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四、皈依后应学之次第
1.各别学处
① 遮止学处
《涅槃经》云:“若皈依三宝,彼即正近事。则于余天等,终非所皈依。若皈依正法,应断杀害心。又皈依僧者,不共外道住。”即不皈依余诸天神,及不损害有情,不与外道共住也。
此中初者,纵世间威光炽盛之天及遍入等,犹非究竟之所皈依者,何况鬼类之地神及龙等哉。然此乃指于三宝舍信,于彼等依赖者谓为不可,非谓于彼等觅为现前如法事务之助伴亦不可也。盖可如对施主乞作资生具之助伴,于医师希求疗病然。次,谓于人畜等,以意乐或加行作打缚、禁闭、穿鼻,及不堪负重、强与运载诸损害事,悉应断之。第三,对于三宝不信或且诽谤者,不应随顺也。
② 奉行学处
·敬佛像
佛之塑画形像,随为何种,美恶不应讥弹,置不净处及质当等。凡不敬重及轻毁等方便,悉当断除,应视同真佛,为可敬之田。《亲友书》云:“随何等木雕佛像,诸有智者咸供养。”
又如《戒经》及《杂事》所说,劫毗罗变十八头摩竭陀鱼及善和尊者貌陋声雅,各宿世因缘等。
又如大瑜伽者(贡巴瓦曾以四钱金请文殊像一尊),持以文殊像问阿底峡尊者曰:“此像好恶如何?”答云:“文殊像无不好者,工稍次耳。”语毕置顶。
·敬佛经
凡于四句偈以上之法皆当恭敬,不应质当经典,作为货物。搁置露地及污秽处,或与鞋合持及跨越等,悉当断除,如法宝而敬焉。
如善知识井拿瓦,但见佛经,必合掌起立。后年老不能起立,亦必合掌。又如阿底峡尊者初抵藏卫时,有一持密咒者不从彼听法。一日,见一写经人以齿垢补经,尊者意良不忍曰:“噫,不可,不可。”其持咒者叹为希有,因生信心,即从尊者闻法。
又夏惹瓦云:“吾等于法,任何游戏亦作。然对佛法及说法人不生恭敬,是坏智慧之因。以今之愚,亦云足矣。若较此尤愚,当何至哉(以今之愚已属至极,再愚增上,其何以堪)。”
·敬僧宝
或是僧众,或仅具出家相,亦不应呵毁及妄分彼我派别而兴仇视,应敬僧如宝焉。
如《劝发增上意乐经》云:“乐功德者住林下,他人过失不须视,亦不生心计我胜,及念自己为第一。此憍是诸放逸本,慎勿轻视劣比丘,一劫不能得解脱,斯乃圣教之次第。”
又格西登巴(仲登巴)及大瑜伽者,但见黄布碎片于所行地,则不跨越,拾取抖净,置之净处。如此行仪,应当随学。自能于三宝有尔许恭敬,则当感得众生对己亦起尔许恭敬故。
《三昧王经》云:“造作如是业,当得如是果。”
四、皈依后应学之次第
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讲到皈依学处,是继承《瑜伽师地论》的思想,包括两部分,一是行四依法,即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。二是修学相应的学处,护持皈依之心,不让它在我们心目中失去地位。
1. 各别学处
① 遮止学处
学处包括各别学处和共同学处。其中,各别学处又分遮止学处和奉行学处。所谓遮止学处,即皈依三宝后不要做什么。
“《涅槃经》云:若皈依三宝,彼即正近事。”《涅槃经》说,皈依三宝的在家众就是优婆塞、优婆夷,翻译成汉语为近事,就是亲近三宝,修学佛法。进一步说,近事就是指皈依后,一天天接近涅槃。也就是说,从皈依三宝开始,就在走向真理和解脱,成就智慧和慈悲。
“则于余天等,终非所皈依。”皈依佛宝后,就不能皈依其他诸天。一般宗教的神,如上帝、真主安拉等,都不是我们要皈依的。
“若皈依正法,应断杀害心。”皈依正法后,就不能对一切有情起杀害或损恼之心。
“又皈依僧者,不共外道住。”皈依僧宝后,就不能和外道同住。这主要是担心你刚皈依,知见还没有稳固,会受到影响。
“即不皈依余诸天神,及不损害有情,不与外道共住也。”皈依三宝后,就不能皈依天神,不能损害有情,不能与外道共住。下面有更详细的解释。
