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第二节 略示修法
《道次第》的任何一种法,最后都要落实到心行,通过观修来完成。此处所说的略示修法,虽然是以依止法作为观修实例,但由此建构的套路,是整个修行过程都适用的。包括下士道的念死、念三恶道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,中士道的出离心,上士道的菩提心等,每个内容最终都要通过观修完成。
修行包括两方面,一是座上观修,一是座下修行,即日常生活中的实践。两者组成修行的整体,互相配合,缺一不可。如果没有座下修,座上也是修不好的。如果光有座下修,没有座上修,又会觉得力量不足。就像念佛,如果每天用一小时来念,平时都是在散漫、放逸、懈怠中,念佛一定是念不好的。因为心念是相续的,就像流水。平常我们打坐时出现最频繁的妄想,一定是生活中最执著的事。如果我们在座下过着如理如法的生活,在座上修起来,心也容易安定。反之,如果没有一定的座上功夫,在生活中就会很浮躁。座上可以培养定力,通过训练,把这份用心带到生活中,就能以宁静、安详的心去做每一件事,去面对五欲六尘,就不会被外境左右。
真正的修行,是在行住坐卧中打成一片,让座上和座下的用心统一起来。修依止法也是同样。座下包括意乐和加行的依止,即内外财供、身口给侍、依教奉行,此外还有座上观修。略示修法就是告诉我们,每个法门如何通过止观落实到心行。否则,我们所学的只是理论而已,在烦恼面前是苍白无力的。很多学者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,教界也有不少人只会夸夸其谈,做起来却一无是处。这种现象还很普遍,关键就在于,没能将所学落实到止观。
我在年初(2004年)写了《汉传佛教的反思》,提出佛法修学的五大要素,其中就包括止观。通过止观,把闻思正见落实到心行,转化为生命中的正面力量。缺乏这个过程,所学只是停留在理论。虽然可以让烦恼从粗重变得微细一点,但作用很弱。那么,如何才能让我们所学的每个法落到实处?整个《道次第》,从道前基础的依止法,下士道的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,中士道的思惟苦集灭道,到上士道的修习菩提心和菩萨行。这一系列修法,不是听了之后就能产生作用的,而要转化成我们的心行。
比如修依止法,要对师长珍惜、恭敬、依赖,在净信的前提下,生起虔诚的依止心。念死无常,是想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,从而对修行生起迫切感。念三恶道苦,是想到恶道可能是我们的未来,从而对行为加以约束,不敢再做一点恶事。我们知道人命无常,但只是说说而已,轻飘飘的;我们知道因果报应,但心行中依然是贪嗔痴,并没有太多改变;我们知道菩提心很重要,但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非常少。为什么会这样?就是因为这些法义没能转化成观念和心态,没能带来生命品质的改变。
每个修法要落到实处,必须通过相关训练。《道次第》略示修法的部分,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修行程序。其中包括四部分,即加行、正行、结行、未修中间。我们在世间做每件事,都离不开这些流程。第一是加行,即修法前的准备工作。第二是正行,即正式修依止法。第三是结行,即修完之后做些什么。比如我们盖三宝楼,花了五六年考察教内外的各种综合大楼,然后请了国内外的建筑师设计,一次次地修改方案,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加行。从今年(2004年)农历二月十九日奠基,大概要盖到明年,还要装修,这个过程就是正行。盖完之后,要举行落成典礼,就是结行。第四是未修中间,即没有修法时做些什么。因为我们不可能总是在座上,在座下应该做什么,怎么用心?
