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济群法师 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
《认识菩提心》【全书链接】
一、普通人的发心
二、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
三、如何正确发心
四、菩提心的殊胜
五、菩提心的种类
六、菩提心的发起因缘
七、菩提心的特征
八、菩提心的实践典范
九、结 语
十、问 答
注:以上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,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,非书本目录。
2003年9月,济群法师在戒幢佛学研究所为学员们开讲《认识菩提心》系列讲座。在为时一周的讲座中,法师从“普通人的发心”开始,层层深入,详尽阐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、菩提心的殊胜、菩提心的发起因缘和菩提心的实践原理。法师立足于华严的见地,结合唯识、中观的思想及藏传大德对菩提心教法的开示,并参照自身的修学体验,对菩提心教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诠释,使得一向被人们当作口号的菩提心的教法,得以从理论走向实践。
【写在前面】
学佛首先要发心。发心有二种:一者出离心,二者菩提心。声闻行者依出离心而成就解脱,菩萨行者依菩提心而成就无上菩提。可知发心是学佛的根本,大小乘经论中无不强调发心的重要性,尤其是发菩提心。
凡夫众生之所以为凡夫者,因为有凡夫心。学佛的人之所以难以摆脱凡夫心者,因为缺乏出离心、菩提心。如能发起猛烈的出离心、菩提心,修行就会容易多了。如果没有猛烈的出离心、菩提心,学佛数十年只能停留在凡夫心行上转,很难走入菩提道。
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有三大内容:菩提心、菩萨道、空性正见。其中菩提心为因。所以《大日经》说到菩萨的修行是:菩提心为因,大悲为根本。方便为究竟。这是以菩提心为因,依菩提心生起大悲心,由大悲心成就无上菩提。
宗喀巴大师在《道次 第》中提出学佛修行的三主要道:出离心、菩提心、性空见。这是以出离心为基础,进而发菩提心,再通过闻思经教获得性空正见,依此正见成就圆满的菩提心行。
十方诸佛菩萨的修行,都是从发菩提心开始。所以诸佛菩萨在因地上都发过宏愿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,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等。诸佛菩萨依此愿力才能成就依报庄严。
受菩萨戒先要发菩提心。受菩萨戒的时候,戒师问言:发菩提心否?没有发菩提心就没有资格受菩萨戒,即使受了也不能获得菩萨的戒体。因为缺乏菩提心的菩萨戒,就如没有灵魂的躯体。而菩萨戒的止恶行、善行、利益众生行,都必须建立在菩提心上才有力量。同时也因为持菩萨戒才能成就菩提心行。
大乘的正见也是为成就菩提心。如《金刚经》中须菩提尊者提出善男子、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全经的内容便是围绕着修习菩提心而展开的,菩萨发菩提心,进而行菩萨行,修六度四摄,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。然而凡夫的心行难免执我、执法,摆脱不了凡夫心的作用,因此金刚经中处处告诫我们不论认识世界或修菩萨行的过程中,都要以般若性空正见,无我、无相、无所得的智慧,去除凡夫心,成就般若智慧。
《华严经》云:“初发心即成正觉”。又云:“初发心与三世诸佛功德同等”。显示了菩提心的殊胜无以伦比。佛陀在菩提树下发现了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这就告诉我们了佛与众生没有本质上的不同,相反佛与众生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。代表着诸佛菩萨的品质主要有两种:即慈悲与智慧。这两种品质在我们的生命中本来具足,只是被凡夫心遮蔽而已。发菩提心是直接立足悲智两种品质的成就。我们只要把菩提心发到位了,我们自然和诸佛菩萨就没什么区别了。
菩提心总持一切。菩萨道的修行首先要发菩提心,最后成就还是菩提心,因为无上的佛果便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。而大乘佛教中的愿力、戒、见,虽然依菩提心生起,但最终是为成就菩提心的。
如果说修习一种法就能成佛,那便是慈悲行。《普贤行愿品》曰:“诸佛菩萨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佛菩萨心以悲智为品质。悲智二种似乎是各自独立的。其实圆满的慈悲一定包含着智慧。因为如果没有空性慧为基础,一定不能成就诸佛菩萨所具足的圆满大悲。
中国自称为大乘佛教的故乡,中国佛教界流传的是大乘佛教经论。可是中国佛教自古以来被社会当成消极避世的宗教。做为大乘佛教的学者中国人,似乎也缺乏浓厚的积极利世精神,而公然以菩萨行者身份出现的人少之又少。这是因为缺乏菩提心。
禅宗和净土宗原为大乘佛教的两大行门,可是这两个宗派的行者,不论是念佛还是参禅的,多数人都以个人了脱生死为急务。以致佛教在世人心目中,佛教成了与现实社会人生没什么关系,佛教成了只关心来世了。这是因为忽略了菩提心的关系。
佛法在认识论上,谈空说有;在行为上,有消极、积极。比如针对众生对我法的实有妄执,所以经教中多说无常、无我、无自性空。而修行有止恶行善的两个层面,从止恶的意义上,佛陀就告诫我们,这个不能做,那个不能做,因而佛教就给人以消极的感觉。事实上,佛法不仅讲空,更讲有,有就是要有菩提心;佛法不仅告诫我们要消极的对待恶行,更要积极的止恶,积极的行善,发菩提心是便是积极的止恶,积极的行善。
片面的强调空,片面的强调止恶,这是佛教成为消极避世的宗教的原因,也是修行难以取得突出成就根源。依菩提心的修行是积极的。在积极的利他行中,成就菩提心,成就慈悲的品质,成就诸佛具备的种种功德。以此功德的力量,自然战胜不善的心行,导向解脱自在的圆满人生。
