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三节  思惟流转次第(集谛)
一、烦恼发生之相

  能成流转之因,虽须业惑二者,然以烦恼为主。若无烦恼,昔所集业纵越数量,如无水土等之种子,不能生芽。于业若无俱有因,亦不生苦芽故。若有烦恼,虽无先业,亦可于彼无间从新积集而取后蕴故也。
  《因明论》(《集量论》即《因明论》,法称作)云:“若已度有爱,余业不能引,以俱生尽故。”又云:“若有爱者,更当生故。”是故依于烦恼对治,甚关重要。由知烦恼而得自在,故于诸烦恼当善巧也。

  1.正明烦恼
  ① 贪

  第一,贪者。缘于或内或外悦意可爱之境,随起贪著,如油沾布,难于涤除。此亦于自所缘耽著增长,而于所缘难离也。
  ② 嗔
  第二,嗔者。缘于有情及兵器、棘刺等诸苦所依处,起愤恚心,心渐粗猛,于彼等境思作损害也。
  ③ 慢
  第三,慢者。依于萨迦耶见,缘于外内之高下好恶,心生高举也。
  ④ 无  明
  第四,无明者。于四谛、业果、三宝之自性,心不明了,具有无知染污者也。
  ⑤ 疑
  第五,疑者。缘于谛等之三,念其为有为无,是耶非耶。
  ⑥ 坏聚见
  第六,坏聚见者。缘于取蕴,谓我、我所,具我、我所见之染慧也。彼中坏者谓无常,聚者是众多,以此任何所有之事,唯无常与众多,而无有常一之补特伽罗也。为显此故,立坏聚名。
  ⑦ 边执见
  第七,边执见者。缘于坏见所执之我,或计恒常,或执此后无结生之断见,以染污慧为性也。
  ⑧ 见取见
  第八,见取者。缘于坏见、边见、邪见等之三中,任随一种,及依彼等所生见聚,执为殊胜之染慧也。
  ⑨ 戒禁取见
  第九,戒禁取者。缘于应断之戒,及器具、轨则、身语决定等禁,并依彼等而生之蕴,见为净罪脱惑、出离世间之染污慧也。
  ⑩ 邪  见
  第十,邪见者。谓执无前后世及业果等之损减,及执自在自性等为众生因之增益,具染污慧也。
  此等乃就上下宗所共许之烦恼而言。《中论》佛护派者,于下当说。

第三节  思惟流转次第(集谛)

  以上讲到如何观察苦,思惟苦。认识轮回的本质是苦,三界的本质是苦,是生起出离心的根本。如果认识不到人生是苦,我们势必无法从凡夫心走出来,一切修行将无从谈起。这样的话,所有努力都会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。思惟苦的最终目的,是究竟地断除痛苦,证悟涅槃。因为涅槃就是对苦的息灭,尤其是对苦因的息灭。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苦因,是无法息灭痛苦的。所以接下来要讲集谛,即思惟流转次第。
  有情生命的延续,从本质而言,就是惑业和生死苦果的延续。在大乘经教中,把惑业苦的人生称为三种杂染,即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。生就是结生相续。前面说到对苦的思惟,就是建立在整个惑业苦的基础上,是对惑业苦所作的深刻透视和实质性说明,所谓有漏皆苦。集谛就是从烦恼、业和结生相续三个方面,帮助我们认识轮回的根源是什么,造成生命痛苦的本质是什么。那就是惑和业,惑是烦恼,业是有漏业。这部分共三点,第一是烦恼发生之相,第二是业积集增长之相,第三是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。

一、烦恼发生之相

  本论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烦恼和业的关系。在介绍烦恼前,先说明烦恼和业力在有情生命延续中的重要性。
  “能成流转之因,虽须业惑二者,然以烦恼为主。若无烦恼,昔所集业纵越数量,如无水土等之种子,不能生芽。”流转就是轮回。轮回生死的因,虽然需要业和惑两种,但其中以惑,也就是烦恼为根本。因为业是建立在烦恼的基础上,有了烦恼,才会不断造业,并使业产生作用。一旦断除烦恼,纵然过去积累了无量无边的业力,也不会产生作用。就像没有土壤,种子也不能发芽,不能产生作用。《地藏经》说:“阎浮众生,举心动念,无非是罪。”《普贤行愿品》也说,众生业力若有形相的话,尽虚空遍法界都不能容纳。所有这些业,必须在烦恼的土壤上才能感果。否则就像种子没有水和土壤,是不能发芽的。阿罗汉可以灰身泯智,证悟涅槃,就是因为他已经断惑,所以生命中的业力都不能产生作用了。
