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七、学行四摄以利他

  学行四摄,成熟他有情:一、布施者,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。二、爱语者,于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。三、利行者,于如是宣说诸义,令其起行,或令正受。四、同事者,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,与彼相顺修学也。
  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施同示彼令受持,自亦随行之诸义,是即许为爱悦语,及为利行并同事。”何故于四摄而决定耶?为令徒眷于善修行,故于摄受中,首须令彼欢喜,此亦必待以财施已,于身饶益而后欢喜。如是喜已,为令入道,先须令彼知如何行,故亦须以爱语而为说法。由弃舍不知及疑惑已,为令无倒受持义故。
  若如是知已,以利行而令受善。苟自不修,于他教诫行止须如是作者,彼即诘云:“汝且未行,何故教他?汝今犹须为他所教也。”即不受教。若自修者,彼即念云:“令我所行之善,彼自亦住彼行。若修此者,于我成就利益安乐。”以是而新进修,诸已修者亦坚固不退,故于彼中须同事也。
  此是诸佛说为成办一切所化诸义利之微妙方便,故诸摄受徒眷者,须依于此。颂曰:“诸摄徒眷者,于此当善依,成办诸义利,善方便极赞。”
  彼等于定动中,云何修习之法者?如阿底峡尊者云:“菩萨广大行,六波罗密等,出定之瑜伽,坚修资粮道。”受菩萨戒之初业菩萨,住资粮道者,无论定动所作,不越六度。六度有于定中修,有于后得中修习,谓静虑体奢摩他及慧体毗婆舍那于定中修。前三度及静虑般若之少分,于后得中修。精进者,通于定动之二。忍之一分,于甚深法决定思惟者,亦于定中修也。
  阿底峡尊者云:“于出定诸时,如幻等八喻,观诸法而修,定后修分别,学方便为主。于诸等引时,止观分平等,常应相续修。”如是希有难行,诸未修习闻之心生忧恼者,当知诸菩萨于最初亦未能受持,但由渐修为愿求之境,后则不待努力,任运而转,故于修习最为切要。
  若见不能实行,即弃舍彼等净心之修习,则于清净之道极为迟缓。《无边功德赞》云:“若有闻已亦于世间生损害,然汝自亦长时未能身受行,诸行以汝串习后时成任运,故诸功德若不修义难增长。”是故诸受菩萨戒者,无不学行之方便。诸未以仪轨受持行心者,亦当励力修欲学心。若于所行增长勇悍而受律仪者,极为坚固,故应勉焉。
  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。

  最后是四摄的内容,即摄受众生的四种方便,分别是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相对六度而言,四摄比较偏向于利他。
  “学行四摄,成熟他有情。”学习四摄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引导众生、成就众生、帮助众生,令众生善根成熟。
  “一、布施者,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。”第一是布施,这在之前关于六度的修学中已经作了介绍,就是对众生施以财、法、无畏的布施。为什么四摄以布施为首?因为这是和众生广结善缘的最佳途径。如果不结善缘,怎么度化众生呢?
  “二、爱语者,于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。”第二是爱语,这里的爱语是有特定内涵的,是根据众生根机,为之开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。也就是说,爱语是要以真诚爱护众生之心,开示菩萨道的修学法门,令众生真正受益。
  “三、利行者,于如是宣说诸义,令其起行,或令正受。”第三是利他行,对于所说的佛法,能够让众生依此实践,依此修行,使他们从中得到真实受用。
  “四、同事者,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,与彼相顺修学也。”第四是同事,当我们给众生开示佛法时,自己也能和众生一起修行,而不是言行不一。
  “《庄严经论》云:施同示彼令受持,自亦随行之诸义,是即许为爱悦语,及为利行并同事。”《庄严经论》说:布施同于六度中的施度。示彼,以大乘佛法开导他人。令受持,引导对方依法实践。自亦随行,自己也要以身作则。这里就包括了布施、爱语、利行和同事。
