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二节 略示修法

  《道次第》的修学,从道前基础的听说轨则、依止法、思惟暇满义大,下士道的念死无常、念三恶趣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,中士道的发出离心、知苦、了知苦因、解除痛苦,到上士道的发菩提心、行菩萨行,所有这些,都要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来完成心行调整。
  在“略示修法”部分,宗大师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修行程序,包括加行、正行、结行、未修中间四项内容。加行就是修行前的心态调整和集资净障,正行为止观实践,结行为回向,未修中间则是座下如何过一种如法生活。论中,“略示修法”虽是属于依止法的内容,事实上,这一套路贯穿着整个《道次第》的修行,从道前基础到止观实践,每项内容都可按这四个步骤进行。所以,这一操作程序不仅是为依止法施设的,也是为整部《道次第》施设的。

一、加行修法

  加行虽是作为修道前的准备,但若以较高见地去修,同样能成为正行,能由此直抵佛果。在常人看来,走入佛门为修学起点,成就佛果为修学终点,之间似乎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。但从佛法角度来看,不同见地又有着不同观点。依华严见地,如果发心圆满,起点便是终点,所谓“初发心即成正觉”。也就是说,初发心和最后成就的结果无二无别。原因何在?因为初发心和最终成就的是同样的心,并非另一个。在初发心和最终成就之间,有的只是精确程度的差别,圆满与否的差别。如果发心之初即能精确而圆满,和结果自然也就没有差别了。
  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关键是我们以什么见地去修,赋予其什么内涵。也正因为见地不同,所以,念佛有持名念佛和即心念佛、即心是佛的不同,皈依有皈依住持三宝和皈依自性三宝的区别。
  加行也是同样。当然,多数人在修习加行的阶段未必能有较高见地,只是以此集资净障,为修法奠定基础。就像我们出门远游,必须备足钱粮,以免途中匮乏。此外,还要扫除途中障碍,以免遭遇困境。旅程越长,就要准备得越充分。我们现在所致力的,是解脱和成佛的修行,是尽未来际的大事,这就需要一些特殊方式来提高效率,迅速积累资粮,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方便。如果没有方便,我们想爬上屋顶都很困难,而具足方便的话,甚至可以登上月球。所以,学佛也不能一味苦练,唯有勤奋与智慧并进,才能积集成佛所需的广大资粮。
  以下,介绍金洲大师所传的加行六法。
  1.洒扫住处
  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,谓:
  一、于住处整理洁净,陈设佛像。

  本论介绍的加行修法,是阿底峡尊者的依止师金洲大师所传,共有六个部分。
  “一、于住处整理洁净,陈设佛像。”第一步,是将周围环境洒扫整洁并供奉佛像,营造庄严的修行氛围,令身心安住。
  现代人很重视居住环境,将此作为营造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。对修行来说,环境同样是重要助缘。那么,一个如法的修道环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?经律论三藏中也有详细记载,比如离师长和道友不能太远,以便随时请教;生活和人身安全有相对保障,不必有衣食之忧;气候适宜,不易生病,等等。
  对于修行环境,我们应该经常清扫。洒扫不仅有改善环境的作用,本身也是很好的调心之道,修依止法,可以扫除对师长的不敬;修念死无常,可以扫除我们对生活的贪著。相关用心方法,《华严经·净行品》中有很多开示,如“洗涤形秽,当愿众生,清净调柔,毕竟无垢”等。佛世时,有位叫做周利槃陀的弟子,愚笨到一个偈颂都记不住。后来,佛陀便让他在扫地时念诵“扫尘除垢”。他就一心一意地扫地,一心一意地念诵“扫尘除垢”,最后证得阿罗汉果。可见,洒扫一方面可以扫除外在尘垢,使环境清净宜人;一方面可以荡涤内心污浊,使智慧得以显现。
  供奉佛像,则是为了帮助我们培养神圣感,更好地进入修行状态。现代人对佛像比较缺乏敬畏心,一是因为佛像得来太过容易,二是因为对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的片面理解所致。事实上,对佛像保持敬畏之心,于修行大有助益。当我们内心充满恭敬时,妄想就失去立足之地了。
