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下面进入正论部分。在新编目录中,前三部分属于序论,第四部分属于正论,是宗大师为我们建构的一套修学体系。我把它称为“套路”。就像太极拳,有七十三式、二十四式之类。我们知道,格鲁派要修学五部大论。这是宗大师从三藏十二部中选出的必学经论,分别是《现观庄严论》《入中论》《释量论》《俱舍论》《戒律本论》,学人要在十多年内学完这些经论。而《道次第》又是五部大论的核心代表。也就是说,如果没能力学三藏十二部,学五部大论就行;如果没能力学五部大论,学《道次第》就行。反过来,我们也可以通过学《道次第》,再学五部大论,再学三藏十二部。所以说,《道次第》是宗喀巴大师建构的简明修学套路。我觉得这个建构非常好。
正论分为七章,分别是: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、于有暇身劝受心要、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、止观,最后是对《道次第》的总结,即第七章“结说道次第的要义”。
接下来要学的第一章非常重要,像说听轨则一样,属于道前基础。本论主要分为道前基础和道次第两部分,道前基础是为道次第服务的。用比喻来说,道前基础就像打地基一样,而道次第三士道的建立就像三层楼一样。下士道又称共下士道,中士道又称共中士道。所谓“共”,就像楼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,本身既是独立的,同时也是三层的组成部分。如果不要一楼、二楼,只要三楼,肯定是不行的。所以,“共”在这里非常重要。
正式进入道次第前,需要奠定好道前基础。除了说听轨则,重点就是依止法。本章标题是“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”,充分说明了依止法在修学中的重要性。其实不仅佛法如此,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,也离不开依止。世人学任何一门技术都要拜师。尤其在过去,不管是学医、学武,还是学什么手艺,都要拜师,然后跟在老师身边,由老师手把手地教你,若干年之后才能出师。这也是依止的过程。学佛更需要依止,因为佛法修行比世间任何技术的难度更大。如果没有依止老师,想自己学修,非常困难。
在修学阶段,我们每走一步,每一点成就,都离不开老师。比如僧格的完成,我们从在家到出家,不仅是剃了头穿件大褂,还要从俗人变成具足威仪的合格僧人。这个过程需要依止。按戒律说,需要“五年学戒,不离依止”。就是受戒后,必须在和尚身边依止五年(过去传戒通常是传几个,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传,根本没办法依止)。如果在依止期间,和尚去世了,或者他和你没缘分,不能作为你的依止,那就必须再找一位依止师,重新依止在师长身边。
这五年主要学习戒律和威仪,行住坐卧都不能离开师父。每天要问候请安,做各种事务,出门还要请假。然后由师父带着你,一步步把你教导为合格的出家人。现在的佛教界,这方面特别薄弱。很多师父本身就不懂戒律,不懂僧人应有的威仪,收了徒弟后也不懂得怎么管教。所以,能具足威仪的僧人就不是很多了,何况其他。这是僧格养成的依止。
此外,正见的形成也需要依止。我们必须在善知识的指导下,听闻正法,如理思惟。如果靠自己一部部往下读,是很难有收获的。从止观修行来说,更需要有依止师。如果没有师父指引,不懂得用心方法,自己在那里瞎坐,不出问题才怪。所以,佛教特别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。《阿含经》中,阿难对佛陀说:善知识是半梵行。佛陀说:不对,善知识是全梵行。也就是说,你的整个修行,开智慧,断烦恼,成就解脱,都归功于善知识,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导。
藏传佛教中,尤其重视依止师的作用。我们看《道次第》怎么说。
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
第一节 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
于弟子身心中,但能生起一分功德,损减一分过失,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,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,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。
一、所依善知识之相
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,然此处所示,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。
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知识须具戒、定、慧、德胜、精进、教富饶、通达真实、善说法、悲悯为体、断疲厌。”此谓为弟子者,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。
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,无有是处。彼调御他人之师,先须自能调伏。若尔,云何以自调伏耶?倘随分修习,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,不能真实饶益于他。须随佛教总相,如戒定慧三学,以调伏身心。
1.具 戒
彼调伏者,即是戒学。如《别解脱经》云:“心马难制止,勇决恒相续,别解脱如衔,有百针极利。”当如调马之师,以坚利之衔勒,调伏根随邪境。如调野马,制伏其所不应行,于应行处努力进趋。由学此戒,则能调心。
2.具 定
具定者,谓于善恶行之止作,依于正念正知,心内寂住,定学随生。
3.具 慧
具慧者,谓依于止,观察真谛,净慧即发。
4.教富饶
如是虽具三学证德,尚嫌不足,复须博通三藏,具足多闻。如格西仲登巴云:“大乘师者,须任说一事,皆能贯通无量经义。正修持时,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,成何利益,现于所化之机,其心行为何状况。”
5.通达真实
通达真实或教理者,谓以胜慧达法无我,或由现量证得。此若未能,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。
