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四、修念死之法

  怎样修习念死之法?《道次第》中,念死的内容包括三种根本、九种因相和三种决定。三种根本,分别是死亡是必定的,何时死却没有一定,死亡时除佛法外皆无用处。其中,每一项又从三方面忆念,即九种因相。通过忆念三根本和九因相,最终得出三种结论,使念死成为修行动力。在宗大师之前,藏地修习念死之法,仅分念内外世间无常诸法,没有这么系统。
  1.思惟定死
  首先,思惟我们必定会死去,所谓“有生无不死”。关于定死,又从三方面进行思惟:其一,死王必定到来,什么也不能阻止;其二,每过一天,活着的时间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;其三,虽然我们还没来得及修法并做好准备,但死王仍会不请自来。
  ① 死王必来而无法避免
  任所受何身、所住何地、随在何时,皆为死王所坏(皆为死王所能摧毁),此《无常集》所言也。死王若来,纵以迅速腾跃、极大势力、财物咒药,无能逃避,此《教授国王经》中说也。昔噶当大德噶马巴有云:“现在即须畏死,死时不须怖恼(恐怖)。我辈则(恰)与此相违,现在不畏,临死乃以手椎胸焉。”
  在十二缘起中,生为老死之因。无论以什么形态出现的生命,从出生的那一刻起,就在奔向死亡这个终点。
  “任所受何身、所住何地、随在何时,皆为死王所坏,此《无常集》所言也。”不论我们招感的是什么身份,是动物或是人类,甚至是证道的圣者;也不论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,是天堂、人间还是地狱;也不论我们处在什么时刻,是刚刚出生,还是风华正茂、年富力强,这个色身都会被死王所摧毁。这是《无常集》所说的,也是“三法印”中的“诸行无常”。我们要认识到,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而变幻不定的。
  “死王若来,纵以迅速腾跃、极大势力、财物咒药,无能逃避,此《教授国王经》中说也。”当死王到来时,纵然是以神通飞到空中,或以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、财力乃至咒符药物等,都无法逃避死亡的袭击。这是《教授国王经》中所说的。因为神通是不能抵消业力,更不能与无常为敌的。
  “昔噶当大德噶马巴有云:现在即须畏死,死时不须怖恼。我辈则与此相违,现在不畏,临死乃以手椎胸焉。”当年,噶当派大德噶马巴曾经说过:如果从现在开始,由于畏惧死亡而精进修行的话,当死王到来时,就无须恐怖和烦恼了。但我们这些凡夫却恰恰与之相反,现在对死亡好像根本无所谓,等到临终时,却捶胸顿足地哀号不已。
  世人所以害怕死亡,都是因为对之毫无了解。而对于证悟的成就者来说,虽然色身同样会毁坏,但内心对于生死是自在无碍的。因为死亡也是一种心灵经历,是可以在修行中体证并熟悉的。对很多高僧大德来讲,死亡不过是生命旅程中的一次迁徙,或是入般涅槃,或是往生净土,或是乘愿再来,完全不必有丝毫恐惧。所以说,生前就为死亡做好准备的话,死亡时就不致惊慌失措了。就像进入考场时,那些有备而来的学生才能顺利通过。死亡,正是人生最严峻也最重要的考试,我们通得过吗? 
