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3.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
  ① 去除障碍
  言自他换,或说将自作他、将他作自者,非谓于他想是我,于彼眼等想是我所,谓换爱执自及弃舍他之位置也。生起于他如自而爱执,于自如他而弃舍之心也。是故说我乐与他苦换者,亦谓于自爱执见如怨仇,灭殷殷而作之自乐。于他爱执见为功德,灭弃舍他之苦已,为除彼苦殷殷而作。总之,即不顾自乐,于除他苦之事而行也。
  于修彼心有其二障,自他苦乐之依自他二身,犹如青黄各各类别而执之。由是于彼所依之苦乐,亦念此是我者,或行或除,此是他者,念已而弃。彼之对治,谓自他体性无可分别,彼此相待,于我亦生他心,于他亦起我心,如彼山此山也。譬之彼山,于此处虽起彼山之心,若到彼山,则生此山之心也。故不同青色,任观待于谁,亦唯生青色之心,不起余色之心也。
  《集学论》云:“修自他平等,菩提心坚固,唯自他观待,虚妄如彼此。居中自非彼,观谁而成此,本性自不成,观谁而成他。”谓唯是观待其所待而建立,无以自性而成也。
  又除念他之苦无损于我,不为除彼而励力之碍者,谓若如是者,则不应恐老时苦,于壮时集财,以老之苦于壮无损故。如是则手亦不应除足之苦,是他故也。
  此说是略为举例,如上午下午等,亦如是加之。设想老壮是一相续,手足是一集聚,不同自他之二也。相续与集聚者,唯是于多刹那及多集聚而施设,无自己单独之本体。自我他我亦须于彼相续集聚而施设,以唯自他相待之建立,无有本体也。虽然,是以无始串习爱执之增上,自苦生时不能堪忍。故于他若修爱执,则于他之苦亦生不忍焉。
  ② 正明修法
  正明修法者,由我贪增上,以我爱执持,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,生起种种不可欲乐。虽欲作一自利圆满,执自利为主,以行非方便故,虽经无数劫,自他义利皆悉无成。非但不成而已,且纯为苦所逼迫。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,则早已成佛。自他义利,一切圆满无疑矣。
  以不如是故,劳而无益,空过时也。今乃了知,第一怨仇即此我爱执持。依念正知,多为励力,未生勿生,生莫相续而住。是念决定坚固,多次修之。如是数数思惟爱他之胜利,生起勇决。弃舍他心,未生不生,生莫久续。于他珍惜爱乐悦意,从如何能生之门,如昔于自爱执,应当生起于他爱执之心也。
  阿底峡尊者云:“不知修习慈悲之菩萨,唯藏人知之。”若然,如何作耶?谓须从初次第而学也。
  朗日汤巴云:“霞婆巴与我二人,有人方便十八与马方便一,共十九。人方便者,谓于最胜菩提发心已,任何所作,悉于有情义利而学者是。马方便者,菩提心未生不生,已生不住,不容增长,是我爱执背弃于此,何能损害而净修?朝向有情,何能饶益而修习者是。”
  康隆巴云:“以我等舍弃有情,所以有情亦于我等如是作也。”
  大乘根本立与未立,大乘之数入与未入,一切归于此。于一切时中,观察此心如何生起。若生者善,若其未生,莫如是住,依止示彼之善知识与如是修心之伴,常为共住。阅如是开示之经论,于彼之因积集资粮,净除业障。自若亦如是修心,决定投播如是完全种子,事业非小,理应欢喜。
  如阿底峡尊者云:“大乘法门欲趣入,能除黑暗灭热恼,犹如日月菩提心,经劫励力生亦可。”
  4.菩提心发生之量
  此心发生之量者,前已释竟,应当了知。

  3. 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
  自他相换的修习包括两部分,即去除障碍和正式修习。在去除障碍中,首先了解自他相换的具体内涵,接着说明有哪些障碍需要突破。
  ①去除障碍
  “言自他换,或说将自作他、将他作自者,非谓于他想是我,于彼眼等想是我所。”我们首先要对自他相换有正确理解。所谓自他相换,是“将自作他,将他作自”,应该怎么理解?到底换什么?这里先指出错误认识。将他作自,不是把他人的器官移植到你身上,或是把你的器官移植到他人身上;也不是把别人的财物想成我的。不是这样,别搞错了。
  “谓换爱执自及弃舍他之位置也。”正确的理解,是调整并转换心中的位置。过去我们只爱自己,只追求自己的快乐,心中没有众生,对众生的苦乐冷漠无感,毫不关心。修习自他相换,就要改变这个状况。把原来爱著自己的心,变成爱护一切众生;把弃舍众生的心,变成弃舍自己。这样一个调换,道理并不深奥,但做起来恐怕不容易。