6.德胜于己
又虽通达教理,若功德劣于弟子,或仅与相等,亦为不足。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。
《亲友书》云:“所依逊己反成退,平等相依住中流,依较胜者获胜德,是故当依胜己者。具戒得寂定,以及殊胜慧,若依此胜师,当超此胜者。”
如普穹瓦云:“我闻前辈传记时,自然生起向上心。”又塔懿(噶当格西)云:“惹真寺诸尊宿,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。”故善知识之功德,有须胜于己之必要。
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
第一节 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
“于弟子身心中,但能生起一分功德,损减一分过失,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,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,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。”在弟子的身心中,无论是产生一分功德,或是损减一分过失,所有进步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教导。从修行意义上说,这两句话很有概括性。因为修行无非是减过失,增功德,不断地增长惭愧心,增长感恩心,增长慈悲心,增长菩提心。我们看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,就检查自己的惭愧心、感恩心、慈悲心是不是在增加,对三宝的信心是不是在增强。反过来说,我执和贪嗔痴是不是在减少。以上这一切安乐妙善、增功德减过失的根本,都离不开善知识。既然善知识对修行如此重要,那么修依止法自然也就特别重要了。
善知识和依止法的重要,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。一方面,对善知识的重视,能引发我们对法的恭敬。前面说过,如果我们对善知识不重视、不恭敬,也很难对他所说的法心生恭敬。另一方面,忆念善知识功德的过程中,当下也在成就自身的功德。就像我们想到一位高尚的伟人,或是阅读高僧大德的传记时,会生起崇高的心理。这种心理是基于对他们功德的忆念。我们想到玄奘大师舍身求法,想到鉴真大师为法忘躯,当下就在引发生命内在的高尚品质。从心理学上说,确实能起到这样一种作用。同样,如果我们不断忆念师长功德,也能激发自身的正向心行。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觉得这个法师很平常,和我差不多,根本就生不起恭敬心,自然也没办法通过这样的忆念,成就内在的高尚品质。所以,重视依止法,恭敬师长,在修行上有它的特殊意义。
究竟怎么选择善知识,怎么修习依止法?共分六个部分。第一,我们选择的善知识究竟要符合哪些标准;第二,作为弟子应该具有什么素养;第三,应该怎样修习依止法,怎样依止师长;第四,修依止法能带来哪些殊胜利益;第五,不依止会有哪些过患;第六,总明其义。
一、所依善知识之相
我们选择的善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标准?事实上,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。因为善知识也没在自己脸上贴个标签——“本人是正宗的善知识”。如果这么贴着,多半是有问题的。所以很多学佛者,不论在家还是出家的,根本分不清谁是善知识。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标准,使我们具有抉择的智慧。在《道次第》依止法中,首先提出了界定善知识的标准。
“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,然此处所示,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。”在声闻乘、菩萨乘、金刚乘的各种经论中,都谈到依止善知识,也对善知识有不同的定义。而《道次第》所说的善知识是有特定内涵和标准的,是可以按三士道的修行理路,把我们从什么都不是的凡夫,一步步导向无上佛果的善知识,是具有完整的引导能力的。而不是说,只是带着你培培福德,种种善根,或是只教你持戒,只教你学教理,只教你自己了脱生死。
“《庄严经论》云:知识须具戒、定、慧、德胜、精进、教富饶、通达真实、善说法、悲悯为体、断疲厌。”接着引《庄严经论》(即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弥勒菩萨造)指出:圆满的善知识应该具备十项条件。一是有戒德;二是有定力;三是具足智慧;四是学问品德超过弟子,而不是和弟子一样,甚至不如弟子;五是能精进地教化弟子,而不是懈怠懒惰;六是博学多闻;七是通达空性真理;八是能善巧方便地说法;九是有慈悲心;十是断除厌倦。
“此谓为弟子者,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。”弟子在选择善知识时,要寻求具足十种德行的善知识,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就依止了。这要经历择师的阶段,需要有一段时间互相观察。老师认你为弟子,固然要观察一段时间;你依止这位老师,也要观察一段时间。一旦决定依止,就要如法亲近,依教奉行,而不能想怎样就怎样。
“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,无有是处。”当我们的六根对六尘时,有没有能力调伏自己的心?身口意三业,是生起贪嗔痴的三个主要渠道。调伏,就是调伏三业生起的烦恼。归根结底,是调伏内心的贪嗔痴。这是扰乱内心,使我们不得安宁、不得自在的根源。作为具格善知识,如果没有调伏自己的能力,是不可能调伏他人的。
“彼调御他人之师,先须自能调伏。”能调伏他人的老师,首先要有调伏自己的能力。佛陀十大名号中,有一个叫“调御师”。可以说,佛陀就是最高明的调御师。那么,佛陀是不是能调伏一切众生?那倒未必。首先他能调伏自己,其次他有无量的智慧、方便、善巧,能调伏有缘众生。如果没有因缘和善根,佛陀也是无能为力的。所以善知识具有的调伏德,一是调伏自己,一是调伏他人,也就是自利利他、自觉觉他。而调伏他人是建立在调伏自己的基础上,你要战胜自己,才有能力利益众生。
“若尔,云何以自调伏耶?”善知识必须具备调伏自己的德行,那么,他是通过什么手段调伏自己的?
