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⑤ 请转-法-轮支
  即“十方所有世间灯”一颂是。十方刹土一切诸佛,最初证得大菩提时,我愿化身如彼数量,尽其所有一一佛前,悉皆殷勤劝请说法。
  ⑥ 请住世支
  即“诸佛若欲示涅槃”一颂。十方诸佛将欲示涅槃时,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,请求诸佛住刹尘劫,莫入涅槃。
  ⑦ 回向支
  即“所有礼赞供养福”一颂。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,皆悉回向一切有情为作证得菩提之因。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,令其无尽。
  如此依上诸颂,了解其义,如说思修,心不散乱,缓缓念诵,当得无量福德之聚。
  又礼敬、供养、请法、劝住、随喜等五支,即是积集资粮,忏悔支是净除业障。随喜支中,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,令其增长。回向支者,即将所积、所净、所增长诸善,虽极微少,汇成众多。现所受乐,虽将终尽,亦能令其绵延无穷。总可合为集资、净障、增长无尽之三种。
  6.三事求加
  于所缘境,观想明晰而献坛供,请求加被。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,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清净心,摧伏一切内外障难。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。

  ⑤ 请转-法-轮支
  在佛教中,法必须应请而说。这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,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修行,而不是诸佛菩萨或历代祖师要摆架子。从凡夫的习惯来说,太容易得到的,我们就不会很尊重,也不会很在乎。反之,我们在乎和尊重的,往往是付出代价后得到的。这个世界很公平,如果你不付出代价,哪怕得到再好的东西,也无法从中受益。我们可以看到,古德们为了求法不惜舍身断臂,并从中得到极大的利益。这种利益正是来自他们的付出。
  教界从八十年代办学以来,佛学院毕业的学僧至少有几千上万,但不少人学到后来,反而退失了信心道念,真正学上去的寥寥无几。为什么?就因为佛学院的教学和社会院校几乎一样。学僧觉得,我就是来听听课而已。因为得到太容易了,就不在乎,生不起稀有难得之心,最后也不能从法中受益。你们要是不小心,也会养成这种心态。常住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,你们刚进来时可能还觉得很难得,时间长了,就会有习惯性的麻木,觉得这些条件是理所当然的,法师讲课也是理所当然的,讲得不好我还不愿听呢。这样的话,就很难于法受益。如何对法和法师保持恭敬?对闻法保持稀有难得之心?就要时时提醒自己。否则,很容易进入凡夫心的频道,对听课也没感觉了,这对修学没有任何好处。
  请转-法-轮,正是帮助我们对法生起稀有之心。佛陀成道后,并没有马上说法,而是在梵天王祈请后才说。为了正法久住,我们也要为众生请法。
  “即‘十方所有世间灯’一颂是。”第五是请转-法-轮支,即“十方所有世间灯,最初成就菩提者,我今一切皆劝请,转于无上妙法-轮”这个偈颂。十方就是十方世界。我们请佛说法,不是请一尊佛、两尊佛,而是祈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这也是《行愿品》的特点,每个观修都建立在无限的所缘。
  “十方刹土一切诸佛,最初证得大菩提时,我愿化身如彼数量,尽其所有一一佛前,悉皆殷勤劝请说法。”我们观想十方有无量无边的世界,其中又有无量佛陀在修行。当他们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时,我们观想自己化现为一切诸佛那么多的数量。每尊佛陀面前都有一个我在顶礼,殷勤劝请佛陀为利益众生而说法。如果没有佛陀说法,众生将生活在无明黑暗中,所以我们要观想,自己是代表一切众生在请法。当我们这样观想时,诸佛是无限的存在,自己也是无限的存在。当我们把自己观想成无限时,对小我的执著就淡化了。经常作这些观想,从个人修行来说,也是破除我执的过程。
  除了在座上祈请诸佛说法,在生活中请求善知识说法,同样属于请转-法-轮的修行。所以请法包含两方面,一是座上观修,按《行愿品》的观想,祈请十方世界的诸佛说法;一是座下实修,祈请善知识说法。