  “何故于四摄而决定耶?为令徒眷于善修行,故于摄受中,首须令彼欢喜,此亦必待以财施已,于身饶益而后欢喜。如是喜已,为令入道,先须令彼知如何行,故亦须以爱语而为说法。由弃舍不知及疑惑已,为令无倒受持义故。”为什么要从这四个方面摄受众生?正是为了使众生走上修行正道。所以在引导他们时,首先要使他们感到欢喜。这就需要先以财物与之结缘,使他们因得到利益而欢喜。有了欢喜的前提,就便于引导他们走入佛门,为他们开示佛法,使对方舍弃对佛法的无知和疑惑,如实接受佛法的真实内涵。
  “若如是知已,以利行而令受善。苟自不修,于他教诫行止须如是作者,彼即诘云:‘汝且未行,何故教他?汝今犹须为他所教也。’即不受教。”当他们闻法之后,还要进一步加以引导,通过利行使对方受到善法的熏陶,这就需要以身作则。如果自己不去修习,或对所开示的法根本没有经验,反而教导他人应该怎样去做。对方很可能会觉得没有说服力,而责问道:“既然你自己都没这么做,凭什么教导别人呢?你现在还需要别人教导呢。”所以就不会接受教导。
  “若自修者,彼即念云:令我所行之善,彼自亦住彼行,若修此者,于我成就利益安乐。”如果你自己也在这样修行,对方就会想到:他劝导我们所修的善行,自己也在努力实践。如果我们依此修行的话,就能得到利益,得到安乐。
  “以是而新进修,诸已修者亦坚固不退,故于彼中须同事也。”这样的话,他们就会开始修行。而那些已经开始修行的人,因为有此作为榜样,也能坚固不退,所以菩萨要和众生一起修行。当然,这样做还要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,才能带领众生一同修行,而不是一厢情愿地以盲导盲。
  “此是诸佛说为成办一切所化诸义利之微妙方便,故诸摄受徒眷者,须依于此。”这是诸佛菩萨为我们开示的,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利益的方便,也是摄受众生的方便。作为菩萨道行者,我们要依此而行。
  “颂曰:诸摄徒眷者,于此当善依,成办诸义利,善方便极赞。”正如偈颂所说的那样:我们要摄受众生,应当依四摄法门行事,才能达到良好的利他效果,这些方法是佛经中极为赞叹的。
  “彼等于定动中,云何修习之法者?如阿底峡尊者云:菩萨广大行,六波罗密等,出定之瑜伽,坚修资粮道。”那么,怎样在定中和动中修习六度四摄?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的那样:菩萨道的广大修行,主要是六波罗蜜等,包含座上和座下的禅修,这是成佛必须具备的资粮。
  “受菩萨戒之初业菩萨,住资粮道者,无论定动所作,不越六度。”受持菩萨戒的初发心菩萨,在资粮道的阶段,不管是定中还是动中所需要做的,不外乎就是六度。
  “六度有于定中修,有于后得中修习,谓静虑体奢摩他及慧体毗婆舍那于定中修。前三度及静虑般若之少分,于后得中修。”六度的修行有在定中所修,有在出定后所修。如止和观的一部分,是在定中所修。而前三度中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及一部分定和慧的修行,则是在座下所修,也就是在利他过程中修行。如果没有定的力量,没有空性慧的体悟,我们很容易陷入事相,陷入与此相应的情绪。如果保持定和慧,不管做什么,心都是和空性相应,和智慧相应的。所以定、慧不仅是在座上修,同时也应该在座下修。
  “精进者,通于定动之二。忍之一分,于甚深法决定思惟者,亦于定中修也。”精进,则是贯穿于定中和动中两个阶段的修行。忍也有两种,对于他人伤害或恶劣环境等,需要在动中修,而对空性的体悟,无生法忍,则是在定中修。
  “阿底峡尊者云:于出定诸时,如幻等八喻,观诸法而修,定后修分别,学方便为主。于诸等引时,止观分平等,常应相续修。”等引,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引。阿底峡尊者说:我们怎样在定中和动中修行?就是在出定时,要根据经中所说的如幻、如梦、如水月、如阳焰、如乾闼婆城等八种比喻,观照一切都是无自性空,从而净除出定后的分别杂念。对空性有所体悟后,就容易看到这一切的虚幻不实。所以,出定后还要以智慧观照。看到一切的显现,但不会住在相上;了知一切无自性,但又不住在空上。除了修空观之外,还要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这些方便。而在安住于根本定时,则应恒常修习止观双运。修学贵在坚持,这样才能令心相续不断,功夫成片。
  “如是希有难行,诸未修习闻之心生忧恼者,当知诸菩萨于最初亦未能受持,但由渐修为愿求之境,后则不待努力,任运而转,故于修习最为切要。”前面讲了关于六度四摄的修行,也讲到定中和动中的修行,有些没有修过的人听了以后可能会心生烦恼,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修行。但我们要知道,菩萨最初在因地修行时也同样是做不到的。但随着修行深入,能力随之提高,从有功用行到无功用行,最后无须刻意努力也能任运自如。所以,老实修行是最重要的。世间任何一种能力也是同样,刚学时觉得很难,逐渐就熟能生巧了。从难到不难是心的训练过程,不训练的话,永远都是难。只要方法正确,再加上精进,没什么事不能成功。