  “生起于他如自而爱执,于自如他而弃舍之心也。”这两句话,进一步解释了自他相换的精神。也就是说,对待众生要像过去对待自己那样关爱,对待自己要像过去对待众生那样不在乎。自他相换的奥秘就在这里。
  “是故说我乐与他苦换者,亦谓于自爱执见如怨仇,灭殷殷而作之自乐。”在实际修行中,怎么把追求自我快乐和漠视他人痛苦的心进行对调?就要认识到,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在轮回,一直在烦恼,一直被痛苦折磨,都是因为我执,因为只考虑自己。认识到这种心理给自身和世界造成的巨大过患后,我们就要把它当作冤家仇人,当作头号敌人,灭除这种整天只考虑自己快乐的心。
  “于他爱执见为功德,灭弃舍他之苦已,为除彼苦殷殷而作。”同时,我们还要认识到爱护众生、利益众生、慈悲众生的功德。前面说过,利他的好处主要有两方面:一是摧毁我执,二是成就大慈大悲。摧毁我执,就意味着摧毁整个凡夫心,进而摧毁生死,摧毁轮回;成就大慈大悲,就意味着彻底打开生命的无尽宝藏,尽未来际地得大解脱,大自在。想一想,这个意义究竟有多大?这里所说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利他。因为从世间法、传统儒家到其他宗教,都提倡爱他和利他,但其中有程度的不同。佛教说的爱他和利他,是建立在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基础上,建立在空性见的基础上,是无限、无所得的。这和一般宗教、哲学及世人所说的利他不可同日而语。否则,单纯说爱他和利他,好像大家多少都会做一点,有那么神奇吗?认识到利他的利益后,我们要灭除对他人痛苦漠不关心的心理,通过利他行培养慈悲心。有了慈悲心,我们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广修善行,帮助众生解除痛苦。
  “总之,即不顾自乐,于除他苦之事而行也。”总之,自他相换就是不顾自己的快乐,而要做利益众生、为众生去除痛苦的事。
  “于修彼心有其二障,自他苦乐之依自他二身,犹如青黄各各类别而执之。”修习自他相换有两种障碍。有人说,自和他的苦乐,是建立在自和他的色身上。比如你的痛苦由你的身心产生,我的痛苦由我的身心产生,各不相关。就像青色是青色,黄色是黄色。同样,此人的痛苦由此人感受,彼人的痛苦由彼人感受,彼此没什么关系。
  “由是于彼所依之苦乐,亦念此是我者,或行或除,此是他者,念已而弃。”因为身体不同,每个人的苦乐都建立在各自的身体上。如果是我病了,我就得吃药治病,调理身体,才能去病除苦。如果是别人的痛苦,也得别人自己解决,我是没办法的。总之,我和别人的痛苦各有依托,我怎么去管别人?这是常人最容易产生的障碍。
  “彼之对治,谓自他体性无可分别,彼此相待,于我亦生他心,于他亦起我心,如彼山此山也。”那宗大师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,怎么消除这种错误认识的?自和他并不具有绝对性,本身就是对待的。比如我们说话,从我的角度来说,我是自,对方是你,第三方就是他。但从对方的角度来说,我就成了你。如果从第三方说,我就成了他。这么一来,我是自,又是你,又是他。从我的角度,我是我;从你的角度,我成了你;从他的角度,我就成了他。可见,你我他是有相待性的。究竟是我,是你,是他?只是角度的问题,并不是绝对的。如果我绝对就是我,应该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我;如果他绝对就是他,应该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他。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。你我他,只是对待性的,不是本质性的。就像我们说话,有时会用第一人称,有时会用第三人称,直接称自己的名字之类。总之,语言是有对待性的。