这套修行程序非常完整。我们每学一项内容,都要通过这四个方面落实到心行。虽然本论的略示修法是以依止法为例说的,事实上,它贯穿了整个《道次第》的修行。从三士道的建构到后面的止观双运,都要按这套程序操作。
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,谓:
1.洒扫住处
一、于住处整理洁净,陈设佛像。
2.陈设供养
二、端严陈设无谄供品。
3.身具威仪,至诚修习皈依
三、于安乐座端身跏趺,或半跏趺坐,至诚发起皈依之心。
4.观想资粮田
四、于面前虚空中,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、诸佛菩萨、缘觉声闻、护法诸天无量安住,分明显现。
一、加行修法
第一部分,应该怎样修加行。
“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。”略示修法主要指座上观修,首先需要营造修行氛围。这是加行所做的,共分六个步骤,又称六加行。
1. 洒扫住处
“一、于住处整理洁净。”对修行来说,环境非常重要。没有如法清净的环境,心就容易乱。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,看到乱七八糟、不顺眼的东西,或是听到很多噪音,心就会受到影响。我们进入大殿,很容易产生恭敬心,不敢放逸。但在另一些环境中,就容易放逸。为什么?也和环境有关。心和境是相辅相成的,有什么样的环境,就可能引发什么样的心。反过来说,境又是由心造的。所以,我们要从心理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。
当然这主要是对初修者,需要以环境作为净化内心的助缘。如果修得非常好的人,甚至会刻意找不良环境考验自己,禅宗叫作历境炼心。比如过去有些禅师,会到戏院、酒馆甚至妓院等声色场所去炼心,看看自己的功夫达到什么程度,会不会被这些外境左右。但对初修者,最好的办法是《遗教经》所说的“远离”。因为功夫不够,所以不要让环境来考验自己,惹不起还躲得起,否则是很容易栽进去的。
总之,任何做法都是有针对性的,我们要看自己是什么情况。从常规来说,需要如法、清净的环境,要把佛堂收拾整洁。扫地也是很好的修行。佛陀在世时,有个弟子叫周利磐陀,就是扫地扫出的阿罗汉。因为他实在太笨了,连四句偈都记不住。佛陀告诉他,你就在扫地时念“扫尘除垢”,把内外的尘垢都扫掉。所以我们在扫地过程中,扫除的不仅是外在尘垢,更是内心尘垢;不仅是在净化环境,更是在净化内心。神秀大师的“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”,扫的就是心地。六祖大师的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,好像没什么尘垢可扫。但理须顿悟,事还要渐修。顿悟不是一了百了,什么事都没有。如果那么简单的话,六祖就不必在猎队躲上十多年,历代禅宗祖师就不必历境炼心,教下也不必在见道后还要修道。
其实见道只是一个开始,之后还要修道。这比见道花的时间更长。因为理就是空性,就是真如,可以顿悟,但在事上需要渐修。心灵尘垢不会因为你顿悟这个理就一下没了,还需要时时勤拂拭,时时修空性观,修真如观,把妄想、习气、烦恼一点点消融掉。
加行六法的第一点讲到“洒扫住处”,在净化环境的过程中,通过观想把贪嗔痴烦恼一点点扫掉,内心就会越来越清净。既没有妄想,但什么都知道,都清楚,所谓“无心无识无不觉知”。其实每个烦恼都代表我们有相应的心,如果没有烦恼,生命就会处在安详自在的状态,那是非常开心,感觉非常好的。
“陈设佛像。”营造清净的环境后,还要供一尊佛像,帮助自己培养庄严而神圣的感觉。就像我们面对很恭敬的人,就不敢随便放逸,随便说话,甚至不敢随便打妄想。这时的心是很清净的。汉地可能是受禅宗影响,读了丹霞烧佛之类的公案,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久而久之,就形成不著相、无所谓的风气,所以很多学佛人对佛像缺乏恭敬心和供养心。事实上,恭敬佛像可以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,对修行非常重要。当我们对佛像生起恭敬心,内心当下就能得到净化。藏地有很多神山,信众在绕神山时,也是净化内心的过程。而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娱乐和声色场所,你在逛这些场所时,如果没有正念,很容易心随境转,那就是染污内心的过程。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,通过营造环境帮助自己修行,是非常必要的。
2. 陈设供养
“二、端严陈设无谄供品。”第二,在佛像前陈设庄严的供具和供品。所谓无谄,就是直心,没有谄曲之心。其中包含两方面:一是供品的来源清净,是通过正当渠道得到的,不是坑蒙拐骗而来;二是以正直、清净的心供养。
