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四、依止的胜利

  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,得近佛位,诸佛悦豫,常遇善知识,不堕恶趣,速断一切烦恼恶业,不背菩萨行,常具正念,功德资粮渐渐增长,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。
  复次,敬事善知识者,则先时所积当受恶报之业,能于此世身心少感不安,或梦中稍受微苦,即可转灭令尽。此之善根,较诸供养无量佛陀尤为超胜,胜利之大如是也。

五、不依止的过患

  若不如法依师,此世易为病扰,或为魔侵,后世堕于恶趣,感受无量苦恼。
  《五十颂》云:“勿令阿阇黎,少分生烦恼。无智相违背,定入阿鼻狱。受种种极苦,说之深可怖。由谤阿阇黎,于中常止住。”
  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云:“但闻四句偈,若不奉为师,百世生犬中,复当生贱族。”(此偈勇译误为经说,当更正。)
  复次,诸未生之功德不生,诸已生者失坏。常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,亦令功德损减,过失增长,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。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,悉应断之。

六、总明其义

  须知,共所称许之喇嘛瑜伽教授者,即如上说。若仅少次缘念,殊嫌不足。必行者心生决定,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,应长时依止。
  如伽喀巴(噶当格西)云:“于依师时,恐有所失而折本。”盖不知依止法,将无利而有亏损,此依师法(故如法依师)比较余法尤为重要,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。我辈烦恼粗重,又不知事师法,或知而不行,多生众罪,此须努力忏改防护。诚能如是,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。

四、依止的胜利

  这部分告诉我们,修依止法能带来什么样的殊胜利益。
  “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,得近佛位。”如法依止善知识,会使我们靠近佛陀的果位。这不是一般的世间利益,而是最上等的出世间利益。佛法的整个修行过程都离不开善知识,所以佛陀说,善知识是全梵行。
  “诸佛悦豫,常遇善知识,不堕恶趣,速断一切烦恼恶业。”如法依止善知识,十方诸佛都会为之欢喜,并赞叹说:你的生命有希望了。当我们和善知识结下善缘,在未来生命中,就能生生世世遇到善知识,修习佛法,不堕恶趣。进而在善知识的引导下,迅速断除一切烦恼和恶业。
  “不背菩萨行。”依止善知识,就能发起菩提心,不舍弃菩萨道的修行。这是非常艰辛的,远不如独自在水边林下修行那么自在。因为众生真的难度,很多时候不识好歹,要对一切有情生起平等、慈悲之心,必须有极大的耐心。在菩提心还不稳定的情况下,可能发着发着就退心了,所以要不断训练和强化。但如果我们不发菩提心,不行菩萨道,就没办法圆满开发生命潜在的功德,成就暇满人身的最大价值。在这个过程中,离不开善知识的引导。
  “常具正念。”我们内心有很多念头,就像电视有很多频道。其中最常出现的,就是我们最执著、最熟悉的心理状态,比如贪嗔痴,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心念。这些无始以来的心念,都是以无明为基础,根深蒂固。其力量足以主宰我们。所以我们要用佛法帮助自己建立正念,进而以此替代一切的不正念,让它在生命中具有绝对的主宰力量。这都需要在善知识引导下,通过长期训练来完成。否则,凡夫总是心随境转,很难时时保有正念。
  “功德资粮渐渐增长。”在善知识引导下,修习五戒十善、三十七道品、六度四摄等,功德资粮才能逐渐增长。否则就像幼苗没有浇水一样,会很快枯萎。为什么很多人修着修着就没感觉了?就是因为你还不熟悉自己要培养的正念,一旦进入其他心灵频道,根本就找不到原本要修的心行了。
  “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。”修行要有善知识的引导,有环境的增上。这样的话,功德资粮才能渐渐增长,成办现前和究竟一切利益。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是以这两大利益为基础。现前利益是通过下士道五戒十善的修行,给我们带来现生的幸福快乐,并招感未来的人天乐果;究竟利益包括声闻成就的解脱,和菩萨成就的无上佛果。不论现前还是究竟利益,都离不开对善知识的如法依止。
  “复次,敬事善知识者,则先时所积当受恶报之业,能于此世身心少感不安,或梦中稍受微苦,即可转灭令尽。”敬事就是恭敬地侍奉善知识。做到这一点的话,过去生积集的、本来会让人堕落恶道受苦的各种罪业,因为现在如法地依止善知识,就能重业轻报。比如今生身心稍微有点不舒服,得个感冒头痛之类;或是在梦中受些小苦,比如梦到被老虎追赶,或是从悬崖掉落等。总之,招感微小的苦报,就能灭除这些罪业。
  “此之善根,较诸供养无量佛陀尤为超胜。”依止善知识得到的善根,比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更大。因为供佛只是得到福报,但真正断烦恼、开智慧、解脱生死,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。佛陀不能直接代替你修行,也无法当面引导你,只有依止善知识,才能如法修行。
  “胜利之大如是也。”以上,说明了依止善知识得到的殊胜利益。可以说,一切修学功德,包括善行的成就,都是由依止善知识而来的。