  可能有人会疑惑:如果这样的话,为什么佛陀还会头痛三日?难道佛陀的惑还没有断尽吗?为什么这个业还能产生作用?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的阿罗汉,最后却被人打死,又该怎么理解?事实上,我们每造一种业都有两种结果:一是心行的结果,二是客观的结果。就像我曾经伤害过某人,也会带来两种结果:一方面是我伤害了某人,在我的内心形成一种业力;另一方面是对方被我伤害,在内心留下嗔恨种子。如果我已经修行见道,彻底断除烦恼,在我内心的业种子就不起作用了,但没办法把对方内心的嗔恨抹掉。虽然佛菩萨、阿罗汉已彻底断除烦恼,使自身的业种子不起作用,但客观结果还在。所以,佛菩萨和圣者们受报,是因为这份外在力量带来的结果。这和论中所说是不矛盾的。
  “于业若无俱有因,亦不生苦芽故。若有烦恼,虽无先业,亦可于彼无间从新积集而取后蕴故也。”俱有因,与业同时存在并辅助业力产生结果的因,也就是烦恼。烦恼是业的土壤,它和业同时存在,能使业力感果,带来痛苦。对于业来说,如果没有俱有因,就不会发芽。反过来说,尽管一个人把业都消除了,但只要有烦恼,有贪嗔痴,还是会不断造业,并继续招感生死苦果。当然这是假设,一般来说,如果没有断除烦恼,不可能把业全部消除。所以在推动有情生命延续的惑和业中,是以惑为主。也就是说,烦恼起到更重要的作用。
  “《因明论》云:若已度有爱,余业不能引,以俱生尽故。”《因明论》(法称造)说,如果摆脱了三有之爱,也就是烦恼,生命中的业力就不能推动你去受生,去轮回。因为没有烦恼的土壤,业就失去力量了。事实上,所有的业都建立在烦恼基础上。业力也是一种心的力量,如果心发生转变,业就不能产生作用。
  “又云:若有爱者,更当生故。”《因明论》又说:只要还有三有的烦恼,不管你有没有业,一定会继续受生。即使没有业,它也会继续造业,所以必然要受生。
  “是故依于烦恼对治,甚关重要。”所以说,对治烦恼非常重要。佛法的整个修行,就是以对治烦恼为重点。
  “由知烦恼而得自在,故于诸烦恼当善巧也。”这句的翻译可能有点问题,因为仅仅知道烦恼还不能自在,必须在知道的基础上,进一步断除烦恼。《广论》中,这两句话的翻译是:“此复赖于先知烦恼,故于烦恼应当善巧。”你要彻底了解烦恼是怎么回事,进一步,通过修习戒定慧加以对治,不是光知道就行了。
  以上,说明惑和业在生死流转中扮演的角色。下面正式说明烦恼,也分三点:一是正明烦恼,二是说明烦恼生起的次第,三是说明烦恼的过患。
  1. 正明烦恼
  生命中到底有多少烦恼?我们常说的“八万四千烦恼”,在法相宗就有具体计算方法。而从《俱舍》《大毗婆沙》到《瑜伽师地论》《百法明门论》等论典,对凡夫心行分析得非常清楚。比如《百法》讲到根本烦恼和随烦恼,其中,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中最重的,也是其他烦恼生起的根本,有贪、嗔、无明、慢、疑、恶见六种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将此开为十种。在最后的恶见中,又包含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五种。此外还有随烦恼,是随根本烦恼生起的。在《俱舍》和《百法》中,讲到二十种随烦恼,包括大随、中随、小随三种。
  我们学《道次第》,主要介绍十种根本烦恼。每个烦恼都有它的特征,了解这些特征,再去观察我们的心,才知道现在有哪些烦恼,应该怎么对治。
  ① 贪
  “第一,贪者。缘于或内或外悦意可爱之境,随起贪著。”第一,对于自己的身体、相貌、想法、见解生起贪著,这是缘于内境,对五蕴身心生起贪著,也是人最容易产生的贪著。外境则是外在世界,包括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即好看的颜色,好听的声音,好闻的气味,好吃的味道,舒适的环境等,所有这些都属于贪的对象。贪的特点,是对喜欢的境界产生粘著,对不喜欢的境界心生厌离。
  “如油沾布,难于涤除。”贪著的特征是什么?就像油沾到布上,洗都洗不掉。当心粘到所贪境界时,很不容易让它放下。这种不容易的程度,就取决于贪的程度。你贪得越深,粘得就越紧;粘得越紧,就越不容易忘记。
  “此亦于自所缘耽著增长,而于所缘难离也。”同时,这一定是对你所缘的境界,否则是无法生起贪心的。还要注意的是,心是一种缘起法,是有弹性的,会在特定因缘下不断增长。贪心会增长,嗔心会增长,怀疑也会增长。比如对贪的境界,如果不断思念,贪心就会随之增长,使得你和所缘境紧紧粘在一起,形成强烈的依赖,难以分开。一旦失去所贪对象,会觉得心都悬空了,甚至失去整个精神支柱。
