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② 正修此心
  ·修  慈

  慈之所缘,为未具乐之有情。行相者,谓念彼云何当得乐,且愿彼得乐,又当为作得乐因也。
  《胜利者三昧王经》云:“俱胝由他频婆罗佛刹,尽其供养众多无数量,于诸胜生以彼常供养,犹其不及慈心数与分。”谓较彼之供物极其广大,而于究竟之田常时行供养,其福尤大。
  《文殊庄严刹土经》云:“于东北隅有大自在王佛,世界名曰千庄严。如比丘入灭尽定之乐,诸有情亦具是乐。于彼世界经百千俱胝岁修行梵行者,若于此上下至于弹指顷,缘一切有情发起慈心,较前之福犹为甚多,况昼夜而住。”
  《宝鬘论》亦云:“每日三时中,施食三百罐,不及须臾顷,慈获福一分。天人当起慈,彼等亦守护,意乐及多乐,毒械不能损。无力获大利,当生梵世间,设未成解脱,亦得慈八德。”
  若有慈者,人天起慈,任运归仰。佛亦以慈力败彼魔军,故成最胜守护等也。
  修慈之次第者,先亲,次中,后于仇怨而为修习,次于一切有情如次而修之。修习方便者,若数数思惟有情苦苦之理,其悲便起。念诸有情缺乏有漏无漏之乐,如是数数思惟。若修此者,欲与乐心任运而起。此复以种种乐而为作意,于诸有情而施与之。
  ·修  悲
  悲所缘者,谓以三苦随其何类具苦之有情也。行相者,想其离苦及愿其离,我当作离苦也。修之次第者,初亲,次中,后怨,次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也。如是等舍、慈、悲各各差别之境,如次而修者,是莲花戒阿阇黎随顺《对法经》而作也,最为扼要。
  若不各各分别,初即总缘而修,虽能相似生起,然一一而思,则现起任何亦未生起。若于一一由意变之领纳,如前所说而出生已,渐为增多,后缘总而修习,则随缘总别,皆清净而生故耳。
  修习法者,思惟是母所成之诸有情,堕于有海,如何领受总别之苦等而思之。苦已释竟。
  悲生起之量者,《修次第首编》云:“随于何时,犹如最悦之儿身不安乐,于一切有情亦决定欲令离苦之悲心,成任运随转,如本性而转。尔时是彼圆满,得大悲名。”谓于最极心爱幼儿之痛苦,其母生几许之悲悯,以彼几许为心量,于一切有情任运起悲者,说为具足之大悲相也。慈生之量,例此当知。
  ·修增上意乐
  修增上意乐者,如是修慈悲之后,思念慨叹:我最爱乐悦意之诸有情,如是乐乏苦逼,当如何而令其得乐离苦耶?负荷度脱彼等之担,下至言谈,亦当修心也。
  此于报恩时虽亦稍起,然于此所说者,谓有欲令得乐离苦之慈悲尚嫌不足。于有情念以我为作利乐之意乐,须生慈悲为能引起故也。彼等亦非仅于正座时修,即座后等之一切威仪中,皆为忆念相续而修。此《修次中编》所说也。
  ·修求菩提之心
  修求菩提之心者,依如前所说之次第修已,若见利他,须得菩提。虽亦是生起欲得之心,然尔许不足。如前于皈依时所说,从思身语意业诸功德门中,先当增长信心,次以信心为欲所依,于彼等功德起诚心欲得,于自义利亦非得种智而不可,以引生决定也。
  4.发心特征及差别
  认定修果发心者,其总相如《现观庄严论》云:“发心为利他,希正等菩提。”差别者,随顺《华严经》义,《入行论》云:“如何知差别,如欲行及行,善巧于此二,如次知差别。”谓愿行二种也。于此虽显现多种不同,然念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者,是谓愿心。彼已受戒后,心依戒住而犹发心,是谓行心。如《修次第初编》所说也。
  下面正式修习菩提心,即七因果的后三步,修慈、修悲、修增上意乐,这些都是菩提心的组成部分。

  ② 正修此心
  ·修  慈
  “慈之所缘,为未具乐之有情。”慈是一种心理,所缘对象是不快乐的众生。因为这些众生不快乐,所以才需要你修慈心。如果他活得好好的,要你修什么慈呢?当然,这不是一般的快乐。从广义上说,只要没脱离轮回的众生,都是不快乐的。因为轮回中没有真正的乐,离不开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
  “行相者,谓念彼云何当得乐,且愿彼得乐,又当为作得乐因也。”行相,即慈的心理特征。一是想着怎样使众生得到快乐,二是希望他得到快乐,三是创造各种条件,作为他们得到快乐的助缘。我们看自己是否对众生生起慈心,就要检查,是否具备这三方面的心理?如果具备,那就是有慈心,否则说明慈心尚未生起。总的来说,慈的特征是与乐。因为众生没有快乐,所以我要给予他快乐。其中包括暂时的安乐,比如没有吃的给吃的,没有穿的给衣服穿,有烦恼的时候为他开脱。更究竟的,则是帮助他获得解脱之乐,涅槃之乐。
