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3.七因果修习法
  ① 于一切有情修悦意之相
  ·知  母
  以轮回无始故,我之生亦无始。生死相续,于轮回中当无不受之身及未生之地,而未成母等之亲者,亦所必无。此经中言也。此复非但昔曾作母,即于未来亦当为母。如是思已,则于为我之母一事,当求坚固决定。此心若生,则念恩等亦易引发。此若不生,则念恩等心无由生起矣。
  ·念  恩
  念恩者,修一切有情为母之后,倘先依于此世之母而修,较易生起。当如博多瓦所说而修之,于己前想一明显之母亲相,作是思惟:不但今时,即无始时来,彼亦为我作过母亲,已超数量。应多次思之。
  如是作母时,为我救护一切损害,成办一切利乐。别想于今世,初于胎中时常摄持,及产生后,胎毛未干,即抱依于暖肉。以十指玩弄,以乳酪喂哺,以口饲食而拭涕,以手揩擦其不净,种种方便畜养而无厌倦。复于饥时与食,渴时与饮,寒时与以衣服,贫时给诸自不忍用之财。然此资具亦非易得,乃合诸罪苦、恶名、艰辛求获者以与也。若子有病苦时,思惟子死宁己死,子病宁己病等,出自真诚,愿以身代,并以加行而为除灭苦厄之方便。
  总之,随自智能为作利乐、遣除苦恼等之事实,专一修之。以如是修习,则非仅空言,当得生起念恩之心。
  次于父等诸余亲识,及诸中庸,乃至仇怨,如其次第,皆修知母。既于亲眷、中庸、怨家皆想为母,于一切众生亦修知母以为前导,次第渐广而修习焉。
  ·报  恩
  报恩者,如是唯以生死流转而不相识耳,倘将彼受苦而无救护之诸母弃舍不顾,仅谋自己之解脱者,忍心无愧,岂有更甚于此者哉?
  《弟子书》云:“亲人生死大海中,分明如堕深流内,生死不识而弃彼,但自解脱无此耻。”如是舍有恩者,在下等人犹不应为,与我之理如何相顺?如是思已,当负报恩之担也。
  若尔,当以如何报恩耶?诸母亦能自得世间富乐,然彼一切无不欺诳。如我先为烦恼魔所伤损,于彼猛利伤痕,擦以盐硝,以其自性是苦,乃复加生种种之苦。若以慈报恩,当将彼等安立于解脱、涅槃之乐,须如此而报恩也。总之,如自母亲不住正念,疯狂目盲而无引导,步步颠蹶,趋赴于可怖之崄巇而行,诸母若不望其子救而望谁耶?若彼子亦不求将母脱怖,而须谁来度脱耶?
  于彼如是已作母亲之诸有情,为烦恼魔扰,心不正住,于其自心不得自在,有若疯颠,又无能见现上、决定善道之眼,亦无引导之师,刹那刹那皆为恶行之所损坏,胡乱奔驰。见其于总之生死,别为恶趣之险处而行,彼母亦希其子,其子亦应来出其母。如是思已,当以决定拔出生死为报其恩。
  《集学论》云:“烦恼疯痴盲,于多崄巇中,步步颠蹶走。自他常忧事,诸众生苦同。”由是观已,虽是说为寻觅他过为不应理,见一切功德执为希有。然于此亦可合于苦恼之理也。

  3. 七因果修习法
  前面讲到,七因果的修行有两个前提:一是认识到大悲心的重要,二是修平等心。接下来正式修菩提心。七因果主要包括两部分,前面的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是修习菩提心的心行基础。
  ① 于一切有情修悦意之相
  我们要对众生发起菩提心,首先要培养对众生的好感,否则很难对他们心生慈悲,所以先要修悦意之相。悦意,就是培养对众生好感,然后才谈得上修慈、修悲、修增上意乐、修菩提心。正式修菩提心,是从修慈开始的。慈,是给予众生快乐;悲,是帮助他们解除痛苦。这都属于菩提心的表现,但前提是对众生有好感。怎么培养好感?七因果中,主要是从知母、念恩、报恩开始的。
  ·知  母
  为什么要修知母、念恩、报恩?也是根据常人的心理而施设。一般来说,我们觉得谁和自己亲,就比较容易关心谁。在所有关系中,最密切的就是母亲,所以第一步要修知母。
