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② 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
  如《地藏经》云:“专以信敬而听法,于彼不应生讥谤。说法师前兴供养,于彼当生如佛想。”视之同佛,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,断除不敬。
  又《菩萨地》云:“当离高举与轻蔑,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。”
  又《本生经》云:“当处(住)极下座,生起调伏德,喜眼而瞻视,如饮甘露语。敬重专一礼,净信无垢意,如病听医言,起承事听法。”

  ③ 闻法轨则
  【除三种过】

  若器口下覆,或器虽仰而内不洁,或内虽洁而下有罅,纵天降雨,必不能受。或虽受得,为染所污,不堪饮用。或虽不染,漏而弗住。

  如是虽临法会,若不属耳而听,或虽属听而起邪执,或发起意乐有过,或虽无彼等诸(过)失,若于所闻文义而不坚记,以妄念等而失坏。如是闻法,不能得大利益,故当离此诸过。
  为治彼三过故,经中常说:“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。”对治不净,切勿忘失。
  又《菩萨地》云:“以欲知一切,及专注一境,属耳注意,如理思惟而听。”

  ② 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
  第二,是对法和说法者(法师)恭敬、供养。
  “如《地藏经》云:专以信敬而听法,于彼不应生讥谤。”这里引《地藏经》说明,应该怎样对待法和说法的法师。作为闻法者,要对法有信仰,对法师有信心,否则就不会有兴趣,还能听得进去吗?所以首先要有信,所谓“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”。佛法很重视信。如果没有信,比如社会上那些不信佛的人,就不可能进入佛法大海。同样,我们对其他教没有信心,也不会加入其中。但仅仅靠信还不够,佛法是以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。这显示了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。真正解决问题要靠智慧,要契入空性,圆满智慧和福德资粮。可第一步得有信,否则就不会深入法海,更不会有智慧。佛经说,“信如手”。人有手,才能创造财富。如果没有手,入宝山也会空手而归。学佛也是一样,很多学者研究佛法,因为没有信仰,研究了几十年,对人生一点都不产生作用。
  不仅要对法和法师生起信心,还要有恭敬心,恭敬法,恭敬法师。当你恭敬的时候,心就能和法相应,和法师相应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,第一就是礼敬诸佛,要从恭敬入手。当我们对法和法师生起恭敬心时,这种神圣感当下就能把我们的心净化了。不是法和法师帮你净化,而是你生起的这份恭敬心把自己净化了。就像我们遇到一个很尊重的人,或是进入大殿等庄严的场合,妄念会特别少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当我们生起恭敬心时,妄想被吓得躲到别处了。反之,如果没有恭敬心,烦恼和妄想就会随便活动。所以修行需要布置庄严的坛场,营造氛围,让心变得比较清净。
  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,这就要以信心和恭敬心听闻佛法。对法和法师不应讥谤,比如评论这个法师长得难看,这个法师说话粗俗,这个法师喜欢批评我们,这个法师戒律持得不是很好,这个法师的威仪举止不庄严……当你这样评论时,就把自己带入凡夫心的状态,这恰恰会阻碍你对法的接受,给自己设置修法障碍。我们需要的是法,是解脱,决不能讥谤法和法师。
  “说法师前兴供养。”对法师要以身口意为供养。过去古德为了求法,为法舍身,为法忘躯。米拉日巴到玛尔巴座下闻法时说:我没什么供养,就以身口意三业供养。事实上,这是最大的供养。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供养,你去求法,如果不供养,上师就不传给你。为什么?因为凡夫的特点,对太容易得到的不当作一回事;而对付出代价、很不容易得到的,才会很珍惜。所以你想得到一个法,都要行大供养。