  “《胜利者三昧王经》云:俱胝由他频婆罗佛刹,尽其供养众多无数量,于诸胜生以彼常供养,犹其不及慈心数与分。”接着引《胜利者三昧王经》,进一步说明慈心的功德利益。俱胝、由他、频婆罗,即千百万亿那么长的时间。佛刹,即佛土。如果一个人用千百万亿那么长的时间,在无量的佛国净土,用最好的供品,不间断地供养诸佛菩萨。虽然这么做功德很大,也比不上对众生生起慈悲心万分之一的功德。
  “谓较彼之供物极其广大,而于究竟之田常时行供养,其福尤大。”这是对前面所引经文的解释。也就是说,用广大的供品,而且长时间供养无量刹土的佛菩萨,虽然功德很大,但所有这些,都比不上对众生心生慈悲的功德。
  “《文殊庄严刹土经》云:于东北隅有大自在王佛,世界名曰千庄严。如比丘入灭尽定之乐,诸有情亦具是乐。于彼世界经百千俱胝岁修行梵行者,若于此上下至于弹指顷,缘一切有情发起慈心,较前之福犹为甚多,况昼夜而住。”下面又引《文殊庄严刹土经》说,在东北角有大自在王佛,他的佛国世界叫作千庄严。那里的众生终日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,就像比丘入灭尽定时得到的快乐一样。如果有人在那样的世界,以百千万亿年修习梵行,也比不上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,用弹指顷那么点时间,对一切众生生起慈心。更何况,有人能一天到晚安住在慈心中,真是功德无量,尽虚空遍法界。
  “《宝鬘论》亦云:每日三时中,施食三百罐,不及须臾顷,慈获福一分。”下面引《宝鬘论》说:如果有人在每天早晨、中午、晚上三时中,给出家人施食三百罐,还不如对众生生起慈心所获福报的一分。
  “天人当起慈,彼等亦守护,意乐及多乐,毒械不能损。无力获大利,当生梵世间,设未成解脱,亦得慈八德。”论中接着告诉我们,修慈心有八种功德:第一,不管天上还是世间的人,都会喜欢你,恭敬你,爱护你。第二,能得到天龙八部的守护。第三,内心安乐调柔。第四,身体自在健康,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充满贪嗔痴,身心都是不自在的。第五,修慈心三昧的人,毒物和毒蛇不能伤害你。第六,刀枪等器械不能伤害你。因为毒物和枪械都属于嗔心的表现,而慈悲能对治嗔恨。在这个世界,不是以嗔恨对治嗔恨,否则就没完没了。有很多人,你狠,他比你更狠;但如果你好,他也可能比你更好。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慈悲化解嗔恨,化解暴力。真正具足慈悲心,就刀枪不入了。第七,不要花太大力气就能把事情做成,获得利益。第八,死了之后能生到梵天。这里主要是从人天乘的角度来说,修慈心能获得这样八种功德。此外,声闻也修慈心三昧,可以成就解脱。如果按菩提心的标准修慈,就是大慈大悲,是佛陀的品质。所以同样是修慈,见地不同,成就的品质也不一样。
  “若有慈者,人天起慈,任运归仰。”如果具备慈心,天和人都会慈爱你,仰慕你。因为慈是世间最高尚的品德,当你具备这种品德,自然受人尊敬。观音菩萨之所以受这么多人敬爱,也是因为大慈大悲的品质。
  “佛亦以慈力败彼魔军,故成最胜守护等也。”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证悟前,魔王发起三路攻击,其中就有刀枪器械的威胁。当这些魔兵前来威胁时,佛陀正是以慈心三昧降伏了他们。所以,修慈心是对自己最殊胜的守护。一个人怎么才能真正保护自己?是靠金钱,还是靠部队、权力保护自己?其实这些都是不究竟的,只有具备慈心,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。
  “修慈之次第者,先亲,次中,后于仇怨而为修习,次于一切有情如次而修之。”前面讲到慈的所缘、特征和功德,接着讲修慈的次第。尽管修慈的对象是一切众生,但落实到具体修行,是有先后次第的。可以先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修,再扩大到和你既不好也不坏的中庸关系,再推广到你曾经仇恨的人身上,最后扩大到一切有情。按照这个次第,慈心更容易生起。如果开始就对讨厌的人修,恐怕就不容易了。因为面对讨厌的人,嗔心的力量很强,将成为慈心的巨大阻碍。而面对你有好感的人,本身就愿意给他们快乐,也容易生起慈心。
