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二、菩提心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

  如是若念须入大乘,何为入大乘之门耶?此中佛说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二种,除彼更无余大乘矣。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?唯菩提心是。此于身心何时生起,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,是亦住入大乘。
  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,则纵有通达空性等功德,亦是堕入声闻等地,退失大乘。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,理亦成也,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。如《入行论》中说:“此心生起,无间即成佛子也。”
  慈氏《解脱经》亦云:“善男子,所谓金刚宝者,虽已破碎,胜出金等庄严,映蔽一切,亦不失金刚宝之名,一切贫乏亦能遮止。善男子,如是若发一切种智心之金刚宝,纵离修行,亦映蔽一切声闻、独觉功德之金庄严,亦不失菩萨之名,一切世间贫乏亦能遮止也。”谓于菩萨行虽未学习,但有菩提心便可称为菩萨也。
  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,则犹不足,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,故成大乘以菩提心而作自在。若于此心仅彼知解而已,则其大乘亦唯是虚名耳。倘彼有一性相完全之菩提心,则亦成一清净之大乘,当于此而励力焉。
  《庄严经》云:“善男子,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之种子。”于此须得定解。
  此应喻释,如以水、粪、暖及地等,若与谷种合者,则为谷苗之因,若与麦豆等种合者,则亦为彼苗之因。故水、粪、暖、地等是共同之因。青稞种者,随与何种缘合,亦不能为谷等苗之因,是青稞苗之不共因。以彼所摄持之水等,亦当为青稞苗之因也。如是,无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。通达空性之慧者,如水粪等,是三种菩提之共因也。
  故《宝性论》亦云:“胜解胜乘为种子,慧者为生佛法母。”此言于大乘起胜解者,如父之种子,通达无我慧者则如母。譬之父为藏人,则不生汉胡等子,父为子姓,此因决定。于藏母身,则能生种种子,是乃共同因也。
  龙猛《赞慧度》亦云:“佛陀诸独觉,并诸声闻人,解脱唯依慧,决定无有余。”诸独觉、声闻亦依于慧,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,是大小二乘子之母。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,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。
  《宝鬘论》云:“彼声闻乘中,不说菩萨愿,及行悉回向,菩萨如何成。”谓不以见别,而以行分。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慧,犹不成大乘不共之道,而况除彼胜慧之诸余道品,则何待言哉。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,执为中心而修焉。

  了解到大乘佛法的殊胜,接着说明如何进入大乘,及大乘佛法的殊胜又在哪里。
  “如是若念须入大乘,何为入大乘之门耶?”通过以上这一部分的学习,我们已经认识到大乘教法的殊胜,希望成为大乘行者。那么,什么才是大乘修行的入手处呢?
  “此中佛说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二种,除彼更无余大乘矣。”关于这个问题,佛陀告诉我们,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两种。除此以外,没有什么是属于大乘教法的了。藏传佛教把大乘分为波罗密乘和密乘,前者属于显教部分,他们认为是因乘;后者属于密教部分,他们认为是果乘。
  “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?唯菩提心是。”那么,怎样才能进入波罗密多乘及密乘的修行?唯一的途径,就是发起菩提心。
