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② 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
  接着,宗大师又为我们介绍了怎样才能生生世世不离菩提心。这就需要远离四种不善法,进而成就四种善法。
  【远离能坏的四黑法】
  四黑法者,一、谓于和尚、阿阇黎、尊长、福田而作欺诳。欺诳境中,和尚、阇黎易知。尊长者,谓欲作饶益人。福田者,前所不属之具德者也。于彼等前为作何事而成黑法耶?谓于彼等随于何境,心虽了知,故作欺诈,即成黑法。而非妄之谄诳者,如下当说。此中须以虚妄而欺诈之。《集学论》云:“断诸黑法,是为白法。”此之对治,是四白法之第一也。
  二、令他于无悔处生悔。谓他修善无悔之补特伽罗,于彼所作之事,以令悔之意乐,于无悔处令生悔也。于此二中,能不能诳及生不生悔皆同。
  三、诽谤大乘安住之有情。谓于菩提发心现前具足律仪之人,于彼所作之事,以嗔心发起而说不雅之恶言。对于境说者,谓了解其义之人也。生此甚易,而过患亦极重,前已略说。复次,若于菩萨生轻毁心,尽彼劫中,而彼菩萨须住地狱。除谤菩萨,余任何业,皆不能将菩萨堕于恶趣,此《最极寂静决定神变经》所说也。《摄抉择分》中亦云:“未得记莂之菩萨,若于记莂菩萨忿恚诤毁,随起几许恚心,须于彼许劫中,复从初始修行地道。”是故于一切中须灭嗔恚。设若生起,无间而忏,于其防护,亦须励力。即彼论中所说也。
  四、随行谄诳,无正直心。其境者,谓他有情俱可。于彼如何作者,谓行谄诳。其中谄诳者,如以升称为谝等。诳者,如无功德诈现为有。谄者,于自作罪,方便不显,此《集论》中说也。

  首先是远离破坏菩提心的四种黑法,分别是欺骗善知识,令他人对行善生悔,诽谤大乘行者,心不正直。
  “一、谓于和尚、阿阇黎、尊长、福田而作欺诳。欺诳境中,和尚、阇黎易知。尊长者,谓欲作饶益人。福田者,前所不属之具德者也。”第一种黑法,是对和尚、阿阇黎、尊长、福田这四类人进行欺诳。在这些欺骗的对象中,和尚及阿阇黎是我们容易辨别清楚的。所谓尊长,就是我们应该尊敬侍奉的长辈。所谓福田,就是和尚、阿阇黎、尊长以外的那些具有德行的人。
  “于彼等前为作何事而成黑法耶?谓于彼等随于何境,心虽了知,故作欺诈,即成黑法。而非妄之谄诳者,如下当说。此中须以虚妄而欺诈之。”对以上四类人做了哪些事会成为不善法呢?就是不论什么情况下,明明自己清楚是怎么回事,却故意欺骗他们,指鹿为马、颠倒黑白,这些行为就是不善法。而不属于妄语的谄诳之类,会在下面继续说明。此处的不善法,特指以虚妄心进行欺骗。
  “《集学论》云:断诸黑法,是为白法。”《大乘集菩萨学论》说:断除种种不善行并具足善心,就是善行了。因为善和不善是相对的,比如杀盗淫妄是不善行,而以善心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就是善行。
  “此之对治,是四白法之第一也。”这样的对治,正是四种白法的第一种。
  “二、令他于无悔处生悔。谓他修善无悔之补特伽罗,于彼所作之事,以令悔之意乐,于无悔处令生悔也。”补特伽罗,即有情。第二种黑法,是令人在不该后悔的事上心生懊悔。对那些修习善行而无可悔之事的有情,对他们的如法修行,本着令他们悔恼的想法,使他们在无悔处生起悔恨。比如有人在持戒、修定或广行六度,这些都是值得随喜赞叹的行为,但你却给他们一些误导,使对方产生怀疑,觉得自己做错了,从而影响修法信心,甚至从此放弃,这是非常严重的过失。
  “于此二中,能不能诳及生不生悔皆同。”上述两种黑法中,不论我们的言行能否令和尚、阿阇黎等人受到欺骗,能否令他人心生悔恨,只要这样做了,就已构成不善行。换言之,不论是否产生效果,是否达到目的,做了就是黑法。
  “三、诽谤大乘安住之有情。谓于菩提发心现前具足律仪之人,于彼所作之事,以嗔心发起而说不雅之恶言。对于境说者,谓了解其义之人也。”第三种黑法,是诽谤那些已经安住于大乘菩萨道的有情。对那些发起菩提心并正在受持菩萨戒的有情,看到他们的发心和行持,以嗔恨心进行攻击,说一些粗暴恶俗的话。这一恶行的对境,就是可以听懂你在说些什么的人。