  从某种意义上说,不是我们有恩于众生,而是众生有恩于我们。如果没有众生,我们就无法成就慈悲。《普贤行愿品》讲得非常清楚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……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”因为有众生,我们才能成就慈悲。但在修行过程中,我们要想着,自己是为利益众生才要成就慈悲,是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。这个定位要搞清楚。如果只想通过众生来成就我的慈悲,那么中心还是我,修行就会夹杂我执,为了自己怎样,心行就不会很干净。必须没有自己,只有众生,才能彻底瓦解我执。虽然我们在利益众生过程中,客观上能达到成就慈悲心的效果,但成就慈悲心的目的,还是为了利益众生。这种利益包含着自利利他,你成就了自己的慈悲,又利益了众生,是这样一种关系。
  “修习方便者,若数数思惟有情苦苦之理,其悲便起。”如果我们经常思惟众生的苦,尤其是三苦中的苦苦,即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等痛苦,还有众生在三恶道的痛苦,同情心就会随之生起。如果观想有困难,可以通过特定对境来引发。比如参加一些慈善活动,看望孤寡老人、病人等,通过这些所缘把悲悯心调动起来。
  “念诸有情缺乏有漏无漏之乐,如是数数思惟。若修此者,欲与乐心任运而起。此复以种种乐而为作意,于诸有情而施与之。”看到他们的痛苦,想着这些人既没有世间的快乐,也没有修行的快乐,人间幸福和解脱之乐都没有,真是可怜。同时联想到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想着这些曾经当过自己母亲的众生,现在竟然这么痛苦,一点快乐都没有,就会生起慈心,生起“我要给予他们快乐”的愿望。同时想着,我要为他们做什么,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快乐,并这样去做。
  这是慈的修行。先从比较容易慈悲的众生开始修,当慈悲心有了一定力量,面对那些不喜欢的众生,就有能力修了。这种安排非常善巧。
  ·修  悲
  在声闻乘修行中,慈、悲、喜、舍也叫四无量心,下面讲述悲的修行。
  “悲所缘者,谓以三苦随其何类具苦之有情也。”慈和悲的心理略有不同,慈是对缺乏快乐的众生,给予他们快乐;悲则是对陷入痛苦的有情,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。悲的所缘就是三种苦,即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不管哪一类众生,只要他们具备这三种苦,都是我们悲悯的对象。
  “行相者,想其离苦及愿其离,我当作离苦也。”悲的行相,即心理特征,是希望众生脱离痛苦。我们不仅要这样想,还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,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。
  “修之次第者,初亲,次中,后怨,次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也。”修悲的次第,和修慈的次第一样。先是关系亲密的人;其次是中等的,既不特别亲,也不是仇人;然后是冤家仇人;最后把这份悲心扩大到一切有情。因为我们要成就的是大悲,是对一切众生生起悲心。这种心行不是天生的,必须通过修行成就,而且要落实到具体的众生身上。只有对每个众生生起平等的慈悲,慈悲心才是圆满的。哪怕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慈悲的,就说明我们的慈悲心还没有修习圆满。
  “如是等舍、慈、悲各各差别之境,如次而修者,是莲花戒阿阇黎随顺《对法经》而作也,最为扼要。”前面所说的修舍、修慈、修悲,每一法都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境界差别而修,遵循先后次第,从平等舍心开始,然后修慈、修悲。或者说,舍、慈、悲三者,都要根据亲、中、怨的次第而修。对着具体众生次第修习,而不是关在房间笼统地修。这个原理是莲花戒阿阇黎根据《对法经》所作的,非常扼要。莲花戒论师就是当时和大乘和尚摩诃衍辩论的印度大德,其思想对宗大师的《道次第》影响很大。
  “若不各各分别,初即总缘而修,虽能相似生起,然一一而思,则现起任何亦未生起。”下面进一步说明,为什么慈、悲、平等舍需要对着亲、中、怨的不同众生分别而修。如果开始就笼统地修,每天关在房间说“我要利益众生”,而不是对着具体众生分别修习。那么在修的过程中,虽然感觉自己已经对一切众生平等看待并生起慈悲,但落到具体对境逐一考察时,就会发现慈悲心根本没有生起,遇到对境就不知跑哪去了。真正的慈悲心,是面对任何人和事都能慈悲。这要通过具体对境来修。