  “譬之彼山,于此处虽起彼山之心,若到彼山,则生此山之心也。”后面再举一个例子。就像这座山和那座山,我们站在天平山,天平山是此山,看灵岩山是彼山;如果站在灵岩山,灵岩山就成了此山,看天平山就成了彼山。这种此和彼也是对待的,和你我他一样,是没有自体和本质的。以上两个例子,都是破除常人的误解。
  “故不同青色,任观待于谁,亦唯生青色之心,不起余色之心也。”但你我他的没有自体,和青色不同。不管怎么对待,青色永远是青色,不会改变。青色并不是相对黄色才成了青色,也不会相对另一种颜色,青色就成了黄色。你我他就不一样,同一个人,从这个角度是我,从那个角度变成你,换个角度又变成他,是可以互相转化的。所以用青色来举例,说明你就是你,我就是我,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。因为你我他本身是一种对待性的分别,是建立在因缘上的,只是假名安立而已。不同于青色,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。我们通过思惟,去掉你我和自他的设定,就能破除观念上的障碍。
  “《集学论》云:修自他平等,菩提心坚固。”《集学论》这个偈颂是破除自他的自性见,很像龙树菩萨《中论》的风格。因为寂天菩萨继承的是中观见,属于文殊、龙树、提婆的思想体系。整个中观思想都在讲空性,讲一切法无自性。颂中说:如果我们通过修习,了知自和他是平等的,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,只是因缘假相,是假名安立的,就能使菩提心变得坚固。
  “唯自他观待,虚妄如彼此。”当我们想要发菩提心、利益众生时,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。其实,自和他是相对的,并不真实。就像此山和彼山,没有绝对的此山,也没有绝对的彼山。在此山,那是彼山;到彼山,它又成了此山。自他也像此和彼一样,没有固定的此和彼,也没有自性的、实在的此和彼。
  “居中自非彼,观谁而成此,本性自不成,观谁而成他。”我们说彼岸,能不能单纯地叫作彼?其实不能,因为彼是有对待的。就像说你的时候,一定是相对我而言。我们说彼,同样没有一个实在的彼,完全是对待的产物。说高是对待矮,说美是对待丑,说善是对待恶,说苦是对待乐,一切都是对待的。《广论》说,彼岸自非彼。彼,本身也不是彼,并没有自体,只是对待的假名安立。此是对待彼而言,如果彼都没有的话,有没有此?也是没有的。如果此和彼有固定不变的实质,那此就永远是此,彼就永远是彼。不需要对待,它就是此,它就是彼。事实上,世间并没有这样的东西。缘起的世界是相对的,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。诸法都是无自性的,这个世界就是因缘的假相,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东西。我们只是在因缘假相上虚妄颠倒,才有种种错误设定,引发种种妄想烦恼。学佛所做的,是把这些错误设定统统去掉,把妄想烦恼统统摧毁。我们所有的烦恼,都是建立在对因缘假相的错误设定上。如果这些错误观念转变了,很多粗的烦恼也将随之瓦解。所以在修行中,转变观念非常重要。当然,细的烦恼相续需要靠止观断除,但粗的烦恼可以通过观念摧毁。
  “谓唯是观待其所待而建立,无以自性而成也。”这两句话是对前面偈颂的总结性解释。一切都是依对待建立的,不是以自性而成,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实质。这世界哪种东西是有自性的?所谓自性,即可以自己产生、自己形成,不依赖任何条件,而且是固定不变的。有道是“诸法不自生,亦不从他生,不共不无因,是故知无生”。诸法不是自生,不是他生,也不是没有因缘的。换言之,都是因缘所生。中观很有意思,思辩性很强,这是对第一个阻碍的破除。
  “又除念他之苦无损于我,不为除彼而励力之碍者。”这是需要突破的第二种错误认识。在修自他相换的过程中,有人说,帮助他人去除痛苦,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。之所以有这种观念,还是基于“我是我,他是他”的自性见,觉得这是我,那是他,并把这种错误设定当作真实。既然我是我,他是他,那他的痛苦就和我没关系,也不必为去除别人的痛苦而努力。对这个问题,宗大师是怎么批判的呢?