藏地有个故事说,有家人因为缺钱,把家中的《大般若经》卖了,然后用得来的一部分钱给两位出家人供斋。其中有位大德吃了之后,立刻感觉不舒服。他以定力观察后发现,肚子里有经中的字,就知道这个供养的来源有问题。他的弟子同样吃了,就没什么感觉。可见,我们所造的罪业未必马上就有报应,那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业障比较多,还没轮到,但将来一定会有总报,逃不了。如果你的根机和修行特别好,即使造了一点小小罪过,马上就能感觉到。就像一件涂满油漆的衣服,你再往上加点颜色,是没感觉的。但如果这件衣服特别干净,只要沾上一点颜色,立马就很明显。所以,如果干了坏事很快有报应,可能是件好事,说明你身心比较清净,比较有惭愧心。这个故事说明,供品的来源必须清净。
另一方面,我们要以清净、无所得的心来供养,不是为了名利,也不是为了现世果报。这样的功德才是无量无边的。此外,供品质量也要讲究,要用最好的东西,养成供养的习惯。汉地很多人没有供佛的习惯,觉得佛也不要吃你的东西,供了干什么?事实上,供养本身就在培植福田,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,是非常重要的修行。如果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地位很高,我们就容易和佛菩萨的功德相应。因为我们看重什么,就会去追求什么。有人看重钱,每天想尽办法去赚钱;有人看重地位,每天想尽办法往上爬;有人看重漂亮女孩,每天想尽办法追女孩。如果我们最看重佛菩萨的功德,就会不断把心调整到和佛菩萨相应的层面。这个相应的过程中,我们就在向佛菩萨靠拢,在念念成就佛菩萨的功德,最后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。所以不要小看供养。
为什么要用最好的供品?也是体现佛菩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。我们肯定会把最好的东西,送给自己最尊重的人。如果这个朋友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很一般,可能就随便送点普通东西。而当我们用最好的供品供养佛菩萨时,就能增长无量福德。当然,供品好坏是相对的。不是说你没钱,也一定要供很贵重的东西。只要以你现有条件,用最大能力成办的,就是最好的。所以关键是在于心,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去做。供品只是一种表法,真正要培养的是供养心。
西园寺门外有两座桥:福德桥和智慧桥。福德和智慧是成佛修行的两大内涵。如何才能快速圆满这些资粮?我们现在学《道次第》,是在积累智慧资粮。而在供佛过程中,加上普贤菩萨七支行愿的观想,是在成就福德资粮。我们要成就无量福德,必须通过供养佛菩萨和一切众生来完成。所以,“端严陈设无谄供品”不仅是强化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,也是在帮助我们积集资粮。
3. 身具威仪,至诚修习皈依
“三、于安乐座端身跏趺。”供好佛像,摆好香花灯涂果、茶食宝珠衣等供品,就要铺设一个舒服的座位,这样才能坐得放松。最好是双跏趺,也就是双盘。这个功夫要训练,要吃点苦头。以前有人把腿绑起来,还压块石头,我不鼓励这样做。练腿虽然要吃苦,但关键是懂得调整,姿势正确,气脉通了,坐的时间自然越来越长。有人说久坐有禅,好像一定要坐几个钟头,甚至十几个钟头。外行一看,真是不得了。当然坐十几个钟头的确是功夫,不能否认。但打坐不在于时间长,重点是讲究质量,比如你的用心是否正确,是否安住于正念,还是坐在那里昏沉或打妄想?如果用心正确,不一定要很长时间,相关道理下面还会说到。打坐时身体要挺直,尤其是脊梁,要挺直而放松。衣服穿得宽松一点,绑腿带不要太紧。身体是心的载体,姿势正确,心就容易安住,反之就不容易安住。
最关键的,是懂得怎么用心。因为打坐并不是佛教特有的,印度九十六种外道,多数禅定功夫很好。有四禅八定,坐几天几夜也不是问题。中国过去的道家也很会打坐。所以,修定并不是佛教特有的。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是在教理部分,就要通过闻思获得正见,包括怎么用心,怎么开智慧,断烦恼。正见就像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,能引导我们契入空性。当然,打坐也是修行的重要项目,但不是佛教的最大特色。
“或半跏趺坐,至诚发起皈依之心。”半跏趺,就是单盘。端身正坐后,虔诚地发起皈依之心。皈依的具体内容,下士道会详细介绍。首先必须明确:为什么要皈依三宝,而不是皈依钞票、地位、感情,也不是皈依其他宗教?正确的皈依之因有二:第一,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尤其是三恶道苦,实在可怕,由心生畏惧而发心皈依;第二,确定三宝才能作为生命的依怙,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解脱出来,而其他宗教都做不到这一点。
