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2.说法轨则
  ① 思惟说法之胜利

  《俱舍》云:“无染行法施,如经而宣说。”彼自释云:“是故若诸邪妄说法,及染污心希求利养、恭敬、名闻而宣说者,彼等皆坏其大福利,故说法者发心清净最为重要。”
  昔恭巴云:“余未尝有一次不先修无常而后说法。”若不顾视利养等而行法施,当生两聚二十种胜利,如《劝发增上意乐经》广说。
  《具威猛经》云:“一俗人以无量布施,若说一四句偈,其功德尤为殊胜。”(勇译脱此经,为一居士所问而说,昂旺朗吉堪布注)
  ② 于大师及法生起承事
  佛中转-法-轮,在灵鹫峰说《般若》了义经时,自敷法座。可见,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。故当念法与大师之功德及恩惠,生起恭敬。
  ③ 以何意乐及加行而说
  【说法之意乐】
  第一,意乐。如《海慧请问经》中说:“住五种想,谓自作医师,法如药物,视听者如病人,视如来是正士,愿法久住。”此五想之外,并于眷属修慈心。
 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,及推后之懈怠,与数数宣说之疲厌、扬己之长、彰他之短、于法生吝、希求衣食财物等过。当作是思惟:为自他得成佛故,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,为我安乐资具。
  【说法之加行】
  第二,加行。须澡浴清净,著鲜洁衣,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。
  坐已,诵降魔咒。法会方圆百由旬内,魔不能侵。纵有窜入,亦不能作障碍。此《海慧问经》中所说。
  既诵咒已,舒颜悦色,具足定义、支分、譬喻、理由、教证而为宣说。
  ④ 观机而说
  如《戒经》云:“不请不当说。”谓不启请,不应宣说也。虽然启请,亦当观其根器。若知是器,虽未劝请,亦可为说。此《三昧王经》所言也。
  诸余威仪,如律广明。
  3.完结时共作轨则
  于说听之诸善根,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。能如是作,则每说听一次,决定能生经中所说之诸胜利。且依此说听要规,先时所集轻人贱法一切罪障,悉得消灭,亦能遮止新造诸恶。
  昔诸善士皆注重此事,而本论前代传承诸师尤加虔诚。倘于此节未获定见,心未转动,则任广说何种深法,如致本尊变魔,即彼妙法亦成烦恼助伴,事例实亦多矣,可谓从初一错至十五。
  诸具慧者,于此说听规律,勉励以学,当知此于诸教授中最为殊胜前导。

  2.说法轨则
  接下来介绍说法轨则。这一条看似和大家关系不大,其实不然。因为我们学法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,将来终归要走向社会,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培养说法的能力。作为一个说法者,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心态?怎样为他人说法?其中包括四点。
  ① 思惟说法之胜利
  第一,思惟说法究竟有哪些好处,能带来什么样的殊胜利益。《道次第》的高明之处在于,整个建构都是以利益为基础。三士道就是建立在两种利益之上:一是现前利益,获得人天乐果;一是究竟利益,那就是成佛。对众生来说,没好处的事都不愿意干。佛陀深知众生的根机,所以在《金刚经》《华严经》《般若经》等经典中,不时插播一段广告,比如读诵《金刚经》的四句偈有多少功德之类。就像现在的连续剧,播两集就插段广告。当然,佛陀这么做的性质和商业广告完全不同,不是要卖他的产品,更不是要从大家身上获利。相反,佛陀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。因为众生智慧不够,只能看到眼前利益,意识不到法对生命的重要性。所以佛陀才不断地插播广告,校量功德,让我们思惟法的殊胜利益,对法引起重视。
  “《俱舍》云:无染行法施,如经而宣说。”《俱舍论》是格鲁的五部大论之一,在印度佛教史的地位很高,被称为聪明论,属于部派佛教的纲要书,在汉传佛教也备受重视。《俱舍论》说:用没有染污的心行法布施,按经文义理如实宣说佛法,是作为说法者应该具备的心态和认知。