  ⑥ 请住世支
  “即‘诸佛若欲示涅槃’一颂。”第六是请佛住世支,即“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诚而劝请,唯愿久住刹尘劫,利乐一切诸众生”这个偈颂。佛陀在世间成道、说法后,将要入般涅槃,那么众生就闻不到佛法。如果没有佛法,众生就会生活在无明暗夜,随着内心的贪嗔痴,不断造作杀盗淫妄诸业。为什么现在的世界这么黑暗,这么不安宁?就是因为欲望、贪嗔痴的力量太大了。只有依靠佛法智慧,才能帮助众生息灭贪嗔痴,减少冲突、犯罪乃至战争,这对众生乃至世界非常重要。如果没有佛陀住世,没有高僧大德弘法,就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,众生就闻不到佛法。所以,请佛住世的修行非常重要。
  “十方诸佛将欲示涅槃时,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,请求诸佛住刹尘劫,莫入涅槃。”十方诸佛将要示现涅槃时,为利益无量众生,使众生有缘听闻佛法,我们要发心请求佛陀住世,不要入灭。现在有些高僧大德示现生病或入灭时,弟子们就会诵经、放生,这也属于请佛住世的修行。因为佛法在世间的流传,还是要靠这些高僧大德。
  所以,请佛住世的修行也包含两方面。一方面是座上观修,当十方诸佛将要示现入涅槃时,观想每尊佛陀前都有一个我,殷勤劝请诸佛为了利益众生,不要入涅槃。另一方面,对现实中能说法利益众生的高僧大德,当他们生病或将入灭时,我们要发心祈请,并通过诵经、放生等方式,祈愿他们长久住世。因为诸佛和有成就的高僧大德能住世多长时间,不只是个人因素,还和众生的共业有关。我们修习各种善行,就是在改变众生的共业。当共业改变了,佛菩萨和高僧大德住世的时间也会延长。
  ⑦ 回向支
  “即‘所有礼赞供养福’一颂。”回向支的内容,是“所有礼赞供养福,请佛住世转-法-轮,随喜忏悔诸善根,回向众生及佛道”这个偈颂。佛教徒对回向并不陌生,因为我们每天的修行,乃至每做一件事都要回向,这属于基本套路,以此巩固修行成果。随着回向内容的不同,还能把有限的成果转化为无限。
  与回向相应的是发愿。我们每做一件事,因为有发心,才会有目标,就像儒家讲的励志,佛教讲的发愿。如果没有明确志向,往往就是随大流。我们看芸芸众生,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目标,只是随着习惯,上学工作,成家立业,生儿育女,过好日子。不仅现代人这样,人类一代一代,千百年来所过的日子就是这样。这是生命的低级重复。我曾说过有三等人,下等人没想法,随大流;中等人虽有想法,但也只是想想,不敢迈出来做;只有上等人,真正对生命有了深层思考,能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献身。但这种有清晰目标的,只是少部分。
  学佛要确立人生目标,这样就能以愿力指导我们去生活,去修行。八正道的第二点是正思惟,还有一个名称叫正志。志是志向,也就是愿力,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。我们对人生有了正确认识,才能树立正确目标,这一定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,而不是建立在情绪和感觉上。此外,我们还要不断发心,不断强化生命目标,每做一件事都和这个目标相应。否则,心灵世界太复杂了,很可能做着做着就进入凡夫心,难以从狭隘的自我中跳出来。所以首先要发菩提心,有宏伟的目标,最后要回向,把所修功德指向一个目标。
  就像世间的人,这段时间要买辆汽车,下个目标是买套房子,生个孩子。有了这些愿望后,他会不断攒钱,接近目标。如果没什么愿望,虽然赚了很多,但随便花得也多,可能一件事都没办成,钱就花光了。修行也是同样,如果没有至高的回向,很多功德就会成为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在生命延续过程中,零零碎碎地消耗掉了。所以要通过回向把所修功德固定下来,指向一个目标,帮助我们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。