  从心理学来说,也有它的特殊意义。我们来佛学院,学法太容易了,不仅有吃有喝,法师还每个月上门服务。但大家天天听,听着听着还觉得不耐烦。你们现在刚开始学,可能还没有这种现象。以后听的时间长了,就可能有疲惫感,有习惯性的麻木,甚至对法没兴趣了。要知道,那些到五明去求法的人,还要自己盖房子,自己准备吃的,很不容易。可以说,我们这里的闻法条件特别好,但你不珍惜就会没福报,就想到处乱跑,最后往往跑出一大堆烦恼。这里觉得那里好,那里觉得这里好。总觉得自己所学的法太平常了,每天都在听,如此而已,可能别处有更好的法,然后再跑。跑了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,然后再跑。佛教界这么多年培养不出人才,这是一个主要原因。
  任何一种学习和修行都要10年、20年、30年的积累。过去的大德们亲近一位老师,都是亲近很多年的。我们现在学了两天半,学了一点点,就想到处跑。在跑的过程中边跑边丢,结果都丢光了。这是大家要注意的。我是给你们打预防针,不是说你们现在就有这个症状。
  “于彼当生如佛想。”对法和说法师要生起像佛菩萨那样的观想。因为法师是代佛说法,如果把法师观想成佛菩萨,你就能生起足够的信心和恭敬心。不是法师需要你将他观想成佛,你观不观想,他还是那么过日子。关键是你作为闻法者,生起这种观想时,心是很神圣、很清净的,当下就能很好地与法相应。
  “视之同佛,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,断除不敬。”我们要视师如佛,以高大的狮子座请法师说法,并恭敬、供养、礼拜,以此避免对法的不敬。这是作为闻法者,对法和法师应该具有的态度。藏传佛教这方面的修行很多。比如你修观音菩萨的本尊,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,观想山河大地都是菩萨的净土。当你这样观想时,内心当下就被净化了。这就是修净观。就像我们想到佛菩萨的功德,想到高僧大德的事迹,会引发高尚的心理。相反,我们谈论哪个人不好,或想到世间一些污浊现象时,就会进入凡夫心的状态,陷入烦恼和人我是非。所以要知道,这种观想对我们的学修有很大意义。
  “又《菩萨地》云:当离高举与轻蔑,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。”高举,是把自己高高举起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有学问,有能力,有地位。轻蔑,则是对法师的轻视。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说,要远离高举和轻蔑。如果你有这样的心理,听法时就没有清净心了。而且这种烦恼会把自己封闭住,阻碍你以平常心闻法。对于法和法师,我们应当恭敬并尊重。
  “又《本生经》云。”《本生经》是关于佛陀因地修行的记载,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。以下这个偈颂讲述了佛陀在因地是怎么闻法的。
  “当处极下座,生起调伏德。”说法师要坐在高座上,而听法者要坐在下座。调伏德,就是调伏自己的心。比丘戒也说,不可以为那些站着或坐得比自己高的人说法。这么做就是为了敬重法。所以听法者要坐在低处,并调伏自己的心,把我慢、嫉妒、名闻利养、贪嗔痴的心彻底放下,以清净心闻法。
  “喜眼而瞻视,如饮甘露语。”对法和法师,要以渴求、欢喜的态度看待,而不是打瞌睡或不屑一顾。如何才能对法生起渴求、欢喜之心呢?就是要认识到法对我的生命很重要,对我的修行很重要。这就是观察修的过程。通过观修,使内心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法的重要性,进而把法当作生命,甚至比生命更重要。当你有了这种意识之后,闻法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,法对你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。如果你对法有强烈渴求,见到法师才能生起欢喜心,听到佛法就像畅饮甘露一样。如果没有这种心,即使听再好的法,也不会有多少作用。
  “敬重专一礼,净信无垢意。”对法要有敬重心,身口意三业都表现出十分的礼敬。同时要对法生起清净的信仰,远离贪嗔痴等不清净的念头,以及对法和法师的评判。以恭敬、清净之心闻法。