  “生此甚易,而过患亦极重,前已略说。”宗大师接着告诫我们说:这种罪业很容易发生,由此带来的过患尤其严重。关于此,前面已经作了简要介绍。在业果部分的“田门力大”中曾经说到,毁坏恒河沙数的佛塔不及谤菩萨之罪,说的正是这一点。而之所以容易造罪,是因为很多菩萨不易辨识。在他们身上并没有什么特殊标签,而是以各种身相示现于六道,这是我们需要慎之又慎的。
  “复次,若于菩萨生轻毁心,尽彼劫中,而彼菩萨须住地狱。除谤菩萨,余任何业,皆不能将菩萨堕于恶趣,此《最极寂静决定神变经》所说也。”这一段说的是,如果诽谤者本身也是发心菩萨,这么做将会招感什么罪业。若对其他菩萨心生轻慢,恶意诽谤,结果将会堕落地狱。除了诽谤菩萨这样的重大过患之外,其他任何罪业都不能使菩萨堕落地狱。因为菩萨有强大的菩提心摄持,本来是不会堕落的,但如果诽谤其他菩萨,就在劫难逃了。
  “《摄抉择分》中亦云:未得记莂之菩萨,若于记莂菩萨忿恚诤毁,随起几许恚心,须于彼许劫中,复从初始修行地道。”记莂,佛预记弟子成佛之事,分别劫数、国土、佛名、寿命等事。《瑜伽师地论.摄抉择分》也说:那些没有得到佛陀授记的菩萨,如果对佛陀已经授记的菩萨生起愤恨、斗诤或毁谤之心,那么根据生起嗔心的多少,就要经过与之相应的劫数,从头开始修习菩萨行。比如生起一刹那嗔心,就要延长一劫的修行时间;生起十刹那的嗔心,就要延长十劫的修行时间。
  “是故于一切中须灭嗔恚。设若生起,无间而忏,于其防护,亦须励力。即彼论中所说也。”所以,菩萨行者要在一切时中灭除嗔恨,一旦生起的话,立即忏悔,对于嗔心的防护,也要加倍努力。这也是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说的。黑法的重点就在于嗔心。因为嗔心破坏力极大,一旦现前,将造作重大罪业。所以,菩萨行者要以慈悲化解嗔恨,对治嗔恨。
  “四、随行谄诳,无正直心。其境者,谓他有情俱可。于彼如何作者,谓行谄诳。其中谄诳者,如以升称为谝等。诳者,如无功德诈现为有。谄者,于自作罪,方便不显,此《集论》中说也。”升,容量单位。称,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,后作秤。谝,花言巧语。第四种黑法,就是谄诳而没有正直之心。谄诳的对境,只要是其他有情即可。那么,对其他有情做了什么是属于行谄诳呢?所谓谄诳,就是以花言巧语来达到大斗小秤等欺骗性行为。此外,诳指没有德行而诈现有德,谄指将自己所造恶业隐藏起来,以不正直之心进行伪装,欺骗他人。这些都是《集论》所说的。
  这四种黑法将对修习菩提心构成障碍。如果我们想在未来生生世世不舍菩提心,就要对治四种黑法,成就四种白法。
  【受持不坏的四白法】
  修学受持不坏之四白法者,即反四黑法也。其中,第一白法之境者,即一切有情也。所作者,于彼设遇丧命因缘,下至戏笑,断故知妄说。若如是作,即自能于和尚、阇黎等增上境不生欺妄也。
  第二白法之境者,谓一切有情。所作者,于彼无谄诳,以正直心而住。此是第四黑法之对治也。
  第三白法之境者,谓一切菩萨。所作者,起同大师之想,随于四方赞其实德。夏惹瓦云:“我等虽作微少之善,然无增长之相,而坏尽之相则甚多。于菩萨及法侣,以嗔恚轻蔑,互生疮疱而坏尽也。”以是若能将此及于菩萨前所生之疮疱断之,则《集学论》中所说之依于补特伽罗而起之损失将俱不生。以不知菩萨于何有故,应如《迦叶问经》,于诸有情生大师想,是修净相,以作增上云耳。又护功德,是谓听者至时,非不往四方称赞而成过失也。此为第三黑法之对治。
  第四白法之境者,自所成熟之有情也。所作者,令不乐小乘,执持圆满菩提也。此亦就自己说,须将所化之机安立于圆满菩提。若所化之机不生圆满菩提之意乐,则不成罪,以不能成办之故耳,以此断第二黑法。
  若有至心将他安立一切安乐之究竟欲乐,则虽仅令他发生少不乐之追悔,及令不乐之加行,必不为也。能如是,则必不失菩提心。
  《师子问经》云:“累生于菩提,心于梦不舍,况于未睡时,不须说何成。佛告曰:或村或城邑,随其所住处,正入于菩提,以是心不舍。”
  复次,《文殊庄严刹土经》云:“断除我慢、嫉妒、悭吝,及见他富饶意生欢喜,若具此四,不舍所愿。”