  ② 嗔
  “第二,嗔者。缘于有情及兵器、棘刺等诸苦所依处,起愤恚心,心渐粗猛,于彼等境思作损害也。”第二是嗔心,表现方式很多。在随烦恼中,嗔的表现有忿、嫉妒、恼害等。嗔心的对象,通常是给你带来痛苦的境界,包括人或动物,还有各种兵器、逆境逆缘等。我们为什么会对此生起嗔恨?因为它伤害了你,给你制造痛苦,让你很难受。面对这些制造痛苦的境界,我们会怀恨在心。一旦生起嗔恨,心就会渐渐粗重。这也是嗔心增长的表现。比如你对某人有点不高兴,开始的念头还很微细。然后再想这人哪天还伤害过我,老和我过不去。这样想的时候,也是一种观察修。如果不断地想,这个念头就会越来越大,最后奇大无比,甚至主导整个内心。当嗔心强大无比的时候,就会想着报复,想要伤害对方,觉得这样才比较痛快。
  每种心都是这样。念头刚生起时是微不足道的,但如果不断给它增加营养,念头就会越来越大,最后形成强大的力量,比吹气球快得多。我前面给大家讲过,每种烦恼都是有粘性的。不仅贪有粘性,嗔也有粘性。一个人想起他的冤家仇人,耿耿于怀,心就被粘在这个境界,被境界所控制,执著不舍,所以才有“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”之说。嗔恨的破坏性非常大,所谓“火烧功德林”,还有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,及“千劫所积善,一嗔皆能毁”等。就像我们花几十年盖了栋房子,结果一念嗔心生起,就可以放火把它烧掉。战争也是嗔恨心的表现。中华五千年文明,本来应该留下无数文化遗产,可大部分毁于战火,那就是“五千年文明,一嗔皆能毁”。嗔心不但对外在世界的破坏很大,对生命内在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。我们要认识到,自己生命中蕴含着这样一种可怕的心理,比原子弹不知可怕多少倍。如果不降伏它,生命一定没有安宁之日。
  ③ 慢
  “第三,慢者。依于萨迦耶见,缘于外内之高下好恶,心生高举也。”第三是慢,其特点是通过和别人比较,觉得自己比别人了不起,把自己的心高高举起。慢是建立在身见、我见的基础上,也就是萨迦耶见。缘于外内,就是由彼此间高下好恶的比较,自以为是,瞧不起别人。
  《百法》中除了慢以外,还有憍,即骄傲。憍和慢有什么不同?《俱舍论》的解释是,“慢对他心举,憍由染自法”。慢是通过和别人比较,觉得自己更厉害。慢又分慢、过慢、慢过慢等。所谓慢,是觉得我比别人有学问,或是有其他长处,瞧不起别人。其实,即使对方确实不如你,你也不必瞧不起别人。所谓过慢,就是你和对方的学问一样多,能力一样强,但你还是以为自己比对方厉害。所谓慢过慢,就是你明明不如别人,却觉得自己超过对方。可见,慢都是通过比较形成的,其表现方式还有很多种,就不一一解释了。而憍则是对自己的长处很得意,很执著。比如我的书法写得好,或者我的学问大,或者我的电脑水平高,或者我很会做生意,等等。尤其那些文人、艺术家,更容易沉溺在自己的长处中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慢也好,憍也好,都是我执的表现方式。
  ④ 无  明
  “第四,无明者。于四谛、业果、三宝之自性,心不明了,具有无知染污者也。”第四是无明,就是对四谛、业果、三宝的自性不明了,不知道生命真相。无明就是不觉,是相对觉而言。每个生命都具有明性和觉性,这是成佛的根本,也是在我们心行上可以触及的。但对凡夫来说,同时也处在无明的状态,而且是无始无明,俱生我执。无明和明非此即彼,如果我们处在无明的状态,将感受不到明性和觉性的作用。如果在善知识引导下,认识到内在的明性和觉性,并安住其中,就能破除无明。
  我们需要知道,明性和觉性是成佛的根本,无明和不觉是生死的根本。这是一个重要分歧,就看你往哪条路走。如果去认知这种明性,就是成佛之路。反之,生命就会进入无明的状态,轮回的状态,那就是烦恼、造业、生死流转。所以在十二因缘中,第一就是无明。学佛为什么要从闻思修契入?就是帮助我们打破无明。八正道以正见为首,这不是一般的正见,而是出世的正见,代表内心的觉性。修行的源头就是这两条路,看你往哪边走。作为凡夫来说,虽然生命中有觉性,但更多是陷入无明的状态,不明四谛,不明业果,不明三宝。无明不是没有知识,而是没有通达真相的智慧。同时,因为无明就是烦恼,所以它是染污的,是造成生命流转的根源。