  “若于一一由意变之领纳,如前所说而出生已,渐为增多,后缘总而修习,则随缘总别,皆清净而生故耳。”如果先各别地修,再缘总的修,且符合前面所说的慈或悲的标准,慈悲心就会逐渐增多,直至在心灵占据主导地位,并能扩大到一切有情身上。最后不管是缘别还是缘总,面对每个众生,每种境界,都能生起慈悲心,没有别的心理。这才是圆满的慈悲,而不是相似的。如果光是缘总体而修,很可能是相似的慈悲心。平常人面对不同的环境,会产生不同心理,或者爱,或者恨,或者自卑,或者自大,各种各样。但如果慈悲心足够强大,就会发现,当你面对一切有情时,生起的只有慈悲,没有别的心理。
  “修习法者,思惟是母所成之诸有情,堕于有海,如何领受总别之苦等而思之。苦已释竟。”悲心的修习方法,是思惟如母有情堕在三有苦海,饱受种种生死之苦,轮回之苦,烦恼折磨之苦,不断思惟这些痛苦,是生起悲心的有力助缘。关于三恶道和轮回的种种痛苦,在下士道和中士道已经详细阐述了。
  “悲生起之量者,《修次第首编》云:随于何时,犹如最悦之儿身不安乐,于一切有情亦决定欲令离苦之悲心,成任运随转,如本性而转。尔时是彼圆满,得大悲名。”悲心的生起有没有标准?要达到什么程度?莲花戒论师在《修次第首编》中说:就像最喜欢的儿子病了,母亲想要帮助他解除痛苦的心,就是悲的心行。我们现在要修的悲心,必须对一切众生,而不是一两个人。母亲对儿子那样的虽然是悲心,但只是狭隘而自我的悲心,不是佛教所说的大悲。修行是要把我们现有的这点悲悯心扩大到一切众生身上,在任何时候,看到任何众生的痛苦,都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悲心。就像母亲看到爱子生病一样,只想帮他快快解除痛苦。这种心理发自天性,任运随转,没有丝毫造作。如果我们想要帮助众生除苦的心,也能达到这个指标,就说明我们的悲心已经符合标准,已经具备大悲的品质。
  “谓于最极心爱幼儿之痛苦,其母生几许之悲悯,以彼几许为心量,于一切有情任运起悲者,说为具足之大悲相也。”下面是对前面引文的解释。就像母亲在最爱的儿子产生痛苦时生起什么样的悲心,如果我们对一切痛苦的众生,也能生起这样的悲心,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,而且是任运生起的,就说明我们已经达到大悲的标准。这个标准可不低。
  “慈生之量,例此当知。”慈心生起的量,也可以据此类推。
  以上,介绍了慈心和悲心的所缘、特征、利益、修习方法,以及应该达到的心行标准。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了解。
  ·修增上意乐
  增上意乐是七因果的第六步,是建立在修慈悲的基础上。我们知道,世间人也修慈悲,声闻人也修慈悲,比如四无量心,就是把慈悲遍及一切众生。那么声闻解脱道的慈悲,和大乘菩萨道的慈悲有没有差别?如果有的话,差别在哪里?《道次第》告诉我们,菩萨道的慈悲多了增上意乐。
  “修增上意乐者,如是修慈悲之后,思念慨叹:我最爱乐悦意之诸有情,如是乐乏苦逼,当如何而令其得乐离苦耶?负荷度脱彼等之担,下至言谈,亦当修心也。”修增上意乐,就是修习慈悲后,想到我们爱乐的如母有情正在轮回中受苦,心生感慨:这些众生被痛苦逼迫,缺乏快乐,怎样才能让他们离苦得乐?把解除众生痛苦、给予众生快乐,当作自己的人生使命,而且尽未来际地承担这种责任。乃至言谈中都时时想着:我要把这件事做好,把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作为使命。每天想着这些事,做着这些事,就是在修增上意乐。这正显现了菩萨道的发心,以及菩萨和声闻的不同所在。
  “此于报恩时虽亦稍起,然于此所说者,谓有欲令得乐离苦之慈悲尚嫌不足。”看到如母有情在轮回中受苦,想要报答他们的恩情,帮助他们离苦得乐,这种责任感在修报恩心时也能生起,不一定要在慈悲心之后。但基于报恩才要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解除痛苦,而不是被慈悲推动着,那么力量还是有些不足。
  “于有情念以我为作利乐之意乐,须生慈悲为能引起故也。”修习慈悲之后,发愿使众生离苦得乐,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。这种发自慈悲的愿心,才能真正具足力量。
  “彼等亦非仅于正座时修,即座后等之一切威仪中,皆为忆念相续而修。此《修次中编》所说也。”增上意乐的修行,不应该只是在座上修,也要在生活中不断修习。我们应该时时想着: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要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。在座上和座下都要不断告诫自己——这是我的使命。逐渐把这样一种责任心培养起来,就能很自然地过渡到菩提心的修行。这是《修次中编》所说的。