  “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,皆悉回向一切有情为作证得菩提之因。”我们把以上修习礼敬、供养、忏悔、随喜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这六支所积集的一切善根,都回向给法界众生,作为成就菩提之因。成佛离不开众生,无上菩提的成就,是建立在一切众生的基础上。正如《行愿品》所说:“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”众生像树根一样,诸佛菩萨像花果一样,只有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悲心,我们才能成就无上菩提,也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。
  “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,令其无尽。”我们说利益一切众生,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,不是轻飘飘的,而要以猛利的心来回向,来祝愿。希望我所做的这一切,真正能利益众生。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,哪怕是最微小的事,都能成就无限功德。这是什么道理?任何一个再小的数字,只要乘以无穷大,就等于无穷大。相反,你做再大的事,只要没有跳出狭隘的我执,都是有限的。哪怕是把太阳系从银河系移出来这么大的工程,也是有限的。
  很多人发心做佛教事业,但做的时候没有注意用心,往往是用有限、有漏的凡夫心,充满我执,充满对事业的贪著。那么在做的过程中,恰恰是在成就自己的凡夫心,得到的功德将非常有限,只能成为人天福报,而不是无上菩提的资粮。如果要把所做的善行转化成菩提资粮,必须用无限的心去做。事情不在于大小,别人盖了很大的寺院,或是造多高的大佛,你只是做一件小事,但功德不一定比他们小。关键就在于,你要用清净圆满的心去做。那即使再小的事,也能成就无量功德。
  把每件事做好的标准是什么?第一,用良好的发心去做,每做一件事都想着利益一切众生;第二,在做的过程中尽心去做。如果达到这两个条件,不管结果如何,从你自身修行来说都是圆满的。反过来说,你做的事情再有意义,但心态不对,或者做的时候没有尽心,尽管事情可能做成了,但从你自身修行来说是不圆满的。因为客观上的圆满,有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。佛法讲因缘,自身努力只是其中一种因缘,可能很重要,也可能是次要的,你没办法决定一切。所以我们只要尽心了,对自己来说就是圆满的。至于整个事情的成败,是取决于共业。
  关键是在做事过程中,不能把心做坏了。如果用心不对,往往事情做成了,但心做坏了,这种现象相当普遍。我们出家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,做到后来放不下,非常可惜。因为他们不懂得发心的原理,所以才会出现种种弊端。如果这样做事,和修行的本意就相违背了。因为世间任何事业的成就,对我们乃至这个世界来说,只具有暂时的意义。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行,才具有永久的意义。所以对做事来说,用什么心发愿,最后把功德回向到哪里,是很重要的。
  “如此依上诸颂,了解其义。”以上所说的偈颂,从“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狮子,我以清净身语意,一切遍礼尽无余”,到最后的“回向众生及佛道”,都要根据讲解的内容去领会,然后不断思惟、熟悉。那么,在念诵过程中就容易随文入观。遵循《行愿品》开显的观修原理,当下就能成就无量的福德和智慧资粮。所以念诵时不能有口无心,而要注入这些观修。就像念“阿弥陀佛”,有持名念佛,还有观想念佛,观相念佛。但现在很多人念的时候就剩下几个符号,没有相应的观修,轻飘飘的没力量,达不到摄心的效果。如果我们能领会佛号具备的内涵,念的同时有相应观修,那么这句“阿弥陀佛”的分量就很重了。
  “如说思修,心不散乱,缓缓念诵,当得无量福德之聚。”念诵时要“如说思修”,按《行愿品》的内涵思惟观修,心自然不会散乱。然后慢慢念诵,不要着急。诵经不是完成任务,是帮助我们训练自己的心。这样念诵的话,就能招感无量福德。所以,我们修任何法门前,都可以将念诵《行愿品》作为前行。
  前面介绍了七支行愿的内容,下面是一段总结。
  “又礼敬、供养、请法、劝住、随喜等五支,即是积集资粮。”在七支供中,礼敬、供养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、随喜这五支的修行,主要是在积集福德和智慧资粮。其中,礼敬和供养偏向福德资粮,请转-法-轮和请佛住世偏向智慧资粮。当然这些不能绝对分开,只是侧重不同。