  ⑤ 疑
  “第五,疑者。”第五是怀疑,也是一种根本烦恼。但在佛法中,“疑”也可以用来修行,禅宗修行就有“大疑大悟,小疑小悟,不疑不悟”之说。为什么疑既是烦恼,又是开悟的手段?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烦恼也能成为开悟的手段吗?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区别,看你怀疑的对象是什么。
  “缘于谛等之三,念其为有为无,是耶非耶。”如果你怀疑四谛到底对不对?三宝到底存在不存在?业果到底有没有?因为怀疑而不能信受,这是我们接受佛法的重大障碍,所以是根本烦恼之一。因为这些是真理,应该用信而不是怀疑来接受。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智慧,从疑入手,也能从疑走向悟。这个过程靠的是理性,但理性能抵达的层面毕竟有限,因此生起的信心也是有限的,还不如直接从信入手。
  禅宗所说的“大疑大悟”,疑的对象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看法。我们学佛后要对生命重新审视,不要以为自己想的、做的都是对的。比如“我是谁”,我们一直觉得这个色身就是“我”,我的想法就是“我”。现在学了佛法之后,要开始怀疑:“这个色身是不是我?”禅宗参话头,参“一念未生前”,参“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”是什么,这就是疑情。你现在是张三李四,似乎有明确的身份,但在父母没有生下你以前,你是谁?
  我们现在有很多想法,很多情绪,每种想法和情绪似乎也代表“我”的存在。当这些念头和情绪没有生起时,我们的心是什么?我们现在的心,其实就是念头,而且每个念头都有特定对象。比如我想到这本书,这是一个念头,而书就是念头的对象;我想到桌子,这是一个念头,而桌子就是在内心呈现的影像。每个念头都包含特定对象,并以一定的形式出现。当这些念头没有生起,对象没有出现时,心是什么?我到底有没有心?是否就是一块木头呢?这就是疑情。在传统的禅宗修行中,参话头是引导我们追溯生命的善巧手段。这样的疑就不是烦恼,而是开智慧的手段。所以,关键取决于疑的对象是什么。
  ⑥ 坏聚见
  “第六,坏聚见者。”第六,是坏聚见。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由一大堆物质聚在一起,很容易变坏。我经常说,生命就是错误想法和混乱情绪的综合体。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,和经典所说是一致的。在坏聚上产生的见,就叫坏聚见,属于恶见。
  “缘于取蕴,谓我、我所,具我、我所见之染慧也。”坏聚见就是身见,是把有漏的五蕴当作我或我所,是染污的慧,不是正见,不是清净智慧。所谓染污,即它本身是染污的,同时还会制造污染。
  “彼中坏者谓无常,聚者是众多。”坏聚见所说的“坏”,就是无常,说明五蕴身是无常变化的。“聚”是众多,由众多元素和合而成。阿毗达摩对世界最简单的归纳,就是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。其中,色身通常以五蕴来说明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种元素。从物质方面,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;从精神方面,如《百法》所说的五十一心所,包括遍行五、别境五、善十一、根本烦恼六、随烦恼二十、不定四。这还是简单归纳,详细地分,还有更多心理。这些物质和精神因素,共同构成我们的生命体,叫作“坏聚”。
  “以此任何所有之事,唯无常与众多,而无有常一之补特伽罗也。为显此故,立坏聚名。”不仅五蕴身心属于坏聚,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整个宇宙也是坏聚。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“若世界实有者,则是一合相。如来说一合相,则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”世界是什么?其实只是一合相,即众多条件的和合,其中并没有所谓的自己。从我们的五蕴身心到外在宇宙,都是因缘假相,包含众多因素,是无常的,可以改变的。
