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7.善说法
  上之六德,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,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。如云:“佛非水洗众生罪,亦非手拔有情苦,非将己德移于余,唯为说法令解脱。”
  如颂所言,善知识欲成熟他人,除为开示正法,令其随顺修持之外,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。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,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,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。
  8.具悲悯
  具悲悯者,即说法之意念清净,非为名利承事。
  博多瓦呼井拿瓦(敬俄瓦)曰:“里抹补(列摩子),我随说几许法,未曾一次自觉善哉,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。”
  9.精  进
  言精进者,谓作他义利,坚固勇悍也。
  10.断疲厌
  断疲厌者,数数宣说,不生疲倦,能忍宣说之难行故。
  博多瓦云:“具三学、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。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,难忍疲厌,闻者不解其言,但以具前五德故,凡亲近者皆得受益。又,宁敦师不善辞令,纵为施主咒愿一次,人莫解其所谓,然以具足五德,亦能饶益徒众。”
  彼众德全具之师,处此末法虽不易得,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,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。
  然师为万善之根本,诸欲依师修心者,当知彼师应具之相,励力访求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,于具彼诸相之因,亦当勉焉。

  7. 善说法
  “上之六德,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,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。”上面讲到的六种功德,主要是善知识自身应该具备的素养。但作为善知识来说,不仅要调伏自己,具备自利之德,更要调伏他人,具备利他之德。所以选择善知识的十个标准中,还有四个是从利他的角度来说。为什么需要善知识来帮助我们,意义在哪里呢?
  “如云:佛非水洗众生罪,亦非手拔有情苦。”在度化众生方面,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。其他宗教所说的拯救,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,像基督教的因信称义,因信得救。你只要有信仰,上帝觉得你表现不错,就让你上天堂了。那么佛陀是怎么度化众生的呢?佛陀不是用水来清洗众生的罪业,也不是用手摸一下,就把你的痛苦拔除了。在印度,印度教信徒相信在恒河沐浴就能清洗罪业。我讲《阿含经》时查过资料,在一些节日,会有几千万人冲入恒河,以洗涤罪业。佛陀在《阿含经》中专门批判了这种做法:如果跳到河里洗一洗就能除罪,那么鱼整天生活在河里,早该生到天堂了。所以佛教认为,众生的罪业要靠自己修行和忏悔,才能对治。
  “非将己德移于余,唯为说法令解脱。”佛陀不是把自己的功德转移给众生,而是通过说法,令众生解脱痛苦。我们从佛陀那里得到的利益,就是依法修行,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。善知识对我们的利益也是同样。我们通过亲近善知识,而能听闻正法,依法解脱。
  “如颂所言,善知识欲成熟他人,除为开示正法,令其随顺修持之外,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。”正如以上偈颂所说:善知识要成就众生,利益众生,就是为他们开示正法,引导他们依法修行,这才是佛法的正道。而不是说,给你用水洗一下,或是摸一摸,吹口气,这些虽有加持作用,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真正了生死,断烦恼,还是要靠法,要依戒定慧修行。如果给你吹口气就解决问题了,佛教和其他宗教就没什么区别了。
  “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,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。”善知识利他的四点中,首先是善说法。佛陀在世间说法四十五年,是以音声教化为主。我们选择的依止师,也要善于通过说法,有次第地引导弟子修学。能否正确引导大有学问,佛教界现在之所以培养不出人才,就是缺乏正确引导。不少人进了佛学院,非但修学没有上路,甚至连信心道念都没了。如果引导正确的话,大家走入佛法殿堂后,就能从知见到修行逐步成就,而不是越学越没感觉。有些人学得没感觉了,只好回到社会上;在家过得没感觉了,就再出家,反反复复。这都是没有善知识引导的结果。当然,也是自己的福德因缘不够,所以遇不到善知识,没有良好的引导,白白浪费了暇满人身。