皈依需要通过不断修习来巩固。在藏传佛教中,修习皈依是四加行之一,要反复念诵“皈依上师,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”,达十万甚至一百万遍。在念诵过程中,还要观想皈依境,包括指导修行的根本上师、宗喀巴大师、本尊,还有护法、空行等。所谓本尊,就是以一位佛菩萨作为修行的依止。比如修净土法门的人,每天念阿弥陀佛,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位和自己有缘的菩萨。比如你觉得和观音菩萨特别有缘,就可以选择观音菩萨为本尊,每天念观音菩萨,修观音法门;觉得和文殊菩萨特别有缘,就可以选择文殊菩萨为本尊,每天念文殊菩萨,修文殊法门;觉得和普贤菩萨特别有缘,就可以选择普贤菩萨为本尊,每天念普贤菩萨,修普贤法门。我们选择的本尊,既可作为修行的观想对象,也可作为生命的依怙。在密宗的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无上瑜伽部,和本尊的关系各有不同。在事部、行部的初级修行阶段,本尊和我们属于上下级的关系。再高一点,本尊和我们是平等的关系。最高的修行,就是和本尊融为一体。
在修学过程中,皈依对象主要有三方面。一是每天指导我们修行的师长;二是所修法门的本尊,如观音菩萨、地藏菩萨、阿弥陀佛等;三是所修法门的历代祖师。比如我们修净土宗,就是净土宗的历代祖师;修禅宗,沩仰、临济等宗派都有各自的祖师。此外,还有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都是修习皈依的对象。
这么多对象,我们怎么观想?比如我念阿弥陀佛,就选择一尊庄严的阿弥陀佛像,尽量去熟悉这尊像。如果觉得观想本尊不容易,就以传法师长作为观想的皈依境。我们现在学《道次第》,可以选择宗喀巴大师作为观想对象。确定后,首先让观想的境界尽量明晰。接下来,把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融入宗大师的皈依境,把《道次第》深观、广行两派祖师大德具有的无量功德融入宗大师的皈依境,再把十方诸佛的功德融入宗大师的皈依境。如此,宗大师就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无量功德于一身,是一种无限的存在。进一步,以具足无量功德的宗大师作为皈依境来观想。因为他的存在是无限的,所以我们就观想无限的境界,并将此作为依怙对象。这种依怙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。低级的依怙,是有能所、有对象的;高级的依怙,是没有能依赖和所依赖的对象。
我们不仅要把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融入宗大师的皈依境,最后也要把自己融入佛菩萨的功德中,于自身成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功德。这是最高境界的皈依,也是皈依三宝的目标所在。正如禅宗所说,皈依外在三宝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自性三宝。可以说,三宝代表着佛法的一切,整个学佛过程都没有离开三宝。如果修其他法门,也有相应的皈依境。比如修净土宗,是以阿弥陀佛为皈依境;念观音菩萨,是以观音菩萨为皈依境。总之,选择和所修法门相应的佛菩萨为本尊。除了观想本尊,也可将指导修行的师长作为皈依对象。这也体现了视师如佛的修行意义,帮助我们把上师和三宝融为一体。
任何一个法门都要先修加行,也叫前行。加行看似属于准备工作,但如果我们以足够高的见地去修,加行也是正行,修好了一样能成佛,而不仅仅是开始。从世俗意义上说,起点和终点距离遥远,但在佛法修行中,对起点和终点有不同的解读。按《华严》的见地,起点就是终点,所谓“初发心即成正觉”。也就是说,初发心的功德,和最后成就的结果(三宝功德)无二无别。为什么?因为初发心所发的心,和结果所成就的心,不是两个心。二者只有精确和不精确、圆满不圆满的差别。如果开始就能发得很精确,很圆满,其实和结果没什么差别。
在佛法中,很多基础修行也包含着最高深的原理,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见来落实。就像念佛,从持名念佛到即心念佛,即心是佛,就是不同的见地。再如皈依三宝,从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,到皈依内在的自性三宝,也代表两种不同的见地。所以加行不只是基础,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内容。
当然,多数人在修加行时还达不到很高的见地,所以在这个阶段,只是奠定基础,集资净障。就像我们出远门,要带一些吃的、穿的、用的。没有这些资粮,能出远门吗?除此以外,还要扫除路途中的障碍,看看哪条路没有强人出没,走起来比较畅通。其实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集资净障,只不过世间所做的是小事,不需要很多资粮,扫除的障碍也不会很大。但成佛需要积累的资粮和忏除的业障就很多,这就需要借助特别的手段。手段不同,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在农业社会,一个农民能耕多少田?但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,一个人就可以耕种几百几千亩。同样是人,为什么结果如此不同?就在于有没有方便。如果没有方便,你要爬到屋顶都很困难,还会摔下来。但如果有方便的话,甚至可以登上月球。