  “谓若如是者,则不应恐老时苦,于壮时集财,以老之苦于壮无损故。”宗大师说,如果这样的话,一个人就不该为担心将来老了受苦,而在年轻时拼命赚钱。很多人买保险,买养老金,包括传统的养儿防老,都是为了老来能安度晚年。其实你老年时的苦,对年轻时的你并没有什么损失,要害怕什么呢?既然老来受苦对现在没什么影响,那就不必关心,也不必为此努力。事实上,我们年轻时还是会为老来努力的。这是一个例子。
  “如是则手亦不应除足之苦,是他故也。”第二个例子是,在我们的身体中,手是手,脚是脚,都属于因缘假相。以手为我,脚就是他;以脚为我,手就是他。如果“他之苦无损于我”的话,那么当脚受伤了,手也不应该去帮它。其实不然,如果脚受了伤,手一定会帮忙涂药之类。因为从凡夫的心理来说,这些都是“我”,都被我们用我执统一起来了。推而广之,世上本来就没有独立的东西。世界是缘起的,没有任何一法是孤立的。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个身体是我,手和脚是我,只是用一个设定把它统括了。有了这个设定后,觉得“这是我的家庭,这是我的公司,这是我管辖的百姓”。有了我,就会有他,从而造成对立。事实上,这些都是因缘假相,虽有相对的独立性,又是不可分割的,只是关系有亲疏之别而已。
  “此说是略为举例。”这两个例子,都是为了破除一般人认为“我是我,其他众生是其他众生”的分别。
  “如上午下午等,亦如是加之。”另外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。比如我们今天下午要受苦,但对现在并不会有多大影响。既然不会有影响,根据他是他、我是我的理论,上午就不该为下午而努力。事实上,我们还是会为之努力的。
  “设想老壮是一相续,手足是一集聚,不同自他之二也。”如果我们认为,老和壮是同一个生命相续,而手和脚是在同一个五蕴身上,都是有关系的,所以不同于自和他——那是不同的相续,不同的集聚。我的相续不会进入你的生命体;你的相续也不会进入我的五蕴身。这么想也是有问题的。
  从缘起法来说,即使在同一个相续和集聚中,也没有所谓的“我”。相续本身就是一种因缘的相续,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。就像前面的水和后面的水,是刹那生灭、相似相续的。它在不断生灭,也在不断相续,其中并没有自性的我。佛教不讲灵魂,也不讲神我,因为我就是一种主宰,一种固定不变的实体。在有情的相续和集聚中,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中,实在找不到这样的东西。既然找不到的话,你的相续和其他有情的相续,你的集聚和其他众生的集聚,有没有本质的差别?差别在哪里?宗大师给了很好的回答。
  “相续与集聚者,唯是于多刹那及多集聚而施设,无自己单独之本体。”生命只是相续和集聚。相续是从时间上,集聚是从物质和空间上。在众多的相续和集聚中,并没有所谓的自我。整个世界和所有众生的存在,只是集聚而已。《金刚经》说:“若世界实有者,则是一合相。如来说一合相,则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”世界就是因缘的集聚。从一个微尘到整个宇宙,都是众多因缘和合而成,其中并没有单独的自体。
  “自我他我亦须于彼相续集聚而施设,以唯自他相待之建立,无有本体也。”所谓的自和他,只是安立在相续和集聚上的假设。如果我们把它们当作真实的,就是一种错误设定。经常这样思惟,有助于破除我执。所以在学习教理时,观察修非常重要。经常这样想,你会发现,自己确实像一辆汽车,除了众多零件外,并没有“汽车”这个东西。我们的生命体也是如此,离开因缘外,确实没有不变的、独立存在的本体,也找不到“我”是什么,所谓“无有本体也”。
  “虽然,是以无始串习爱执之增上,自苦生时不能堪忍。故于他若修爱执,则于他之苦亦生不忍焉。”我们之所以会在这个相续和集聚上执著有我,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串习。这种对我的错误设定,使我们对身体产生巨大的感情。当它产生痛苦时,我们会很难受,不能堪忍,从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。如果我们转变设定,把这份爱执的心扩大到众生身上,对众生的痛苦就会感同身受。