“此中初者,纵世间威光炽盛之天及遍入等,犹非究竟之所皈依者,何况鬼类之地神及龙等哉。”其中第一点,皈依佛,就不皈依其他诸天。即使那些威光炽盛的天人及遍入天等也不皈依了,何况世间的小鬼小神,更是免提。印度教信仰的大梵天属于色界天,比一般宗教信仰的天人层次高多了。天帝有很多,欲界天就有六重,色界、无色界则有四禅天、四空天等。不同的禅定境界,就对应不同的天,初禅有几重,二禅有几重等等。在一个小世界中就有那么多天,何况三千大千世界、十方无量世界,天人实在太多了。但在佛教看来,三界诸天还在生死中。从人格来说,大梵天还挺高尚的,比其他宗教那些发火、发洪水的神高尚得多,但难免有无明、我慢,因此也不是究竟的皈依处。
“然此乃指于三宝舍信,于彼等依赖者谓为不可,非谓于彼等觅为现前如法事务之助伴亦不可也。盖可如对施主乞作资生具之助伴,于医师希求疗病然。”这里说的不皈依,主要是说不可以舍弃三宝信仰其他。但如果你请他们参与做些如法的事,比如生意伙伴之类,并不受限制。尤其像密宗,每个宗派都有很多护法神,请这些天神作为护持,也是可以的。关键在于,不能舍弃三宝而皈依他们,以他们作为生命的归属和依赖。就像出家人向施主募化吃、穿、住,或是请其他宗教的医师治病,都是没关系的。
“次,谓于人畜等,以意乐或加行作打缚、禁闭、穿鼻,及不堪负重、强与运载诸损害事,悉应断之。”其次是皈依法,要断除损害有情的心。我们皈依三宝后,对一切人和动物都不可以伤害。意乐就是愿望,也会有伤害力。当然,一般人的意念力不是很强。如果你修到心力很强的时候,动个念头就可以把对方搞定了。经论记载,印度有禅定功夫很深的外道,可以凭意念降下冰雹,把城市毁灭。包括佛教的很多神通,都是建立在意念的基础上。所以,不能有伤害众生的念头。加行就是通过某种手段,对动物、仆人等,或打或缚,或者虐待,或者强迫他们干重活,这些都是不可以的。因为皈依法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慈悲心,对一切有情都不能有伤害的心。
“第三,对于三宝不信或且诽谤者,不应随顺也。”第三是皈依僧之后,不要随顺那些不信乃至诽谤三宝的人。这比前面说的不应共住容易实行。很多家庭中,父母和子女的信仰不一样,或是夫妻之间的信仰不一样,不应共住就麻烦了。所以,“不应共住”的重点应该是在思想上不共住,不去随顺不信或诽谤三宝的行为。在我们没办法引导他人的情况下,就尊重对方的信仰。如果我们有办法,就以慈悲心引导他人。
这是遮止学处的要点,就是不皈依外道、不伤害有情、不随顺不信或诽谤三宝的行为。
② 奉行学处
奉行就是应该遵循的学处,包括敬佛像、敬佛经、敬僧宝。皈依后要恭敬三宝,在恭敬过程中,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。
·敬佛像
三宝有住持三宝,即佛像、佛经、现前僧伽。有化相三宝,佛宝是在世间说法四十多年、度化众生的佛陀;法宝是佛陀三转-法-轮,开示四谛、十二因缘,一生说法的内涵;僧宝是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。还有自性三宝、一体三宝,这是三宝的本质。禅宗更重视自性三宝。
三宝在本质上有没有差别?佛的实质是智慧,是正遍知;法的实质是空性;僧的实质是了知遍知和空性不二,所谓明空不二。这种觉悟和空性本质上是一体的,就是理和。皈依三宝,最终是要成就三宝的本质,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宝。这个本质是每个人本来具足的,学佛就是要开发并成就这个本质。但认识自性三宝,要从恭敬住持三宝开始。在恭敬过程中,我们才能认识到三宝独一无二的地位,这对成就自性三宝有很大帮助。可惜的是,我们过去都注意得不够,包括我自己。