五、不依止的过患

  接着介绍不依止的过患。这是《道次第》的套路,非常符合凡夫的心理。凡夫做事总带着有所得的心,有利益才愿意做。尤其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,你要和人说“无所得”,谁也不以为然。佛陀非常了解这一心理,打开大乘经典,不论《金刚经》《华严经》,还是《般若经》《法华经》,都在宣说读诵、受持、弘扬这些经典的功德。比如《金刚经》就有七次校量功德,一次比一次殊胜。佛陀说了空、无相、无所得的法义,担心学人偏空,再反复多次地告诉你,修学这些经典有多少功德。用《维摩经》的话说,就是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”。因为人们的功德观是建立在世俗观念上,总以为做世间的事才有好处,却不知学佛能给我们带来无量利益。所以在大乘经典中,常常宣说功德利益。当然《金刚经》同时也提醒我们,不能执著,不能心有所住,否则功德是很有限的。
  《道次第》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引导基础上。三士道的建立,正是围绕现前和究竟两大利益,以下士道帮助我们成就现前利益,中士道和上士道帮助我们成就究竟利益。包括每一法的修行,同样如此。比如皈依,为什么要皈依三宝?皈依有什么好处,不皈依有什么过患?比如修依止法,为什么要修依止法?修依止法有什么好处,不修有什么过患?比如念死,为什么要念死?世间人不必说念死,仅仅说到“死”这个字都害怕,宗大师就告诉你,念死有什么好处,不念死有什么过患?再如念三恶道苦,为什么要念恶道苦?念了有什么好处,不念有什么过患?还有发菩提心,为什么要发菩提心?发了究竟有什么利益,不发有什么过患?如此种种,始终围绕利益和过患加以引导。这是佛菩萨和祖师大德的良苦用心。
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从孟老夫子开始就讲义,讲道德,不能讲利益。因为耻于言利,觉得难以启齿,反而导致很多伪君子。虽然大家嘴上不说利益,心里却在计较。可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,中国古德的著述中也很少谈及利益。西方文化则认为,只要不伤害别人,追求利益是正常的,没什么不可以。在整个社会受到西方影响的今天,大家都在理直气壮地谈利益,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羞耻。所以我们弘扬佛法时也需要善巧,要告诉他们学佛有什么好处。当然,这种利益和世间法不同。因为学佛将得到殊胜的利益,无限的利益,而且不能执著。如果执著,利益就会变得很小。但不执著不等于没利益,只会让利益变得更大。佛菩萨为我们这些凡夫说法,实在太费心了。
  《道次第》立足于现前和究竟两大利益,建构每一法的修行。使我们明白,为什么要修,应该怎么修。这个套路简明实用,特别符合凡夫心理,所以说,《道次第》对大众修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。