  最明显的就是母亲,很容易把这份爱著扩大到儿女身上。如果儿女病重的话,她可能会急得发疯。母亲的这种感情,就是把儿女当作“我”。我们想想,天下有多少孩子,世上每天发生多少事,为什么唯独她的儿女病了或死了,她会那么难过?就是因为我执,因为把这份执著设定到儿女身上。这种设定还包括财产,比如你买了栋房子,很爱这个房子;买了辆汽车,很爱这个汽车;交了个朋友,很爱这个朋友。总之,只要附上自我的感觉,觉得他是我的,对我很重要,我很喜欢他,那么当对象发生变化时,你都会生起不忍之心。
  以此类推,如果我们把这份爱著“我”的心转换成爱一切众生,那么对众生的苦,一样也能生起不忍之心。这是破除“他苦于我无损”的障碍。有人觉得,他人的苦对我不会有损害,就无法心生慈悲,也就无法发心利他。事实上,这和我们对自他的设定有关。如果你的设定仅仅停留在自己的五蕴相续上,确实是没感觉的。反之,如果你把众生看成和自己是一体的,就能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。
  以上,是解决修自他相换的两种心理障碍。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和他只是假名安立,修起来就会困难重重。如果我们认识到,自和他只是假名安立,突破自和他的分别后,修习起来就不会很难。
  ②正明修法
  自他相换是修习菩提心的有效方法,对改善生命有重要意义。认识到这种意义,是修习自他相换的前提和动力。
  “正明修法者,由我贪增上,以我爱执持,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,生起种种不可欲乐。”这一段是讲执我、爱我的过患,这是修自他相换的前提。如果执我是天大的好事,我们干嘛要换呢?唯有认识到其中过患,才需要修自他相换。我贪,就是贪著自己,看不清生命真相。对凡夫来说,对自己的贪爱是最强烈的,所以叫我贪增上。我贪和我爱不仅是一种认识,还是生命中的强大力量。这种力量的执持,使我们形成以无明、我执为中心的有漏生命体,而且是建立在贪嗔痴的基础上,注定被种种烦恼折磨,注定是痛苦的。因为它产生的基础,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。
  “虽欲作一自利圆满,执自利为主,以行非方便故,虽经无数劫,自他义利皆悉无成。非但不成而已,且纯为苦所逼迫。”我们希望人生有圆满的结果,包括事业、家庭、心态、生命品质、人格修养等各方面。可因为我们执自利为主,只想着自己的圆满,自己的快乐,从来不顾及别人,结果却在不断制造烦恼,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。因为我们没有智慧,对生命根本不了解,只是在烦恼和欲望的驱动下去追求,没有获得幸福的正确手段。尽管历经无数劫,还是没能得到究竟利益,得到幸福人生,对他人的帮助也很有限。甚至有时候,这种帮助还会成为对他人的伤害。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,在我贪、我爱驱使下产生的生命结果。所以,我们必须意识到我执对生命产生的严重过患。
  “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,则早已成佛。自他义利,一切圆满无疑矣。”如果我们懂得把这份自利的心换成利他,把这份自爱的心换成爱他,把这份自贪的心换成贪他,当然,这个“他”不是一两个人,而是一切众生,那早就成佛了。因为佛菩萨就是这么修出来的。如果你成佛了,不仅自己功德圆满,同时也能帮助众生解脱轮回,安住菩提大道。
  “以不如是故,劳而无益,空过时也。”无始以来,我们一直在忙忙碌碌。世间的人每天上班,多数是为了生存,没什么别的意义。如果仅仅为了生存,那人和动物有什么两样?所以说,我们一直都在浪费生命。