“佛之塑画形像,随为何种,美恶不应讥弹。”对于佛陀的造像,不论彩画还是雕塑,都不要妄加评论。这是我们常见的毛病。很多人看到佛像会说,这个佛像怎样,那个佛像怎样。要知道,你在评论的不只是一尊佛像,无形中也隐含对佛的评论。因为你在评论过程中会把情绪带进去,就会影响到佛菩萨在你心目中的地位。这种心态的变化,如果不是修行有素的人,是注意不到的。
“置不净处及质当等。”不能把佛像到处乱放,尤其不能放在不干净的地方,或是和杂物放在一起。如果把佛像随便放,那么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。我们时时都要想着,把佛像放在恭敬处。这一方面体现了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,另一方面,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,也是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。就像我们对自己尊敬的人,有关他的著作、形像,包括送给我们的礼物,我们都会用很恭敬的心对待。反之,如果是我们没什么印象的人,他给的东西,我们也未必放在心上,可能随手就扔了。所以怎么供奉佛像,本身就体现了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。
质当就是拿去做买卖。《梵网经》讲到,不得贩卖佛菩萨像和经书。这就涉及一个问题,现在寺院都有佛经流通处,这样做到底如法不如法呢?我觉得,主要在于发心。如果你把佛菩萨像当作贸易,作为牟利手段,绝对是不可以的。如果你想通过这个途径,为社会大众提供方便。就以经书来说,如果都用赠送的方式,有些人会不当一回事,反而自己花钱请的才当回事,那就另当别论。所以关键是从发心来考察,看你是为了弘扬佛法,还是把经书、佛像当作牟利手段,不能从事情的表相来判断。
“凡不敬重及轻毁等方便,悉当断除,应视同真佛,为可敬之田。”对不敬重和轻毁佛像的做法,应该彻底断除,并把佛像看作真佛一样。从修观的角度来说,这是一种净观。你把佛像当作真佛,就是以真佛为所缘境,生起恭敬心、清净心、虔诚心。对你来说,这个佛像就是非常殊胜的修行因缘。反之,如果你将此作为平常的塑像,那对修行一点帮助都没有。所以说,不是佛菩萨需要你恭敬,而是你用什么心看待,就在培养什么样的心。用清净心对待佛像,就在培养清净心;用恭敬心对待佛像,就在培养恭敬心;用散漫、无所谓、不恭敬心对待佛像,也在培养相应的心行。除了对佛菩萨,恭敬师长也是这个道理。在恭敬过程中,就是在培养清净心、虔诚心,在更好地实践法。恭敬的意义就在于此。《道次第》以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,原理也在这里。
“《亲友书》云:随何等木雕佛像,诸有智者咸供养。”龙树菩萨在《亲友书》说,不论用什么木头雕塑的佛像,我们都要对其生起供养心。当然凡夫的心力毕竟不强,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。如果你看到一尊像塑得很不庄严,或已经破损,很难让人生起恭敬心,我们要不要管?是不是就让大家去修观想?其实也不行。一方面,我们要恭敬佛像;另一方面,佛菩萨像所在的坛场,也需要营造庄严、隆重、清净的氛围,才有助于修行。如果有些像确实做工太差,或已破损,按照戒律,可以拿到山上或干净处把它火化了,把灰存在山洞或撒入海里。在处理过程中保持恭敬心,希望有更好的佛菩萨像让众生培植福田。带着这样的发心,目的是帮助自己和众生生起恭敬心,让更多众生培植福田,就可以对破损的佛像加以处理。