  凡夫往往心随境转,在嘈杂的环境中,很容易放逸散乱。对初学者来说,环境尤为重要。待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,才能不受环境左右,随遇而安。甚至可以借助一些特殊境界来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,也就是禅宗所说的“历境炼心”。但不具备相应定力前,最好的办法就是佛陀在《遗教经》中所开示的“远离”,而不是过早地、轻率地以环境来考验自己。那样仿佛是将一棵幼苗放在暴风雪中,很可能就此夭折。所以在修行初期,我们特别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氛围,洒扫住处正是起到这个作用。
  2.陈设供养
  二、端严陈设无谄供品。
  供养,也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因为成佛是福德和智慧的圆满成就,如果说学法是在积累智慧资粮,那么供养就是在积累福德资粮,二者不可偏废。在汉传佛教地区,可能是受禅宗影响,不太注重陈设供养之类的外在形式。事实上,供佛不仅仅是形式,本身也具有重要的修行内涵。通过这一行为,一方面能体现我们对三宝的恭敬,一方面也能强化我们对三宝的依止之心。因为身心是密切相关的,心态会左右行为,行为也会影响心态。
  对三宝的恭敬,重点虽然在于内心,但也需要通过一些外在形式来体现,如拜佛、供佛、陈设供品等,包括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的一切成就,都可奉献于三宝。如果时时保有供养之心,就能迅速积累资粮,常与三宝相应。所以说,修行人应养成拜佛、供佛的习惯,看到佛像即礼拜供养,以此深化皈依,深化和佛菩萨的相应程度。
  “二、端严陈设无谄供品。”端严,即庄严。谄,即谄曲,非直心。第二步,庄重地陈设无谄供品。无谄供品的内涵有二:一是供品来源清净无染,非不法手段得来。关于这一问题,藏地有个故事:某人卖掉家中所供《大般若经》后,请师徒二人前来受供,师父用餐后感觉不适,即入定观察,发现体内有经典文字。因为成就者身心清净,稍有问题便会显现,就像白布沾染一点污渍那么明显。可见供品来源必须清净,否则反招过失。二是直心供养,不作颠倒谄诳之想。直心是接近于心的本然状态,而谄诳则是心的扭曲状态。对于来源正当的供品,还应以清净心作为供养,而不是以贪嗔心作为投资,希望由此获得个人利益。
  此外,供佛应选择自身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物品。许多人以为,佛菩萨并不需要我们的供品,供只是形式而已,实际意义不大,没必要精益求精。殊不知,供佛是在耕耘福田。我们在播种时,会把最好的种子播到地里,才能有更多的收成,供养也是同样。当然,关键在于发心,而不在于所供物品的贵贱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供什么,也体现了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,因为我们都会把最好的礼物献给最尊重的人。所以,陈设供品既能使我们增长福德,也能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地位。当然,供品的贵贱好坏并无硬性标准,根据自身条件尽力承办的供品就是最好的。因为供品本身是用于表法的,是以此培养我们的供养心。
  3.身具威仪,至诚修习皈依
  三、于安乐座端身跏趺,或半跏趺坐,至诚发起皈依之心。
  皈依是佛法之本。阿底峡尊者在藏弘法期间,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人宣说皈依,被尊为“皈依喇嘛”。当弟子要求尊者开示一些高深法门时,尊者回答说:我不知道有什么比皈依更高的法门。可见,皈依不仅是一个入门仪式,更贯穿了学佛的整个过程——从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开始,到最终成就内在的自性三宝。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完成:其一,是从出离心、菩提心、六度四摄等渐次修行。其二,直接以佛菩萨功德为临摹对象。我在《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》中有详细解说,这也是我在修学过程中发现的最直接的修法。
  “三、于安乐座端身跏趺,或半跏趺坐。”跏趺,即盘坐,跏趺为双盘,半跏趺为单盘。第三步,准备一个舒适安乐的座位,双盘或单盘。过去有人为了练腿,用绳子把腿捆起来,然后再放一块石头,这种方法并不可取。因为打坐不是能吃苦就解决问题的,关键是身心要调整到位,这样坐才是有效的。另外,打坐也不在于时间长短,很多人以为“久坐有禅”,一坐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。在外人看来,似乎觉得功夫不错。但质量究竟如何呢?是否安住于正念?还是在座上昏沉掉举?这些问题必须自己明白。事实上,质量比数量更重要。如果仅仅为了坐而坐,就本末倒置了。打坐本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,佛世时,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,多数都重视禅修。而佛教更注重的是如何用心,如何获取正见,以此契入空性,证得实相,这才是佛教的不共之处。