  “彼自释云:是故若诸邪妄说法,及染污心希求利养、恭敬、名闻而宣说者,彼等皆坏其大福利,故说法者发心清净最为重要。”《俱舍论》对以上这句话解释说:如果不能按经教原有的义理如实宣说,而是带着错误观念妄解佛法。比如有些人以唯物论的观点批判佛教,或作出带有偏见的评论。从佛法角度来说,这些都属于邪说、妄说。还有一种情况,尽管说的是正法,但说法者发心不正,不是为了如实传播佛法,也不是为了真正利益众生,而是希望通过说法获得金钱、供养和名声。本来,以清净心说法能得到虚空般广大无边的福报,但带着染污心,或是邪说、妄说,就会失去这些福报,而且还有罪过。现在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,这和几十年来所受的教育有关,加上各种文艺作品和媒体的误导,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佛教,更不能进一步接受佛法。这样将断人慧命,罪过很重。总之,说法者的发心必须清净,一方面要如实弘扬如来正法,另一方面要想着利益众生,除此以外,没有丝毫别的想法。
  “昔恭巴云:余未尝有一次不先修无常而后说法。”昔恭巴是噶当派的格西,他说:我没有一次不是先修无常,然后再说法的。也就是说,他在说法前先观修世间无常,生死无常,这样就会真切意识到佛法对众生的重要性。另一方面,因为有无常想,就不贪著说法带来的名闻利养。作为说法者,会有人供养、恭敬、赞叹,有名有利。如果不修无常的话,就容易对这种恭敬、礼拜、供养生起贪著。修无常观,意识到这一切是虚幻的,可以帮助我们去除由说法引起的贪著。否则,就可能因说法引发很多后遗症,追求名利,贪图享受,最后被恭敬和供养毁了。
  “若不顾视利养等而行法施,当生两聚二十种胜利,如《劝发增上意乐经》广说。”如果说法时以清净心而说,不是为了恭敬、利养,不为利、衰、毁、誉、讥、称、苦、乐八风所动。其中,利是利益,衰是衰损;毁是被人诋毁,誉是得到美誉;讥是被人挖苦,称是受人称赞;苦是痛苦,乐是快乐。世人都被八风左右,时时被吹得内心动荡。如果不在乎这些利养,以清净心说法,就能生起双倍的二十种功德,这在《劝发增上意乐经》有广泛说明。
  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也说到这二十种功德。第一是成就正念,由正见落实为正念;第二是成就胜慧,因闻思和说法成就智慧;第三是成就觉慧,指思惟的智慧;第四是成就坚固,使正见、正念和智慧得到巩固;第五是成就智慧,这是指加行道的智慧;第六是随顺证达出世间智慧,即根本智;第七是贪欲微劣,贪欲越来越少;第八是嗔恚微劣,嗔恚心的力量越来越弱;第九是愚痴微劣,愚痴心越来越弱;第十是魔不得便,以正确发心说法,魔也没办法找你麻烦。就像世间那些官员,如果没有贪心或嗜好,是不会被拉下水的。厦门有个走私大王赖昌星,行贿很有一套。他说只要这人有嗜好,我就能把他搞定。你喜欢钱就给你钱,喜欢女人就给你女人,喜欢出国就让你出国。喜欢什么就给什么,其实就是魔的手段,而人性中的贪嗔痴是和魔相应的。但如果你内心清净,无所贪无所求的话,那魔对你也没办法。
  十一是诸佛世尊而为护念,诸佛经常关照你,加持你;十二是诸非人等为之守护,天龙八部经常在暗中保护你,这是最有力的保险;十三是诸天助成威德,天人也赞叹你,协助你;十四是怨敌不能加害,冤家敌人想要害你,没办法得逞;十五是诸亲爱人永不乖离,因为你的动机清净而纯正,身边的菩提眷属就不会离开你;十六是言教威重,说法有分量,有威力;十七是其人当得无怖畏,说法时理直气壮,没有无谓的担心;十八是得多喜悦,以清净心说法,当下就是欢喜的;十九是智者称赞,受到有智慧的人称赞;二十是所行法施,是所堪念,所行的法布施会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力量。我觉得,真正以清净心说法,确实能成就这二十种利益。反之,如果以不清净的心说法,虽然也会得到名闻利养,但和这二十种利益相比,实在微不足道。你们应该去算一算,看看哪种利益更大,不要抓了芝麻丢了西瓜。
  “《具威猛经》云:一俗人以无量布施,若说一四句偈,其功德尤为殊胜(勇译脱此经,为一居士所问而说,昂旺朗吉堪布注)。”这里有个注,说大勇法师的译本漏了这句话。《具威猛经》说:在家人用很多金钱来布施,但比不上一位法师说四句偈。也就是说,说四句偈所得到的功德,远远超过在家人用无量珍宝布施的功德。相关的道理,《金刚经》和《行愿品》说了很多。比如以恒河沙数七宝布施,乃至以恒河沙数身命布施,也比不上受持读诵《金刚经》,乃至为人解说四句偈的功德。因为再大的财施,得到的是外在福报。而法施能帮助我们断烦恼,开智慧,从根本上改变生命品质。所以财施的功德再大,也比不上法施的功德。
  ② 于大师及法生起承事
  第二,对大师和法恭敬承事。在佛教中,大师通常是指佛陀,其他人都不宜称为大师。
