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僧像致敬篇》解读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二节 造寺法

  以下介绍寺院的营造法则。

  有盛德法师造《寺诰》十篇,具明造寺方法,祇桓图样,随有所造,必准正教。并护持匡众、僧网纲要等,事繁不具,略引宗科造寺一法。
  “有盛德法师造《寺诰》十篇,具明造寺方法,祇桓图样,随有所造,必准正教。”盛德,德行很高,此处指隋代僧人灵裕,精通《华严》《涅槃》《地论》、律部,并通世典儒籍,时称“裕菩萨”。祇桓,指祇园精舍,由给孤独长者和祇陀太子共同供养佛陀,并由舍利弗监工营造,是佛世时规模最大的精舍,僧房计有数百栋,讲堂、集会堂、休养室、盥洗室、储藏室、诵读室等应有尽有,佛陀经常于此说法。后人也以祇桓作为佛寺的代称。灵裕法师曾经撰写《寺诰》,共十篇,详细说明了造寺的具体方法及寺院的规划图纸。凡营造佛寺,应当以此作为范本。《寺诰》相关内容,《法苑珠林》《大宋僧史略》等典籍中都曾引用。本书对道宣律师的影响,主要见于《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》和《关中创立戒坛图经》。
  “并护持匡众、僧网纲要等,事繁不具,略引宗科造寺一法。”匡众,管理僧团。僧网,管理制度。《寺诰》中还包括种种管理僧团的相关制度,因为内容太多,无法详细阐述。此处简单引用其中造寺部分的内容。
  道宣律师很重视造寺之法,《大正藏》45册还收录有他撰写《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》。此书成于公元667年,其中记载了祇园精舍的缘起、规模及建筑的位置、结构、用途。道宣律师自序记载,“余以祇洹本寺主久所居二十五年,一期化迹七处八会之鸿业形不从于此园,五部四含之玄藉法多从于斯寺。由是搜采群篇,特事通叙。但以出没不同,怀铅未即。忽于觉悟感此幽灵,积年沉郁霈然顿写。”为撰写此篇,道宣律师曾广泛收集资料而始终未能定稿,后得天人感灵,“觉梦虽异不足怀疑”,乃成。宋《高僧传》十四卷“道宣传”记载,“又有天人云:曾撰祇洹图经,计人间纸帛一百许卷。宣苦告口占,一一抄记上下二卷。”
  而道宣律师于同年撰写的《关中创立戒坛图经》则谈到:“余所撰祇桓图上下两卷,修缉所闻统收经律,讨雠诸传极有踪绪。”可见《祇洹寺图经》虽于梦中得天人感灵,但有足够的经典依据。不过我对这一块还没有研究,无法给你们讲得很详细,待以后有时间再深入了解。我觉得,寺院建筑应该兼具宗教性和实用性。因为寺院首先是修道的场所,但现在寺院的房子似乎都是给菩萨住的,真正用于修道的实用场地太少,有待改进。