  “以轮回无始故,我之生亦无始。”修习知母,首先要认识到,一切有情在无尽生命中都曾当过我的母亲。《梵网经》说:一切女子是我母,一切男人是我父。这个命题需要论证,否则的话,我凭什么把众生想成我的母亲或父亲?如果在认识上不能接受,知母就修不起来。这一点,需要从轮回的角度来论证。轮回是没有开始的,所以我们的生命也是没有开始的,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。
  “生死相续,于轮回中当无不受之身及未生之地,而未成母等之亲者,亦所必无。此经中言也。”在无尽生命的延续过程中,我们曾经有过各种身份,也曾经在不同世界生活过。比如在天人的世界,包括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也曾在阿修罗的世界,在人道的世界,在动物的世界,在饿鬼的世界。我们的生命不是孤立的,也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,一定是有母亲的。既然这样,一切有情都有可能当过我的母亲,和我们有过父母、兄弟、姐妹的关系。这种推理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。因为我们的生命不是一生两生,而是无尽的。这并不是想象出来的,而是佛经中说的,是佛菩萨以宿命通、天眼通看到的,是不会欺骗我们的。只有在认识上接受这个观点,“知母”才修得起来。
  “此复非但昔曾作母,即于未来亦当为母。”这些众生不只是过去生当过我们的母亲,如果我们继续在这个世界轮回,或继续在这个世界行菩萨道,未来生命中,他们还会继续当我们的母亲。所以我们离不开这些众生,除非契入涅槃了。只要你还在这个世界投生,就会有人当你的母亲。
  “如是思已,则于为我之母一事,当求坚固决定。此心若生,则念恩等亦易引发。此若不生,则念恩等心无由生起矣。”我们从轮回的眼光思惟后,要在内心生起坚定的信解,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曾当过我的母亲。确认这一点,我们才能对众生生起好感,才谈得上后面的念恩、报恩,乃至修慈、修悲,否则七因果是修不起来的。所以关键是第一步,你能不能相信并接受这种事实。然后才谈得上第二步,就是念恩。
  ·念  恩
  “念恩者,修一切有情为母之后,倘先依于此世之母而修,较易生起。”通过观察修,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曾当过我们的母亲,就要进入念恩的修行。如果你觉得忆念过去的母亲比较抽象,可以先依现世的母亲来修。因为我们还记得现世母亲的恩德,依此修念恩心,比较容易生起。应该怎么修呢?
  “当如博多瓦所说而修之,于己前想一明显之母亲相,作是思惟:不但今时,即无始时来,彼亦为我作过母亲,已超数量。应多次思之。”应当根据大德博多瓦所说的:在座上观修时,观想自己的母亲就在眼前,形像非常清晰,然后思惟:她不仅现世是我的母亲,在过去也当过我的母亲,不是一生两生,而是很多生。通过这种思惟加重报恩心。我们想想,今生她对我们的恩德就这么大了,如果是十生、百生、千生,那她的恩德有多大?从轮回的眼光看,只要当过我们母亲,肯定不仅是一生,而是很多生。除非两人的业力差距太大,比如她生天了,而你在三恶道,那么你们虽然有缘,也是没办法在一起的。只要业力相近,生在同一道,很容易再续前缘。由此推知,大家能坐到这里修学,也不会是这一生的缘分。在宇宙无限的生命中,能产生比较深的关系,都不是一生两生的因缘。当然这个缘有亲有疏。
  “如是作母时,为我救护一切损害,成办一切利乐。”下面要具体观想母亲的恩德。我们小时候遇到种种损害时,都是因为有母亲的救护,使我们摆脱危险和伤害。不仅如此,母亲还给我们种种吃的、喝的、住的,为我们带来种种快乐。这两句是总说母亲的恩德,一方面帮助我们远离损害,一方面给予我们利益安乐。
