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二、持戒学处

  这里所说的戒,是指菩萨戒,包括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。关于戒的内容,仍是从戒的自性、戒的种类和怎样持戒三方面说明。
  戒的作用在于防非止恶,从而止息不善的心相续,强化善的心相续。从持戒来说,尤其是声闻戒,主要是从行为进行判断。但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心理基础,杀盗淫妄的心理基础就是贪嗔痴。一旦断除贪嗔痴的心相续,自然不会再有杀盗淫妄的行为。所以,持戒要止息的不只是外在行为,关键在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基础。
  1.戒之自性
  由遮止损他事,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,是以律仪戒为主,增上而作也。以彼思之串习,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,非谓于外能令有情悉离损害之门。
  《入行论》云:“从得远离思,说戒到彼岸。”

  首先说明戒的自体,这个自体有什么特征呢?
  “由遮止损他事,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。”戒的自体,从事相上说,即对损害他人的不善行为进行制止,从心行上说,是对这种行为产生厌离的心理。这种自体就是戒体,具有防非止恶的力量。
  “是以律仪戒为主,增上而作也。以彼思之串习,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,非谓于外能令有情悉离损害之门。”“遮止损他事”主要是指律仪戒,其特点是止恶,而戒的总体兼止恶、行善二分。此处所说戒的自性,专取防恶一分,以律仪戒为三聚净戒的根本。而戒波罗密者,是指具足菩提心的有情修习能断害他之心,辗转增上而至圆满。所以说,持戒的圆满与否,并不在于使众生全部远离损害,而在于断除损害众生的心理。
  “《入行论》云:从得远离思,说戒到彼岸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:如果我们能究竟远离损害众生的心理,就是持戒的圆满。
  2.戒之差别
  戒之差别有三:一、律仪戒者。若就发起作增上,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。若就自体作增上,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,此《菩萨地》中说。菩萨身心之律仪戒,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。若是具别解脱律仪、具菩萨戒律仪者,则或在家或出家品之正别解脱律仪,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,是律仪戒。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,具菩萨律仪戒者,则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,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,是律仪戒也。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,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,然非菩萨之正律仪,其余者,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。
  二、摄善法戒者。缘于六度等善,于自身心,未生令生,已生令无衰退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
  三、饶益有情戒者。从戒门中,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,如理而为之。

  接着说明戒的种类差别。
  “戒之差别有三。”戒的种类有三种,分别是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。
  “一、律仪戒者。若就发起作增上,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。若就自体作增上,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。此《菩萨地》中说。”第一是摄律仪戒。戒律的主要作用在于防非止恶,从思想根源来说,需要断除并远离十种不善业,即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和贪欲、嗔恚、邪见。而从律仪戒的自体来说,需要断除和远离的是身三、口四七种不善行为。这是《瑜伽师地论.菩萨地》所说的。
  “菩萨身心之律仪戒,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。若是具别解脱律仪、具菩萨戒律仪者,则或在家或出家品之正别解脱律仪,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,是律仪戒。”菩萨身心中的律仪戒,即七众别解脱戒。应该怎么理解呢?如果对具足别解脱律仪,然后再受菩萨律仪的这部分人来说,他们所受的不论是在家或出家的别解脱戒,以及他们身心中共同的能断律仪,是律仪戒。