“又如《戒经》及《杂事》所说,劫毗罗变十八头摩竭陀鱼及善和尊者貌陋声雅,各宿世因缘等。”这里举例说明了不敬三宝的过失。《戒经》和《杂事》记载,有个名叫劫毗罗的人,非常好辩。在过去迦叶佛的时代,他经常去找迦叶佛的弟子们辩论,但一直辩不过。他母亲就对他说,你要用气势战胜对方。劫毗罗看到迦叶佛的一些弟子形象有点特殊,就用十八种动物的名字来挖苦他们。因为这种诽谤和谩骂,劫毗罗在很长时间内堕落在畜生道,变成一种十八个头的鱼。另有一位善和尊者,长得很丑陋,但声音很好听。据说是因为他曾在别人造塔时,说这个塔基如何如何不好。塔造好之后,他感觉很过意不去,就发心造了很多铃挂在塔上。因为他批评塔基造得不好,结果就感得相貌丑陋。但因为他供养了铃铛,所以声音很好。这些都是宿世因缘。每个生命形态的出现,都有各自的前因后果。因果不虚,所以说话要谨慎,不能乱说。
“又如大瑜伽者,持以文殊像问阿底峡尊者曰:此像好恶如何?答云:文殊像无不好者,工稍次耳。语毕置顶。”这个回答很有水平,是国际水平。曾有大瑜伽师拿着文殊菩萨的像问阿底峡尊者:您看这尊像怎么样?如果平常人,多半会随口评论了。但阿底峡尊者回答说:文殊菩萨的像当然都好,只是这尊像的做工稍微差了一点。说完后,就把像放在头上顶戴。藏传佛教这个传统非常好,每拿到佛经、佛像都要顶戴,我们也要学习这个习惯。
·敬佛经
恭敬佛经就是恭敬法,强化法在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。只有这样,才谈得上依教奉行。为什么我们对法的奉行程度很差?就是对法的恭敬不够,因为法在我们心目中没有地位。
“凡于四句偈以上之法皆当恭敬,不应质当经典,作为货物。”凡是四句偈以上的法,都应该恭敬。恭敬从哪里来?是通过培养恭敬心获得的。每种心行都要培养,否则是不会有的。此外,不能把经典当作货物来买卖或典当。前面说过,如果发心只是为了弘法,以流通作为一种方便,也未尝不可,但目的一定不是为了牟利。
“搁置露地及污秽处,或与鞋合持及跨越等,悉当断除,如法宝而敬焉。”不能把四句偈以上的法宝放在露地或肮脏的地方,也不能把它和鞋或衣服裤子之类随便拿在一起,或随意从经书上跨越。这些做法就代表你的心行,说明佛法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是否重要。了解一个人,看他做什么,就知道他想什么。因为每种行为都是内心的呈现,我们不会去做自己没想过的事。凡是不恭敬的做法都应该断除,从而舍弃不恭敬法的心理,培养对法宝的恭敬心,强化法宝在心目中的地位,帮助自己依教奉行,走向解脱。所以说,我们不是为了恭敬而恭敬,而是为了更好地修行。
“如善知识井拿瓦,但见佛经,必合掌起立。后年老不能起立,亦必合掌。”就像善知识井拿瓦,凡是见到佛经,一定会合掌起立。后来年纪大了站不起来,看到佛经也一定会合掌。每一次合掌,每一次恭敬,内心就会得到一次净化,就在与三宝相应。心念是长时间的积累,真正的修行就是要一点一滴去做,不要指望找个法门修一下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禅宗也说,见性之后还要不断历境炼心,勤除习气。
“又如阿底峡尊者初抵藏卫时,有一持密咒者不从彼听法。一日,见一写经人以齿垢补经,尊者意良不忍曰:‘噫,不可,不可。’其持咒者叹为希有,因生信心,即从尊者闻法。”阿底峡尊者最初到藏地时,有个密咒持得很好的人,并不想听阿底峡尊者说法。一天,阿底峡尊者看到有个写经者用牙齿的垢泥补经,尊者在旁看了很不忍心,连说“不可以”啊。这个持密咒者听说后,对尊者的敬法之心非常赞叹,认为稀有难得,也因此对尊者生起信心,追随尊者闻法。可见,表率作用非常重要。如果我们不恭敬三宝,不恭敬佛法,不恭敬师长,自己吊儿郎当的,怎么指望社会上的人恭敬三宝?