  “如病听医言,起承事听法。”这是指导我们观想的方法。我们要把自己看作病人,甚至是得了不治之症、被判了死刑的患者。现在有医生告诉你,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,你会用什么样的心来听?这就是我们闻法时应有的态度。
  我们要经常忆念这个偈颂。尤其在每天闻法前,可以念一念,告诉自己要以这样的心闻法。这不是一种形式,而是非常重要的实修内容。
  ③ 闻法轨则
  下面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闻法,主要是“除三过,依六想”,也就是闻法时要避免哪些过失,同时作哪些观想。如果我们每次听法都能避免三种过失,同时具备这六种观想,就能够如实、完整地接受教法。宗大师提出的三种过失,是闻法中经常出现的,非常有针对性。《道次第》的特点就是不空谈理论,所有说法都是围绕用心和修行。我们学习本论时,看到每句话都要拿来检查,看看自己身心有哪些毛病,并加以修正。在宗大师的带领下,一步步地向前,有次第地让心行与法义相应。这样一年学下来,你们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会有很大改变,并为学佛修行打下良好基础。
  【除三种过】
  “若器口下覆。”这里用比喻来说明。器就是器皿,比如一个碗、一个杯。这些器皿本来是可以装东西的,但如果把它倒过来,口朝下,就不能装东西了。
  “或器虽仰而内不洁。”这个杯子本来要装水,但里面却有墨水、酱油、醋等乱七八糟的东西,不干净。那么注入清水之后,我们得到的,就不再是纯净的水,而是被染污和改造过的水。
  “或内虽洁而下有罅。”如果杯子虽然干净,但底下有裂缝,装再多的水也会漏掉。
  “纵天降雨,必不能受。或虽受得,为染所污,不堪饮用。或虽不染,漏而弗住。”用器皿装水有三种情况。如果器皿倒扣着,哪怕天上下雨,也是装不进水的。如果器皿完好但很脏,水倒进去就被各种东西染污了。或是器皿有裂缝,虽然水没被染污,也无法留在器皿中。这是用器皿来比喻我们闻法时存在的三种心态,需要以此对照并自我检查。
  “如是虽临法会,若不属耳而听。”我们在此开讲《道次第》这么殊胜的教法,就是庄严的法会,会有诸佛菩萨、龙天护法在加持,还有很多鬼神来听。你们虽然来到法会现场,但如果不专心聆听,就像覆器一样。
  “或虽属听而起邪执,或发起意乐有过,或虽无彼等诸失。”或是虽然用耳朵听了,却带着拣择的心态,用错误观念评判法的高低,符合自己标准的就接受,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不接受;或是发心有问题,带着名利心、错误的分别心及各种烦恼闻法。这些属于意乐有过,不是用清净心闻法,就像垢器一样。
  “若于所闻文义而不坚记,以妄念等而失坏。”虽然认真听了法义,但听完就放下,不再进一步忆念和思惟,法义就不能在我们心中扎根,就会忘记,就像漏器一样。
  这三点正好配合前面所说的三种过失。第一是“器口下覆”,如果器皿倒扣在桌上,根本没办法把东西装进去。在闻法过程中心不在焉,就像杯子扣过来,什么法都听不进去。
  第二是“器虽仰而内不洁”,杯子里有脏东西。我们虽然在听法,但带着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情绪,或发心有问题,听到的就不是法的本身,而是被自己观念处理、加工过的内容,不再是原汁原味的法。就像杯子里有很多酱油、醋、辣油,再倒水进去,根本就不是水了。如果你们不是带着清净心听法,而是带着自己的各种观念,结果也是同样。知识分子学佛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比如学西方哲学的,你一讲唯识,他就把胡塞尔什么抬出来;你一讲中观,他就搞出什么康德。中国人早期接触佛法,也是用格义的方式,用老庄之类的概念去套佛法,结果使佛法变了味。所以闻法首先要有清净心,要把自己空掉。大家在社会上虽然有各方面的学问和能力,有各自的长处,但进入这里都是小学生。只有把自己彻底空掉,才能用清净心接受纯净的佛法。否则,佛法讲得再好,一进入你们心里,全被重新加工了,变得面目全非。到时还说这个法是我说的,那麻烦了。这是第二种过失,就是内心有各种固有的思想观念。事实上,这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的,我们要尽量去掉它。