  ② 寿量无增而日减
  如《入胎经》所说,寿量百年者希矣。纵然能到此边际(纵使能达到百岁),亦于彼之中间,年为月、月为日、日为昼夜而尽之。每一昼夜,仍为上午、下午等而使之尽。寿之总量,去日已多,所余亦无增,且无间而减故(所余亦唯有减而无增)。
  《入行论》云:“昼夜无有(少)住,此寿常灭坏(坏灭),无有余可增,我岂能不死。”
  又如织师织布,及被杀之牲畜牵赴杀(屠)场,步步逼近,与牛为牧儿所使(所鞭策),不能自在,被驱入住处等,多喻为门(多门设喻)而思惟之。
  如《大戏乐经》云:“三有无常同秋云,众生生死等观戏(剧)。众生寿行似空电,如崖瀑流(如悬崖瀑)疾疾行。”以此种种譬喻而诠显之。盖于心内明了者,外一切物无不示现无常。以是从多门中屡次思惟,生起决定。若仅修少次,心则难生,殊无所益。
  如噶马巴云:“汝言思而不生,汝于何时思耶?昼日散乱,夜间睡眠,汝勿说妄语。”吾人非但寿尽始为死王所坏,而往他世。即于现生存在(生存)之间,亦皆是不住之时。盖自入胎以来,无一刹那暂停而不向后趣者。虽于中间稍得存活,亦唯为老病死者引赴死所而行。故不应于此存活之际,认为不趣后世而得安住,辄生欢喜。譬如从高崖坠时,其中间尚未至地之际,不应喜也。
  《四百颂注》中引云:“人之勇识如初夜,若于世间住胎已,从此彼于日月中,无少止憩而趣死。”

  从最终结局来看,死亡是无从逃避的。但这个结局不是突然到来的,事实上,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开始,无时无刻不在接近死亡,不在奔向这个终点。换言之,我们每活一天,寿命就减少一天。
  “如《入胎经》所说,寿量百年者希矣。纵然能到此边际,亦于彼之中间,年为月、月为日、日为昼夜而尽之。每一昼夜,仍为上午、下午等而使之尽。寿之总量,去日已多,所余亦无增,且无间而减故。”正如《入胎经》所说:能活到百岁的人极其罕见。即使能活到如此高龄,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,也是由年化为月,由月化为日,由日化为昼夜而耗尽。而在每个昼夜,又由上午、下午的平均分割而耗尽。从寿命总量来看,过去的日子已经很多,而我们在这个世界剩余的日子是不可能增加的,只会一刻不停地持续减少。就在我们说话的当下,时间也在无情地流逝。我们每天做晚课时,都会念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”。这些逝去的日子,我们用心把握了吗?
  “《入行论》云:昼夜无有住,此寿常灭坏,无有余可增,我岂能不死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:昼夜流转是不可能停留的,今生寿命也随时都在坏灭,不可能有所增加,我们又岂能长生不死?时间就像流水一样,一秒也不会停歇,所谓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。而我们的生命就在这每一秒的流淌中走向衰老,每过去一刻,就向死亡靠近了一步。
  “又如织师织布,及被杀之牲畜牵赴杀场,步步逼近,与牛为牧儿所使,不能自在,被驱入住处等,多喻为门而思惟之。”这里连续用了几个比喻:其一,织师织布喻。织师所用的线不论多长,终究是有限的。在织布过程中,梭子在织布机上穿梭一次,剩下的线就少了一段。其二,牲畜被杀喻。牲畜被牵着走向屠宰场时,虽然还在路上,却在一步步逼近死亡。我们活着也是一样,虽然当下并没有死,但终究是要死去的。其三,牧童驱牛喻。牛被牧童驱赶着回到住处,不能想走哪里就走哪里,终究要被赶入牛圈。通过以上种种思惟,帮助我们强化念死之心。
  “如《大戏乐经》云:三有无常同秋云,众生生死等观戏。众生寿行似空电,如崖瀑流疾疾行。”又如《大戏乐经》所说:三界中的无常,如同秋空之云般变幻不定;众生在生死流转中的身份转换,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那样;众生的寿命,就像空中闪电般一闪而过;时光的流逝,就像悬崖冲下的瀑布那样迅疾快速。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,转眼就十年过去了。如果不及时把握,再回头可能就追悔莫及了。