  “忏悔支是净除业障。”忏悔支教导我们,应该如何净除业障。生命中有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,具体内容将在中士道详细介绍。这里重点讲的是业障,也是三种杂染的核心。业建立在烦恼的基础上,生命延续又建立在业的基础上。这里说到净除业障,包含烦恼障和报障,是对修行及我们获得这个果报体构成的障碍。
  “随喜支中,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,令其增长。”修习随喜,不仅要对别人所修善行心生随喜,还要对自己所修善行深深随喜。比如对礼敬、供养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的观修,包括诵经、闻法,乃至生活中的微小善行,我们都能由衷地心生欢喜。通过随喜使善行增值,善根增长。
  下面会讲到业增长广大的原理。佛法讲缘起,认为一切都是变化的,这种变化就取决于因缘。所以我们要不断给善业浇水,使之增长。世间的人每天在给贪嗔痴浇水,所以现在这个世界物欲横流,泛滥成灾,就是因为生长三毒的土壤太肥沃了,张扬人类劣根性的环境太优越了。相反,一个人要净化心灵,却找不到适合的环境。过去,宗教场所就是净化心灵的最佳去处。遗憾的是,现在真正清净如法的寺院并不是很多。我经常说,如果寺院不如法,不清净,不仅是佛教界的问题,也代表众生的共业;不仅是佛教界的悲哀,也是社会的悲哀。当人们有了烦恼、痛苦,想通过宗教寻求解脱,结果连宗教场所也污浊不堪,那就找不到精神归宿了。所以我们要创造各种因缘,为自己增长善根,而随喜就是重要途径之一。
  “回向支者,即将所积、所净、所增长诸善,虽极微少,汇成众多。”回向支的作用,是将我们所积累的资粮,所净化的业障,以及通过随喜增长的福慧资粮汇集起来。虽然我们在按普贤行愿观修,但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,是建立在无明、我执的基础上。在这个心行基础上,所修一切功德都是有限的,没办法完全按普贤行愿那样落实,所以要通过回向,让微少的善根汇聚起来,积少成多。
  “现所受乐,虽将终尽,亦能令其绵延无穷。”我们现在通过善行感得的人天果报很有限,得到的快乐也很有限。如果用无限的心回向之后,哪怕很微小的善行,都会成就无限的功德。
  “总可合为集资、净障、增长无尽之三种。”总的来说,普贤七支行愿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种,第一是积累资粮,第二是净化业障,第三是增长无尽。
  前面以很大篇幅讲了普贤七支行愿,都属于六加行中的第五项“集资净障”的范畴。
  6.三事求加
  第六叫“三事求加”,即祈求加持。藏传佛教中,观想皈依境或资粮田都很复杂。前面也给大家提供了比较简明的方法:选一位自己相应的本尊,比如你念佛,觉得对阿弥陀佛比较熟悉,容易观想起来,就以阿弥陀佛为本尊。或是以观音菩萨为本尊,或是以释迦牟尼为本尊,或是以某位师长为本尊,把十方诸佛菩萨的一切功德,都融入观想境中,然后再把这个境界虚化。其中的重点在于,一是找到能观想起来的佛菩萨像,二是把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融入所观的佛菩萨像中,三是把观想的形象虚化,让这尊佛菩萨像融入无限。因为这尊像具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功德,所以他的存在就是无限的存在。
  进一步,把自己融入观想境中,完成最高的皈依。藏传佛教有格鲁的皈依境、宁玛的皈依境、噶举的皈依境。每个宗派的祖师不同,皈依境也不一样。作为汉传弟子来说,有我们熟悉的佛菩萨,如阿弥陀佛、观音菩萨等;也有我们熟悉的祖师大德,如道宣律师、六祖慧能、印光大师等。我们完全可以观想自己熟悉的佛菩萨和祖师。因为不熟悉的对象,观起来会比较费劲,所以有一定的灵活性。当然修《道次第》时,我们可以观想宗大师。如果修其他法门,则根据不同修法选择本尊,选择不同的皈依境。皈依境不一定很复杂,只观一尊也可以,因为一就是一切。如果因为太复杂而观不起来,还不如观一尊。
  “于所缘境,观想明晰而献坛供,请求加被。”观想清晰后,在所观的皈依境、资粮田献上供养,然后请求加被。我们每修一个法都要祈请三宝加持,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加持,这也是在和佛菩萨相应。佛菩萨为什么能加持我们?就是要深信自己和佛菩萨是不二的。在心的某个层面,我们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一体的,乃至和整个宇宙都是一体的,无二无别。具备这样的认知,佛菩萨自然能加持我们。如果我们是我们,佛菩萨是佛菩萨,加持起来就比较困难了。