一、依法生善

  谓处所须避讥涉,当离于尼寺及市傍府侧等。佛殿经坊极令清素,僧院厨仓趣得充事。如此,则后无所坏。今时末法造寺,惟有处所,事得受用。亦有用羯磨法者,而限外无仪式表相,令人知者。故祇桓图中,凡立木石土宇,并有所表,令人天识相,知释门多法。故能影覆邪术,禽兽畏威,仪形隐映,为世钦仰。
  以下正式说明造寺的法式。惟有依法而造,才能对世间起到教化作用。
  “谓处所须避讥涉,当离于尼寺及市傍府侧等。”讥,讥嫌。涉,干涉。营造寺院必须选择合适的处所,首先要避开容易引起世人讥嫌的地方,如尼寺。其次还要避开容易产生干扰的地方,如市场、官府之类。
  “佛殿经坊极令清素,僧院厨仓趣得充事。”供佛的殿堂和藏经、诵经的处所,应该建造得清净素雅。而僧人居住的寮房及厨房、仓库等建筑,关键是讲究实用性。清素一词,对寺院建筑风格做了很好的定位。寺院为修道场所,不应以富丽堂皇为能事。除了佛像、供品须尽己所能,以精美、上乘的材料制作并供养外,建筑本身不必华丽。
  “如此,则后无所坏。”如果这样的话,寺院就能长期使用,不易遭到毁坏。这段话虽然简单,但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。一是场所选择要合理,如果周边环境不好,或是容易招人非议,将带来很多潜在问题,招致后患。二是整体布局和风格定位要恰当,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,给予准确定位。
  “今时末法造寺,惟有处所,事得受用。亦有用羯磨法者,而限外无仪式表相,令人知者。”表相,造寺前须先作羯磨,然后表相,说明寺院方圆,东西南北各至何处。道宣律师感慨说,在今天这个末法时期,建造寺院不过是找块地方建些房子,派上用场即可。虽然有时也作羯磨,却没有表相,参加者还是搞不清楚。
  “故祇桓图中,凡立木石土宇,并有所表,令人天识相,知释门多法。”祇桓图样记载,凡是立一根柱子、砌一块石头、建一座土墙,都具有表法的内涵。这样才能使天人和世人都知道,佛门一切做法都是有依据、有法度、有深意的。比如植树表示生长之意,立石表达内心坚贞。戒坛居东,表示有人开始走上菩提之道,如日出于东。无常院在西,表示有人即将走向死亡,如日薄西山。树立旗杆,如夜航明灯,表示迷者知归。营造楼房,表示道品阶渐,从下而上渐次升高。建放生池,表示魔和外道可以到池中洗心革面。种植荷花,表示其心如莲,出淤泥而不染。所以说,每个做法都不仅限于建筑规划,更具有法的内涵。
  “故能影覆邪术,禽兽畏威,仪形隐映,为世钦仰。”仪形,典范,楷模。因为具有正法,邪术才不能对我们构成侵扰,构成破坏,所谓邪不压正。即使禽兽走到寺院,也会被这种庄严的氛围所震慑。因为如法建寺而具有表法作用,故为世人仰慕、尊重。倘能如此,在参礼寺院的过程中就能对佛法有所了解。
  所以说,寺院建筑应该兼具实用和表法的作用。在西园寺三宝楼的建设过程中,普仁大和尚总结了“继承佛教传统,突出现代特色,整体风格协调,注重实用价值,便于管理应用,表达佛法内涵”六点,对现代佛教建筑作了准确定位。佛教建筑的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坛城,以特有的精神内涵,于无形中对人们起到教化作用。

二、无法致损

  但历代绵积,秉教陵迟,事存法隐,错举意旨。俗人既不晓法,众僧未解示导。但相仿效,虚费财物,竞心精妙,力志胜他。房廊台观,务令高显。过彼便止,都不存法。
  又还自腾践,如己庄宅。众僧房堂,诸俗受用。毁坏损辱,情无所愧。屈道承俗,如奴事主。是名寺法灭也(其甚者,打骂众僧种种非法。取要言之,从僧强力抑夺、贷借乞请。乃至停尸僧院,举哀寺内,置冢、澡浴等,并非法也)。