  “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,具菩萨律仪戒者,则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,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,是律仪戒也。”如果没资格受别解脱戒(如天、龙、非人等),却有资格受菩萨戒的那些有情,对他们来说,应该选择等同别解脱所断的性罪,以及和性罪相关的遮罪,随其所应能断律仪,是律仪戒。
  “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,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,然非菩萨之正律仪,其余者,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。”菩萨身心所受的别解脱律仪,虽然也是菩萨具足的律仪,但并非菩萨的正律仪,菩萨的正律仪是三聚净戒。而三聚净戒与声闻的别解脱律仪有所不同。比如菩萨的律仪戒不仅制身语,同时也制心;而声闻别解脱戒则制身语。另外,声闻别解脱戒是尽形寿的,而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。因此,声闻的别解脱戒只能说有一部分和菩萨律仪相通而已。
  “二、摄善法戒者,缘于六度等善,于自身心,未生令生,已生令无衰退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”二是摄善法戒,即成就善法的戒律,侧重修习善法。其主要内容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。在我们的身心中,如果尚未生起这些善的心行,应当令之生起;如果已经生起,应当令其不退。进而,通过止观实践,使之不断增长,直至圆满。
  关于摄善法戒的内容,在《瑜伽师地论.菩萨地》有着纲领性的说明。论曰:“摄善法戒者,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,所有一切为大菩提,由身语意积集诸善,总说名为摄善法戒。此复云何?谓诸菩萨依戒住戒,于闻、于思、于修止观、于乐独处精勤修学。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、起迎、问讯、礼拜、恭敬之业,即于尊长勤修敬事。于疾病者悲愍殷重,瞻侍供给。于诸妙说,施以善哉。于有功德补特伽罗,真诚赞美。于十方界一切有情、一切福业,以胜意乐起净信心,发言随喜。于他所作一切违犯,思择安忍。以身语意已作、未作一切善根,回向无上正等菩提。时时发起种种正愿,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。于诸善品,恒常勇猛,精进修习。于身语意住不放逸,于诸学处正念正知,正行防守,密护根门。于食知量,初夜后夜常修觉悟。亲近善士,依止善友。于自愆犯,审谛了知,深见过失。既审了知,深见过已。其未犯者,专意护持。其已犯者,于佛菩萨同法者所,至心发露如法悔除。如是等类,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,是名菩萨摄善法戒。”
  “三、饶益有情戒者,从戒门中,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,如理而为之。”第三是饶益有情戒。这是从律仪的层面说明,菩萨对众生的帮助,是令对方获得健康、如法而没有负面作用的利益。换言之,是依戒律规范,如理如法地帮助众生。
  关于菩萨饶益有情戒的内容,《瑜伽师地论.菩萨地》归纳了十一点要领:“菩萨饶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相,一、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,与作助伴。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,瞻侍病等,亦作助伴。二、又诸菩萨,依世、出世种种义利,能为有情说诸法要,先方便说,先如理说,后令获得彼彼义利。三、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,善守知恩,随其所应,现前酬报。四、又诸菩萨于堕种种狮子、虎狼、鬼魅、王贼、水火等畏诸有情类,皆能救护,令离如是诸怖畏处。五、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,善为开解,令离愁忧。六、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,施与一切资生众具。七、又诸菩萨随顺道理,正与依止,如法御众。八、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,呼召去来,谈论庆慰,随时往赴,从他受取饮食等事。以要言之,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,于所余事心皆随转。九、又诸菩萨若隐若露,显示所有真实功德,令诸有情欢喜进学。十、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,利益安乐,增上意乐,调伏诃责,治罚驱摈,为欲令其出不善处,安置善处。十一、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,令诸有情厌离不善,方便引令入佛圣教,欢喜信乐生稀有心,勤修正行。”