修行也需要善巧方便,不是一味盲修、苦修就行,而要智慧加上勤奋。光有智慧但不勤奋固然不行,光有勤奋而没有智慧也不行。我过去看过一篇《懒人的智慧》,说世上很多东西都是懒人发明创造的。因为太勤快的人往往蛮干,不去动脑筋让自己省力一点。当然,不能偷懒的地方绝对不要偷懒。
成佛要积累广大的资粮,尤其需要善巧方便。以上所说的观修皈依境,就包含着深奥的修行原理。如果这样去修,就是最高的皈依。此外,皈依还包含着发心,要发愿利益一切众生,帮助他们成就佛道。这就需要修四无量心。第一是慈心,即给予众生快乐。我们要想着六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,这些无量无边的如母有情,在轮回中很痛苦,很需要快乐,所以我们要发心给予有情快乐。当这样的心遍及一切众生时,就是慈无量。
第二是悲心,即拔除众生痛苦。众生在六道中轮回,虽然天道和人道的处境似乎还不错。但我们要知道,轮回的本质终究是痛苦的。因为天道也有天道的痛苦,何况并不长久,不可能永远在天上。人道就有更多问题,这点我们最清楚。所以我们要对一切众生生起悲心,希望把他们从痛苦中拯救出来。如果我们做每件事、对每个众生都能这样发心,就说明悲心修习圆满了。当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慈和悲,就和佛菩萨的心行相应了。虽然质量上可能达不到佛菩萨的标准,但心行特征和佛菩萨是一样的。成佛就是这样成的,就是模仿佛菩萨的心,所以佛教最高的修行就是直接模仿。佛菩萨有怎样的心,我们就怎么模仿。
第三是喜无量,就是欢喜、随喜之心。众生在轮回中有太多的痛苦,看到他们能远离痛苦,得到快乐,生起无限的欢喜之心。
第四是舍心,观一切众生平等。七因果的修法讲到,菩提心要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。《普贤行愿品》也说:“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”因为平等代表本觉智慧的作用,而不平等是凡夫心的表现。如果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平等心,这种舍才是无量的,否则就是有限的。如何修平等心?讲到上士道的七因果部分,会有具体操作方法。
所以在皈依过程中,也包含着发心。发心是整个修行的开始,正如省庵大师的《劝发菩提心文》所说:“尝闻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”我们做每件事,修每种法门,都要让发心成为习惯,以此帮助自己调整心行,进而正确用心。所以发心不只是学佛的开始,本身也包含重要的修行。发心真正到位了,我们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。因为在心的某个层面,众生和佛菩萨是平等的。只要发心达到这个层面,我们就和佛菩萨没有差别了。当然,这个道理对你们来说,现在还深了一点,可以先知道一下。
4. 观想资粮田
什么是资粮田?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就是我们积累资粮的田。我们知道,田是长庄稼的。在农业社会,一切生活所需都来自田地。学佛修行的成就,同样离不开田地。佛教认为,培养资粮的田有三种,分别是悲田、敬田、恩田。所谓悲田,是对需要帮助的众生心生慈悲,这个福德资粮是从慈悲心产生的,所以叫悲田。所谓敬田,是对诸佛菩萨、历代祖师心生恭敬,从中获得福德资粮。所谓恩田,是对父母等有恩于我们的人,对他们知恩报恩,由此成就福德资粮。《道次第》所说的资粮田,属于其中的敬田,主要是前面所说的皈依境。这些皈依对象,就是我们获得福德资粮的田。
“四、于面前虚空中,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、诸佛菩萨、缘觉声闻、护法诸天无量安住,分明显现。”我们首先要观想,在前面的虚空中,有深观和广行两派的历代传承诸师,还有十方诸佛菩萨、缘觉声闻、护法诸天,还有宗喀巴大师,或是为我们传法的师长,等等。《道次第》有具体的表,说明资粮田包括哪些诸佛菩萨。
我们学习《道次第》,就按本论所说的资粮田观想。如果学其他法门,可以选择传法师长,或某位佛菩萨,或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,周围有十方诸佛海会围绕,以此为观修境。比如修净土法门,也可以按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经变图来观。总之,我们要观想资粮田中安住着无数师长和佛菩萨,而且非常清晰,如对目前。在修行过程中,我们祈求加持,或积累资粮、忏除业障,都是建立在观想资粮田的基础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