  “今乃了知,第一怨仇即此我爱执持。”通过以上的认识、观察、思考之后,我们知道,最大的敌人就是爱著自我。这个“我”本来是没有的,所以我爱纯粹是颠倒妄想。这种错误执著,正是我们生死、轮回、烦恼的根本。我执像什么?唯识宗的比喻是,有人晚上看到一根绳子,结果把它当作是蛇,吓得不轻。其实根本就没有蛇,只是因为晚上看不清,觉得有蛇,然后胡思乱想。众生的认识也是这样,因为看不清,所以在缘起现象上投射自己的情绪和错误想法,然后颠倒执著,各种烦恼由此产生。唯有看清人生真相,才能解除凡夫心,摧毁虚妄的生命。
  “依念正知,多为励力,未生勿生,生莫相续而住。”所以我们要用正知正念,了知我执的过患,观修一切都是因缘假相,没有我,也没有我所。我们要了解到,世间的一切,包括每个念头的生起,都是缘生缘灭的。所谓的我和我所只是人为假设,将给生命制造无穷的烦恼。进而以正见照破我执,不让我贪、我爱生起。如果已经生起,就要以智慧观照,知道这只是一个念头,不让心陷入其中。反之,如果没有觉察,心就会陷入念头,被念头带走。
  “是念决定坚固,多次修之。”我执是很坚固的,不是观修一两次无我就可以解决的。我们要天天不断地修,认识到,从我的念头到我的身体,到整个世界,一切都是因缘假相,是缘生缘灭的。在观修过程中,我执会被逐渐瓦解,你会感到整个心越来越空旷,整个世界越来越空旷。当我执被彻底摧毁后,身心和世界就是一体的。
  “如是数数思惟爱他之胜利,生起勇决。”在不断思惟我执、我贪过患的同时,我们还要不断思惟爱他、利他的功德。当然,这个他必须是一切众生。如果我们利益的只是一两个人,功德是很有限的,而且容易对这一两个人生起贪著之心,带来诸多过患。必须对所有众生生起利他心,才是大乘菩提心的内涵。爱他有两种胜利:一是可以瓦解我执,二是可以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。成佛修行的两大内容,都可以通过利他来完成。所以我们要认识到,利他不是简单的小事。对于利他的殊胜利益,我们要生起坚固决定,对此深信不疑,并发愿“一定要成就这种功德”。
  “弃舍他心,未生不生,生莫久续。”当我们认识到利他的功德后,就要改变弃舍众生的心,转为慈悲众生。弃舍的心如果没有生起,就让它不再生起;如果已经生起,就让它不再相续,而以慈悲和爱来代替。反之,当我爱、我贪的心生起后,我们要赶快放弃。这就是自他相换的要领:把原来对待自己的心,转而对待众生;把对待众生的心,转而对待自己。
  “于他珍惜爱乐悦意,从如何能生之门,如昔于自爱执,应当生起于他爱执之心也。”我们要转变弃舍众生的心,对一切众生都像母亲对儿子那样珍惜、爱乐,这是菩提心生起的基础。那应该怎样对众生产生珍惜、爱乐、悦意的心?要爱到什么程度,珍惜到什么程度?宗大师告诉我们:就像你过去爱乐自己、珍惜自己那样,现在要以同样的程度去爱护他人,珍惜他人。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,就说明自他相换修得不达标。
  “阿底峡尊者云:不知修习慈悲之菩萨,唯藏人知之。”据说当年阿底峡尊者刚到藏地时,曾问当地人:菩提心应该怎么发?他们回答说:把仪轨诵一遍,就是发菩提心。阿底峡尊者又问:没有诵以前,慈悲应该怎么修?结果很多人都不能回答。针对这个回答,阿底峡尊者说:不知道菩提心怎么发、慈悲心怎么修,可又以菩萨身份出现的,唯有藏人啊。其实,汉传佛教的现状并不比阿底峡尊者讲的更乐观。虽然多数出家人,包括不少在家众,都受过菩萨戒,可有几个人知道菩提心怎么发?知道慈悲心怎么修?多数人知道要受菩萨戒,但菩萨戒的内涵是菩提心和慈悲,如果不懂得如何发菩提心,如何修慈悲,那算什么菩萨戒?这是很可悲的现象,需要重视并反省。虽然我们现在修学大乘佛教,却忽略了最核心、最根本的菩提心教法,结果把大乘当作解脱道的修行。这句话就在提醒我们,要进一步认识并重视菩提心教法。
  “若然,如何作耶?谓须从初次第而学也。”有人问阿底峡尊者:那菩提心应该怎么修呢?尊者的回答是:应该按次第修学。从下士道、中士道到上士道,从念死无常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、出离心,一步步往上修。所以,菩提心不是简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,而是完整的修行。