  “至诚发起皈依之心。”然后,以至诚之心忆念皈依。皈依相关内容在下士道将详细叙述,此处只作简要介绍。
 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?在《道次第》的修行中,皈依之因是随着不同修学阶段深化的。在下士道,是由怖畏三恶道苦而寻求皈依;在中士道,是由观轮回之苦而寻求皈依;在上士道,是发愿带领众生共同解脱而一心皈依。为什么三宝就值得信赖,值得皈依呢?正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殊胜功德。佛菩萨不仅调伏了自身烦恼,更以无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。对三宝功德的至诚景仰,可使身心得到净化。《阿含经》中有六念法,即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。念,不只是简单的念诵,而是以虔诚心真切地、如母忆子般时时忆念。这种忆念既能为我们树立修学楷模,同时也能使我们逐步融入三宝功德,与之相应。
  皈依是以三宝为究竟归宿,这就需要时时对三宝保有恭敬之心。有些人因为接受了一些空、无相等观念,以为不重视外在形式即不著相,其实是极大的误解。我们不妨反省一下:对经书法宝是否心怀恭敬?是否仅仅将其作为学术进行研究?甚至当做普通书籍随意翻阅?认识到恭敬的意义,便不会随意将空、无相作为借口。在认识到佛菩萨功德之前,是没有资格谈无相的。佛陀是圆满成就断德、智德、悲德的觉者,如果认为这些都不存在,便会落入断见。这是我们需要加以防范的。
  4.观想资粮田
  四、于面前虚空中,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、诸佛菩萨、缘觉声闻、护法诸天无量安住,分明显现。
  佛教所说资粮田,包括悲田、敬田、恩田三种,是一切善法生长的基础。悲田,是对苦难众生心生慈悲,布施救济;恩田,是对父母等有恩于我们的人,乃至民族、国家知恩报恩;敬田,是对佛法僧三宝和历代祖师恭敬供养。《道次第》所说的资粮田,特指敬田。我们学习《道次第》,应依本论的资粮田观想。若是修学其他法门,亦可另选相应的资粮田为观想所缘,以祈求加持。那么,本论的皈依境具体是什么呢?
  “于面前虚空中,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、诸佛菩萨、缘觉声闻、护法诸天无量安住,分明显现。”在眼前的虚空中,观想深观(般若)、广行(瑜伽)两派祖师、十方诸佛菩萨、声闻缘觉及护法诸天,其数之多,无量无边,并对这一皈依境历历分明。相关内容,昂旺朗吉堪布在《菩提道次第略论释》中有详细介绍:
  “于前面虚空中,距眉间一箭远,有光明灿烂宽广众宝庄严狮子座(八大狮子表八大自在,负此宝座),座中有四座,中座较高,左右及前各一。每座均有莲瓣垫,莲垫上有月垫日垫。中座体性为上师与宗喀巴无别,相则释迦,具诸相好。左手入定印持钵,满注甘露,右手降魔印。光明为性,手挥之无碍。各护法座,亦皆如佛具八大自在。宝座满饰珍宝,为世间稀有,表诸佛菩萨等稀有。广座上四座,表四无畏。莲表出离心,出污泥而不染。月表世俗菩提心,清凉皎洁,能除热恼。日表胜义菩提心。凡世间一切生物,如禾麦等,无不赖日光而生长成熟(此言真空正见亦如是)。坐此上者,表具出离心、菩提心及清净正见。此为皈依境。法衣,表具足一切戒。左手钵中,充满智慧、长寿、药甘露。盖以智慧降烦恼魔,以长寿降死魔,以药降病魔。右手按地印(即降魔印),表降天子魔。成佛后已降伏烦恼、病、死、天子等四魔。跏趺坐,表空乐不二。右边坐弥勒,广行派诸菩萨围绕之。左边坐文殊,深观派诸菩萨围绕之。前座上师,但想其圆满相(不应想其缺陷相。住世者为绣座,涅槃者为莲座)。受恩具相各师围绕,其后为译师等。佛后虚空中,自大日如来以下加持派悉集。周围先观无上瑜伽、瑜伽及行部、作部本尊,次佛,次菩萨、独觉、声闻、勇士、空行、护法。各上师座前有宝经函,俱显现光明。又真实想曼荼罗(资粮田)中各像,皆喜悦亲爱,如母之于子。依吾人平日作业,本不应上博佛喜,须想作忤逆独子,偶为善事,慈母对之亦甚喜悦。再从对境身口意不可思议功德,恭敬承事,起皈依想。”
  以上文字虽略为复杂,但每个细节都介绍得很清晰,只要反复阅读,还是容易随文入观的。在藏地寺院中,往往供奉着许多佛菩萨及历代祖师造像,令人目不暇接。对观修来说,这是很有必要的。借助具体佛像,可使观修更为直观。比如上师传承图,就为观想资粮田提供了入手处。只须将画面熟记在心,观想时就有据可依了。如果觉得一下子观不起来,可先以宗大师作为皈依境,不断熟悉这一影像,直到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。然后,将本师释迦牟尼佛、《道次第》深广二派诸师乃至十方诸佛的无量功德渐次融入其中,以此作为皈投对象。在观想纯熟后,不仅要将十方诸佛的功德融入观想,也要将自身融入其间,使能观的我和所观的境成为一体,这就更为殊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