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5.依七支供集资净障

  五、对于助道顺缘、障道违缘,若不积忏,道则难生,而积忏方法以七支行愿最为扼要。
  ① 礼敬支
  彼中初于礼敬支,有三门总礼者,即“所有十方”等一颂是。谓非仅礼一方一世之佛,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由决定心,运用清净三业,恭敬而礼。
  三门各别礼敬中,初身礼,即“普贤行愿”等一颂。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复观自己化身无数,量等刹尘,而行礼敬。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,乃能发起。次意礼,即“于一尘中”等一颂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刹尘数佛,在菩萨众中,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。次语礼,即“各以一切”等四句颂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,一一头中有无量舌,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,赞佛功德。海者,是极多意。
  ② 供养支
  有上供养者,“以诸最胜”等二颂是。妙华者,谓人天上妙奇花。鬘者,用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。此二者或系实花,或系仿造。伎乐者,有弦器等之音也。涂香者,谓妙香泥是。最胜伞盖者,即盖中之殊胜者是。灯者,谓香油等灯,及能放光之宝珠等。烧香者,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。最胜衣服者,乃衣中之华美者是。最胜香者,谓能放香气遍满三千世界之香所掺合之香水是。末香者,香粉也,亦可燃烧。以此堆积,造成坛场,更加彩画,量等须弥者是。
  次,无上供养者,“我以广大”等一颂是。其有上者,即世间之供物,此乃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。此中后二句,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,一切加之,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。

  5. 依七支供集资净障
  以上,确立了皈依的境界,也明确了资粮田,即获得资粮的源泉。下面正式讲解,应该如何积累资粮。
  “五、对于助道顺缘、障道违缘。”在修行过程中,有助道顺缘,也有障道违缘。顺缘就是福德和智慧资粮。如果没有福德,你想出家,家人不同意;想修行,结果天天生病,或者烦恼重重,或者没人成就,或者要为生计奔忙。这都是因为缺乏顺缘,而违缘太多。为什么现在是末法时代?“末法”这两个字应该怎么理解?如果论物质条件,现代人比古人好得多,按理说很有福报。之所以是末法,主要从修行角度而言。比如诱惑太多,让人心浮气躁,妄想纷飞。以前的人虽然物质条件差,但生活简单,更重视精神生活。现代人虽然物质条件好,但在物欲中陷得很深,活得很辛苦,反而忽略了精神生活。
  我常说,古人崇尚宗教、哲学,而现在一流的头脑忙着搞钞票;古人景仰圣贤、哲人,而现代人崇拜的是歌星、影星。从这种价值取向可以看出,现代人的素质不升反降。如果只是追求物质快乐,人和动物是没什么差别的。动物也会设法吃好一点,住好一点,人不过是花样多些而已。而且今天的人爱耍小聪明,世间知识太多,我慢太重,这就特别需要积累资粮,忏悔业障。只有把集资净障的基础打好,修行才能一帆风顺。如果自以为是,最后将一事无成,白白浪费宝贵人身,非常可惜。
  “若不积忏,道则难生,而积忏方法以七支行愿最为扼要。”积就是积集资粮,忏就是忏除业障。如果不集资忏障,培养助道顺缘,消除障道违缘,我们就很难成就佛道。而集资忏障的方法,以普贤菩萨的七支行愿最为精要,包括礼敬支、供养支、忏悔支、随喜支、请转-法-轮支、请佛住世支、回向支。