  “别想于今世,初于胎中时常摄持,及产生后,胎毛未干,即抱依于暖肉。”下面具体思惟今世母亲的恩德。我们最初在母亲腹中时,她每天挺着大肚子,饮食起居、行住坐卧都小心谨慎,时时保护着这个宝贝,生怕他受到损害。生下之后,更是高兴得不得了。虽然刚出生的婴儿很脏,但母亲还是欢天喜地抱着,以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他。
  “以十指玩弄,以乳酪喂哺,以口饲食而拭涕,以手揩擦其不净,种种方便畜养而无厌倦。”母亲每天逗着孩子玩,以乳汁哺育,不易消化的食物就自己嚼过再喂。孩子每天流着鼻涕、口水、大小便,母亲一点都不怕脏,总是帮孩子擦洗干净。总之,母亲以各种方便养育孩子,从不厌倦,而是欢天喜地的。
  “复于饥时与食,渴时与饮,寒时与以衣服,贫时给诸自不忍用之财。”孩子肚子饿了,一叫,母亲马上给吃的;嘴巴渴了,一哭,母亲马上给喝的;身上冷了,母亲马上给衣服穿。只要孩子有需要,母亲即使倾家荡产都愿意,哪怕自己舍不得用的东西,都会给孩子。
  “然此资具亦非易得,乃合诸罪苦、恶名、艰辛求获者以与也。”这些物资并不是容易得来的。过去的穷苦人家,生养几个孩子很辛苦。即使现在,养育孩子也不容易,从小养大,学费贵得不得了。长大成人后,还要帮他们买房。有的父母是工薪阶层,要供应孩子的衣食、生活、教育,还要为他们操办婚事,倾其所有。为了赚点钱,辛辛苦苦地工作,有时甚至为了儿女犯罪。
  “若子有病苦时,思惟子死宁己死,子病宁己病等,出自真诚,愿以身代,并以加行而为除灭苦厄之方便。”如果孩子病了,母亲宁愿自己代替孩子生病,甚至宁愿代替孩子去死,代替孩子承受一切。母亲不仅是这样想的,还会以种种方便,为孩子灭除痛苦和灾难。母亲对儿女的爱绝对是真诚的,无条件的。所以人间常说,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,任何爱都不能和母爱相比。
  “总之,随自智能为作利乐、遣除苦恼等之事实,专一修之。”总之,母亲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,为儿女创造利益安乐,遣除痛苦。对于这些事实,我们要专心地思惟和修习。除了论中所举的例子,我们还可以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,母亲怎样含辛茹苦地帮助儿女,从更多角度去思惟。
  “以如是修习,则非仅空言,当得生起念恩之心。”这些修习不是空洞的,所要达到的效果,就是对母亲生起感恩心,然后把心安住于感恩。如果没有生起感恩心,说明念恩的修行还不成功,就要再思惟,一直思惟到生起感恩心,然后安住其中。
  修知母、念恩是有次第的。如果关在房间里泛泛而修,想着我要对众生有好感,要利益众生,还比较容易。一旦进入现实,看到具体的人,就不容易了,因为很多人是你不喜欢甚至讨厌的。修行不是笼统的,尽管我们要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对象,但在具体修行中,还要通过每个人来体现。什么是慈悲心的成就?什么是救度一切众生?是不是把众生都救度了,功德才圆满?其实不然。如果那样的话,就没人能成佛了。既然还有很多众生没被救度,怎么诸佛都功德圆满了?可见不是要把一切众生度尽,慈悲心才圆满。只要在你心目中已经没有嗔恨心,没有讨厌的众生,能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,也就圆满了。这就首先要从现在的母亲开始修。如果我们对现在的母亲都没有感恩心,说感恩过去的母亲,只是一句空话而已。