  “佛中转-法-轮,在灵鹫峰说《般若》了义经时,自敷法座。”佛陀曾三转-法-轮,分别是初转、中转、三转。《解深密经》记载,初转说《阿含》,中转说《般若经》,三转说《解深密经》及如来藏这一系经典。佛陀当年在灵鹫山中转-法-轮,说《般若》了义经典时,曾经自己铺设法座,表示对法的尊重。所谓了义,即最高、最究竟的经典。从格鲁派的角度,以《般若经》为了义。当然,《般若经》在佛教中的地位确实重要。在汉传佛教的判教中,把般若判为通教。所谓通教,指通前通后,通化三机,是大乘佛教的基础。包括华严见、如来藏见,都是建立在般若性空的基础上。只有具备空性见的认知,才能更好地学如来藏,或契入华严境界。如果没有这个基础,学如来藏会落入常见,学华严则无法领会“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”的境界。
  “可见,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。故当念法与大师之功德及恩惠,生起恭敬。”可见,不仅说法者要恭敬法,连佛菩萨也要恭敬法。为什么法那么重要,以致于如来也尊重法?《行愿品》说:“以诸如来尊重法故,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。”因为诸佛也是由法而生,通过依法修行,才有诸佛的成就。所以说,般若是诸佛之母,即《心经》所说的“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作为说法者,自然要尊重法,对法生起恭敬心。
  藏传佛教有很多好规矩,比如对法的尊重,拿到法宝就在头上顶戴一下,值得学习。汉传可能是受禅宗影响,不太在乎形式。禅宗和藏传正相反,藏传佛教充满形式感,而禅宗非常朴素,没有任何形式感。早期的禅宗丛林,甚至“不立佛殿,唯树法堂”。只有禅师说法的地方,连大殿都没有。因为禅宗重视对空性的证悟,不重视外相,但一般人的修行还是要从相上入手。如果没有对佛和法的恭敬,直接就说这些了不可得,最后往往会无所适从。
  如果对佛不重视,对法不重视,那么佛和法就不能在我们内心产生强大的力量,又靠什么来对治贪嗔痴?如果佛和法不能在心中生根,没有崇高地位的话,占据主导的依然是贪嗔痴,是五欲六尘。所以说,藏传佛教重视对佛和法的恭敬,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而禅宗的一些理念,对初学者或普通人的修行并不适合。如果佛和法在心中已有崇高地位,只是因为著相,使他在心行上不能突破,那么禅宗这些观念会有对治作用。
  我们学《道次第》,也要从对佛的恭敬、对法的恭敬、对法师的恭敬入手,忆念佛陀对众生的恩惠,忆念法在生命中的重要性。在不断忆念的过程中,佛和法在内心的分量就会越来越重,我们的心行也会逐渐与此相应,最终成就佛和法的功德。所以对佛和法的重视,蕴含着重要的修行。在“皈依三宝”的部分,我会进一步把其中原理告诉大家,包括为什么要重视,对修行和心理的意义是什么。我们有了这些认识之后,会更容易接受。
  ③ 以何意乐及加行而说
  第三,说法者要以什么心态和方式说法。
  【说法之意乐】
  “第一,意乐。”首先是意乐,用什么样的心态说法。
  “如《海慧请问经》中说:住五种想,谓自作医师,法如药物,视听者如病人,视如来是正士,愿法久住。”此处引《海慧请问经》说,说法者要具备五种想。首先是把自己观想为医生,有救死扶伤、治病救人的职责。从佛法的角度来说,我们要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想到六道一切如母有情在轮回中受苦,不能视而不见,从而生起拯救的责任。事实上,这比世间医生的责任更为重大。第二是把法观想为治病的药物。第三是把闻法者当作病人看待,对他生起纯粹的悲悯之心。既然他是病人,本来就有种种烦恼,如果他不懂事骂你一句,你会和他计较吗?事实上,凡夫就是这样的。我们之所以会和别人计较,乃至生气、失望,就是觉得这人不讲道理,觉得他不该这样。其实,那是因为你用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去要求他,或是用比较高尚的道德去要求他,如果你把对方看作病人,甚至是精神错乱的病人,就不会和他计较,只会看着他可怜。因为这些所作所为,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受害者。想到这些,我们自然就能生起悲悯之心。第四是以如来作为自己的楷模和行为标准。第五是通过我们的发心和行愿,令正法久住。
  “此五想之外,并于眷属修慈心。”除了这五种观想外,我们还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眷属,对他们生起慈心。无尽生死中,六道众生都曾和我们有过父母、兄弟、姐妹的关系。既然他们是眷属,我们忍心看着他们在轮回中受苦吗?我们不管,谁去管他们?当我们有这样一种观想后,慈悲心自然就能生起。