  又《宝积经》云,“若于一切威仪中修菩提心,及随作何善之先修菩提心,则于他生亦不离此宝贵之心,如是一切中而为观察”等,显然而说也。

  四黑法后,宗大师又为我们介绍了应当受持的四种白法。每一法都是从所修对境和所修内容进行说明。
  “修学受持不坏之四白法者,即反四黑法也。”我们需要修学并受持的四种不坏菩提心的白法,就是与四黑法相反的行为。
  “其中,第一白法之境者,即一切有情也。所作者,于彼设遇丧命因缘,下至戏笑,断故知妄说。”境,指所缘对象,即每一法修行都有相应的所缘。其中,第一种善法的对境是一切有情,所需要做的,就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,哪怕是失去生命的困境,或仅是开个玩笑,永远都不随便说那些虚妄不实之语。
  “若如是作,即自能于和尚、阇黎等增上境不生欺妄也。”如果能这样做的话,那么,自然能对和尚、阿阇黎、尊长等我们敬重的人不打妄语。对于一个从小就诚实坦荡的人来说,不说妄语是自然而然的事,并不需要刻意为之。而对那些有着欺骗习气的人来说,说假话反而成了常态。这样的话,即使面对自己尊敬的人,即使并不是要有意欺骗,但不经意间,假话还是会脱口而出,这就是串习所致。所以,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习惯,修行才会顺利进行。
  “第二白法之境者,谓一切有情。所作者,于彼无谄诳,以正直心而住。此是第四黑法之对治也。”第二种白法的所缘对象,也是一切众生。所做的,就是对一切众生没有谄诳之心,依正直心而住。这是对治第四种黑法的修行。
  “第三白法之境者,谓一切菩萨。所作者,起同大师之想,随于四方赞其实德。”第三种善法的所缘对象,是一切菩萨。所做的,是将一切发心菩萨视为佛陀,并随时对其他人称扬他的功德。因为我们对佛陀不会生起轻慢毁谤之心,如果能将一切菩萨行者视为佛陀,自然不会任意造作口业。但菩萨是难以辨识的,所以,最简单的办法是像常不轻菩萨那样,将一切有情视为佛陀那样恭敬。
  “夏惹瓦云:我等虽作微少之善,然无增长之相,而坏尽之相则甚多。于菩萨及法侣,以嗔恚轻蔑,互生疮疱而坏尽也。”大德夏惹瓦说:我们这些人虽然做了一些微小善行,但这些善行却对修行没什么增长迹象,反而是坏失的相很多,原因是什么?就是对菩萨及其眷属以嗔心表示轻蔑,说三道四,造作极大口业,就像长了疮疱那样,逐渐溃烂至全身。
  “以是若能将此及于菩萨前所生之疮疱断之,则《集学论》中所说之依于补特伽罗而起之损失将俱不生。”所以,如果能做到不毁谤菩萨,并且把我们嫉妒、轻视同参道友的行为彻底克服,那么像《集学论》所说的,对有情乃至菩萨所造的诽谤罪业就不会产生了。
  “以不知菩萨于何有故,应如《迦叶问经》,于诸有情生大师想,是修净相,以作增上云耳。”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菩萨哪里才有,哪个才是菩萨,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作恶业。所以应该像《迦叶问经》所说的那样:将一切有情都视为佛陀,这样修习净观,就能令善业不断增长。事实上,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,将来都是要成佛的。所以说,把一切众生视为佛陀是有修行依据的。
  “又护功德,是谓听者至时,非不往四方称赞而成过失也。此为第三黑法之对治。”所谓护功德,是说在有听众的场合要称扬菩萨功德,并不是说,如果我们不往四面八方去赞叹菩萨功德就会形成过失。也就是说,在有因缘时应该赞叹,而在没有因缘时,并不一定要刻意为之。这是对治第三种不善法的修行。
  “第四白法之境者,自所成熟之有情也。所作者,令不乐小乘,执持圆满菩提也。”第四种善法的所缘境,是那些修习声闻解脱道已经成就的有情。所要做的,就是令他们不仅安住于小乘法,还进一步修习无上菩提。
  “此亦就自己说,须将所化之机安立于圆满菩提。若所化之机不生圆满菩提之意乐,则不成罪,以不能成办之故耳,以此断第二黑法。”这主要是从自己这方面来说,就是我们对有情要有这样一种劝诫,令他们安住于圆满的菩萨道。如果对方生不起上求佛道的愿望,我们并不会因此造作罪业,因为这是对方根机没有成熟造成的,原因不在于我们。这是断除第二种不善法的方便。