  “若不如法依师,此世易为病扰,或为魔侵。”如果不能如法依止师长,今生就容易被病苦折磨,或是被魔所侵害。佛教讲的魔有四种,即天魔、五蕴魔、死魔、烦恼魔。天魔,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波旬,在解脱生死前,我们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。所以当你修行将要成就,将要跳出他的管辖范围时,他就会来干扰。五蕴魔,指业力形成的有漏色身(色蕴),以及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我们要借助它来修行,但这些同时也是修行的障碍,必须在修行中一一超越,突破各种感受,战胜各种妄想。死魔,即死亡,这也是一种魔,随时会结束我们拥有的无价生命。烦恼魔,即贪嗔痴等一切烦恼。所以说,魔不仅是外来的,根源还在于我们内心,所谓魔由心生。我们每个人既有佛性,也有魔性。
  “后世堕于恶趣,感受无量苦恼。”因为没有如法地依止师长,就不能有效修行。死亡之后,来生就可能堕落恶道,招感无量苦恼。后面会讲到三恶道苦,真是让人心惊胆战。
  “《五十颂》云:勿令阿阇黎,少分生烦恼。无智相违背,定入阿鼻狱。受种种极苦,说之深可怖。由谤阿阇黎,于中常止住。”《事师五十颂》说,不要让自己的亲教师有一点点不高兴。如果自己没有智慧,和师长的意愿相违背,还自以为是,甚至诽谤师长,将来一定会堕落阿鼻地狱。这是处境最糟糕的地狱,投生其中,将承受种种极大的痛苦,说起来非常可怕。如果你诽谤自己的亲教师,所造的恶业,将使你在阿鼻地狱安家落户,难以出离。
  “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云:但闻四句偈,若不奉为师,百世生犬中,复当生贱族。”过去,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曾说:听人为你说了四句偈,如果不将他奉为师长,就是不恭敬法,将因此堕落,投生为狗长达百世。即使后来投生人道,也会生于低贱的种族。这充分说明了恭敬师长的重要性。中国古人说“一字之师”,如果我们已经听了四句偈,当然应该奉为师长。不过这里所说的“奉为师”,和真正的依止师长还是有程度的不同。前面说过,根本的依止师要具备十德,至少要打五折。而这个偈颂说的是,只要听人说过佛法,就应该像恭敬师长那样恭敬他,此外并没有更多的责任。昂旺朗吉堪布说,只要没有建立师徒关系,即老师没把你当作弟子,你也没打算依止这位老师。那么,虽然他曾对你说了四句偈,不奉为师也没有太大罪过。但严格地说,凡是给我们说过佛法的,还是应该当作老师看待。佛陀在因地为半偈舍身,就是重法的榜样。
  “复次,诸未生之功德不生,诸已生者失坏。”如果不如法依止师长,那么你尚未生起的功德将不会产生,已经生起的功德,因为没有善知识的呵护而缺乏力量,在心灵世界被逐渐边缘化,甚至被烦恼遮蔽。
  “常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,亦令功德损减,过失增长,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。”如果不如法依止师长,就不能种下亲近善知识的因缘,未来将常常遇到恶知识,以及不好的伙伴。亲近什么样的人,就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,所谓近墨者黑。这样的话,我们的功德将随之损减,贪嗔痴却不断增长,从而带来各种不可爱乐的结果。
  “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,悉应断之。”所以在修学过程中,我们应该断除一切能招感苦果的因。怎么断除?就是依止善知识,远离恶知识。因为一切功德的成就,都离不开善知识引导。