  《普贤行愿品》出自《华严经》最后一品,经中的所有修行,最后都落实到普贤菩萨的行和愿。所以,这一修行法门非常殊胜。我和《行愿品》很有缘分,早在1996年,柏林寺就请我讲《行愿品》。那是我第一次讲这部经,每天都观想普贤菩萨在加持我,结果很有灵感,顺利地讲了下来,还整理出《学佛者的信念》。普贤菩萨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议。不过当初讲的时候,还没上升到观修层面。这两年因为我自己在修行上有些提高,对《行愿品》的认识又不一样了。所以今年(2004)又讲了三次,先在无锡青山寺讲了一次,然后在苏州定慧寺讲,暑假在大庆净觉寺再讲。
  过去,我们对《行愿品》只是泛泛地读一读,不了解其中的修行奥妙,没能把它变成一种观修。事实上,《行愿品》蕴含着高深的观修原理。我讲《行愿品》时总结了两句话,就是“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。《行愿品》就是帮助我们模拟佛陀品质,就像临字帖一样,把心按佛菩萨的心行去调整。以佛菩萨的功德作为观修所缘境,然后把心往那个层面调整。在所有修行中,这是最直接的方法。藏传佛教中,把《行愿品》作为重要前行,非常重视。晋美彭措法王临终时就教导弟子:你们要读诵《普贤行愿品》。在汉传佛教中,《行愿品》也影响广泛。但总体上,大家是把《行愿品》作为集资净障的前行。
  事实上,这部经本身也是最高明的正行,是成佛的临摹方法。《行愿品》有长行和偈颂两部分。我们如果光看偈颂,观想起来确实比较难,但在长行中,从“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世尊”,到修行者的“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”,本身就是非常详细的观修仪轨。当然,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观修起来的,因为它的见地非常高。
  凡是最高的见地和用心方法,很难完全通过理解接受,而要通过信来接受。所以,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对上师的信。禅宗也是同样。弟子问老师:什么是佛?老师说:我说给你听,怕你不信。弟子说:大德说的,我怎么不信?老师说:你就是佛,相信吗?当然,这不只是认识上的直下承担,关键是心行的相应。学人必须在老师指点下,认识心的本来面目。心有很多层面,老师会指点你,这个不是或这个就是。这种指点非常关键,正是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。一旦知道这个层面是怎么回事,只要不断地熟悉、保任,修行功夫就会突飞猛进。否则,你只是在妄心中瞎折腾,一天到晚忙来忙去,却越修越茫然。
  总之,《行愿品》不仅是前行,是集资净障的最好方法,同时也是正行,是最高的观修方法。接下来将具体解读七支行愿的偈颂部分,我们先合掌念诵。

  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狮子,我以清净身语意,一切遍礼尽无余。
  普贤行愿威神力,普现一切如来前,一身复现刹尘身,一一遍礼刹尘佛。
  于一尘中尘数佛,各处菩萨众会中,无尽法界尘亦然,深信诸佛皆充满。
  各以一切音声海,普出无尽妙言辞,尽于未来一切劫,赞佛甚深功德海。
  以诸最胜妙华鬘,伎乐涂香及伞盖,如是最胜庄严具,我以供养诸如来。
  最胜衣服最胜香,末香烧香与灯烛,一一皆如妙高聚,我悉供养诸如来。
  我以广大胜解心,深信一切三世佛,悉以普贤行愿力,普遍供养诸如来。
  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
  十方一切诸众生,二乘有学及无学,一切如来与菩萨,所有功德皆随喜。
  十方所有世间灯,最初成就菩提者,我今一切皆劝请,转于无上妙法-轮。
  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诚而劝请,唯愿久住刹尘劫,利乐一切诸众生。
  所有礼赞供养福,请佛住世转-法-轮,随喜忏悔诸善根,回向众生及佛道。

  以上包含了七支供养,前四个颂是礼敬支,第五到第七的三个颂是供养支,接着是忏悔支、随喜支、请转-法-轮支、请佛住世支,最后是回向支。通过对这些偈颂的理解、观想和落实,能迅速积累福德、忏悔业障,是最先进的修行方法。所以藏传佛教非常重视七支供,将此作为一切法门不可缺少的基础。成佛的修行不仅要证悟空性,还要发菩提心,圆满慈悲,同时不断消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,这需要很大的力气。所以禅宗有三关,教下在见道之后还要修道,都离不开七支行愿。