“倘随分修习,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,不能真实饶益于他。须随佛教总相,如戒定慧三学,以调伏身心。”善知识之所以能调伏自己,是因为具备戒定慧三无漏学。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相,也是调伏烦恼的三种基本能力。漏是烦恼,无漏就是去除烦恼,成就解脱。声闻乘的整个修行,就是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,又称五分法身。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戒定慧功德,只是修气脉明点,或是有神通、能预测之类,都不是真实的功德,只是具备某种能力而已。唯有成就戒定慧三学,才能实实在在地调伏自身烦恼,实实在在地帮助别人。修行有没有成就,就是看戒定慧三学,而不是其他。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。
《道次第》讲到善知识的标准,是在调伏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,建立十种德行。其中,前六种是调伏自己的功德,后四种是调伏他人的功德。下面,进一步解释十个标准的内涵。
1. 具 戒
“彼调伏者,即是戒学。”能调伏的,首先是戒学。虽然戒定慧都能调伏烦恼,但重点不同,而戒本身就有调伏的含义。
我们学戒、持戒,就是帮助自己调伏内心。戒律的要领是“此应作,此不应作”。比如止持的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等,都是以“不”为前提。从表面看,禁止的是行为。但实质上,是止息烦恼的相续。我们所有的不善行为,都是贪嗔痴烦恼的串习。正是这些串习,使我们造作了杀盗淫妄等行为。当贪心生起时,比如贪钱、贪色、贪名,在那种想要得到的强烈欲望支配下,人甚至会连命都不要,也要把它们抓得紧紧的。持戒就是止息这些心理的延续,让这样的心行不再继续。所以,戒所制止的不仅是外在行为,更是烦恼的相续、贪嗔痴的相续、凡夫心的相续。这些都是在无尽生命中不断培养而成的,力量巨大。
“如《别解脱经》云:心马难制止,勇决恒相续。”正如《别解脱经》所说:妄想和串习就像野马,难以制止。勇决,就是勇往直前。当一个人产生欲望时,你明明知道贪心、嗔心生起了,即使想要制止,都做不到。因为它的力量太大了,就像堤坝决口后冲出的水,奔流不息。
“别解脱如衔,有百针极利。”佛教戒律中,有声闻乘的别解脱戒、菩萨乘的菩萨戒、密乘的三昧耶戒。这里讲的是别解脱戒,重点在于止持,即告诉我们不做什么。它就像套在马嘴的嚼子,马被它套住后,你要马往哪里跑,马就往哪里跑。同样,虽然烦恼的力量非常强大,但只要受持戒律,就像马被上了衔一样,我们的心也能被调伏。
“当如调马之师,以坚利之衔勒,调伏根随邪境。”就像调马师用坚利的衔勒来调伏马一样,我们用什么来调伏自己的心?首先是用戒。戒就像坚利的衔勒,调伏我们的六根。我们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面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当六根对六尘时,就会产生六识,引发贪嗔痴。我们看到好看的颜色,听到好听的声音,会起贪心;看到不好看的颜色,听到不好听的声音,会起嗔心。所以在六根和六尘接触时,如果没有正念,就会引发贪嗔痴烦恼,进而起惑、造业。现在我们要用戒告诫并约束自己,禁止杀盗淫妄的行为,从而阻止贪嗔痴的相续。因为贪嗔痴开始活动后,就会越滚越大。每个念头并不是产生时就很强,但如果没有智慧观照,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。就像你讨厌一个人,觉得他干了对不起自己的事。刚想的时候还没觉得怎样,然后你继续想,他哪天偷了我什么,哪天说了我坏话,单位评职称时又踢了我一脚,想着想着,烦恼就越想越大,会影响你几天几夜,甚至半年一年。所有的烦恼都会在惯性之下,不断地自我炒作,越变越大。所以当烦恼生起时,我们不要给它提供土壤,浇水浇肥,而要用戒律制止它。