  佛教为什么讲“无我”?因为生命是缘生缘灭,时时变化的,没有常和一的主体。而所谓的“我”,是唯一、独存、不变、具有主宰性的。印度宗教普遍讲到小我和大我。每个生命体都是小我,或者说神我、灵魂;而大我是大梵天、大自在天,是宇宙的主宰。佛法否认这种主宰、独存的力量,揭示一切现象都是缘生缘灭的。之所以把身见叫坏聚见,就显示一切都是因缘假相,是无常与众多的存在。
  ⑦ 边执见
  “第七,边执见者。缘于坏见所执之我,或计恒常,或执此后无结生之断见,以染污慧为性也。”第七是边执见,建立在身见、我见的基础上。因为执著有恒常不变的“我”在主宰宇宙,主宰生命的轮回。甚至认为“我”是万能的,想怎样就能怎样。这些观念都属于常见。与此对应的是断见,认为生命在死亡后什么都没了,将不再延续,所谓“人死如灯灭”。当时印度的顺世外道及现代的唯物论,都属于断见的范畴。这些都是由染污慧,即错误认识造成的。而佛教的生命观是缘起的,就像灯焰、流水那样,是相似相续、不常不断的。所谓“无我无作无受者,善恶之业亦不亡”。虽然没有我,没有作者,没有受者,但业力不会结束,不会消失,是远离常见和断见的中道正见。
  ⑧ 见取见
  “第八,见取者。缘于坏见、边见、邪见等之三中,任随一种,及依彼等所生见聚,执为殊胜之染慧也。”第八是见取见,即执著以上所说的错误知见。对此产生执著后,又派生各种错误认识。这些认识是建立在坏见、边见、邪见的基础上,三者任随其一。或是由断见产生错误观念,比如唯物论者的急功近利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或是由常见产生错误观念,或是由邪见产生错误观念,这些叫作见取见。这种见本质上是染污的。包括这里所说的五种见,都是以染慧为体,但他们把这些错误观念执以为殊胜的见地。
  ⑨ 戒禁取见
  “第九,戒禁取者。缘于应断之戒,及器具、轨则、身语决定等禁,并依彼等而生之蕴,见为净罪脱惑、出离世间之染污慧也。”第九是戒禁取见,即遵循一些不该遵循的戒律,主要指外道的各种戒律。佛世时,印度有各种外道。有人像向日葵那样,整天跟着太阳转;有人像狗或牛那样生活,等等,有各种奇怪的生活准则。这都是出于错误知见。当然也和他们的修行有关,比如在禅定中看到一些特殊现象,由此产生误解,认为遵循一些特殊的苦行就能净化自身罪业,乃至出离世间。这都是由染污慧造成的。
  即使到今天,印度苦行之风依然很盛。他们以为,生死轮回是欲望造成的,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。如果你要生到天堂,脱离轮回,就必须禁欲。所以在印度,包括西方某些宗教,非常重视苦行,以为只要折磨自己就能解脱,就能生天。这些知见的问题在于,没能找到痛苦的根源。他们希望通过自苦其身解脱,和世间人通过物质享乐寻求解脱,从本质上说差别不是很大。真正解脱靠的是无漏智慧,而不是吃苦或享乐。
  ⑩ 邪  见
  “第十,邪见者。谓执无前后世及业果等之损减。”第十种是邪见,也是最可怕的,对生命的损害最重。因为嗔恨心只是坏善根,但邪见可能会断善根。如果一个人有了邪见,就能把善根连根拔起。在今天这个世界,邪见特别普遍。其中有损减见,比如执著没有前世后世,人死如灯灭,没有因果等等。为什么叫损减?就是本来有,但你认为它没有。或者本来有五个苹果,你现在说只有三个,也是损减。
  “及执自在自性等为众生因之增益,具染污慧也。”还有增益见。他们执著大自在天能生万物,就像其他宗教讲的上帝创造万物,或是执著自性为万物之因。印度六派哲学中有个数论派,认为由自性和神我两种元素产生宇宙万物。事实上,宇宙中并没有派生万物的力量。认为有这样的因,就属于增益见。即本来没有的,你说是有。或者本来只有五个苹果,你说成七个。如果本来是五个,你也认为有五个,就是如实见。唯识所说的中道正见就是这样。事实真相是什么,你就认为它是什么。
  “此等乃就上下宗所共许之烦恼而言。《中论》佛护派者,于下当说。”《道次第》所说的十种烦恼,是根据上下宗,即声闻乘和菩萨乘共许的说法,不是专门根据哪一派而说。关于《中论》佛护派的观点,下面还会说到。
  以上介绍了烦恼的差别相,告诉我们,生命中有哪些根本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