  “若有至心将他安立一切安乐之究竟欲乐,则虽仅令他发生少不乐之追悔,及令不乐之加行,必不为也。能如是,则必不失菩提心。”如果我们真正生起令一切有情得到究竟安乐的愿望,那么,哪怕令有情生起一丝追悔或不乐的行为,也绝不可能去做。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的话,必然不会失去菩提心。
  “《师子问经》云:累生于菩提,心于梦不舍,况于未睡时,不须说何成。”《师子问经》说:怎样才能生生世世生起菩提心,就是做梦也不会舍弃?如果能够做到的话,更何况还没有入眠的时候,那就更不用提了。也就是说,让菩提心在心相续中形成巨大的力量,使其时时刻刻产生作用。
  “佛告曰:或村或城邑,随其所住处,正入于菩提,以是心不舍。”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: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,无论身在何处,都要随时随地安住于菩提心并引导众生趣向菩提,这样才能令菩提心不相舍离。因为菩提的特征就是觉,一方面是自觉,一方面是觉他,所以做每件事都要保持觉照,都想着利益众生。
  “复次,《文殊庄严刹土经》云:断除我慢、嫉妒、悭吝,及见他富饶意生欢喜,若具此四,不舍所愿。”《文殊庄严刹土经》也告诉我们:应该断除我慢、嫉妒、吝啬的不良习气,同时,看到他人取得成就而心生欢喜。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四点,就不会舍离愿菩提心。
  “又《宝积经》云,‘若于一切威仪中修菩提心,及随作何善之先修菩提心,则于他生亦不离此宝贵之心,如是一切中而为观察’等,显然而说也。”又引《宝积经》说:如果我们能在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修习菩提心,或者做任何一种善行前先修习菩提心,想着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。那么,即使在未来也能不舍离珍宝一样的菩提心。对于以上所说反复观察和思惟,就能清楚地认识到,如何在未来生命中生生世世不舍菩提心。
  5.犯已还净法
  犯已还净法者,除不舍愿心及心不舍有情二者之外,若违诸所学,乃至未具菩提戒之间,虽无菩萨之堕罪,然以有违誓受之学处,故成恶行,当以四力而忏之。

  受持菩提心之后,我们还要多方守护。一旦有所违犯,应立刻忏悔还净。
  “犯已还净法者,除不舍愿心及心不舍有情二者之外,若违诸所学,乃至未具菩提戒之间,虽无菩萨之堕罪,然以有违誓受之学处,故成恶行,当以四力而忏之。”所谓犯已还净,除了不舍愿菩提心及不舍有情这两大根本之外,如果违背前面所说的这些学处,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,虽然不能构成菩萨戒的堕罪,但因为这样做已经违背对十方三宝所发的誓言,所以就成了不善行,应当依四力进行忏悔。所谓四力,就是本论业果部分所说的能破力、对治现行力、遮止力和依止力。
  以上,宗大师从五个方面,为我们详细阐述了“菩提心如何发起”。第一,是阿底峡尊者传授的“七因果修法”,重点强调了大悲、平等和于一切有情修悦意之相的重要性。第二,是寂天菩萨传授的“自他相换法”,重点强调了“将自作他、将他作自”的修行原理和意义。第三,是受持菩提心的仪轨,当我们修学七因果或自他相换生起愿菩提心之后,还要通过宣誓,使这一愿心成为我们对十方三宝和一切有情的誓言。第四,介绍菩提心的守护之道,发起愿心固然不易,但更难的是发长远心,这就需要悉心守护,令之增长。第五,介绍犯已还净之法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关键是及时忏悔并加以改正,令发心保持纯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