  藏传佛教有位大德说,诸佛和诸佛见面,也会修七支行愿。经典还记载了诸佛之间的互相赞叹。释迦牟尼说,阿弥陀佛宣讲的法门如何殊胜,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殊胜。阿弥陀佛说,释迦牟尼才了不起,能在众生难调难伏的五浊恶世说法度众。可见,赞叹是特别好的修行。这和拍马屁不一样,赞叹是以清净无染的心,随喜别人的功德。在赞叹过程中,也在成就自己的善心和功德。而拍马屁是从贪嗔痴出发,比如别人有钱有地位,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,是带着有所得的心,是不清净的。所以用什么样的心很重要。心用错了,就是拍马屁;心用得对,就是赞叹,将成就无量功德。
  下面解释七支行愿的具体内容,这是帮助我们用最高的效率集资净障。七支行愿不只是简单的愿望,所有这些行和愿,都要配合观想完成。如果只是以我们现有的凡夫心修,那种行和愿是非常渺小的。
  ① 礼敬支
  礼敬支的相关内容共有四个颂。按十大愿王来看,包含了“礼敬诸佛”和“称赞如来”的内容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将它们归纳为“礼敬支”的范畴。
  “彼中初于礼敬支,有三门总礼者,即‘所有十方’等一颂是。”我们用什么去礼敬诸佛?无非是身口意三业,即身体的行为、语言的行为、思想的行为(起心动念),此外没有别的行为。《行愿品》关于礼敬的四个颂,正是根据身口意三业界定的。第一个颂属于三门总礼,即从身口意三门总的说明。下面三个颂是别礼,分别告诉我们,如何从身体、意念和语言来礼敬。
  礼敬诸佛在修行中非常重要。作为佛弟子,我们每天都会礼佛。为什么要这么做?对修行的意义是什么?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。
  第一,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性。我们只会礼敬自己恭敬并觉得重要的人,对不恭敬、不重要的人,自然不会行如此大礼。通过不断礼敬,可以强化佛菩萨在心中的地位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会常随佛学,心才能不断向佛菩萨靠拢。就像年轻人因为崇拜某个明星,就会从各方面模仿他,和这个明星的风格相应。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,同样能起到这种效果。只不过所缘境不同,一个是佛菩萨,一个是明星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,这往往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。
  第二,当我们对佛菩萨生起恭敬心时,内心就会得到净化。这种恭敬和虔诚,当下把妄想、烦恼、贪嗔痴净化了。所以我们在大殿等庄严的场所,或是和自己崇拜的人在一起时,是不敢胡思乱想的。正是当下这一念虔诚,把我们的妄心净化了。相反,如果我们在一些复杂而污浊的环境中,就容易胡思乱想。
  第三,当我们礼敬诸佛时,当下就能产生无量福德,这也是积累资粮的过程。当然,用不同的心去礼敬,所获福德是不一样的,对内心的净化程度也是不一样的。《行愿品》为我们提供了最先进的方法,通过这种方法礼敬,效率简直高得不得了。现在有个口号叫“科学是第一生产力”,科学从哪里来?其实是人心创造的。归根结底,心才是第一生产力。现在普贤菩萨就指导我们,如何以最快速度有效地积累资粮。
  三门总礼的内容,出自《行愿品》第一个偈颂:“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狮子,我以清净身语意,一切遍礼尽无余。”首先指出了礼敬对象。我们平常礼佛,一般是礼一尊佛或一位菩萨,比如释迦牟尼佛或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等。而普贤菩萨告诉我们,应该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为礼敬对象。印度人以狮子为兽中之王,而佛菩萨是人道中最优秀的,所以称为“人狮子”。