  “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。”这是说法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。尽管闻法者要视师如佛,但并不是意味着,说法者真的已经达到佛的境界。事实上,他可能还是凡夫,也会有凡夫心的表现。作为说法者,特别需要断除嫉妒心。比如担心哪个法师说得比我好,弟子比我多,就有意诋毁对方。这么做的目的,不是出于对法义的抉择,也不是为了正法久住,而是嫉妒和我执的表现。米勒日巴尊者在世时,就有一位法师对他诋毁得很厉害,后来尊者还专门去教化他。中国也出现过这种情况,菩提达摩到来时,有好几拨人给他投毒。六祖慧能当时躲到猎队那么多年,一方面是为了长养圣胎,一方面也是躲避争抢衣钵的人。所以当我们开始说法时,要避免这个问题。
  “及推后之懈怠,与数数宣说之疲厌。”同时还要避免说法时的懈怠,或是因为经常说而感到厌倦。如果出现这些情绪,需要通过不断发心,用菩提心来化解。我接触过的老一辈法师,感觉他们说法的干劲真大。像过去的茗山老法师、梦参老法师,经常被人家请去说法,一说就几个月,这种干劲年轻人也比不上。
  “扬己之长、彰他之短、于法生吝、希求衣食财物等过。”在说法时,如果纯粹出于名利心而自赞毁他,说自己了不起,说别人不行,在菩萨戒中就属于犯戒。此外,有些人舍不得把自己理解的法如实告诉他人,或是为了衣食和名闻利养而说法,这些都是我们要避免的过失。
  我们在学法过程中,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心,并让这种发心成为串习,未来才能成为清净的说法者,一心为利益众生而说。如果学法时动机不纯,想着将来当个法师,有很多人供养,还有很多人拜,很威风,那么以后说法时自然就想着这些。所以现在就要养成良好习惯,将来才会有如法的心行。否则,将来很难有正确的发心。尤其是现在市场经济的诱惑那么大,必须让我们的清净心、精进心形成强大的习惯,否则就不知走到哪里去了。
  “当作是思惟:为自他得成佛故,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,为我安乐资具。”我们要思惟,我就是为了自己和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说法。以这种清净心说法获得的福德智慧,就是对我最好的报酬。除此以外,我不希求外在利益,也不希求任何别的东西。作为我来说也是这样,在给你们说法时,当下获得的心行进步,及知见上的受益,本身就是最大的报酬。
  【说法之加行】
  “第二,加行。”加行,就是说法者应该怎么做。前面的意乐是说心态和思想准备,下面是具体行为。
  “须澡浴清净,著鲜洁衣。”我们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说法,要衣冠整齐,身心清净,这是表示对法的恭敬。如果是正式说法,还要搭衣(僧伽梨),具足威仪。其实闻法者也是一样,应该具足威仪。因为恭敬本身就是帮助我们获得清净心的重要增上缘。如果我们不当作一回事,很容易进入放逸的状态,就会法不入心。所以,清净的加行可以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。
  “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。”要在清净庄严的地方敷设法座。我们在教学时也很重视氛围,不论是过去上课的图书馆,还是现在营造的环境,都很清净。我们希望营造一个环境,和普通的教室不一样。你们在社会上听课听惯了,进入那种教室,就觉得是来批发知识的。现在的环境和你原来接受知识的方式不一样,进入这个氛围,就容易有清净心,安住闻法。
  “坐已,诵降魔咒。”说法会有各种障缘。这个“魔”不一定是天上的魔王波旬,因为你还没到成佛的时候,不必劳天魔大驾。到你快成佛时,他才会亲自出动。佛经中有四种魔,即烦恼魔、死魔、五蕴魔、天魔。这里所说的“魔”,是指所有对我们说法、闻法、修行构成障碍的因素。
  “法会方圆百由旬内,魔不能侵。纵有窜入,亦不能作障碍。此《海慧问经》中所说。”通过诵降魔咒,或是《心经》《大悲咒》《楞严咒》之后,魔就不能入侵,从而减少障缘。纵然有个别魔进入法会现场,也不能构成障碍。事实上,如果我们真正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学,这个观想本身也有强大的力量,能消除一切障缘。这是《海慧问经》所说的。营造庄严的坛场,不是为了形式,而是帮助我们获得清净心。