  “次于父等诸余亲识。”其次,要对父亲、兄弟姐妹这样修。如果你对父亲和兄弟姐妹本身很有感情,也不一定非要把他们观想成母亲。关键在于,你能对他们生起慈悲心。如果做不到的话,就要从把他们观修成母亲开始。尽管他们现在是你的父亲、兄弟姐妹,也可能是你的儿子、孙子,但在过去生命中,一定曾当过你的母亲。从这些有关系的人开始修会比较容易,因为你本身对他们有感情基础。
  “及诸中庸,乃至仇怨。”进一步,从那些没关系的人开始修。他们既不是你的朋友,也不是你的敌人,你既不爱他也不恨他,甚至没什么印象。对这些人修起来也比较容易,没有太大的心理障碍。最麻烦的是你讨厌的人,难在哪里?因为你对这种人有心结,当你看到他想到他的时候,心马上会被嗔恨抓住。这是生起好感乃至菩提心的巨大障碍。
  所以先要对父母、兄弟姐妹修,然后对中庸的所缘修,最后对仇怨修,由易而难,不断培养慈悲心。当慈悲心有了力量,再来对治内在的仇恨和心结就容易了。我们之所以不能平等、无限地慈悲众生,都是因为这些心理问题,这就需要通过修行克服。如果有次第地修,就像从山脚一步步走到山顶,并不会很难。
  “如其次第,皆修知母。”根据《道次第》的要求,你对所有这些人,从亲密到中庸,再到仇人,都要按知母来修习,认识到他们都曾当过自己的母亲,思惟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恩德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要对着具体的人,先从身边最亲的人开始修,然后从没关系的人开始修,最后到我们讨厌的人。
  “既于亲眷、中庸、怨家皆想为母,于一切众生亦修知母以为前导,次第渐广而修习焉。”既然能把亲眷、中庸、怨家都观想为母亲,思惟他们对自己有种种恩德,推而广之,就能把一切众生观修为自己的母亲。先从身边的人开始修,再把这种认识扩大到一切众生。如果我们能通过这种观修忆念众生恩情,就能进一步生起报恩心。
  ·报  恩
  七因果的第一步,认识到在无尽生命中,一切众生都曾当过我的母亲;第二步,认识到众生曾对我有很多恩德;第三步,就是报恩。如果没有前两步,就没有第三步了。人要懂得感恩,知道母亲的恩德后,要生起报恩心。
  “报恩者,如是唯以生死流转而不相识耳。”因为生死流转,我们在轮回中的身份不断变化,改头换面,互不相识。中士道讲到轮回,其特点是数数舍身,数数受生,无有决定,高下不定,一切身份都充满着不确定。就我们这一生来说,以前见到的很多人,现在再见的话,如果不是在特定场合,往往会认不出。我小时候的很多同学,出家几十年回去,尚且不认识了,何况前生、再前生的关系。
  “倘将彼受苦而无救护之诸母弃舍不顾,仅谋自己之解脱者,忍心无愧,岂有更甚于此者哉?”如果这些过去生的母亲正在受苦,没人救护,而我仅仅因为现在不认识了,就不管他们的痛苦,只关心自己的解脱,要赶快逃出三界,实在是心肠太硬了。像这样没有惭愧心和羞耻心,还有什么比之更严重的呢?因为你已认识到这是自己的母亲,却不管他们,只顾自己,太不应该了。
  “《弟子书》云:亲人生死大海中,分明如堕深流内,生死不识而弃彼,但自解脱无此耻。”《弟子书》说,我们的亲人在生死大海,就像堕在深坑和瀑流,流转沉浮。因为轮回的关系,现在互不相识了,我们就不理他们,只求自己解脱,实在是极大的羞耻。
  “如是舍有恩者,在下等人犹不应为,与我之理如何相顺?如是思已,当负报恩之担也。”这种知恩不报的行为,即使下等人都不该做,何况我们这些自称大乘的修行人,怎么可以这样做呢?这样思惟后,就应该担负起报答母亲的重担,把报答一切如母有情的恩情当作自身使命。这段话主要是激发我们生起报恩心。我们已经知恩了,但从知恩到报恩并不是自然的过渡。现在这个世界,知恩不报的人很多,甚至还有恩将仇报的。所以念恩后还要修习报恩,否则一样生不起报恩心。