“如调野马,制伏其所不应行,于应行处努力进趋。由学此戒,则能调心。”就像调伏野马那样,我们首先要制止不该做的行为,同时要努力行善。戒律的要领,就是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”。不仅要止恶,还要行善。我们修学、受持这样的戒,就能调伏自心。
但光靠持戒调心,是比较困难的。不少人持戒持得很苦恼,就是因为他没有定,也没有智慧观照。仅仅用戒来调伏烦恼,靠的是意志力。当然,意志力也能成为串习。但这种习惯必须靠环境支持,否则,要长时间地靠意志力,让这颗躁动不安的心不干坏事,不起贪嗔痴,是很累的。如果有定和慧,持戒就是自然而然的。因为所有犯戒行为都来自内心烦恼,把内心安顿好了,自然就不容易犯戒。所以调心不但要有戒,还要有定和慧。
2. 具 定
第二是具足定,就是把心专注于一个境界,让它稳定地延续。有两种力量是修定的障缘,一是昏沉,即迟钝,没有感觉;一是掉举,即散乱,摇摆不定,所谓心念无常。因为各种念头在内心轮流产生作用,使心在不同频道跳跃。一会儿想要诵经,一会儿想出去走走;一会儿觉得应该专心修行,一会儿觉得应该四处参学……东一下西一下,尽是颠倒妄想。没有定力,就不能安住。
“具定者,谓于善恶行之止作,依于正念正知,心内寂住,定学随生。”具足定,就是通过学习戒律,对善恶行的止与作(止恶与行善)非常明确。知道学佛后,什么是该做的,什么是不该做的。把心安住于该做的事,并在做的过程中保持正知正念。正知是对自身言行保持觉知,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么。比如我在持戒,我在利益众生。正念则是把心安住于特定的善所缘,而不是东想西想。专注一个境界,久而久之,就会产生力量,使心不再摇摆不定。生活中,有人喜欢看书或做研究,也会全身心地投入,其中也有定的成分。但他是因为着迷,使心粘在一个境界上。这个过程往往还伴随贪嗔痴,所以不能引发智慧。
3. 具 慧
“具慧者,谓依于止,观察真谛,净慧即发。”第三是具慧。当心始终安住于一个所缘境,有了定力之后,还需要通过学习经教获得的空性正见,去观察所缘境。在观照过程中,我法二执的力量会被逐渐消解,引发般若智慧。
具足戒定慧三学,才能有效调伏烦恼。其中,戒的重点是制止不良言行,定是调伏贪嗔痴,到了开发智慧,才能彻底息灭贪嗔痴。所以,戒定慧对贪嗔痴的调伏程度是不一样的。如果把烦恼比作贼的话,戒就像把贼捆住,让他不能行动;定是把贼降伏,让他不再乱喊乱叫;慧是把贼消灭,让他再也不会出现。同样都是调伏,但重点不同。
作为善知识,必须具备戒定慧三学的修证功德,才能自利利他。前面讲到阿底峡尊者成就的功德,就是通过戒定慧三学说明的;《菩提道炬论》的修行,也是依戒定慧建构的。由此可见,从噶当派到格鲁派都很重视戒定慧。当然,戒定慧本身就是佛法的常规路线。所以选择善知识,也要从三学的证德来衡量。
4. 教富饶
“如是虽具三学证德,尚嫌不足,复须博通三藏,具足多闻。”第四,有丰富的教理知识。
作为弘扬佛法的善知识,仅仅具备三学的证德还不够,还要广泛通达经律论三藏,广学多闻。这个要求很高。
“如格西仲登巴云:大乘师者,须任说一事,皆能贯通无量经义。”正如格西仲登巴说,大乘弘法者应该具备这个能力——随便说一件事,都能和各种经论融会贯通。隋唐时期的古德就有这个本事。智者大师开讲《妙法莲华经》,经名一个“妙”字就讲了九十天,所谓“九旬谈妙”。宗喀巴大师也曾在一天内同时开讲十七部经论。两位大师风格不同,但各有千秋,都是智慧无量。
“正修持时,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,成何利益,现于所化之机,其心行为何状况。”作为说法师,必须清楚戒定慧三学各自的心行特征,清楚持戒有什么利益,修定有什么利益,开智慧有什么利益,也清楚应该怎样持戒,怎样修定,怎样开智慧。同时能以智慧观察所教化的弟子,了解他们的根机。