  “既诵咒已,舒颜悦色。”诵完经咒之后要放松,以欢喜心,和颜悦色地说法。佛陀说法时,经常会举身微笑。在我们的概念中,笑就在脸上,难道身体也会笑吗?手和脚也会笑吗?其实,当你彻底放松的时候,每个细胞都会散发微笑,只不过笑的方式不一样。而你很紧张的时候,让你笑都笑不起来。硬要笑的话,可能像哭一样,还把别人吓坏了。
  “具足定义、支分、譬喻、理由、教证而为宣说。”说法是有次第的,先要解释名相的定义,然后条理分明地对各部分进行阐述,可以借助各种比喻,说明它的理由,并且引经据典地宣说。
  ④ 观机而说
  观机,就是观察听者根机。因为说法不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想法。当然如果是在论坛中(论坛为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学习方式,通过分享讨论来深化学习),你们的确要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,和大家讨论,再由法师给你们鉴定。但说法的目的是解决对方的问题,所以要观察众生的根机。不是你想说什么,而是看对方需要什么。就像医生一样,要看对方得的是什么病,需要吃什么药。而不是告诉他,我这里有什么药,效果怎么好。如果以推销产品的心态来说法,是不对的。
  “如《戒经》云:不请不当说。谓不启请,不应宣说也。”正如《戒经》所说,如果对方没有启请,就不能为他说法。这么做是为了尊重法。因为对众生来说,凡是太容易得到的,或是他还没产生需求,不当一回事的时候,即使你说了,对方也不会有多少受益,甚至接受不了。所以佛陀当年成道之后,也是由大梵天王启请,才开始说法。在比丘戒的百众学中,关于说法的威仪有很多规定。比如“人持杖不应为说法,人持剑不应为说法,人持矛不能为说法,不得为骑乘者说法,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,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”等。对方拿着兵器,不能给他说法;对方骑在马上而你站在底下,不能给他说法;对方坐着而你站着,不能给他说法;对方躺着而你坐着,不能给他说法。类似的规矩有好几十条,这既是为了重法,也是为了利益对方。因为闻法者对法有恭敬心的时候,法才能对他产生作用。否则,你说了他也得不到利益。所以当对方没有启请的时候,就不能为他说法。
  “虽然启请,亦当观其根器。若知是器,虽未劝请,亦可为说。此《三昧王经》所言也。诸余威仪,如律广明。”关于非请不能说,也有一定的灵活性。作为说法者,应该观察对方的根器。有的人根器非常好,你看到他确实是法器,但还不懂得要请法。这样的情况下,虽然他没有请,也要为他说法。这是《三昧王经》说的。其他各种威仪,律典中有详细介绍。
  关于听者和说者的轨则,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重要,所以讲得比较细。这直接关系到佛法能不能健康传播,关系到正法能不能久住世间。对个人来说,则关系到能不能如实接受佛法,关系到佛法能否在我们生命中产生作用。
  3.完结时共作轨则
  第三,是每次讲经结束后,不论说者还是听者都应该做的事。
  “于说听之诸善根,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。”说法和听法能形成善的力量,根植在我们内心,给未来生命带来巨大的福德。我们应该怎么使用这些善根和福德?佛教的回向法门,可以将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行,以及讲经、闻法的功德,指向特定目标。回向和发心有关。发心是我们开始做每件事的动机,而回向则是事情圆满后,根据当初的发心,对所做功德进行确认。就像我们在电脑输入文字后,需要保存文件。电脑中有很多文件夹,你准备把文件存到哪里,也是一种回向。生命有许多指向,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,都代表生命的指向。如果没有将所修功德回向菩提资粮,只是轮回中的福报而已。我们将来可能生在人道,这些福报就会在人道享用;可能生在畜生道,这些福报就会在畜生道享用。所以畜生中也有处境很好的,生活条件比人都好,也就是满业很好。所以我们要把说法或闻法的功德,指向最高的目标。同时依普贤行等净愿回向,使功德增长广大,无量无边。下面会讲到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,最后就是普皆回向,把修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。那么,“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”的印定是什么意思呢?人们常以盖章使文件生效,功德通过回向之后,就像盖章确认的效果一样。这句话是说,以普贤行愿来确认,把我所修的这些功德指向某个目标。
