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二、持戒学处
1.戒之自性
由遮止损他事,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,是以律仪戒为主,增上而作也。以彼思之串习,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,非谓于外能令有情悉离损害之门。
《入行论》云:“从得远离思,说戒到彼岸。”
2.戒之差别
戒之差别有三:一、律仪戒者。若就发起作增上,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。若就自体作增上,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,此《菩萨地》中说。菩萨身心之律仪戒,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。若是具别解脱律仪、具菩萨戒律仪者,则或在家或出家品之正别解脱律仪,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,是律仪戒。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,具菩萨律仪戒者,则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,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,是律仪戒也。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,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,然非菩萨之正律仪,其余者,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。
二、摄善法戒者。缘于六度等善,于自身心,未生令生,已生令无衰退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
三、饶益有情戒者。从戒门中,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,如理而为之。
3.身心生起之法
于身心生起之法。戒清净者,由于行止如制守持而得自在,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坚固。于彼生起,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,于前中士时已说。
复次,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“坏戒尚不能自利,利他有力如何成,是故利他善勤者,于兹缓漫不应理。”
又云:“彼戒是得殊胜道,与诸悲性平等修,最胜净智之自性,名为离过胜庄严。悦意香薰遍三界,出家不违之涂香,虽形仪同若具戒,彼于人中成殊胜。”谓依于此,则身心由上趣上,与诸禀性有悲之大萨埵同等所学,得断一切恶行种子之净智。
世间装饰之具,施于甚幼及甚老者则不端严,反招讥笑。戒饰具者,老少中年,任谁具足,一切皆生欢喜,是为胜妙庄严之具也。余妙香者,但趣顺方,不趣逆方,是一方分。戒称之香者,则趣一切方所。诸除热恼之旃檀涂泥,于出家用之则相违,然救烦恼热之涂香者,于出家不违而且顺也。仅具出家相,虽形仪同,然若具戒财者,则较余为最胜也。
又前论云:“虽不自赞不致力,聚所受用之承事,无须狠戾世皆敬,无功不行得自在。生无谈论之种姓,不作饶益兰若者,虽先不识诸士夫,礼彼具戒之士夫。足下所履吉祥尘,以胜顶受天人礼,稽首获得皆持去。”当如说而思之。
如是戒虽有三,而正以律仪戒,于别解脱之制罪,或与彼共同处以作行止,此在菩萨亦为首要。若护于彼,余亦成护。若不护彼,余亦不护。若坏菩萨律仪戒,是坏一切律仪。此《摄抉择分》中说也。
是故若作是想,谓别解脱律仪是声闻戒,弃彼之行止诸制,而菩萨之学处须于余学者,是未知菩萨戒学之关要也。律仪戒者,为后二戒之根本依处,以多次说故。律仪戒之主要,亦是断诸性罪。摄诸性罪重大过患之关要者,是断十不善故。于彼虽仅等起心,亦防护不令生起,当数数修之。
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“善趣解脱安乐道,十善业道不应坏,住此思惟利众生,当有意乐胜果生。诸身口意当正护,总谓是戒佛所说,是摄无余戒根本,故于此等当净修。”总之以彼为本,于自所受戒学,数数修学防护之心等,即戒之修持也。
具足六波罗密而作者,自住于戒,亦安立他于彼者是施。余者如上。
二、持戒学处
第二是有关持戒的学处。这里主要指菩萨戒,即三聚净戒,包括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关于戒的内容,也是从三方面来说明,一是戒的心理特征;二是菩萨戒有哪些种类,和声闻别解脱戒有什么不同;三是怎么生起持戒的心,并使戒体在内心形成强大的相续,使我们有能力防非止恶。
1. 戒之自性
这里所说的自性,即心理特征,不是中观要破的自性,也不是禅宗所说的菩提自性。唯识讲述每种心、每个法时,都会讲到自性,即它的内涵和特征,并不是指固定不变的东西。
“由遮止损他事,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,是以律仪戒为主,增上而作也。”戒的内涵即防非止恶。我们说到非和恶,包括心理和行为两方面。如果是声闻戒,比如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都是体现在行为上的。但人为什么有这种行为?任何行为都有其心理基础。杀盗淫妄的心理基础就是贪嗔痴,由贪而发,由嗔而发,由痴而发。持戒所止息的,不只是外在的不善行为,更在于行为背后的心理基础。持戒的根本意义就在于,止息贪嗔痴的不善相续。所以戒的修行特点是止,遮止伤害他人的不善行为,令我们对不善行为生起厌离,发起“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”的决定。这种造作的力量建立在戒体的基础上。我们从受戒那天开始,已播下防非止恶的种子。虽然面对无始以来贪嗔痴的相续,这颗种子的力量微不足道,但它毕竟是修行的重要力量,也是持戒的心理特征。其中,遮止损他事”主要指律仪戒,其特点是止恶,无恶不止。而菩萨戒除了律仪戒之外,还有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,无善不修。所谓增上而作,是让防非止恶的意愿变得强大。