  第三是“不坚记”,就像器皿有漏洞。我们闻法后能记住多少,取决于对法的忆念。比如今天讲听闻轨则,你们回去要不断回想法师讲的内容,这就是多闻多思。正思惟对修学非常重要。我们现在所学的佛法观念,在生命中能产生多少作用?有的人根机好,基础比较扎实,听了很容易相应。但也有很多人根机不是很好,这些法在生命中就没有力量。就像播下种子后要浇水,否则很快就枯死了。同样,我们闻法后也要不断忆念,才能让佛法观念在内心生根、发芽、结果。如果一天到晚想着别的,却不忆念佛法,这些佛法种子就很容易漏失,或是力量很弱。
  “如是闻法,不能得大利益,故当离此诸过。”如果我们闻法时没有远离三种过失,就不能得到大利益。我们对照一下,自己闻法时有哪些过失。不仅是现在,包括今后,乃至尽未来际的学习,都要避免这三种过。不仅学《道次第》这样,学《佛法概论》,学《阿含》,学所有佛法,都要这样。
  “为治彼三过故,经中常说: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。”为了对治这三种过失,担心弟子们闻法时打妄想、开小差,所以佛陀说法时经常提醒大家“谛听谛听”。谛是真实的意思,包含清净心,避免不认真听,不用心听。所以“谛听”可以避免前两种过失。第一是不属耳而听,第二是带着杂念和错误观念接受佛法。现在告诉你,要用清净心听,不要带着自己的错误观念,不要以为这很简单。“善思念之”是对治第三个问题。如果听闻后不思惟,佛法观念就没办法在你的内心扎根,就像秋风过耳,甚至没有多少印象。只有思惟过的法义,才会产生作用。如果只是被动地在这里听一听,听得时间长了,感觉会变得迟钝,注意力难以集中,听过之后就印象不深。所以要用心听讲,不断思惟法师讲的要领,让法义在心中扎根。
  “对治不净,切勿忘失。”不净就是烦恼,要用法来对治我们的烦恼,按法的引导去做,不要忘记。
  “又《菩萨地》云:以欲知一切。”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又说:当我们听法师说法时,要本着渴望的心,希望把法师说的每一句话,滴水不漏地全部接受下来,所以叫“以欲知一切”。“欲”就是一种强烈的需求。佛法讲的欲有三种,其中有善法欲,就是“我想学习佛法,想要成佛,想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愿望,这是好的。如果没有这种欲望,修行就修不起来。如果要去偷盗、抢劫、骗人,就是不善法欲,不可以有。还有一种属于无记的欲望,比如坐久了想出去散散步,渴了想喝口水,说不上好还是不好。所以,欲望并不是都要禁止的。学佛也要以欲望为动力,进而提升为菩萨的悲愿,不是光停留在我想干什么。但必须先有“我要学习佛法,要把《道次第》学好”的动力,才能如实接受佛陀所说的教法。这个欲望不能没有。
  “及专注一境,属耳注意,如理思惟而听。”当我们有了“欲知一切”的发心后,就要专注地听法,不仅要用耳朵听,还要意念专注。“注意”这个概念和佛教有关,就是集中所有注意力听法,然后如理思惟。所谓如理,就是按佛法的要领,按法师所说的教理,按《道次第》的成佛之道去思惟,不是胡思乱想。佛教重视正思惟,就是正确地运用理性,抉择法义,这是引发智慧的基础和根本。
  以上所引的经文,都是帮助我们认识到,闻法要远离三种过。

  前面讲到《道次第》的序论,要认识作者及传承的重要,法的殊胜,这是学习本论的前提。其中,第三部分讲到说听轨则,这直接关系到佛法的健康传播。尤其在古代社会,佛法都是通过师徒之间口耳相传,听者和说者的如法性格外重要。如果说者不能如法地说,听者不能如法地听,佛法传播将大受影响。这不仅关系到正法久住,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法的认识、实践和继承。
  前面讲到闻法轨则,即我们在闻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过失。宗大师很有智慧,《道次第》所说的三种过失,的确是闻法中最为典型的。那就是心不在焉,不专心听;或是带着强烈的我执我见,闻法动机不纯;或是听了很快忘记。
  禅宗记载了这么一个公案,说有学者向禅师讨教问题,但他不断地发表个人想法。禅师就泡茶给他喝,往杯中不断倒水,水就从杯中溢了出来。学者说:禅师,水已经满了,不要再倒了。禅师说,你就像杯中的水一样,已经装得满满的,再也倒不进去了。我在弘法中也经常碰到这种情况。不少人找我请教佛法,结果自己在那说个没完,说完就走了。其实他只是要找一个倾诉对象,或是他的高见需要找人听一听,得到肯定,不是真正要听什么佛法。