  “以此种种譬喻而诠显之。盖于心内明了者,外一切物无不示现无常。以是从多门中屡次思惟,生起决定。若仅修少次,心则难生,殊无所益。”以上经论中,以种种比喻为我们开显了无常迅速的道理,使我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,外在的一切无不是在为我们显示无常之理。这样从各个角度反复思惟,从而确定这一认识。如果只是偶尔思惟一下,很难使这一认识形成有力量的正念,那就没有多少利益了。无常观的重要就在于,它是代表着世间真相。而常只是我们的错觉,不仅会带来无尽烦恼,还使人们造业感果。所以,经论中才会以种种譬喻反复宣说这一义理。
  “如噶马巴云:汝言思而不生,汝于何时思耶?昼日散乱,夜间睡眠,汝勿说妄语。”噶当派大德噶马巴说:你们说虽然已经思惟,却感觉不到无常观的生起,你们究竟什么时候思惟的呢?白天在散乱中度过,晚上在睡眠中度过,所以就不要说什么已经认真想过的妄语了。反观自己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虽然有时也想到生死无常,但念头不过是一闪而过,这样的想自然产生不了什么作用。
  “吾人非但寿尽始为死王所坏,而往他世。即于现生存在之间,亦皆是不住之时。盖自入胎以来,无一刹那暂停而不向后趣者。虽于中间稍得存活,亦唯为老病死者引赴死所而行。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并不是寿命将近时才会被无常和死亡所摧毁,前往另一个世界。即使在当下的生存中,寿命也时时处于无常变化中,片刻不曾停留。从入胎的那一刻开始,没有一刹那会暂停向死亡迈进的步伐。虽然从出生后到死亡能够存活一段时间,但也是被老、病、死牵引着,没有一天不在接近死亡。
  “故不应于此存活之际,认为不趣后世而得安住,辄生欢喜。譬如从高崖坠时,其中间尚未至地之际,不应喜也。”所以,活着的时候不能认为,我可以长久地活着,并由此心生欢喜。因为这只是一种错觉,就像从高高的悬崖掉下去,在半空尚未落地时,不能因为还没摔死而暗暗高兴,因为转眼就会落到地上,一命呜呼。
  “《四百颂注》中引云:人之勇识如初夜,若于世间住胎已,从此彼于日月中,无少止憩而趣死。”这里又引《四百颂注》说,如果将识投胎那天当做今生最初的开始,从住胎到死亡这段时间,在日月更替间,没有片刻停止过迈向死亡的脚步。
  在这一部分,宗大师引诸多经论及祖师开示,谆谆教导我们应该把握当下,抓紧时间,否则光阴就会白白流走,悔之晚矣。
  ③ 生前无暇修法而死必决定
  纵能至彼许之寿算,亦无有余暇修行。如《入胎经》言:“初婴儿时,于十岁内未获修法之意乐。垂老之二十年,无修法之气力。中时亦为睡眠耗去一半,复以病等耗去多时,仅少许光阴可修法耳!”
  如是现生一切圆满,当思皆同作梦,于临死时仅成一种意境。死仇既其(既然)必来,胡为现世(胡为彼现世)之心所欺而犹喜耶?应于必须修法生起决定,多为誓愿。
  《本生经》云:“噫嘻世间惑,匪坚不可乐。此夜开花会,亦当成念境。”

  如果不及时修法的话,死亡是不会等我们做好准备之后才到来的。事实上,这是不知什么时候就来登门造访的不速之客。
  “纵能至彼许之寿算,亦无有余暇修行。如《入胎经》言:初婴儿时,于十岁内未获修法之意乐。垂老之二十年,无修法之气力。中时亦为睡眠耗去一半,复以病等耗去多时,仅少许光阴可修法耳。”作为一般人来说,即使能正常地活到七八十岁,仔细算一算,也很难拿出多少时间修行。正如《入胎经》所说:当我们在婴儿至十岁以内,因为懵懂无知,不能生起修习佛法的意乐。到步入老年的那二十年,又没有修法的力气。真正能够修行的中青年时期,又被睡眠等耗去将近一半时间,剩余时间还会被疾病耗费,真正能用于修法的时间实在是少而又少。
  “如是现生一切圆满,当思皆同作梦,于临死时仅成一种意境。死仇既其必来,胡为现世之心所欺而犹喜耶?应于必须修法生起决定,多为誓愿。”即使今生的家庭、事业等各方面都很圆满,也应当视为梦幻。到死亡来临时,所有这一切只能成为前尘影事,毫无帮助。既然死神必定到来,为什么要被现在的世俗心所欺骗,而喜滋滋地忙来忙去呢?通过以上思惟,应当确信世间一切只有暂时的意义,唯有修行才能对我们有真正帮助,从而发愿修行。其实不要等到死亡,当老年甚至中年时,回忆之前的经历,和梦中影像又有什么不同呢?唯一的不同,只是由此留下的爱恨情仇和苦辣酸甜比梦境更为强烈。
  “《本生经》云:噫嘻世间惑,匪坚不可乐。此夜开花会,亦当成念境。”匪,不是。花会,欢娱的盛会。《本生经》说:无明幻化的世间名利一点都不牢固,更没什么值得高兴的。就像今夜的花会,虽然看起来绚丽灿烂,但很快就会消失,最终只会成为一种记忆。
  以上,通过死王必来而无法避免、寿量无增而日减、生前无暇修法而死必决定三方面,帮助我们对死亡提起警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