“以彼思之串习,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,非谓于外能令有情悉离损害之门。”持戒,不仅要遮止外在行为,更要壮大内在的遮止力。让防非止恶的心理形成串习,形成巨大的心理相续。当这种力量已能彻底防非止恶,持戒就圆满了,将成就戒波罗密多。律仪戒的特点是防止损害众生的心理,但这并不意味着,使一切众生都不被他人损害,你的持戒才能圆满。如果这样的话,持戒是没法圆满的,因为众生无量无边。所以,当你彻底克服了嗔恨心,克服了一切损害众生的心理,你的持戒就圆满了。
“《入行论》云:从得远离思,说戒到彼岸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:将远离损害众生的心理达到极致,就是持戒的圆满。这个意思很清楚,一点都不含糊。
2. 戒之差别
“戒之差别有三。”戒的差别主要有三种:一是律仪戒,二是摄善法戒,三是饶益有情戒。
“一、律仪戒者。若就发起作增上,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。”第一是律仪戒,主要是防非止恶。我们损害众生,是因为有不善的心理,乃至不善的行为。从发起的角度来说,这些不善心行主要有十种。从起心动念上有贪、嗔、邪见三种,从行为上则有身三语四七种。身三,是杀生、偷盗、邪淫;语四,是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、恶口。远离十种不善行,是人天乘的十善法,也是菩萨戒的基础。当然,人天乘的十善和别解脱戒以及菩萨戒有关善行的内容,在深度和广度上是不一样的,不能等同。
“若就自体作增上,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,此《菩萨地》中说。”从律仪戒的自体来说,主要指身三语四七种行为。因为贪嗔痴包含在杀、盗、淫、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、恶口中。如果离开贪嗔痴,就不会有这七种不善行为。所以当我们说到身三语四的不善时,已经包含贪嗔痴三毒。这是《菩萨地》说的。我们可以发现,这里广泛引用了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的内容。这也是我们将来必学的课程。《道次第》中,宗喀巴大师继承了很多瑜伽系统的修行内容。
声闻别解脱戒能不能等同于菩萨的律仪戒?其实是不能等同的,但两者又有关系。那么,别解脱戒和菩萨的律仪戒到底有什么不同,有什么相同?应该如何理解?
“菩萨身心之律仪戒,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。若是具别解脱律仪、具菩萨戒律仪者,则或在家或出家品之正别解脱律仪,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,是律仪戒。”应该如何理解“菩萨身心之律仪戒,即是七众别解脱戒”?如果此人具有别解脱戒的身份,同时又受了菩萨戒,不管他是在家还是出家的,他所受的律仪戒,就包含菩萨戒中断十种不善的律仪戒,再加上自己原来所受的别解脱戒。
“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,具菩萨律仪戒者,则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,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,是律仪戒也。”如果这个有情没资格受别解脱戒,但受了菩萨戒。因为能受菩萨戒的不仅有人,还包括动物等。对这些没有受别解脱戒的有情,他所受的律仪戒,主要指菩萨戒中的律仪戒,以断除十种不善为主。虽然他没受别解脱戒,但他的律仪戒也要远离别解脱戒的性罪,及出家众或在家众特有的制罪和遮罪。
“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,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,然非菩萨之正律仪,其余者,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。”虽然菩萨受了在家戒或出家戒,但他身心所受的别解脱戒,并不是菩萨的真正律仪。声闻别解脱和菩萨的律仪戒,有共同的部分,但也有区别。因为菩萨的律仪戒不仅制身,同时也制心。而声闻别解脱戒只是制身体行为,必须有实际行为才是犯罪。但作为菩萨的律仪戒,起心动念就是犯罪了。此外,声闻的别解脱戒是尽形寿,而菩萨的律仪戒是尽未来际,也是不一样的。所以菩萨身心所具备的别解脱戒,并不是菩萨的正律仪,只是和菩萨律仪相顺而已。以上说的是律仪戒。
“二、摄善法戒者。缘于六度等善,于自身心,未生令生,已生令无衰退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”第二是摄善法戒。律仪戒侧重于止恶,无恶不止;而摄善法戒侧重于修善,无善不修。摄善法戒是立足于菩萨道的善法,主要指六度等善行。通过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,在你的身心相续中,使布施的心、持戒的心、忍辱的心、精进的心、禅定的心及般若智慧,还没有生起的,通过观察修使它生起;已经生起的,使它不要退失,直到把布施等善心修习圆满。
“三、饶益有情戒者。从戒门中,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,如理而为之。”第三是饶益有情戒。从持戒的角度,菩萨做什么才能利益众生?就是要令对方获得健康、如法而没有负面作用的利益。换言之,是依戒律规范,如理如法地帮助众生。
菩萨戒的种类主要是这三种。
3. 身心生起之法
“于身心生起之法。”那么如何才能生起持戒的心,使防非止恶、成就六度、利益众生的善相续生起,并止息十种不善心?