  “谓非仅礼一方一世之佛,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”我们礼佛不是礼一尊佛、两尊佛,而是要礼无量无边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菩萨。如果礼敬对象只有一尊佛,只能获得一份功德;如果是两尊佛,可以获得两份功德;如果礼敬对象是无限的,所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限的。如何礼敬无量诸佛?就要通过观想完成。观想十方世界每粒微尘都是一尊佛,所谓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
  “由决定心,运用清净三业,恭敬而礼。”山河大地其实都是佛身、佛德的显现。这种知见不是靠你的理解来接受,因为你们现在的知见还没达到这个高度。如果我把其中原理说出来,你也能理解一点,但比较困难。这就需要以信仰来接受,相信师长不会骗你。这里所说的决定心,就是深信不疑。法师和你们说,要观每个微尘都是一尊佛,你就观十方世界每个微尘都是一尊佛。那么你在礼敬时,就是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因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佛,自然容易生起清净心,从而摆脱贪嗔痴,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,恭敬而礼。这种清净三业和观修境有关。当我们观十方三世每个微尘都是佛,心当下是清净的。再以这种清净心礼敬一切诸佛,即“我以清净身语意,一切遍礼尽无余”。
  《行愿品》的每个愿,都是以“尽虚空遍法界”为开始。正是因为这种心量,所以普贤菩萨的大愿被称为“愿王”。如果仅从内容来说,从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、广修供养、忏悔业障到普皆回向,其实都很平常,哪部经论不讲这些?为什么唯独普贤行愿被称为愿王?原因就在于,其中讲到礼敬诸佛时,是以一切诸佛作为礼敬对象;讲到恒顺众生时,是以一切众生作为恒顺对象。这种礼敬和恒顺不是一天两天,而是“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”。
  这样一种愿力,在空间上是无限的,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。这种无限的心,就是佛菩萨的心。当你用这种境界来训练自己的心量,就是在训练佛菩萨的心量。如果这种心量在你的心行已经成熟,那你和佛菩萨就没有区别了。普贤行愿的殊胜就在于此,礼佛是无限的,度众生是无限的,一切境界都是无限的。
  “三门各别礼敬中,初身礼,即‘普贤行愿’等一颂。”三门别礼,即如何用身体、意念、语言礼敬诸佛,分别以三个颂来解读。首先是身礼,即“普贤行愿威神力,普现一切如来前,一身复现刹尘身,一一遍礼刹尘佛”。当我们礼佛时,要以普贤行愿作为自己的行愿,以普贤菩萨的所缘境作为自己的所缘境。我们需要在普贤菩萨和师长的加持下做这种观修。
  “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复观自己化身无数,量等刹尘,而行礼敬。”我们观想每个微尘都是一尊佛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整个宇宙没有什么不是佛身的显现,不是诸佛功德的显现。同时观想自己化身无数,诸佛菩萨像微尘那么多,我也像微尘那么多。在每尊佛菩萨面前,都有一个我在礼佛。然后以无量无边的我,礼敬无量无边的诸佛。
  “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,乃能发起。”当我们这样观想时,前提是对普贤行愿生起定解,深信宇宙中有微尘数那么多的佛,同时深信自己也像微尘数佛那么多,在每尊佛面前都有一个自己。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信解力,才能发起广大的礼敬。这是说明如何以身体礼敬。