  ·修求菩提之心
  在七因果中,菩提心的修行是建立在前六个法的基础上。
  “修求菩提之心者,依如前所说之次第修已,若见利他,须得菩提。”根据前面所说的修行次第,从下士道、中士道一直到上士道的七因果,我们会发现:如果想究竟地利益众生,必须成就无上菩提,即我们经常念的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。只有成佛之后,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利益众生。否则的话,虽然我们也想利益众生,但从效果来说,能对众生利益到什么程度,还会受到能力的限制,结果往往是泥菩萨过河。所以想要圆满地利他,一定要成佛。真正认识到成佛对度众生的利益,就会生起“我要追求无上菩提”的心,也就是菩提心。
  “虽亦是生起欲得之心,然尔许不足。”但仅仅为了利益众生而发愿成佛,以这个理由发菩提心,还是不够的。为什么?下面进一步说明。
  “如前于皈依时所说,从思身语意业诸功德门中,先当增长信心,次以信心为欲所依,于彼等功德起诚心欲得,于自义利亦非得种智而不可,以引生决定也。”之前在下士道曾讲到皈依境,引导我们思惟佛法僧三宝的功德,思惟佛身、佛语和意业等功德。通过这些思惟对三宝生起信心,真切希望自己成就这样的功德。这种善法欲也是发起菩提心的重要基础。如果只是想着“我要利他,所以要成佛”,固然是正确的,在修行上也是究竟的,但从凡夫的境界来说,还是有点难度的。因为凡夫首先关心的是自己,如果光说利益众生,很多人可能没有这样的境界。但换一个角度,说成佛有多大功德,通过发菩提心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功德,很多人会更有兴趣。所以说,对无上菩提的追求,要建立在自己和众生两种利益的基础上——既能究竟地利他,还能像佛陀一样,成就大慈悲、大智慧、大自在,这是修习菩提心的重要认知。不仅利益众生需要成佛,从我们的自身利益来说,也非要成佛不可。否则将不能成就智慧和慈悲,不能得大解脱,大自在。总之,不论为自己,还是为他人,都必须发菩提心。否则的话,非但帮不上如母有情,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出路。
  前面讲了七因果,即菩提心修行的七个步骤。其中,前三步的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是发菩提心的心理引导;后四步的修慈、修悲、修增上意乐到修菩提心,才是正式修习菩提心。
  4. 发心特征及差别
  “认定修果发心者,其总相如《现观庄严论》云:发心为利他,希正等菩提。”认定了我们要成就的无上菩提果,然后再来发心,正如《现观庄严论》所说:发心的特征就是利他,要利益一切众生,为此必须成就无上菩提。发心不是笼统的概念,而要落实到具体的愿望,所以十方诸佛在因地都要发愿。这个愿就是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。这种愿望和“我要买辆汽车”或“我要干什么”,从心行来说是一样的,但所缘和目的不同。菩提心的所缘是众生,而凡夫的所缘是我和我所;菩提心的目标是利他,而凡夫的发心更多是利己。总之,为了利益一切众生,所以要成佛,成就无上菩提。这是它总体的心行特征。
  “差别者,随顺《华严经》义,《入行论》云:如何知差别,如欲行及行,善巧于此二,如次知差别。谓愿行二种也。”关于发心的差别,《华严经》等经论有不同观点,比如有愿菩提心、行菩提心、胜义菩提心等分类。《入行论》说,必须建立的主要有欲行和行两种。欲行,即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愿望,属于愿菩提心。行,就是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,即行菩提心。如果对这两种彻底清楚,就知道了菩提心的差别。简单地说,当它作为愿望出现时,是愿菩提心;当它作为菩萨行出现时,是行菩提心。
  “于此虽显现多种不同,然念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者,是谓愿心。彼已受戒后,心依戒住而犹发心,是谓行心。如《修次第初编》所说也。”虽说菩提心有不同种类,但这里主要讲的是两种:想要利益一切有情,帮助一切有情成就佛道,就是愿心。而在受戒后,按照菩萨戒去实践,就是行心。在《修次第初编》中,就讲到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