  “若尔,当以如何报恩耶?诸母亦能自得世间富乐,然彼一切无不欺诳。”那么,应该怎样报恩?这些曾经当过我们母亲的众生,他们也有能力得到世间快乐。但要知道,世间一切快乐都是不真实的。这个不真实有两种含义。一方面,所有快乐都以惑和业为基础,只是假相而已,本质上都是痛苦的。中士道讲过,世间快乐都是有漏的,是对痛苦的缓解。就像有人每天打你三百鞭,你觉得很痛苦,中间有一天只打你三十鞭,你就觉得这天很快乐。而且刚被打三百鞭的时候很痛苦,过些时候没那么痛了,比起被打的时候就是快乐了。世间的快乐就是这样,本质上是痛苦的。另一方面,这些快乐建立于无常的心,无常的世间,是不稳定也不真实的。
  “如我先为烦恼魔所伤损,于彼猛利伤痕,擦以盐硝,以其自性是苦,乃复加生种种之苦。”在学佛前,我们曾被烦恼魔所伤。因为我们有烦恼,众生也有烦恼,就会彼此伤害。我们还经常把烦恼加给别人,爱别人,形成依赖,会把别人爱得痛苦不堪;恨别人,制造负面情绪,也会把别人恨得痛苦不堪。所以不管是爱还是恨,对众生来说都是火上加油,是在有漏生命中增加烦恼,苦上加苦。因为这些爱恨都是建立在烦恼基础上,由此结出的生命果实必定是痛苦的。除非两人都没有烦恼,或者你用佛法智慧帮助对方解除烦恼,那才有可能快乐。否则的话,只要建立在烦恼基础上的生命,不论你怎么做,都像在伤口撒盐那样,给自他双方造成伤害和痛苦。
  “若以慈报恩,当将彼等安立于解脱、涅槃之乐,须如此而报恩也。”真正想要报恩,想要给予众生快乐,为他们解除痛苦,就要把他们安立在解脱和涅槃中,那才是究竟的安乐。反之,世间任何利益都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。你看不少父母给儿女留下大量财产,最后害了孩子。所以我们要知道,究竟的报恩,是引导这些如母有情修学佛法,解脱烦恼。过去有人说出家不孝,莲池大师就说:“恩重山丘,五鼎三牲未足酬,亲得离尘垢,子道方成就。”你官当得再大,钱挣得再多,只能给父母暂时的荣华富贵。如果你出家修行,引导父母学佛,才是最大的报恩,因为这种利益是究竟圆满的。
  所以说,引导别人学佛的功德最大。我现在推广两种理念:第一,弘法不仅是出家人的责任,也是每个佛教徒的责任。这是有根据的。皈依学处中,要我们学习佛菩萨的大悲。怎么才能体现大悲?就是传播佛法,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智慧并受益。第二,引导人学佛的功德最大,任何善行都比不上。比如塑佛像、盖大殿也是善行,但目的还是成就人学佛修行。如果给众生以世间利益,那是很有限的,只有引导他们学佛并走向解脱,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。
  我们要在佛教界大力提倡这两种观念,因为佛教徒普遍缺乏弘法意识,总觉得弘法是少部分法师的事,和多数人没什么关系。包括很多出家人,也觉得自己修行都来不及,怎么去帮助别人?我们要转变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。每一个佛弟子,不管你是什么身份,都有弘法的责任,都可以从你的角度参与做弘法的事。比如助印经书,或是带他们进入寺院,亲近善知识,或是直接给他讲佛法。你有什么能力,就可以做什么。
  “总之,如自母亲不住正念,疯狂目盲而无引导,步步颠蹶,趋赴于可怖之崄巇而行,诸母若不望其子救而望谁耶?”这是说明报恩的必要性。我们过去生中的母亲,因为无明、我执、贪嗔痴,不能住于正知正念,看不到生命真相,就会被欲望和烦恼推动着,在轮回中上下沉浮,颠倒而疯狂地奔向三恶道的危险境地。这些母亲如果不指望她的孩子来救度,还能指望谁呢?