  “次意礼,即‘于一尘中’等一颂。”接着介绍思想、意念的礼敬,相关内容是“于一尘中尘数佛,各处菩萨众会中,无尽法界尘亦然,深信诸佛皆充满”。这和上一个偈颂所说的是两个层面。第一个层面,观想宇宙中的每个微尘都是一尊佛;第二个层面,观想每个微尘中都有宇宙所有微尘那么多的佛。那得多少佛?就是宇宙所有微尘数的平方。那么这个世界除了佛以外,还有没有别的东西?没有了。所以这是一种极高的修行,即密宗所说的净观。把一切都观成佛,然后安住在这种境界。
  “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刹尘数佛,在菩萨众中,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。”不但每个微尘中都有宇宙微尘数那么多的佛,在每尊佛的身边,还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。这个世界除了佛菩萨以外,再也没有任何别的。能够这样观想的话,凡夫心还能不能找到落脚点?娑婆世界还有没有落脚点?没有了,一切都是佛身、佛德的显现。所以说,《行愿品》是甚深的观修方法。对刚才所说的这些道理,我们必须生起坚定的信解。当你深信不疑,并对这种所缘境生起恭敬心,就是在不断忆念佛菩萨的功德。在“皈依三宝”的部分会讲到,佛菩萨功德主要有悲德和智德两种。当我们这样观想时,整个宇宙都是佛菩萨慈悲和智慧的显现,大悲周遍,智慧周遍。我们忆念佛菩萨的功德,生起礼敬之心,然后把自己融入无尽的大悲,融入无尽的智慧。这样观想的话,就可以完成最高的礼敬。
  “次语礼,即‘各以一切’等四句颂。”第四个颂说的是如何用语言礼敬诸佛,相关内容是“各以一切音声海,普出无尽妙言辞,尽于未来一切劫,赞佛甚深功德海”。前面已经观想我们有那么多身体,现在继续观想更多的细节,用语言来礼敬。
  “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,一一头中有无量舌,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,赞佛功德。海者,是极多意。”我们要观想自己每个身体都有无量的头,每个头又有无量的舌头,每条舌头都能发出无量的美妙音声。能不能观想得起来?当我们这么一层层地往上推,最后会出现什么心境?就是宇宙中的一切声音,不管是汽车声、读书声,还是风声、雨声、鸟叫声、鸡犬声、牛羊声,都被转化成赞叹佛菩萨功德的音声。所有这些赞叹的音声,最后又转化为佛菩萨的功德。这个观想是一步步推进的,把所缘的一切境界,都转化成佛菩萨的境界;把五浊恶世的所有音声,都转化成赞叹佛菩萨的音声。让我们的心安住在佛菩萨的功德中,进一步,把心融入佛菩萨的功德中。最后这个世界只有佛菩萨的功德,只有我们自己成就的功德。因为我们和佛菩萨本来就是一体,是无二无别的。这确实不容易观想起来,所以要反复地训练。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赞叹佛菩萨时,所成就的功德,当下就和佛菩萨一样。
  从身口意三业的礼敬可以看出,普贤行愿之所以被称为愿王,是因为这种观修确实殊胜,没有哪种方法能更快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。所以说,普贤行愿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。
  ② 供养支
  接下来讲第二“供养支”,即如何供佛,共三个偈颂,包括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。有上就是有限,即通常的供养;无上就是无限,要通过观修完成,属于特殊供养。
  “有上供养者,‘以诸最胜’等二颂是。”有上供养包括两个颂,就是“以诸最胜妙华鬘。伎乐涂香及伞盖,如是最胜庄严具,我以供养诸如来。最胜衣服最胜香,末香烧香与灯烛,一一皆如妙高聚,我悉供养诸如来”。在佛法修行中,供养非常重要。供养和布施都属于供给所需,在内涵上有相通之处,但供养特别含有恭敬之意。比如我们对父母、师长、诸佛菩萨,就不能说布施,而要说供养。
  供养的意义主要有三点。第一,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性。如果每天供佛,就说明心中有佛,说明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。就像父母在你心中很重要的话,你会经常想到父母,有什么好东西会首先供养父母。反之,你就不会想到,更不会主动去做。行为从哪里来?任何一种行为都体现了我们的心行。你有什么样的心,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。反过来说,每种行为又在强化我们的心行。每做一件事,或每想一件事,都是强化心行的过程。我们皈依三宝,需要让三宝在心中树立崇高地位。这个地位不是一下子就有的,需要通过不断的观修和实践来强化,供养正是起到这个效果。