“又夏惹瓦云:吾等于法,任何游戏亦作。然对佛法及说法人不生恭敬,是坏智慧之因。以今之愚,亦云足矣。若较此尤愚,当何至哉。”夏惹瓦尊者说,我们对法随随便便的,不放在心上,不当作一回事,这是坏智慧之因。如果不恭敬善知识,就生生世世遇不到善知识;不恭敬法,就生生世世听闻不到佛法,还能成就智慧吗?佛法讲因缘,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成。我们能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是过去生中种下的福德因缘。这个缘有深有浅,还要继续培植,那么在尽未来际的生命中,才有可能生生世世亲近善知识,听闻佛法。尊者提醒说,以我们现在的愚蠢资质,已经很够呛了,如果将来比现在还蠢,真是不可救药。所以精进很重要,如果不勇猛精进,我们很难从惰性中出离。什么叫惰性?不是躺在那里睡觉,而是耽于不良习惯。无始以来,我们已经养成很多不良习惯,如果不用特别大的力气,很难从中走出。
所以我对勇猛精进这四个字感触很深。在修行中,只要我们一松懈,就很容易落入串习。除非你二六时中都能保持精进,让心像瞪着眼睛不眨那样,时刻保持觉醒的状态,才不会陷入昏沉、妄想、颠倒、情绪。当然这要有特别的用心方法,否则不一定用得上力。如果方法错了,用的力气越大,出的问题还越多。勇猛精进的前提是用对力气,不然将南辕北辙。
·敬僧宝
“或是僧众,或仅具出家相,亦不应呵毁及妄分彼我派别而兴仇视,应敬僧如宝焉。”对僧众要恭敬,只要现了出家相的,都不应该呵斥或毁谤,更不应该因为派别不同而相互仇视。比如我是天台宗,你是华严宗;或者我是净土宗,你是禅宗,互相不以为然。当然,汉传佛教的宗派观念还不重,因此产生仇视的现象也不多,但还是要注意。总之,对一切僧众都要当作珍宝一样,恭敬有加。
那么,僧人本身是不是都是宝呢?也未必。戒律中也讲到这个问题,比如对某些犯戒比丘,或是素质特别差,甚至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出家人,居士应该怎么对待?国王、大臣乃至护法居士可不可以制裁他?道宣律师说,如果这个出家人虽然犯了戒,但威仪形象很好,能令人生起善心,那么在家居士就不可以责罚。通常情况下,在家居士要恭敬一切出家人。因为敬僧就是培植福田的过程,是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。只是从正法久住来考虑,对一些既不持戒,又给僧团乃至佛教带来不良影响,已经没办法让民众产生信心的出家人,有关部门就可加以责罚。
“如《劝发增上意乐经》云:乐功德者住林下,他人过失不须视,亦不生心计我胜,及念自己为第一。此憍是诸放逸本,慎勿轻视劣比丘,一劫不能得解脱,斯乃圣教之次第。”正如《劝发增上意乐经》所说,喜欢功德的出家人住在水边林下。当然这不是一般的功德,而是无漏、无为、解脱的功德,是成就智慧的功德。他们不去看别人的过失,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了不起,不觉得“就我修行,你们都不修行;就我持戒,你们都不持戒”。如果觉得只有自己最好,别人都不行,这种憍慢来自我执,是放逸之本,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源。千万不要轻视那些德行稍差的劣比丘,否则就会影响你的解脱。这是圣教的修学次第。因为学佛就是从恭敬三宝开始的,首先要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。只有对三宝生起高度的信仰,才能从自我中心的生命误区中跳出来,开始以三宝为中心的生活。这个调整非常重要,是成佛修行的基础。如果不改变中心,一切修行都会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,和解脱没有关系。
“又格西登巴及大瑜伽者,但见黄布碎片于所行地,则不跨越,拾取抖净,置之净处。”格西登巴是阿底峡尊者的上首弟子仲登巴,大瑜伽者就是禅师。他们只要看到地上有黄布,就不会从上面跨过去。因为这是僧伽的象征,所以他们会把黄布捡起来抖干净,再放到干净的地方。你看他们真是会修行,不放过任何机会,通过各种做法净化内心,培养恭敬心。
“如此行仪,应当随学。自能于三宝有尔许恭敬,则当感得众生对己亦起尔许恭敬故。”这些行仪,我们都应当随学。修行有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,每种行为都代表我们的心态,同时也在培养某种心态。我们对三宝有多少恭敬心,也能感得众生对我们有多少恭敬心。这就是因果之道,要认真学习,努力去做。
“《三昧王经》云:造作如是业,当得如是果。”《三昧王经》说,我们造下恭敬的业,将来就能感得恭敬的果。
以上是各别学处,根据佛宝、法宝、僧宝分别建立学处。对于佛宝,有哪些应该做的,哪些不能做的;对于法宝,有哪些应该做的,哪些不能做的;对于僧宝,有哪些应该做的,哪些不能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