菩提心在学佛修行具有如此重要,我愿意积极的推广如此殊胜的教法。此次“认识菩提心”的讲座,是我为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学员开设的。此次讲座从凡夫心说起,依唯识宗的教法,说明凡夫心行运作的规律,指出了凡夫的心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,而许多学佛的人也难以跳出凡夫心。进而提出对治凡夫心的方法,发起出离心、菩提心。立足《华严》的见地,依《华严》《般若》经教,指出菩提心的殊胜,及菩提心具备的特征。再依汉藏两地高僧大德的著述,揭示菩提心发起的因缘。然后再建立菩提心实践的方法及次第。
此次讲座内容一共分为八个方面:
一、我们有那些心
1. 虚妄的心(成就凡夫的品质)
2. 觉悟的心(成就诸佛菩萨的品质:慈悲、智慧)
二、世俗一般人的发心
1. 一般人发心
2. 一般人发心与学佛人发心的不同
三、普通人在学佛发心中存在的误区
1. 因贪执某人某事而发心
2. 在正确发心过程中误入凡夫心
四、正确的发心
1. 出离心
2. 菩提心
五、菩提心的殊胜
依《华严经·初发心功德品》说发菩提心功德
六、菩提心的种类(愿、行、胜义)
1. 愿菩提心,依菩提心发起之愿力,如诸佛菩萨之愿力。
2. 行菩提心:依菩提愿生起之行,如六度四摄。
3. 胜义菩提心:由契入空性而发起无限的、平等的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之心。
七、菩提心发起的因缘
1. 依《行愿品》发心
2. 依阿底峡尊者所传七因果言教修:即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、修慈、修悲、增上意乐、菩提心、无上佛果。
3. 依寂天菩萨教授自他相换法而修:思惟无始以来由执我利已产生种种之过失,及思惟利他之种种功德。
4. 省庵大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发起菩提心的十种因缘:一、念佛重恩故。二者、念父母恩故。三者、念师长恩故。四者、念施主恩故。五者、念众生恩故。六者、念生死苦故。七者、尊重己灵故。八者、忏悔业障故。九者、求生净土故。十者、为念正法得久住故。
八、菩提心的实践
1. 见(定解)
A. 认识菩提心成就的功德,
B. 认识菩提心的特征:利他、平等、无我、无相、无所得
C. 落实到心行上
2. 定(稳定)
通过不断的训练、不断的调整,最后在心行上获得稳定、持续……
3. 行(持续的作用)
落实在生活中
4. 菩提心实践的典范:各大诸佛、菩萨
【认识菩提心】
“发心”这两个字,想必大家都很熟悉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长辈要求我们发心,许多同辈之间彼此也会用发心来相互鼓励。但细究起来,有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其中的意义?又有几个人能将“发心”发得到位、发得准确、发得有水平?事实上是很少的。因而在很多情况下,发心似乎已经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。
在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中,几乎都有关于发菩提心的教诫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为魔业。”这句经文被省庵大师引用于《劝发菩提心文》,在汉传佛教界广为流传,发人深省。离开菩提心,在修行上的所有努力,都将成为生死之因。《大般若经》云:“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?满慈子言:舍利子!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,大悲为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。”一切智智相应作意,即菩提心。印顺法师在《学佛三要》中引用了这段经文,并提出大乘佛教的三大要领:菩提心、大悲心、空性见,充分说明了菩提心在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性。
《道次第》中,将修学佛法的要领归纳为三主要道,即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。我觉得这一归纳非常精辟,发出离心不仅是为了个人解脱,更是作为菩提心生起的基础。因为大乘佛教是立足于菩提心,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,所以空性见也是为菩提心服务的。从菩提心的发起到成就,离不开空性见的引导。如果没有空性见,凡夫心尚且难以摆脱,何况无上菩提的成就?
汉传佛教属于大乘,但在中国的弘扬过程中,并没有很好地实践大乘精神。汉传各宗祖师在立宗设教时,虽然都有关于菩提心的专门论述,却未能引起后人的重视。唐宋以降,唯禅宗和净宗影响最为广泛。而禅宗和净宗的修行人,往往充满浓厚的出世色彩。修禅的无非是了脱生死,念佛的一心往生西方,也还是了脱生死。问题还在于,他们基本是以个人解脱为主。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解脱而修行,显然不是大乘的发心。
为什么充满积极利世思想的大乘佛教,来到中国后演变为浓厚的出世色彩呢?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菩提心,在修行上不知不觉偏向以个人解脱为主。
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哪里?很多人往往会从教理上区别,似乎学习大乘教理就是菩萨行者,学习小乘教理则是声闻行者。其实并非如此,区别大小乘的关键是在于发心,和对发心的实践。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受持五戒,那么五戒就是大乘的五戒,是菩萨行的组成部分。如果只为个人解脱而发出离心,即使学习至圆至顿的《华严》,也算不上合格的大乘弟子。
在当前的佛教界,许多人对发菩提心的内涵缺乏了解。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发心?怎样将心发到位?发心到位之后又应该做些什么?如何使发心持续稳定地发展?对于这一系列问题,多数人不甚了了,菩提心自然也就无从发起。
要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先从普通人的发心谈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