  第二,供养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贪著、悭吝之心。我们为什么被绑在轮回中出不来?就是因为贪著。在贪嗔痴三毒中,以贪为首,它就像绳索,让我们对拥有的东西执著不舍。如何克服这种贪心?就要通过舍。当我们修供养时,舍弃的不仅是物质,更主要是舍弃对物质的贪著之心。人天乘讲舍;解脱道也讲舍,比如出家就是最大的舍,要舍弃对世俗、物欲、家庭的占有;菩萨道修行更要舍。所以,舍字蕴含着重要的修行。供养和布施,都是舍的不同表现方式。
  第三,供养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无量福德。福报来自过去的培植,包括悲田、敬田、恩田。而所获福报的多少,则取决于供养对象和供养者的发心。首先是供养对象的修行和道德高低。就像有的田地很肥沃,有的田地很贫瘠。供养不同的田,福报是不一样的。如果是肥沃的土地,就能生长很多东西;如果是贫瘠的土地,收获则很有限。但更重要的是在于你的心,你用什么样的心供养,心量有多大,所获得的福德就有多大。能供养的心,甚至比所供养的田更重要。
  《大智度论》讲到一个故事,舍利弗尊者供养佛陀一碗饭,佛陀把饭布施给了狗。那么是舍利弗供养佛陀的功德大,还是佛陀布施狗的功德大?在一般人的想象中,一定是供养佛陀的功德大。但论中的答案是,佛陀布施狗的功德大。因为佛陀的发心是无限的,由这种无限发心所产生的福德,也是无限的。而舍利弗供养佛,虽然所供对象的德行至高无上,但舍利弗的发心还不是无限的,没有佛陀那么圆满。可见,客观的田虽然重要,但主观的心更重要。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“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暗,则无所见。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见种种色。”心不住于相,就是无限的,呈现的状态就像虚空一样。虚空是无限的,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。以这种无限的心做任何一件事,当下都是无限的。所以在供养过程中,用什么样的心供养非常重要。
  “妙华者,谓人天上妙奇花。鬘者,用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。此二者或系实花,或系仿造。”《行愿品》中,首先是“以诸最胜妙华鬘”来供养。妙华,就是人间或天上最好的花朵。鬘者,印度人喜欢把花串成一串串的花鬘,挂在脖子上,也作为迎接贵宾的供养,以示恭敬。花或是花鬘,可以用真花,也可以用仿造的花。
  “伎乐者,有弦器等之音也。”伎乐,就是有弦器等发出的声音,比如琵琶、古琴、古筝等。用音乐供佛是佛教的传统,尤其是大乘佛教中,我们每天唱诵的“天上天下无如佛”或“阿弥陀佛身金色”,再配合钟鼓引磬,就是非常好的梵乐。自从台湾星云法师把佛教音乐带入社会上的剧院,大陆也逐渐兴起了这种风气。江苏的唱念在全国非常有名,所以也在组织佛教音乐会。
  “涂香者,谓妙香泥是。”涂香就是涂在身上的香料。现在有什么霜什么膏,那些女士们一会儿刷点这个,一会儿涂点那个。古代也有,叫妙香泥,应该是檀香、沉香之类的香料制成,以此作为供养。
  “最胜伞盖者,即盖中之殊胜者是。”过去的帝王出门,随从打着华丽的云罗伞盖。佛教的重大法会中,也有这个传统。伞盖是作为装饰的,本身都很漂亮,而最胜伞盖是其中最殊胜的。
  “灯者,谓香油等灯,及能放光之宝珠等。”所供养的灯,可以是香油之类的灯,也可以是能放光的宝珠。
  “烧香者,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。”烧香是指通过燃烧散发香味的线香等。香不要多,一支或三支都可以,关键是烧上等的香,用各种香料调配或单纯一种都可以。有些地方烧香感觉像在烧庙,烧得又多,质量又差,制造空气污染,把菩萨都要熏跑了。
  “最胜衣服者,乃衣中之华美者是。”最好最精美的衣服,也可以拿来供养。包括我们平时得到新衣服,先在佛前供一下,然后自己再穿。