  3.身心生起之法
  于身心生起之法。戒清净者,由于行止如制守持而得自在,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坚固。于彼生起,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,于前中士时已说。
  复次,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“坏戒尚不能自利,利他有力如何成,是故利他善勤者,于兹缓漫不应理。”又云:“彼戒是得殊胜道,与诸悲性平等修,最胜净智之自性,名为离过胜庄严。悦意香薰遍三界,出家不违之涂香,虽形仪同若具戒,彼于人中成殊胜。”谓依于此,则身心由上趣上,与诸禀性有悲之大萨埵同等所学,得断一切恶行种子之净智。
  世间装饰之具,施于甚幼及甚老者则不端严,反招讥笑。戒饰具者,老少中年,任谁具足,一切皆生欢喜,是为胜妙庄严之具也。余妙香者,但趣顺方,不趣逆方,是一方分。戒称之香者,则趣一切方所。诸除热恼之旃檀涂泥,于出家用之则相违,然救烦恼热之涂香者,于出家不违而且顺也。仅具出家相,虽形仪同,然若具戒财者,则较余为最胜也。
  又前论云:“虽不自赞不致力,聚所受用之承事,无须狠戾世皆敬,无功不行得自在。生无谈论之种姓,不作饶益兰若者,虽先不识诸士夫,礼彼具戒之士夫。足下所履吉祥尘,以胜顶受天人礼,稽首获得皆持去。”当如说而思之。
  如是戒虽有三,而正以律仪戒,于别解脱之制罪,或与彼共同处以作行止,此在菩萨亦为首要。若护于彼,余亦成护。若不护彼,余亦不护。若坏菩萨律仪戒,是坏一切律仪。此《摄抉择分》中说也。
  是故若作是想,谓别解脱律仪是声闻戒,弃彼之行止诸制,而菩萨之学处须于余学者,是未知菩萨戒学之关要也。律仪戒者,为后二戒之根本依处,以多次说故。律仪戒之主要,亦是断诸性罪。摄诸性罪重大过患之关要者,是断十不善故。于彼虽仅等起心,亦防护不令生起,当数数修之。
  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“善趣解脱安乐道,十善业道不应坏,住此思惟利众生,当有意乐胜果生。诸身口意当正护,总谓是戒佛所说,是摄无余戒根本,故于此等当净修。”总之以彼为本,于自所受戒学,数数修学防护之心等,即戒之修持也。具足六波罗密而作者,自住于戒,亦安立他于彼者是施。余者如上。

  “于身心生起之法。”这一段,讲述怎样在心相续中生起持戒之心并使之圆满——这就需要认识到三聚净戒的重要。
  “戒清净者,由于行止如制守持而得自在,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坚固。”所谓持戒清净,就是一切言行都遵守戒律规范,此应作即作,此不应作即不作。因为言行如法,就能远离不善的所缘,使身心安详自在。这就需要对持戒生起猛利意乐,有了这种守护的意乐,才能使持戒之心坚固不退。
  “于彼生起,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,于前中士时已说。”这种意乐的生起,必须反复修习不持戒律的过患和受持戒律的殊胜。相关内容,中士道讲述戒定慧的修行时已有详细说明。
  “复次,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坏戒尚不能自利,利他有力如何成,是故利他善勤者,于兹缓漫不应理。”此外,《摄波罗密论》也说:如果我们毁坏戒律,尚且不能对自己有所利益,怎么会有能力利益大众呢?所以,那些精进于利他的菩萨行者,更不应该对戒律松弛放逸。
  “又云:彼戒是得殊胜道,与诸悲性平等修,最胜净智之自性,名为离过胜庄严。悦意香薰遍三界,出家不违之涂香,虽形仪同若具戒,彼于人中成殊胜。”进而又引一个偈颂说明戒律的殊胜:戒能帮助我们成就殊胜道果,持戒使我们与具足大悲品质的菩萨们共同修学,持戒能成就最胜的智慧。因此,戒律又称为远离过失的最胜庄严。它所庄严的,正是我们的人格,我们的生命品质。因为持戒而感得的戒香,能够香遍三界。我们知道,戒律禁止出家人以香涂身,但这种戒香和律仪是不相违背的。虽然同样都是显现出家人的形象,但若能具足戒律的话,才是特别高尚而为人尊重的。
  “谓依于此,则身心由上趣上,与诸禀性有悲之大萨埵同等所学,得断一切恶行种子之净智。”以上这些偈颂告诉我们:依戒行事会使我们的身心不断得到改善,不断向上进步,直到成佛。此外,持戒还意味着我们和那些具足悲心的大菩萨们修学同一法门,由此成就断除一切恶行的智慧。
  “世间装饰之具,施于甚幼及甚老者则不端严,反招讥笑。戒饰具者,老少中年,任谁具足,一切皆生欢喜,是为胜妙庄严之具也。”世间的装饰品只能适应某个年龄段,比如适合年轻人的饰品,如果让儿童或老人佩戴,就显得不庄严了,反而招人讥笑。但由持戒所形成的威仪,无论老少,只要具足这样的庄严,都会令人欢喜,令人景仰。所以说,戒律是世间最为殊胜美妙的装饰品。
  “余妙香者,但趣顺方,不趣逆方,是一方分。戒称之香者,则趣一切方所。”世间再好的香,它所散发的香气只能随着顺风的方向飘散,不能随着逆风的方向飘去,而且只能飘往一个方向。但由持戒感得的戒香,则会遍布三界,遍布十方,不受任何阻隔。