“戒清净者,由于行止如制守持而得自在,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坚固。”怎样才能如法持戒,达到戒清净?就是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守持戒律的规定。戒律就像法律一样,比如《瑜伽菩萨戒》有四重四十三轻,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。受戒之后,就要按止持和作持实践,一直做到任运自在,成为自然的生活状态,持戒就清净了。这样一种成就,首先是深刻意识到持戒的重要性,以及不持戒的过患,从而对持戒生起猛利的意乐,迫切盼望着:我希望这样做,希望通过这样的修行改善生命!
“于彼生起,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,于前中士时已说。”这种心理不是受了戒就会产生的,而要通过不断观修。一方面思惟不守戒有哪些过患,一方面思惟守戒能给生命带来哪些殊胜利益。相关内容在中士道已有解说。中士道讲戒定慧,重点就是讲戒,已有比较详细的说明。这里再作简单补充。
“复次,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坏戒尚不能自利,利他有力如何成,是故利他善勤者,于兹缓漫不应理。”接着引《摄波罗密论》说:如果一个人破坏戒律,想自利都不可能,更谈不上利他了。因为戒定慧的所有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,所以那些精进于利他的菩萨行者,不应该对戒松弛放逸,不认真守戒。
“又云:彼戒是得殊胜道,与诸悲性平等修,最胜净智之自性,名为离过胜庄严。”又引另一个偈颂说:戒能帮助我们成就殊胜的菩萨道,一个持戒的人,能与具有慈悲品质的菩萨们共同修行。你持菩萨戒,就和菩萨走的是同一条修行路线。菩萨有什么成就,你将来也会有什么成就。那就是通过持戒、修定,成就清净智慧。因为有过失和烦恼,生命才变得不庄严。而持戒让人远离过失,断除烦恼,庄严我们的生命。
“悦意香薰遍三界,出家不违之涂香,虽形仪同若具戒,彼于人中成殊胜。”世间的香,在家人可以涂,出家人不能涂。但戒香是出家人也可以涂的,而且越涂越庄严。虽然都是出家人,但有戒和没戒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如果你具备戒,就是德行高尚的出家人,会受到大家的尊重,否则只是徒具形式的出家人。
“谓依于此,则身心由上趣上,与诸禀性有悲之大萨埵同等所学,得断一切恶行种子之净智。”这段话是解释前面的偈颂。依戒行事会使我们的身心不断得到改善,直至成佛。持戒意味着你和那些大菩萨的修行是一样的,走在同一条道路上,进而成就断除一切恶行的智慧。
“世间装饰之具,施于甚幼及甚老者则不端严,反招讥笑。戒饰具者,老少中年,任谁具足,一切皆生欢喜,是为胜妙庄严之具也。”世间的装饰品,有的穿在年轻姑娘身上比较漂亮,有的穿在老人身上比较漂亮,有的穿在孩子身上比较漂亮。年轻人穿着好看的,老人穿上未必好看,甚至会招来讥笑。但如果以戒作为装饰,不论男女老少都合适。任何人具足戒行,都会非常庄严,让人心生欢喜。所以,戒才是最殊胜的装饰品。
“余妙香者,但趣顺方,不趣逆方,是一方分。戒称之香者,则趣一切方所。”世间的香,只能顺风吹往一个方向。可拥有戒香就能吹遍十方,吹遍三界。不管东西南北的人,都会感受到持戒者的功德。在这个世间,你的权力很大或是很有钱,都有人会嫉妒。但如果你的戒行和道德高尚,通常只会受人尊敬,而不会被人嫉妒。
“诸除热恼之旃檀涂泥,于出家用之则相违,然救烦恼热之涂香者,于出家不违而且顺也。”这是解释涂香那一句的。出家人不可以在身上涂香,世间再好的香,出家人涂了就会犯戒。但戒香可以解除热恼,出家人涂上戒香之后,不但不会犯戒,还会使僧格更为庄严。