六、总明其义

  “须知,共所称许之喇嘛瑜伽教授者,即如上说。”共所称许,指藏传佛教各宗派都很重视。喇嘛瑜伽教授,即上师相应法,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。我们要知道,各宗修行共同重视的上师相应法,就是前面所说的怎样如法依止上师。
  “若仅少次缘念,殊嫌不足。”如法依止,包括意念和加行的依止。也就是从思想到行为,都要和上师相应。在此过程中,一方面是通过观想调整心行,一方面是通过实际行动完成依止。如果你只是偶尔忆念一下,依止法就不能在你心中形成重要地位,你也无法和上师功德相应。只有不断亲近并侍奉上师,缘念上师功德,心才能和上师相应。
  “必行者心生决定,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,应长时依止。”所以,学人对自己选择的具格善知识,应该长时间地依止。
  关于亲近善知识,善财童子是广学多闻的典范。另一种情况,是选择善知识之后就终身依止,而不是今天在这里参一下,明天在那里参一下。就像有的人,今天修这个法门,明天修那个法门;今天读这本经,明天读那本论。根机不够的话,就会无所适从。所以说,如果找到能完整指导修行的善知识,有时一个就够了;如果觉得某个法门能使自己终身受益,一门深入地学进去就够了。当然,也可以参考其他法门,但修学必须有中心。否则,虽然想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但智慧不够,东一下西一下,最后可能什么都不是。
  藏传佛教的仲登巴,是阿底峡尊者最得意的弟子。他一生好像只亲近过五位善知识,其中三位只见过一面,听过一次开示,还有一位也是短暂的接触。当他遇到阿底峡尊者后,就终身侍奉尊者,从来没有离开。所以,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亲近善知识、广学多闻的内涵。因为善知识难遇,尤其是现在的佛教界,知见纯正并能指导学人修行的师长并不多。不少人想要修行,为了参访善知识到处跑,最后跑得一身烦恼习气,浮躁不安。这里所说的“应长时依止”很有针对性,正符合当前的情况。
  “如伽喀巴(噶当格西)云:于依师时,恐有所失而折本。”关于如何事师,噶当格西伽喀巴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开示:在依止善知识时,很多人因为不能如法依止,非但不能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有效修行,得到利益,反而造下不少罪业。就像做买卖亏本一样,得不偿失。
  “盖不知依止法,将无利而有亏损。此依师法比较余法尤为重要,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。”为什么会“有所失而折本”?宗大师的解释是:因为不知道如何依止,非但没能好好修行,反而因为轻蔑师长、说是道非而造业。这是学人很常见的心理。不少佛学院学生就会评价:这个老师怎样,那个老师怎样,却不懂得发现他人的功德和长处。因为我们的内心污浊,就会寻找污浊的对象,就像苍蝇喜欢叮那些死猪死狗。还有什么鱼找鱼、虾找虾、乌龟找王八之类,都是说明你有什么样的心,就会招感什么样的境。凡夫为贪嗔痴所惑,总爱寻找他人的过失。这就必须通过观修,克服烦恼,战胜不良心理。我们观修善知识的功德,就是引发内在的善心。当我们和善知识的功德相应时,就在成就自身的功德。反过来,我们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时,就在引发自身的凡夫心。
  在《道次第》的修行中,依止法特别重要。失去这个根本,其他一切法都修不起来。就像一棵树,有了树根才能枝繁叶茂,否则就会枯死。在修学过程中,依止法就相当于树根。如法依止善知识,就是在呵护树根。这样才能在善知识的引导下,进一步念死无常,念三恶道苦,发出离心,修菩提心。所以依止法是入道根本,是究竟成就解脱道和菩萨道的根本。
  “我辈烦恼粗重,又不知事师法,或知而不行,多生众罪,此须努力忏改防护。”宗大师提醒说:我们这些凡夫烦恼粗重,所有行为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,总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做事,我喜欢怎样,讨厌怎样,不懂得如法地依止善知识。或者虽然知道,却没把它当作一回事。比如我们学了《道次第》,知道应该在意乐和行为上依止师长,可还是凭着情绪行事,觉得这些不过是说说而已;或者觉得这些是说给别人听的,不是给我听的;或者觉得做一点就不错了,不必那么麻烦;或者觉得别人也没这样做,不需要那么认真。总之,东想西想,就是找借口不做。既难以从固有习惯中走出来,也舍不得让自己的缺点受到伤害。这样就会造下众多罪业,使自己修学无成。这是凡夫的一大毛病,必须努力忏悔,认真落实依止法。
  “诚能如是,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。”常啼菩萨是《般若经》记载的一位大菩萨,他为了求法,从东方到西方、南方、北方,跑了很多地方,去亲近弘扬《般若经》的菩萨。因为没钱供养,他就卖掉自身的血肉拿来供养,是舍身求法的典范。此外,善财童子也是亲近善知识、广学多闻的榜样。如果我们能如法依止善知识,不久也能像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那样,为了寻求善知识,百城烟水,精进不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