  “若彼子亦不求将母脱怖,而须谁来度脱耶?”作为儿女的,看到母亲堕落恶道,如果不想办法帮助,还指望谁帮助呢?当我们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后,就有责任报答这一恩情。报恩的方式就是阻止他们走向恶道,进而引导他们解除轮回,将他们安立于涅槃解脱。这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。
  “于彼如是已作母亲之诸有情,为烦恼魔扰,心不正住,于其自心不得自在,有若疯颠。”那些曾经当过我们母亲的众生,总是在烦恼、业力、欲望的支配下。因为被烦恼困扰,就不能安住于正念,更不能自主。可能有人会觉得:我想怎样就怎样,我要做什么,包括我喜欢,我讨厌,都是自己决定的,怎么不自在?尤其是那些有财有势有权力的人,更觉得自己可以左右各种人和事。为什么这里要说“不得自在”?因为人的很多爱和恨,都是在烦恼推动下产生的。你固然可以说我喜欢做什么,却没办法随时放下。我们决定做什么,很多时候是顺着自身习气。如果我们没能力随时放下爱恨情绪,就没资格说自己是自在的。真正的自在,是马上可以不爱,马上可以不恨。如果没有这种能力,我们就会像疯子一样,内心颠倒狂乱。
  “又无能见现上、决定善道之眼,亦无引导之师,刹那刹那皆为恶行之所损坏,胡乱奔驰。”现上,现前的人天善法。决定善道,究竟的解脱之路、成佛之路。众生因为不懂得人天善道和解脱之路应该怎么走,没有正确的眼光,也不具备智慧,同时又无人引导,而社会给我们的往往是误导。结果会怎样呢?虽然整个世界都在疯狂地追求幸福,众生却时刻被贪嗔痴等不善心行所伤害。这些不善心行产生作用时,当下就会伤害到自己。当我们表现出不善的言行,又会对社会构成伤害。只要众生还有烦恼,就会不断被烦恼和不善行为所伤害,在轮回中颠来倒去,不分东西南北。
  “见其于总之生死,别为恶趣之险处而行,彼母亦希其子,其子亦应来出其母。如是思已,当以决定拔出生死为报其恩。”众生因为无明,看不到人生的光明正道,从而轮回六道。看到曾当过我们母亲的众生流转生死,堕落恶道,尤其在受苦受罪的时候,很孤独,很无助,特别希望得到引导和帮助。作为众生的儿子,我们有责任帮助这些如母有情。当我们这样思惟后,应该生起“救度一切众生”的决定。这种救度主要是从报恩的角度来说。因为他们都曾是我们的母亲,出于感恩心,我们有责任去做。我们想到轮回苦,追求个人解脱,就是出离心。想到六道一切有情身处轮回,把这份出离心扩大到一切众生,就是菩提心。所以,菩提心是出离心的扩大和延伸,两者只是所缘的宽狭不同。
  “《集学论》云:烦恼疯痴盲,于多崄巇中,步步颠蹶走。自他常忧事,诸众生苦同。”《集学论》说:烦恼中的众生就像疯子一样,又像盲人一样,看不见人生的真实,在轮回的危险处境中,疯疯颠颠地走着。因为被烦恼控制,他们时常处在种种忧苦中。在这一点上,众生都是相同的。
  “由是观已,虽是说为寻觅他过为不应理,见一切功德执为希有。”这句话很重要。怎么看待他人的过失和功德?我们要看到,众生都生活在无明颠狂中,所以不应该寻找他们的过失,而要学会理解和包容。从心理学的角度,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不良心理推动下产生的。比如起嗔心时会打架斗殴,甚至把人杀了;还有那些官员腐化,他们有贪心又没定力,靠什么去抵抗美女、金钱的诱惑?根本是身不由己的,也让自己首先成为受害者。因为众生就生活在无明烦恼中,他的人格基础就是这些,所以犯罪是正常的,不犯罪是超常的。所以我们不应该寻找众生的过失,而应该慈悲和包容。当然这绝不等于认同,而是本着慈悲心去帮助他,不是恨他。反过来说,如果看到众生能够行善,我们要发自内心地为他感到高兴。因为从众生的人格基础来说,行善是超常的表现,非常难得。
  “然于此亦可合于苦恼之理也。”宗大师引这点主要是证明,众生是苦恼的,轮回本质是痛苦的。我们不应该和苦恼的人计较,而要原谅他,包容他。但这不等于认同,还要慈悲他,帮助他。
  以上所说的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是生起慈悲的心理基础。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土壤,菩提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所以,这些心理引导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