在这样的基础上,才有能力对机设教。否则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念阿弥陀佛,没有别的,那是不行的。要当好具格善知识,确实比较辛苦。如果个人修行,懂得一部经一部论就够用了,但作为法师,要广泛弘扬佛法,教化无量众生,光懂一部经论就不行。众生需要什么,你就要说什么,那是要求很高的。
5. 通达真实
“通达真实或教理者,谓以胜慧达法无我,或由现量证得。此若未能,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。”第五是通达真实,有两个层面。最高层面是以般若智慧通达无我,通达空性,这种通达是由现量证得。如果做不到,可以退而求其次,通过闻思掌握无我见或空性正见。当然,教理上的掌握和心行上的通达,程度是不一样的。
6. 德胜于己
“又虽通达教理,若功德劣于弟子,或仅与相等,亦为不足。”第六,我们选择的善知识,功德要超过弟子。如果师父的功德不如弟子,或是和弟子差不多,不相上下,那就不必依止了。
“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。”作为依止师,必须功德超过弟子。这里所说的功德,是指戒定慧、通达真实、教富饶等,这些是我们考量的重要基础。否则,虽然某些方面能力比你强,比如教理懂得很多,但知见不正或品行不端,你要跟着这样的依止师,很可能会学坏。我们说,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;取法乎中,得乎其下;取法乎下呢?那什么也得不到了。
“《亲友书》云:所依逊己反成退,平等相依住中流,依较胜者获胜德,是故当依胜己者。”《亲友书》开示说:如果依止师不如自己,那你在学问、品行等方面可能会退步。如果他的功德和你差不多,那你的修学也不容易进步。如果依止师超过你,你才能在他的引导下进步。所以说,我们一定要选择功德超过自己的依止师。
“具戒得寂定,以及殊胜慧,若依此胜师,当超此胜者。”此处进一步强调,依止师要具足戒行,要有定力,还要有殊胜的智慧。依止这样的善知识,我们才能获得和戒定慧相应的功德。
“如普穹瓦云:我闻前辈传记时,自然生起向上心。”这里引古德的话,再次说明榜样的重要性。噶当派大德普穹瓦说:我听到前辈高僧大德的传记,自然会生起崇高、向上的心。学佛以谁为榜样?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,以高僧大德为榜样。作为出家人,尤其是刚出家的沙弥,志当存高远,要发菩提心,荷担如来正法。多读高僧传记,能引发生命内在的高尚品质,对佛教、对社会、对众生生起慈悲心和责任感。反之,如果我们一天到晚都在看教界的不如法现象,觉得大家都这样,没什么了不起,就会自甘堕落。所以我们应该多看高僧传,见贤思齐,引发向上之心。
“又塔懿云:惹真寺诸尊宿,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。”格西塔懿说:惹真寺(热振寺,噶当派祖庭,仲登巴所建)的大德们,学修非常了不起,是我们这些后学关注和敬仰的,也是大家学习的目标。
“故善知识之功德,有须胜于己之必要。”所以我们依止的善知识应该超过自己,这样才能引发崇高的精神追求,看到希望并不断进步。修行就是这么修起来的。我们想什么,忆念什么,最终就会成就什么。我们为什么要念佛?就是通过不断忆念佛菩萨的功德,在内心引发与佛菩萨相应的高尚品德。
我最近在修习《普贤行愿品》的过程中,发现了忆念佛菩萨功德的奥妙所在——我们忆念什么,就会成就什么。一个人总是想钱,就会去赚钱;喜欢吃,就会每天去找美食;喜欢权力,就会想尽办法地争权夺利;喜欢玩车,如果没钱买,还会到网上搜集各种名牌车的图片过瘾。同样,如果我们不断忆念佛菩萨,心就和佛菩萨的功德相应,并逐渐向这个目标靠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