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话说《坛经》

    禅宗建立的基础;从妄心入手的渐修;由真心建立的顿悟;禅宗的起源及发展;如何看待《坛经》的版本;从修行意义上说,《坛经》开显的方法,能使我们以最快速度开启内在智慧,亲见本来面目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行由品第一·之一

    一、求道因缘:1.闻《金刚经》,心即开悟;2.初见五祖;“行由品”主要是六祖自述身世及黄梅求法、开悟得道的过程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行由品第一·之二

    二、得法经过:1.征选传人;2.神秀作偈;3.惠能作偈;4.五祖传法;禅宗提供的,正是这样一种自悟自解之道。没有谁是救世主,每个人只能独立自主,自力更生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行由品第一·之三

    三、接引惠明;为什么在“不思善,不思恶”的一念反照之际,就能明心见性?关键在于,那一刻能彻底放下,没有能思,没有所思,而又明明了了,那就是心的本来面目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行由品第一·之四

    四、剃度出山;《行由品》主要介绍了惠能从初闻佛法至得道弘法的经历,包括求道因缘、得法经过、剃度出山等,其中的每一部分,都显示出惠能不同寻常的深厚善根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般若品第二·之一

    一、释摩诃般若——开显觉悟本体的特征;六祖通过对般若的阐述,为我们开显了觉悟本体的特征。同时特别强调,般若需要用心体证,而不是谈玄说妙的素材,不是用来挂在嘴边的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般若品第二·之二

    二、释波罗蜜——此岸与彼岸;三、顿悟法门的摄机;当我们陷入迷妄不觉的状态,看不清自己,看不清世界,那就是凡夫。一旦体认并安住于觉悟本体,当下就是佛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般若品第二·之三

    四、即心是佛,自悟自救;五、般若法门的殊胜;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之一,在于提倡自力。这一点上,禅宗做得尤为彻底,让学人直接体认即心是佛,体认自心与佛的了无差别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般若品第二·之四

    六、无相颂;所谓无相,即空性的特征,觉悟本体的特征。这首偈颂体现了顿教法门的修行特点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疑问品第三·之一

    一、功德非福德;区分功德和福德的关键在于心行,如果是心外求法的善行,所成就的只能是福报而非功德;如果是心无所住的善行,不论做什么都可以成就功德。  查看全文>>


1 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