  下面进一步说明末法衰相。因为没有法,就造成佛教的衰损。
  “但历代绵积,秉教陵迟,事存法隐,错举意旨。”陵迟,逐渐衰败。长期以来,教法越来越松驰,越来越衰落。虽然营造寺院这些现象还存在,其中却没有法的内涵,各人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好恶任意为之,想怎么做就怎么做。究竟为什么要这么造?大家却说不清楚。
  “俗人既不晓法,众僧未解示导。”在家人固然不懂得法,多数僧众也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。包括在修学问题上,很多出家人对在家人的开示,都是谈些个人心得,或介绍些个人经验。对什么才是常规的修学之道,什么才是最合适对方的修行法门,却不甚了了。
  “但相仿效。”因为大家对这些问题无法可依,往往是互相仿效。要造塔了,看看什么塔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,就据此拷贝一下。要造寺院了,同样是找个现成的模仿一下。有时甚至是东拼西凑,抄袭一堆不同风格的建筑杂烩。除了形式上的仿造,对为什么要这么造?怎么造法最适合?根本就不加研究。
  “虚费财物,竞心精妙,力志胜他。”现在很多人营造寺院、塔像,只是追求奢华,追求规模,结果华而不实,徒然浪费很多财力物力。不仅如此,还互相攀比,力求要超过别人。你造得大,我造得比你更大;你造得高,我比你造得更高。做的都是表面文章,佛法内涵却越来越少。
  “房廊台观,务令高显。过彼便止,都不存法。”所造的殿堂、楼台,只求高大豪华,只求超过别人,哪里还有什么法的内涵?
  “又还自腾践,如己庄宅。众僧房堂,诸俗受用。毁坏损辱,情无所愧。”腾践,奔驰践踏,比喻肆意破坏。毁坏,损坏物品。损辱,侮辱僧众。还有人把寺院当作自己的私宅一样,肆意使用乃至践踏。僧众的寮房,也被世俗人占用享受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任意毁坏寺院设施,甚至侮辱僧人,不感到丝毫惭愧。
  “屈道承俗,如奴事主。是名寺法灭也。”承,奉事。因为寺法毁坏,结果反而是在家人执管寺院权力,出家人却要听从指使,像下人一样服侍那些在家人。这些都是寺法变坏的表现。
  所以说,寺院不仅要如法建造,更要如法使用。出家人的职责就是内修和外弘,一方面自己修行,一方面传播佛法,利益众生。寺院的功用也是同样。寺院又名道场,即修道场所,首要功用是成就出家人修行办道,不是用来过日子,更不是用来享受欲望的。其次是化世导俗、弘扬佛法。倘若不能发挥这两项功用,寺院就没多少存在意义了。对僧人来说,如果不能践行这两项职责,将寺院当作谋生场所,则会“三心未了,滴水难消”,未来后果堪忧。

三、引劝俗流

  若改往修来,追法更新,慎敬无犯者,是则护持寺法也(俗人造寺本为求福,作出家之因,得道之缘。唯应礼拜、供养,为法谘请,时时觐问,如法往来,彼此利益,自他无恼,名护持也)。
  故《增一》云:“阿阇世王得信已后,敕国中无令事佛之家赀输迎送。[1]
”岂非僧传正法,得信于人乎!
  如果寺院未能发挥其正常功用,又该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?
  “若改往修来,追法更新,慎敬无犯者,是则护持寺法也。”如果改正以往过失,重新建立法规,大家都依法造寺,依法使用寺院,对寺院和其中所有的一切都恭敬有加,毫无违犯,就是护持寺法的表现。我觉得,对如何建造并使用寺院,教界应该形成明文规定,不仅让出家人知道,也要让整个社会知道,从而对教界起到一定监督作用。
  “故《增一》云:阿阇世王得信已后,敕国中无令事佛之家赀输迎送。”阿阇世王,曾受提婆达多诱惑而产生邪见,后改邪归正。赀输,纳税。迎送,官府摊派的徭役。《增一阿含经》记载,阿阇世王重归正信后,下了一道圣旨:凡是在我的国家里,对信佛的家庭可以免除税收及徭役。
  “岂非僧传正法,得信于人乎。”这不都是因为有僧人住持正法,才能使世人归顺信仰吗?法赖僧传,如果出家人身上没有法,就不可能对社会起到引导作用。
  从现有情况来看,表面上,到处都在大兴土木,开办法会,似乎佛教呈现复兴之势。还有很多寺院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,每天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但其中有多少人能因为来到寺院而对佛法生起信心?或对佛教有所了解?其实很少。主要原因就在于,寺院及僧人都缺乏法的内涵。

四、因诫道俗

  因即随明,敬护三衣,一切众具并如塔想,尊敬摄持。乃至剃发染衣,戒体真旨,行来俯仰,整敛威仪。饮食施作,心常念法。忆而奉行者,俗人终不得轻尔陵慢,非法干乱。
  假令世中贤人,内心坚正,外有威仪,犹见敬肃,不敢侮弄(如文侯敬干木,似刘氏重孔明等)。况出世道士,披佛法衣,游佛行处,威仪庠序,见者生善,谁不尊敬。若有轻笑,皆由自失,故知无不敬也。敬则有仪,岂唯恭摄,冥招利养(田必良美,不求种子而种子自投。道必纯备,不须利养而利养潜托)。