  “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。”作为说法者,还要善于将自己领会的佛法,通过说法引导他人,深入到所教化的弟子心中。
  8. 具悲悯
  “具悲悯者,即说法之意念清净,非为名利承事。”第八是具足悲悯,作为依止师,要以清净心说法,纯粹是为了利益众生。只要众生需要,我就为他说法,没有任何条件,不看对方有没有地位,和我有没有关系。任何附加条件都没有,心完全是清净的,不是为了名声说法,也不是为了得到供养说法。光这一点,真正做到就不容易。
  “博多瓦呼井拿瓦曰:里抹补,我随说几许法,未曾一次自觉善哉,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。”这里的名字有不同音译,里抹补就是对井拿瓦的尊称。博多瓦曾经对井拿瓦说:我随便哪次说法,不论说得多还是说得少,没有一次自我感觉说得不错。为什么?是不是他说得不好呢?这句话其实大有深意,其用意就在下面这句“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”。因为他每一次说法时,只是因为观众生苦,从而生起悲悯心,为他们说法。他只看到众生的需要,此外没有任何想法。
  而常人每做一件事,关注的是自我感觉。比如说法说得好,就有成就感,觉得很得意,很开心;说得不好,就有挫折感,觉得不高兴,不舒服。这是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。这种开心和不舒服,都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。开心是因为心落入成就感,不舒服是因为心落入挫折感。而博多瓦的心不是安住于自我,只是看到众生的需要,感受到众生的痛苦,所以他从不感觉自己说得好。这就说明,他真正是以悲悯心说法,不是为了自我感觉而说。我们不要以为这个道理很简单,要落实到心行并不容易,需要通过不断观修完成。
  9. 精  进
  “言精进者,谓作他义利,坚固勇悍也。”第九是精进,就是在修行和弘法利生的过程中,勇猛精进,不怕劳累。这也是利他必须具备的德行。
  10. 断疲厌
  “断疲厌者,数数宣说,不生疲倦,能忍宣说之难行故。”十德的最后一条是断除疲厌。平常人总干同一件事的话,就会心生厌倦。但如果要当菩萨,为了说法、帮助众生,就要忍受这种厌倦,进而以精进克服厌倦。当然,有时不妨休息几天,也能调整情绪,因为心有自我修复的功能。此外还能通过禅修,以智慧观照,可以在短时间化解厌倦。
  以上讲到作为依止师必须具备的十种德行。但具足这些德行的善知识,不要说现在,即使在当时也不容易找到。怎么办呢?又不能不依止,那就只能打折。所以宗大师再给我们指了一条出路:其中有五种是核心,特别重要,并引博多瓦的话加以说明。
  “博多瓦云:具三学、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。”博多瓦说:具足戒定慧三学、通达真实、有悲心这五点是最重要的。前面讲到,真实有两个层面。最高层面是契入空性,退而求其次,是具足闻思正见。这是契入空性的重要武器,所以八正道的第一个就是正见。如果依止师没有正见,那你跟着他学就完了。第五是有悲悯心。如果这位老师通达三学,修行成就很高,但他不爱搭理人,那你找了也没用,有和没有是一样的。所以说,这五点是核心条件。我们衡量善知识是否合格,主要看这五点;选择善知识,也要从这五点去考量。
  “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,难忍疲厌,闻者不解其言。”阿阇黎就是亲教师。博多瓦举例说:我的老师漾尊滚阿阇黎,既没有多闻,也缺乏耐心,说法时容易疲厌。因为一个人即使修行有成,还是会受先天习气的影响。比如有人很有耐心,有人很没耐心,这些习气不会因为见到空性就立刻改变。如果这样的话,就没有声闻和菩萨的区别了。为什么声闻不喜欢入世?就是一部分人没有耐心,懒得去管世间这些繁杂的事。这也是一种串习。而且漾尊滚阿阇黎说话的口音还特别重,别人也听不懂他说些什么。过去很多老法师们说法也是这样,他说得很热闹,很欢喜,但口音很重,你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。
  “但以具前五德故,凡亲近者皆得受益。”虽然这位老师没有多闻,没有耐心,说法还让人听不懂,但因为他具备三学,而且通真实、有悲心,只要和他在一起,他所散发的正能量,就能使周围的人受到感化,从中受益。因为每个人的心都像发电厂一样,会不断散发能量。你和慈悲的人在一起,会感到祥和;你和嗔心重的人在一起,会觉得躁动。这点我想大家都能感觉到。你去亲近高僧大德,哪怕他没说什么,你在他身边坐着,就觉得很安详,很自在,好像什么问题都没了。
  “又,宁敦师不善辞令,纵为施主咒愿一次,人莫解其所谓。”博多瓦又讲到另一位不善于说话的宁敦师。人和人不一样,有人辩才无碍,雄辩滔滔,也有人口齿比较笨拙。但这不代表修证功德。有人很会说,但行为特别糟糕;有人不善于说,但有实修功德。如果既有实修功德又善于说法,当然就是宝了;如果不能兼具的话,还是自身德行更重要。所以,虽然宁敦师不善辞令,哪怕为施主说一番祝福语,别人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。按佛教的规矩,出家人接受供养后,要为施主祝福。我们每天吃饭时念的“若为乐故施,后必得安乐。饭食已讫,当愿众生,所作皆办,具诸佛法”,就是一种咒愿。因为得到施主供养,现在把功德回向给他,祝愿他快乐幸福,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。