  “此于身心何时生起,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,是亦住入大乘。”只要菩提心在我们的心相续中生起,即使不具备其他任何功德,都已进入菩萨道的修行,属于大乘佛子。就像皈依是成为佛教徒的标志,发菩提心则是成为大乘行者的标志。如果没有发起此心,不论见地多高,法门修了多少,都不能成为大乘行者。这里所说的发心,主要是指世俗菩提心,也就是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我要成就无上菩提”的愿望。当我们以此作为生命目标时,就是初发心菩萨了。
  “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,则纵有通达空性等功德,亦是堕入声闻等地,退失大乘。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,理亦成也,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。”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什么时候觉得度众生太麻烦了,想要舍弃菩提心,那么,即使有通达空性等功德,也会退为声闻乘乃至人天乘,失去菩萨行者的资格。这是很多大乘经教都说到的,从理上就是这样成立的。所以,是否为大乘行者,就以是否发起菩提心作为抉择标准。《道次第》所提供的这个标准非常明确,即使你每天都在持诵大乘经典,或修习大乘法门,但只要没有菩提心,就不算是大乘行者。接着,宗大师继续引经据典,论证这一命题。
  “如《入行论》中说:此心生起,无间即成佛子也。”正如《入菩萨行论》所说的那样:当菩提心在我们的心中生起时,当下就是大乘佛子。这里所说的佛子,特指菩萨行者。因为只有大乘菩萨才能绍隆佛种,继承如来家业,是真正的佛子。
  “慈氏《解脱经》亦云:善男子,所谓金刚宝者,虽已破碎,胜出金等庄严,映蔽一切,亦不失金刚宝之名,一切贫乏亦能遮止。”此处引慈氏《解脱经》,以金刚宝为喻,说明菩提心的珍贵:善男子,那些以金刚宝制成的器皿,虽然已经破碎,但因为金刚宝本身所具有的高贵质地,其价值依然远远超出黄金等世间珍宝,光芒璀璨,映照一切。而且,它依然具有金刚宝的名称,依然价值不菲,能够改善所有的贫困状况。
  “善男子,如是若发一切种智心之金刚宝,纵离修行,亦映蔽一切声闻、独觉功德之金庄严,亦不失菩萨之名,一切世间贫乏亦能遮止也。”一切种智,谓能以一种智,知一切道,知一切种,是名一切种智,即佛之智。《解脱经》告诉我们:善男子,只要发起金刚宝那么珍贵的菩提心,即使没有其他修行,也远远胜于一切声闻、独觉的功德,就像金刚宝的价值远胜于黄金那样。只要发起菩提心,就不会失去菩萨的名称,也能改善世间的一切贫乏现象。因为发心能使生命品质得到提升,使生命内涵得以改变,其价值超过其他任何心行。
  “谓于菩萨行虽未学习,但有菩提心便可称为菩萨也。”也就是说,虽然还没有修习六度四摄等菩萨行,但只要发起菩提心,发起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强烈意愿,就可以称之为菩萨。
  “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,则犹不足,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,故成大乘以菩提心而作自在。”所以说,仅仅修学大乘法门还不够,必须将大乘教法落实到自己心中,才是最重要的。换言之,能否成为大乘行者,完全取决于菩提心是否发起。
  “若于此心仅彼知解而已,则其大乘亦唯是虚名耳。倘彼有一性相完全之菩提心,则亦成一清净之大乘,当于此而励力焉。”如果对菩提心只是在理上稍有了解,并未真正发起,那也只是徒有其名的大乘行者。必须具备体相具足的菩提心,在内心切实发起利他的愿望,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大乘行者。所以,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努力实践,而不仅仅是停留于口头,停留于理解。这也是很多人修学中存在的问题,学了很多教法,会说很多道理,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心行,没有在心相续中产生作用。
  “《庄严经》云:‘善男子,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之种子。’于此须得定解。”《庄严经》说:善男子,菩提心是产生佛法一切功德利益的种子。对于这一点,我们必须获得坚定不移的认识。
  “此应喻释,如以水、粪、暖及地等,若与谷种合者,则为谷苗之因,若与麦豆等种合者,则亦为彼苗之因。故水、粪、暖、地等是共同之因。”接着,宗大师又以比喻说明菩提心在修行中的作用。就像耕种,需要有水分、粪肥、阳光、土地等条件。如果将这些条件和谷种结合起来,那么它们就是谷苗的生长之因;如果将这些条件和麦或豆等种子结合起来,那么它们就是麦苗或豆苗的生长之因。由此可见,水分、粪肥、阳光、土地等是一切种子生长的共同条件。
  “青稞种者,随与何种缘合,亦不能为谷等苗之因,是青稞苗之不共因。以彼所摄持之水等,亦当为青稞苗之因也。”而从另一方面来说,青稞种子无论与什么样的生长条件相结合,都无法成为谷苗等因,而是青稞苗的不共因。也就是说,青稞苗的关键是取决于青稞种子。而它生长所需要的水分等条件,则是青稞苗的共因。