  “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。”三事求加,即从三个方面祈求加持。第一,祈求善知识加持我们,迅速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。为什么特别讲“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”呢?因为这里的加行六法,是特别针对依止法所说的。如果是修念死无常,祈求内容就要相应调整,比如愿灭除执以为不死的恒常之心,迅速生起念死之心。如果是思惟三恶道苦,就是祈求佛菩萨加持,愿灭除不信因果轮回的断灭见,迅速生起认识恶道痛苦之心。也就是说,略示修法的祈愿和正行部分,要根据所修内容变化。修每个法,三事求加的内容都不一样。
  “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清净心。”第二,迅速生起恭敬善知识的清净心。
  “摧伏一切内外障难。”第三,摧伏一切内外障难,也就是亲近善知识、修依止法过程中的种种障碍。
  “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。”每当我们对皈依境观想清晰之后,就要向诸佛菩萨祈求以上所说的三件事,并且以非常虔诚而恳切的心祈求。就像孩子得了不治之症,母亲到佛菩萨面前祈求加持的心情那样。只有在真诚祈求中,我们才能转化心态。如果只是在敷衍佛菩萨,言不由衷地说着,会有效果吗?那样的话,我们不是在敷衍佛菩萨,而是在敷衍自己。
  六加行的内容到此结束。这些修行项目,主要是帮助我们集资净障。今后我们修每一个法,都要以这样的前行为基础。在这六个步骤中,洒扫住处是关于环境的,通过扫尘除垢、净化环境,帮助我们净化内心。而供养是在培植福田的同时,克服我执和悭贪,培养供养心。
  然后是皈依发心、观想资粮田,以此确立修行的方向和依赖。修行必须有方向,而依赖本身也包含着方法。在我们依赖的佛、法、僧三宝中,佛是榜样,法是方法,僧是修行助伴。而佛和僧又是以法为核心的。佛之所以能成佛,是因为他有法。学佛是为了解决生命问题,怎么解决?也在于依法修行。我们恭敬佛,恭敬善知识,还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闻法。所以皈依三宝的根本,就是皈依一种智慧,一种正确方法,以此实现生命的最高目标和价值。皈依不是形式,也不仅是身份的获得,其本身就包含着佛法的整个修行。很多高深的修法,都可以通过皈依来完成,关键是我们要有正见,有足够的智慧。
  观想资粮田则是明确皈依对象,不断强化皈依境和资粮田在心目中的重要性,把自己融入资粮田中。然后是集资净障,最好的方法是七支行愿,其中包含重要的观修。我们要经常读诵,随文入观。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其中内涵熟悉到什么程度。如果不熟悉的话,根本没办法观修。就像我们观修自己的父母亲,或是用心做过的事,哪怕很复杂,但只要去想,整个境界就历历在目了。我们对《行愿品》的观修,就取决于是否熟悉。如果熟悉,只要念到哪里,相关影像就会出现。语言是符号,但每个符号不是孤立的。如果我们熟悉符号背后的内涵,只要说到一个名字,影像马上出现,甚至会清楚地想到有关他的一切。所以,观修其实是心本身具备的能力。我们现在要训练的是,让心不去想别的,只是想着普贤菩萨的境界。就像我们熟悉的任何人或事,之所以熟悉,也是经过了长期训练,反复不断地熟悉。最后只要一想到这个人,有关他的一切就很清楚了。
  对普贤行愿的观修也是一样,需要通过训练来强化。不熟悉时要观察修,反复听闻之前给你们讲的这些内容,一遍两遍乃至七遍八遍地听。还有我讲的《认识菩提心》和《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》,这些本来是比较难的观修,可不少在家居士很认真地听,听上五遍十遍,就觉得能观修起来,对自己的修行帮助很大。为什么他们能这样?就是因为有这份信心和虔诚,而且反复听闻。一旦观修起来,对转化心念的作用难以估量。
  依七支供集资净障之后,进一步是祈求加持。
  对这些步骤首先要熟悉,然后是反复训练。我们每天打坐时干什么?就是干这个,不是干别的。大家先把基础打好,然后我会一步步引导你们。如果没有基础,即使给你们讲些高明的用心要领,修不起来也是没用的。事实上,普贤行愿的观修就包含了最高明的用心要领。当然还有其他方法,这不是唯一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