  “诸除热恼之旃檀涂泥,于出家用之则相违,然救烦恼热之涂香者,于出家不违而且顺也。”那些用来涂抹身体以驱除热毒的檀香涂泥,如果出家人用了是违背戒律的。但能够解除身心热恼的戒香,非但和出家戒律不相违背,正相反,它是与出家身份相应的,能够令人更为庄严。
  “仅具出家相,虽形仪同,然若具戒财者,则较余为最胜也。”仅仅具有出家人剃发染衣的形象,从外表来看虽然是相同的,但如果在形象之外还具备戒律之财的话,生命品质将远远胜于其他人。
  “又前论云:虽不自赞不致力,聚所受用之承事,无须狠戾世皆敬,无功不行得自在。”前面所引的《摄波罗密论》还说到:虽然没有自我赞叹,也没有致力于生产劳动,但因为持戒的德行,自然会感得物质供养和世人恭敬。这种恭敬是他人发自内心的,不需要作威作福来强求。因为持戒而少欲知足,所以过得自在洒脱,无牵无挂。
  “生无谈论之种姓,不作饶益兰若者,虽先不识诸士夫,礼彼具戒之士夫。”虽然持戒者没有什么令人仰慕的出身、权力和地位,也没做什么具体的利益世间之事,只是在山林寂静处修行。但对于这样的戒行清净者,即使之前并不相识的人,也会因持戒所具有的德行和摄受力而受到感化,自然而然地恭敬礼拜他们。
  “足下所履吉祥尘,以胜顶受天人礼,稽首获得皆持去。”因为持戒的功德,即使持戒者踏过的尘土,也令人感到殊胜吉祥,并受到天人礼敬。他们顶礼之后,甚至还将这些尘土收藏起来,因为这些也是策励我们如法持戒的象征。
  “当如说而思之。”我们要根据以上所说偈颂反复思惟,深入了解持戒功德和不持戒的过患。
  “如是戒虽有三,而正以律仪戒。于别解脱之制罪,或与彼共同处以作行止,此在菩萨亦为首要。”菩萨戒虽然包含三聚净戒,但其中又以律仪戒为根本。只有具备律仪戒之后,才谈得上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。对于别解脱戒所制定的规范,以及菩萨律仪中的断除十种不善,作为菩萨是必须遵守的。所以,受菩萨戒之前通常要先得少分法,如受过五戒或沙弥戒等,才有资格进一步领受菩萨戒。
  “若护于彼,余亦成护。若不护彼,余亦不护。若坏菩萨律仪戒,是坏一切律仪。此《摄抉择分》中说也。”如果守护了律仪戒,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才能得到守护。反之,如果不能守护律仪戒,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也是不能守护的。如果毁坏了菩萨律仪戒,也就毁坏了菩萨的一切律仪。这是《瑜伽师地论.摄抉择分》所说的。因为我们只有不伤害众生,才谈得上去帮助他们。如果连杀盗淫妄都不能断除,却说什么“我要修善法,我要饶益有情”,岂不是一句空话?
  “是故若作是想,谓别解脱律仪是声闻戒,弃彼之行止诸制,而菩萨之学处须于余学者,是未知菩萨戒学之关要也。”如果有人认为,别解脱戒是属于声闻乘的戒律,而我们现在要学的是菩萨行,就可以舍弃声闻戒的那些规范。至于菩萨戒,只需要学习其中有别于声闻戒的部分,这种人是不了解菩萨戒的要领所在。
  “律仪戒者,为后二戒之根本依处,以多次说故。”在菩萨道修行的三聚净戒中,律仪戒是其后两种(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)的根本所依,这是经论中反复加以说明的。
  “律仪戒之主要,亦是断诸性罪。”律仪戒最重要的部分,主要在于断除性罪。所谓性罪,指那些本质上就是犯罪的行为,如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,非但违背戒律,也有违世间的法律和道德规范。
  “摄诸性罪重大过患之关要者,是断十不善故。于彼虽仅等起心,亦防护不令生起,当数数修之。”避免性罪重大过患的关键,就是断除十不善行。对于这些不善行为,哪怕仅仅是起心动念,我们都要努力防护,以正念加以觉察,不使这个念头继续生起。对于这一点,要反复不断地修习。
  “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善趣解脱安乐道,十善业道不应坏,住此思惟利众生,当有意乐胜果生。诸身口意当正护,总谓是戒佛所说,是摄无余戒根本,故于此等当净修。”接着,引《摄波罗密论》说明十善业对修行的意义。如果我们希望投生善道乃至获得解脱安乐,就不应该违犯十善业道。倘能安住于十善业,再来思惟如何利益众生,就能获得殊胜的意乐,由此导向殊胜的结果。对心行的防护,主要在于身口意三个渠道。总之,十善是佛陀所说的,总摄一切戒的根本,不论修习人天善法还是解脱道、菩萨道,都要从这里开始起修。
  “总之以彼为本,于自所受戒学,数数修学防护之心等,即戒之修持也。”总的来说,就是以律仪戒为本,然后根据自己所受的戒条,时时培养防护之心,这就是戒的修行。
  “具足六波罗密而作者,自住于戒,亦安立他于彼者是施。余者如上。”若能具足六度持戒,比如自己安住于戒或劝告别人持戒,也属于布施的内容。其他则和布施度所说的原理一样,持戒需要忍辱,否则可能遇到一点违缘就因无法忍耐而犯戒;持戒需要精进,否则就会习惯性地放逸,甚至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寻找逃避持戒的理由;持戒还需要有定力,仅仅靠意志来克服串习、严持净戒,是很辛苦的,唯有具足定力之后,持戒才能任运自如;持戒更要有般若智慧,一方面需要懂得开遮持犯,另一方面,则需要以智慧观照一切如幻,不再于此现起贪嗔,这样才是圆满的持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