  “然以具足五德,亦能饶益徒众。”博多瓦说,虽然宁敦师不善辞令,但因为他具足五德,所以也能饶益徒众。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。因为他有这种身教,虽然不会说法,但你每天可以看他做什么,跟着学习。
  佛陀的教法不只是言教。在经典中,除了佛陀的说法外,也记载了佛陀的生活。比如《金刚经》开头,就是佛陀到舍卫城乞食,然后回来洗脚、打坐,接着才开始说法。我们可能觉得,这只是一个生活场景,和佛法有什么关系?其实,佛陀的三业大用都是佛法。当一个人契入空性,具足佛菩萨那样圆满的智慧和慈悲,那么他的行住坐卧都在表法。所以佛法不只是说出来的,还包括做出来的。有时候,做的比说的力量更大。可见,只要具足这五种德行,哪怕不会说,一样是好老师。
  “彼众德全具之师,处此末法虽不易得,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,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。”宗大师提醒我们说:前面所说的具备十德的老师,哪怕是打过折的五德,在末法时代都不容易找到。即使这样,你也不要去依止那些缺点很多,或是功德和缺点各一半的人。你所依止的师长,至少功德要超过过失,优点要超过缺点。宗大师知道末法时代善知识难遇,所以一再给我们打折。否则找不到老师,就更没方向了,但还是要有底线。
  佛法博大精深,修行的用心又如此微妙,不是靠自己随便学一学就能上路的。除非你的慧根特别深厚。就像辟支佛,虽生在无佛之世,但看到花开花落,就能从无常现象中契入空性;再如六祖慧能,听到《金刚经》,就会产生极大震撼。这都属于非常特殊的根机,但现在这种人太少了,所以必须有老师指导。
  你们不要把佛法当作世间知识,觉得自己都能看得懂,不过如此。什么叫懂?你懂多少?如果这个法义的内涵是一百分,你懂得几分?自己看,最多懂三五分,有十分就了不起了。这也叫懂,懂二十分也是懂,懂五十分也是懂,懂八十分也是懂。你懂到什么程度?就像我自己,在不同时期读同一部论典,感受都不一样。早年读,跟后来读不一样;前几年读,和现在读又不一样。你自己读,能理解到什么程度?能理解其中的全部内涵吗?如果没有老师引导,靠自己学,即使看很多参考资料,所能理解的还是很有限。所以不要以为我能看懂就满足了,觉得不需要听了。
  “然师为万善之根本。”最后,总结依止师长在修行中的重要性。宗大师告诉我们:善知识是一切善法成就的根本,这正是《阿含经》所说的“善知识是全梵行”。所谓全梵行,就是能帮助你成就一切功德。在学佛路上,一切功德的圆满,都离不开善知识。
  “诸欲依师修心者,当知彼师应具之相,励力访求。”“修心”这两个字大家比较熟悉,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就是完整的修心次第。也就是说,整个佛法修行都要落实到修心。下士道的修行是成就增上善心,中士道的修行是成就出离心,上士道的修行是成就菩提心。学佛的究竟处就是修心,整个修学过程,就是修心的过程。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修行,就要根据以上所说的,善知识应该具备的标准和功德相,努力寻找。
  “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,于具彼诸相之因,亦当勉焉。”那些准备摄受弟子、为他人作依止的人,也应该对照善知识需要具备的德行,在因上努力。
  我们对法信受奉行到什么程度,在心行上落实到什么程度,就取决于对法的尊重程度,对法师的尊重程度。你们不要觉得这是小事,其实不然。中国佛教界有几十所佛学院,从1980年开始办学,办了二十多年,但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多,能讲、能写、信心道念好、对法有深刻领悟的很少。原因就是忽略了这些基础。
  很多人学法,是把它当成一种知识。你们在社会上接受了十多年教育,多少已形成惯性,很容易把学习当成接受知识。进入研究所之后,也会带着同样的心态接受佛法。这对学法一点好处也没有。这次开讲《道次第》,不厌其烦地给你们解读说听轨则,就是希望你们开始就能树立良好习惯,培养对法和法师的恭敬。这对我们在研究所几年的修学大有好处。未来自己当了法师,也能在弘法中将此传递给弟子,建立良好的传承,良好的修学习惯。
  我们能否如法地听闻法,能否如实地接受法,直接关系到法的健康传播。你们不要以为这个道理很简单。学佛,其实不在于知道了多少高深的道理,关键在于领会了多少,落实到心行的有多少。很多道理听起来很简单,没什么特别,但要通过强化来完成。你要问问自己:究竟做到了没有?究竟对心行产生多大影响?这才是最关键的。如果没有对你的心行产生影响,即使再听一百次、一千次也不多。我们学了法义,就需要去落实,而不是作为一种道理,姑妄听之,这样是没用的。这是观念的转化,也是心态的转化。整个佛法修学,无非是从观念到心态的转化。如果学法不能落实到心行,不能转化观念和心态,学得再多有什么用?
  前面讲到《道次第》的依止法,其中包含两部分。首先是善知识的选择及依止的意义。“依止法”作为道前基础,是整个《道次第》的重要环节。修行成就与否,从某种程度,就取决于依止法修得如何,取决于对依止师的选择和信仰。藏传佛教的整个修行,是建立在对依止师的信仰基础上。这种信具有绝对性,必须视师如佛。所以对于依止师的选择就特别重要,不是随便找个老师就建立师徒关系,而要通过慎重的选择和考察,确定他在知见和德行上可以作为老师。作出这个选择后,就要全身心地依止。这是修习依止法的两个关键。一是对依止师的选择,一是对依止师的信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