“仅具出家相,虽形仪同,然若具戒财者,则较余为最胜也。”虽然同样具备出家相,可有戒和没戒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如果有了戒,生命品质将胜于其他人。如果没有戒,仅仅具备外在形像而已。
“又前论云:虽不自赞不致力,聚所受用之承事,无须狠戾世皆敬,无功不行得自在。”这个偈颂还是赞叹持戒的功德。不致力,就是不致力于生产劳动,比如世人要获得物质享受,就需要工作。作为持戒者,虽然没有自己赞叹自己,也没有致力于生产劳动,但因为持戒的德行,自然会获得财物等供养。他们不需要显示自己的权力,但因为持戒的德行,自然会受到世人恭敬。不像有的人,只是因为有权或有钱,别人要从你这里得到好处,才会恭维你。但持戒者是因为戒行的功德,才受人恭敬,这种恭敬是发自内心的。“无功不行得自在”,在另一个译本中,是“无贪无求得自在”,理解起来更清楚。因为持戒修行,少欲知足,所以在生活中很自在。
“生无谈论之种性,不作饶益兰若者,虽先不识诸士夫,礼彼具戒之士夫。”生无谈论是说,世人对你的恭敬,或是因为你和他有关,或是因为你有权力,或是因为你有特殊地位,但如果你是持戒修行的人,尽管没有这些东西,同样受人尊重。这句话的另一种翻译是,“不可说为自亲族”,就是和你没有任何亲戚关系。修行人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,虽然没做什么具体的利益社会的事,别人不认识你,也和你没有任何关系,但因为你持戒的德行,人们都会恭敬你。
“足下所履吉祥尘,以胜顶受天人礼,稽首获得皆持去。当如说而思之。”因为持戒的功德,不会造作不善业,能感得事事吉祥,远离灾难,足下所履都是吉祥尘,同时还能受到天人的礼拜恭敬。他们顶礼之后,甚至还将持戒者走过的尘土收藏起来,因为这些也是策励人们如法持戒的象征。以上都是说明持戒的功德和不持戒的过患,我们应该按所说的这些来思惟。
“如是戒虽有三,而正以律仪戒,于别解脱之制罪,或与彼共同处以作行止,此在菩萨亦为首要。”菩萨戒有三聚净戒,即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,其中又以律仪戒为根本。只有具备律仪戒的品行,才有资格谈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。所以别解脱的制罪,及菩萨律仪戒中的断除十种不善(不杀、不盗等乃至不贪、不嗔、不邪见),是菩萨必须遵守的。在受菩萨戒之前,通常先要得少分法,要先受别解脱戒,比如在家人要有五戒,出家人至少有沙弥戒,才有资格进一步受菩萨戒。
“若护于彼,余亦成护。若不护彼,余亦不护。”防护好别解脱戒,才能防护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。如果一个菩萨连杀盗淫妄都不能断除,连不伤害众生都做不到,却说我要修善法,要利益一切众生,岂不是一句空话?所以,别解脱戒和律仪戒是菩萨戒的基础。
“若坏菩萨律仪戒,是坏一切律仪。此《摄抉择分》中说也。”如果破坏菩萨的律仪戒,也就破坏了菩萨的一切律仪。因为你连律仪戒都做不到的话,其他一切免谈。这是《瑜伽师地论·摄抉择分》说的。
“是故若作是想,谓别解脱律仪是声闻戒,弃彼之行止诸制,而菩萨之学处须于余学者,是未知菩萨戒学之关要也。”有人认为别解脱戒属于声闻戒,我们是学菩萨道的,只要受持菩萨戒即可,不必受持别解脱戒。如果有这样的想法,是不知道菩萨戒的关键所在。事实上,菩萨戒是以别解脱戒和律仪戒为基础的。
“律仪戒者,为后二戒之根本依处,以多次说故。律仪戒之主要,亦是断诸性罪。”律仪戒是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的根本依处,所以经论中反复宣说。而律仪戒最根本的,是断除性罪。所谓性罪,即这个行为从本质上说就属于犯罪。比如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,不论佛陀是否制戒,都是不善行。在世间这么做的话,也属于犯罪。而遮戒就不一样了,有时是和社会风俗产生冲突,有时是在家众希望出家人应该有什么样子,佛陀就根据这些制定了戒律,主要是为了息世讥嫌。在本质上说,遮戒不属于犯罪,而性戒本身就是犯罪行为,两者是完全不同的。