  “如是,无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。通达空性之慧者,如水粪等,是三种菩提之共因也。”同样,无上菩提心的作用也如种子,是生长佛果之苗的不共因。而通达空性慧则像水分、粪肥等条件一样,是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和无上菩提生起的共同条件。也就是说,菩提心才是决定行者之所以为大乘的不共条件。如果仅仅证得空性,也可能成为阿罗汉,不是必然会成为佛菩萨的。
  “故《宝性论》亦云:胜解胜乘为种子,慧者为生佛法母。”胜解,对大乘的信心和发心。胜乘,大乘。所以《宝性论》也说: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和发心,是成就佛果的种子,而空性慧则是出生三世诸佛的母亲。
  “此言于大乘起胜解者,如父之种子,通达无我慧者则如母。”这句话也就是说,对成佛的修行来说,于大乘生起信心,发菩提心,其作用就像父亲那样。而通达无我的空性慧,其作用就像母亲一样。每个人的出生都离不开父母的共同作用,两者结合,才能孕育新的生命。同样,三世诸佛的出生也离不开菩提心和空性慧的作用。
  “譬之父为藏人,则不生汉胡等子,父为子姓,此因决定。于藏母身,则能生种种子,是乃共同因也。”根据传统观念,子女的血统是由父亲决定,故本论沿用这一习俗为喻。如果父亲是藏人,就不会生出汉人、胡人的儿子。因为子女跟随父亲的姓氏,这是决定性的因素。而母亲虽然起着孕育种子的作用,但可能生出藏人,也可能生出汉人或胡人,是一切种子出生的共同因素。也就是说,由父亲决定子女的身份属性。
  “龙猛《赞慧度》亦云:佛陀诸独觉,并诸声闻人,解脱唯依慧,决定无有余。”独觉,又名缘觉或辟支佛,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而解脱生死。龙树菩萨的《赞慧度》也说:佛陀、独觉、声闻三乘圣者的解脱都是依靠空性慧,并不是其他什么因素。这也说明,空性慧是三乘共有的。
  “诸独觉、声闻亦依于慧,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,是大小二乘子之母。”不仅三世诸佛是依空性慧成就,独觉声闻也是依空性慧成就。所以说,般若波罗密多就像母亲一样,是大小二乘共有的母亲。如果仅有利他愿望而没有空性慧,就会停留于世俗菩提心,无法升华为佛菩萨所成就的胜义菩提心。唯有证得无我的空性慧,才能体悟三世诸佛与六道众生不二的层面,对众生平等无别地生起悲心。
  “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,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。”诸广大行,六度等菩萨行。正因为空性慧是三乘所共,所以,不是以通达空性来区分大小乘,而是以菩提心和菩萨行作为判断标准。因为三乘圣者在空性见上是没有根本区别的,区别的关键在于行愿。声闻主要依戒定慧成就个人解脱,而菩萨主要依六度自利利他。
  “《宝鬘论》云:彼声闻乘中,不说菩萨愿,及行悉回向,菩萨如何成。”《宝鬘论》说:在声闻乘经典中,并没有说明如何发起菩萨的大愿、大行,以及如何将修行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,怎么可能成为菩萨呢?
  “谓不以见别,而以行分。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慧,犹不成大乘不共之道,而况除彼胜慧之诸余道品,则何待言哉。”也就是说,菩萨乘和声闻乘不是以见地作为区分标准,而是以行持作为区分标准。如果通达空性慧都不能成就大乘不共之道,那么,除了空性慧以外的其他修行,就更不足以成为区分大小乘的标准。
  “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,执为中心而修焉。”所以,我们必须将菩提心的教授,作为菩萨道修行的根本,努力实践。事实上,只要我们能依菩提心修任何法门,即使是五戒十善这样的人天善法,也属于菩萨道修行的组成部分。反过来说,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,即使通达空性、证得实相,也不能纳入大乘之列。
  整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都是根据这一定位来施设教法,我归纳为“一个中心,两种利益,三类设教。”一个中心,就是菩提心;两种利益,就是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;三类设教,就是下士道、中士道和上士道。以下士道成就现前利益,以中士道和上士道成就究竟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