  鉴于法的重要性,道宣律师接着劝勉僧人依法行事。
  “因即随明,敬护三衣。”三衣,安陀会、郁多罗僧、僧伽黎,是佛制法服。懂得依法的重要性,出家人就应该恭敬三衣,因为这是佛陀所制,是出家修道的象征。若能恭敬三衣,搭上衣袍时,神圣感将油然而生,从而起到约束身心的作用。
  “一切众具并如塔想,尊敬摄持。”包括佛制比丘所使用的一切物品,如钵、具等,都要当作塔像圣物那样看待,以恭敬心来保存它、使用它。
  “乃至剃发染衣,戒体真旨,行来俯仰,整敛威仪。”我们要牢记自己具有剃发染衣的外在形象,更要牢记受戒时的誓言,使言行符合这一形象及誓言,在行住坐卧、语默动静中表现出僧人应有的风范和威仪。
  “饮食施作,心常念法。”无论吃饭还是处理事务,从起心动念到一举一动都要忆念法,时时与法相应,使这些行为成为解脱道修行的一部分,而不是顺着习气去做。
  “忆而奉行者,俗人终不得轻尔陵慢,非法干乱。”陵慢,欺凌轻慢。如果能时时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,并依法修行,在家人就不会轻视你,更无法扰乱你的修行。
  “假令世中贤人,内心坚正,外有威仪,犹见敬肃,不敢侮弄。”即使世间那些有德行的人,内心正直,举止得体而有威仪,常人见到后都会肃然起敬,不敢轻视。
  “况出世道士,披佛法衣,游佛行处,威仪庠序。见者生善,谁不尊敬。”道士,依八正道修行的人。佛行处,戒定慧三学、八正道、六度、四弘誓愿等。庠序,安详肃穆。更何况出家修道者,身着三衣,还有内在的慈悲衣、忍辱衣。行佛所行,威仪具足。所见之人自然心生欢喜,谁又会不尊敬呢?如果一个出家人有良好的威仪,有时甚至不用说什么,他所散发的内在寂静就具有表法的作用,使人受到感化。
  “若有轻笑,皆由自失,故知无不敬也。敬则有仪,岂唯恭摄,冥招利养。”冥,无形中。如果被社会上的人轻视,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做得不好,而不是他们缺乏敬意。如果我们能修习礼敬之道,形之于外,威仪自然具足。不仅能使世人心生恭敬,得到摄受教化,还能于无形中感召供养和护持。就像肥沃的良田,无须请求,人们自然会争相播种。同样的道理,只要寺院道风纯正,学修并重,人们自然会前来护持。

五、结  说

  由此而观,为俗人所薄者,非他咎也。以法灭于身,得使贵贱所见侵陵耳。若能识法护持,人皆宗仰,谁敢侮慢之哉。
  最后有一段总结。
  “由此而观,为俗人所薄者,非他咎也。以法灭于身,得使贵贱所见侵陵耳。”由此看来,出家人之所以被俗人轻视,并不是他们的过咎。而是因为自身没有法,所以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见到之后心生轻视。
  “若能识法护持,人皆宗仰,谁敢侮慢之哉。”如果每个出家人都懂得法,了解法,都能依法修行,社会上的人自然会景仰尊重,谁敢毁辱、轻视呢?
  所以我们要学会反省,不要责怪别人。即使我们自己做得还可以,但整个教界呈现出来的究竟是一种什么形象?佛法固然是好,但很多出家人的行为确实有损佛教的形象。所以世人对佛教有负面看法时,我们不要恼火,要检讨自己。
  《僧像致敬篇》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,一是关于如法地恭敬塔像、僧伽,及僧人间的互相礼敬。二是关于如法地造像、造塔、造寺。
  这一篇是皈依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学佛是从皈依开始的,皈依又是从住持三宝开始的。而佛像、塔庙、僧人都是佛法在世间流传的象征,如果象征物出现问题,佛法弘扬自然会受到影响。所以弘法应该从这些基础做起,建设如法的寺院、塔像和僧团,这样才能使佛法长久住世,发挥化世导俗的正面作用。

【注释】
[1] 《增一阿含经》卷 20,T02-649 中
王问长者曰:“汝兄及姊受如来化耶?”对曰:“如是,大王。”王闻此语,欢喜踊跃,不能自胜,即击钟鸣鼓,告敕城内:“自今已后,无令事佛之家有所赀输,亦使事佛之人来迎去送。所以然者,此皆是我道法兄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