  “能如是作,则每说听一次,决定能生经中所说之诸胜利。”若能按论中所说,如法地说听,如法地回向,那么每说法或听法一次,一定能获得经中所说的殊胜利益。说者能得到两聚二十种功德,听者能得到断烦恼、开智慧的效果。
  “且依此说听要规,先时所集轻人贱法一切罪障,悉得消灭,亦能遮止新造诸恶。”在没有闻思《道次第》前,我们可能造下许多轻视人或法的罪业,比如对佛陀、佛法或说法师不以为然。现在通过如法地说听和回向,这些罪业将得到对治,同时避免未来造下轻人贱法的罪业。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要恭敬佛法僧,恭敬说法师,不会再轻慢法。
  “昔诸善士皆注重此事,而本论前代传承诸师尤加虔诚。”宗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,过去的大德非常重视说法和听法的轨则,重视回向。《道次第》的传承祖师,对说听轨则和回向尤其重视。藏传大德在讲经时,往往会先说离三种过具六种想,开头有皈敬颂,最后有回向。其实汉地讲经也有隆重的仪式,唱赞,念开经偈,最后是回向。
  “倘于此节未获定见,心未转动,则任广说何种深法,如致本尊变魔,即彼妙法亦成烦恼助伴,事例实亦多矣,可谓从初一错至十五。”如果对闻法和说法的轨则没有获得定解,没有深信不疑,闻法者觉得用什么心态听都无所谓,不当作一回事,说法者也不能按本论的要求去做,或不重视回向。这就说明我们的心还是按自己原有的习惯,原来怎么说还怎么说,原来怎么听还怎么听,没把《道次第》的要求当回事,不尊重法,不尊重法师,那么你听再高的法也没用。要不就听不进去,要不一听就变味,或者听了之后不放在心上,或者根本不去对治自己的烦恼妄想,单纯就把它当作学术研究,当作吹牛的材料,当作获得名闻利养的工具。这样的话,哪怕在修本尊法,本来可以获得善法加持,结果却得到魔的加持。修学佛法是为了开智慧、断烦恼,如果定位不正确,将此作为获得名闻利养的工具,善法就会变成恶法,成为烦恼、我慢、我执的增上缘。比如当法师得到很多利养,结果增长贪著,并进一步追名逐利。这就不是以法消除烦恼,而是让法成了烦恼助伴。这方面的事例非常多。如果我们不是以正确的发心来闻法、说法,从开头就错了,最后将一错到底。因为你闻法的动机不对,就不可能在佛法中得到受用。
  “诸具慧者,于此说听规律,勉励以学,当知此于诸教授中最为殊胜前导。”各位有智慧、有慧根、有一定抉择能力的人,对《道次第》所说的闻法和说法的轨则,必须认真对待。这是学习所有法门应该具备的基础。如果基础没有打好,下面的学习就没什么意义了。所以,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讲得比较详细。
  以上是《序论》部分,讲了本论的殊胜,以及我们对这个殊胜的法,应该怎么说怎么听,听完之后怎么回向。这些轨则不仅适合《道次第》,也适合修学所有佛法。不论学什么法门,作为听者,都应该离三种过,具六种想。说法者也是一样,说所有的佛法,都应该具备论中所说的心态和素养。所以,这个说听轨则很有普遍性。
  我们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,以恭敬、清净、正直、虔诚和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听闻佛法。习惯很重要。修行不是一下子修起来的,所有的心行训练都是在培养良好习惯。如果把修行变成习惯,那就容易了。所以,我们要把修行落实到日常生活,落实到行住坐卧。包括怎么坐,怎么站,怎么走路,怎么说话……这些威仪的教化功能不可估量。有时候,哪怕你不会说法,很庄严地坐在那里,一样有感化力量。反之,如果我们的行为很粗俗,一副放逸、懈怠的样子,哪怕佛法说得再好,都是要打折扣的。研究所的教育,不仅是给大家传授一些佛学知识,更希望大家依法改造身心。这种改造应该是全面的,从外在的行为举止,到内在的心行安住;从改变不良习惯,到提升生命素质。这才是修行的目的。如果你们没有这种发心,没有这种愿望,就不必坐在这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