  “朗日汤巴云:霞婆巴与我二人,有人方便十八与马方便一,共十九。人方便者,谓于最胜菩提发心已,任何所作,悉于有情义利而学者是。”大德朗日汤巴说:霞婆巴和我两人有利他的方便十八种,破除我执的方便一种。人方便,就是修习最胜菩提心的方便,爱他和利他的方便,共十八种,就像十八般武艺一样。因为有这么多方便,所以做任何事都想着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。
  “马方便者,菩提心未生不生,已生不住,不容增长,是我爱执背弃于此,何能损害而净修?朝向有情,何能饶益而修习者是。”马方便,是破除我执的方便。众生因为有我执、我爱、我贪,使没有生起的菩提心生不起来,已经生起的菩提心不能增长。如何才能把我爱执转化为爱众生,修习清净的利他行?这就必须面对具体的众生,做一切饶益众生的事。这是朗日汤巴尊者和霞婆巴关于修习菩提心的总结。
  “康隆巴云:以我等舍弃有情,所以有情亦于我等如是作也。”康隆巴说,因为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舍弃有情,所以有情也舍弃我们。因为我们怎么对别人,别人也会怎么对我们。
  “大乘根本立与未立,大乘之数入与未入,一切归于此。”这是说明菩提心的重要性。大乘的根本有没有建立起来?你是否真正进入大乘?都是凭菩提心的有无而作抉择。你有菩提心,就是大乘行者;如果没有,就不是大乘行者。
  “于一切时中,观察此心如何生起。若生者善,若其未生,莫如是住。”在一切时中,我们都要不断观察自己的心:菩提心应该如何才能产生?如果我们通过观察修,通过七因果、自他相换引发了菩提心,就要安住在慈悲一切众生的状态中。如果还没有生起菩提心,就不要安住于现有心行,而要努力引发。凡夫心非常混乱,有众多烦恼,当然也有慈悲心、爱心等正向心行。观察修就是通过心理引导,把内心对众生的慈悲引导出来,然后安住在这个状态。一旦失去或模糊,就再通过心理引导来调动。
  “依止示彼之善知识与如是修心之伴,常为共住。”在修行过程中,环境、善友和善知识很重要。如果菩提心尚未发起或不坚固,我们要依止能开示菩提心教法的善知识,住在菩萨僧团或修菩萨道的群体中,彼此策励。这种外缘能激发菩提心,对发起和增长菩提心具有促进作用。
  “阅如是开示之经论。”我们应该不断读诵有关菩提心的经论,如《华严经·初发心功德品》,还有经中弥勒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的菩提心赞歌等。经常诵一诵,会觉得菩提心的意义简直不得了,从而增加对菩提心的认识和信心,强化菩提心在心中的力量。心是缘起的,菩提心的种子也需要不断浇水,否则就会枯萎。
  “于彼之因积集资粮,净除业障。”同时要不断集资净障,修习加行,为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。菩提心就像王者一样。当王要前往某个地方,我们先要把环境整治好,否则王是不会随便去的。同样,集资净障也是生起菩提心的前行,是明心见性的基础。
  “自若亦如是修心,决定投播如是完全种子,事业非小,理应欢喜。”如果我们能这样去做,通过亲近善知识,阅读经论,积累资粮,修习自他相换等,就能从各方面创造因缘,在内心播下圆满的菩提心种子。这是菩提心生起的因,不是小事,而是生命中最重大的事,我们理应为此欢喜,认真对待。
  “如阿底峡尊者云:大乘法门欲趣入,能除黑暗灭热恼,犹如日月菩提心,经劫励力生亦可。”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:要契入大乘法门,离不开菩提心教法。它就像太阳和月亮那样,能照破无明,消除世间一切黑暗,解除生命中的烦恼和痛苦,即使我们用一劫那么长的时间努力,或者不论多长时间,只要能成就,都是值得的。
  4. 菩提心发生之量
  “此心发生之量者,前已释竟,应当了知。”菩提心要发到什么程度才算圆满?在“悲心生起之量”的部分已经说过,这里就不再重复了。关键在于,能修到菩提心任运生起,并且遍及一切众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