  “最胜香者,谓能放香气遍满三千世界之香所掺合之香水是。”最胜香,是以最殊胜的、香气能遍满三千世界的香料所配制的香水。
  “末香者,香粉也,亦可燃烧。”末香就是香粉,也可以用来燃烧。
  “以此堆积,造成坛场,更加彩画,量等须弥者是。”《行愿品》讲了这么多供养,“天种种香,涂香、烧香、末香,如是等云,一一量如须弥山王。燃种种灯,酥灯、油灯、诸香油灯,一一灯炷如须弥山,一一灯油如大海水。以如是等诸供养具,常为供养。”每种供品都像天上云彩那么无量无边。这就要靠观想去转化,把山河大地所有的一切,用观想转化成供养诸佛的香、花、鬘、灯、油,以此修习供养。
  接着说无上供养。比如我们供养一炷香,这炷香是有限的;供养一朵花,这朵花是有限的。事实上,每个东西的存在又是无限的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所说“一即一切”。我们之所以把这些当作有限的,是因为著相,所以一就是一。如果放下执著,每个存在的本身也是一切。正因为这样,诸佛菩萨才有可能“于微尘中转大法-轮”。因为微尘本来就是一切,所谓的有限,其实都是心的设定。只要撤除设定,任何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。当我们有了这种认识,每供养一个东西都可以观想,它的存在就是一切,周遍整个宇宙。用这样的心行修习供养,即使再微小的供养,当下都能成就无量功德。
  “次,无上供养者,‘我以广大’等一颂是。”所谓无上供养,就是“我以广大胜解心,深信一切三世佛,悉以普贤行愿力,普遍供养诸如来”这个偈颂。如何把有限的供养转化成无限?这就需要广大的心量,要把普贤菩萨的心量转化成我们的心量,把普贤菩萨的愿力转化成我们的愿力,把普贤菩萨所缘的境界转化成我们的境界。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观想完成,并对观想境深信不疑。
  胜解,就是坚定不移的信解。从观想的意义上说,你想什么,它最终将成就什么,所谓一切唯心造。我们想一想,世上哪样东西不是心造出来的?事实上,人类五千年文明都出自这颗心,“只怕想不到,不怕做不到”。凡夫心是有限的,尚且能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类文明,如果跳出凡夫心,立足于生命的本觉智慧,自然就能成就一切。所以,心的潜在力量是无量无边的。我们现在的心之所以有限,是因为被凡夫心束缚了。就像一个人的驾驶水平再高,会开越野车,会开飞机,会开坦克,还会开航空母舰,可现在给你一辆手扶拖拉机。你有再大的本事,也不能让拖拉机飞起来,不能让它在海中航行。同样,尽管我们的心具备佛菩萨那样的潜质,可它的作用是透过凡夫心表现出来的,被我法二执禁锢了。如果能从我法二执中跳出来,当下的作用就是无限的。我们要对心具有的功能深信不疑,以普贤行愿打开凡夫心。密宗为什么要对上师深信不疑?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对上师所说的法深信不疑,才会老老实实按这样去观修。真正做到的话,成佛并不是很难,因为你直接就是对照佛的境界在调整心行。但如果你不相信,觉得自己是愚痴凡夫,业障深重,从这个起点开始修,的确是很费劲的。
  “其有上者,即世间之供物,此乃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。此中后二句,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,一切加之,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。”供佛时,首先以世间物品供养,这是佛菩萨以神力变化的。然后观想自己就是普贤菩萨,对所供的有限的香、灯、花、鬘等等一切,以普贤菩萨的广大愿力,把有限转化成无限——所供的供品是无限的,供养的诸佛菩萨是无限的,能供养的心也是无限的,所谓心境相当。
  通过这种观修提升我们的心,安住在无限的心,无限的所缘境。这时还有我吗?还有我所吗?当心安住在这种境界时,贪嗔痴还有没有立足点?你可以贪一件东西,但没办法贪一切;你可以嗔恨一个人,但没办法嗔恨一切。所以当你以一切作为所缘境时,贪和嗔就没有立足点了。这是高级的观修,本来不该这么早就给你们传授,先种种善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