心戒,该怎么做?根据阿底峡尊者所造的发心仪轨,也可以自己在佛菩萨前自誓受菩提心,两种方式其实区别不大。如果没有阿阇黎,只要面对十方三宝,礼拜供养,然后按仪轨念诵。只是在念诵的时候,不必诵“阿阇黎耶”相关的内容。除此以外,其他内容都是一样的。包括皈依等次第,也是一样的。
  ⑦ 结  行
  “完结仪轨者,阿阇黎耶为弟子宣说愿心之诸学处。”菩提心仪轨结束后,阿阇黎要为弟子开示愿心的学处。这个愿心学处不是指菩萨戒,而是接下来讲的内容,即如何守护愿菩提心的相关修行。菩提心是要守护的,就像皈依后要守护皈依体,否则就会失去。至于菩萨戒的学处,主要是帮助我们成就和圆满菩提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