“摄诸性罪重大过患之关要者,是断十不善故。于彼虽仅等起心,亦防护不令生起,当数数修之。”避免性罪重大过患的关键,是修十种善法,断除十种不善法。佛陀没有出世时,印度就有这样的人天善法。古印度轮王出世,就以十善治理世间。包括整个法律,都是建立在断除十不善业的基础上。所以,这是佛法和世间的共法。十种不善包含了性罪的主要内容。菩萨的律仪戒,就是以断除十种不善为主。一旦不善念生起,比如想要杀生,想要偷盗,想要邪淫,马上要觉察并防护,把持戒的心提起来。哪怕起一念的贪心或嗔心,都要用正知正念去觉察。经常培养觉察力,念头的影响会越来越弱。所以在禅修中,培养觉察力非常重要,要经常修习,形成习惯。这个过程就是在张扬正念,培养阻止不善相续的能力。这个能力需要不断训练,不是一受戒就力量很大。
“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善趣解脱安乐道,十善业道不应坏。住此思惟利众生,当有意乐胜果生。”《摄波罗密论》的偈颂,也是说明十善业道在修行中的重要意义。十善业是通向善趣、通向解脱、通向安乐的途径,不论声闻还是菩萨的修行,都应该建立在此基础上。安住在这个基础,思惟如何利益众生,就能获得殊胜的意乐,导向殊胜的结果,乃至成就菩提。我们还要注意,虽然同样是十善业道,在人天乘、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不同层面,它的要求和广度、深度,都是不一样的。
“诸身口意当正护,总谓是戒佛所说,是摄无余戒根本,故于此等当净修。”所有的持戒,都是从止息不善行,到止息不善念,这是佛陀所说的。这些不善的行为和心念,主要是通过身、口、意三个渠道建立的,包括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持戒的修行,无非是防护这三个造业渠道,或者说心行表现渠道。
“总之以彼为本,于自所受戒学,数数修学防护之心等,即戒之修持也。”十善业是统摄一切戒的根本。不管修人天善法,还是解脱道和菩萨道,都要从作为律仪戒的十善业开始修。对自己所受的戒条,时时培养防护心。当防护力增强,戒的修行也成就了。
“具足六波罗密而作者,自住于戒,亦安立他于彼者是施。”圆满地持戒也要具足六度。如果我们把其他五度作为持戒的助缘,戒就能持得更圆满。比如你自己安住于戒行,进而引导他人持戒,就属于布施的内容。
“余者如上。”这里没有详细说明,只是概括为“余者如上”,即布施度所说的相关内容。比如有忍辱,才能更好地持戒,否则很难抵挡内在烦恼和外在诱惑的冲击。此外,持戒要有精进,不断培养对戒的防护心。持戒要有定力,心安住在善所缘就不容易犯戒,否则会持得很辛苦。持戒还要有般若智慧,懂得开遮持犯,并以智慧观照一切如幻如化,就不容易生起贪著,对持戒很有帮助。总之,要圆满地持戒,必须具足六度。
前面讲到戒的学处。我们首先要认识到,持戒究竟是什么样的心行特征,然后让戒体在内心持续产生作用,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。如果这样,凡夫的不善相续自然会被止息。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的戒体很弱,就会被不善相续所战胜。在戒律中,犯戒叫作他胜处。所谓他胜,就是被不善相续所战胜。修行的过程,就是善和不善的相续,或者说正念和妄念的斗争过程。持戒,就是培养正念的力量。做到这一点,关键是认识到持戒的功德和不持戒的过患。我们要通过不断思惟,才能生起持戒之心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就是一种心理引导,把持戒的心调整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