  “若见不能实行,即弃舍彼等净心之修习,则于清净之道极为迟缓。”如果感到自己做不到,就舍弃这些清净的修行,那么我们在修行路上肯定进展迟缓。有些人说,我也修学佛法,可总是难以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,为什么?问题就在于没有认真实践,或是方法不对。
  “《无边功德赞》云:若有闻已亦于世间生损害,然汝自亦长时未能身受行,诸行以汝串习后时成任运,故诸功德若不修义难增长。”《无边功德赞》说:有人虽然听闻佛法了,但他还是做出损害众生的事,原因是他并没有把法落实到自身心行。如果能把法落实到自身心行并努力实践,最后在心相续中也能任运生起。所以,如果不修的话,功德就难以增长,就不会有所成就。
  “是故诸受菩萨戒者,无不学行之方便。”所以受了菩萨戒之后,没有不学、不行的方便之道。换言之,受戒之后必须学习菩萨戒的种种规范,必须按照这些规范行持,除此以外,没有任何可以取巧的途径。
  “诸未以仪轨受持行心者,亦当励力修欲学心。若于所行增长勇悍而受律仪者,极为坚固,故应勉焉。”行心,行菩提心,即菩萨戒。那些没有依仪轨受菩萨戒的修学者,也应当对菩萨戒、菩萨行努力生起想要修学的发心。如果我们本着对菩萨行的猛利希求而受持仪轨,就能得到坚固的戒体,我们应当这样努力。
  “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。”至此,关于上士道修行中净修愿菩提心和修习菩萨行的次第已经讲述完毕。
  《道次第》中,上士道之后就是“止观”,我们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。其实,在关于《道次第》的修学中,止观不是到这里才开始出现,而是贯穿于全论,如“道前基础”就有相关说明。此外,三士道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认识、怎么实践,都是建立在止观基础上,都是通过止观来完成心理引导。这种引导又是围绕“舍凡夫心、成就佛菩萨品质”进行,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带领我们一步步从混乱的凡夫心走出。然后通过菩提心和菩萨行的修习,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慈悲和智慧品质。从这种建构来看,《道次第》的确非常人性化,它不是高高在上、难以企及的法门,而是建立了一整套阶梯式的修学体系,让任何根机的学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修行的入手处。
  修行的过程,就是调整心行的过程。如果在我们的一生中,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经论,我认为,只要把这部论学好,修行上就基本够用了。因为本论概括了佛法的核心要领,告诉我们:修行究竟要解决什么?我们要成就什么?又该怎样去做?
  目前,佛教界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?就在于修行上不去,也不知如何用力。很多人修学多年,或是广泛涉猎而不得要领,经论看得很多,但浮光掠影,难以受用。或是一门深入但偏执一端,以为一个话头或一声佛号就能万事大吉,却不知怎样来参透这个话头,怎样来念好这声佛号,虽然他们在修学上可能多少会有受益,但因为修学内容不完整,进步必然有限。
  《道次第》的殊胜在于,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修学要素及次第。不管你现在是什么程度,只要按这个引导次第来走,假以时日,都能走到终点。“一超直入如来地”的圆顿法门好不好?当然是好,但对很多人来说,是可望而不可及的。而且顿悟也不是见性就了事,因为这只意味着你能见到空性。可我们要知道,见到空性并不难,难的是通过空性来瓦解凡夫心,扫除二执二障,这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。在此过程中,如果没有相应的方便,很可能一见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。
  我觉得,不论对任何宗派来说,《道次第》都是非常好的基础建构。所以,希望大家把本论涉及的每个问题都搞清楚。包括每一法如何运用,如何落实到心行,解决什么问题,达到什么标准。如果每一步都能这样修习,修行必然能够落到实处,稳步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