  这种我执我见,唯识叫作遍计所执。我们总以为自己所认识的,是纯客观的世界。比如我们看这本书的装帧很漂亮,就觉得它客观上很漂亮;说哪个东西有价值,就觉得它客观上很有价值;说这个人可爱,那个人讨厌,就觉得他们客观上很可爱或很讨厌。事实上,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人可爱,认为那人讨厌呢?其实不尽然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在认识每个事物的过程中,都有心的参与,都会把自己的情绪、观念投射上去。
  当然,如果接受相同的教育,有相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,也会形成某些相同的观念,但我们投射到事物上的情绪是不一样的。我们所看到的,并不是事物真相,其实是情绪投射后的影像,是心加工后的产品。包括我们学的所有知识,对世界的看法,都被自己的心加工过了,不容易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。如果我们没有清净心,听闻的佛法就会被自己所改造。所以清净心非常重要,否则,我们所闻的法往往充满杂质,没有多少纯度。这第二种过失在凡夫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,需要远离。
  第三种过失,是学习后没有进一步忆念、思考。只有通过闻思,法才能在我们的内心扎根,否则很快就没掉了。
  远离三种过失的同时,还要具足六种观想,也是为了引起我们对法的重视。如果不通过观想,我们很难意识到法的重要性。为什么意识不到?因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很肤浅。一个人能关注什么,取决于你的生命素质和习惯。普通人关心的是上学、就业、赚钱、孩子,都是生活化的问题。这种生存、繁衍、饮食男女的低级需要,导致生命的低级重复。
  尤其是今天这个浮躁而物欲横流的时代,大家关心的都是形而下的现实问题,很少思考人生的深层问题。我经常感慨,在古代,一流的头脑从事哲学、宗教,而现代社会,一流的头脑都在搞经济。这就是一个价值取向,哲学代表智慧,而经济代表欲望。佛教说现在是末法时代,所谓末法,其实也体现在人们关注什么。
  大家能发心学佛,追求真理,追求智慧,追求解脱,很有意义。这和那些追求欲望,追求饮食男女,或纯粹为了生存,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。如果不了解生命现状,不了解我们在无尽轮回、在茫茫宇宙的处境,只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快乐和利益,就会忘了我们所处的险境。佛经有个比喻,就像一个人被仇敌追赶,失足落入井里。虽然抓住了一根藤,但这根藤很脆弱,已经快被虫子咬断了,而且井底还有很多毒蛇猛兽。在这危机四伏的情况下,洞口有个蜂巢在往下滴蜜,正好滴到他嘴里。他吃了这点蜜,感觉很舒服,居然忘了还有那么多危险。
  人其实就是这样。我们忘了自己在无尽轮回中的所有危机,忘了生命的脆弱性,忘了将来堕落恶道的痛苦,还忘了死亡的无常……为什么忘了这一切?就是因为目光短浅,因为欲望带来的一点微薄快乐。古往今来,凡是有智慧的人都会关注生命的终极问题,所以才出现各种宗教和哲学,帮助我们认识人生真相,进而解脱痛苦。
  所以,病者想在六种观想中非常重要。我们要思考,自己是一个病人,轮回中的所有痛苦、烦恼、造业,都是源于生命内在的贪嗔痴,都是病症发作的结果。我们试图改善世界,以为这样就能过上幸福生活。可这种想法错了。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,包括世界的、社会的、人生的,都是基于我们内在的无明、我执、贪嗔痴。这是生命中的毒素和病根,正是它,在不断制造各种不稳定的因素。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,不消除贪嗔痴,学佛就是一句空话,改造世界也是一句空话。
  哲学家向往公有制的理想国,如乌托邦、大同世界等,但始终只能停留在空想,不能成为现实。相反,私有制自出现后就延续至今,因为这更符合我执,符合人性的特点。而乌托邦这种极乐世界式的社会,在以我执为基础的人性上很难建立起来,注定只能是理想。因为它和人性的距离太远了。
  六种想是修学必须具有的认知,事实上,它本身就是一种现实。但因为我们意识不到,所以要通过不断观想来强化,真正认识到,自己确实是病者,法师是医生,佛法是药物,必须马上接受治疗,否则就会死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生起迫切的修学之心。
  人最大的问题,就是容易落入习惯性的麻木中。我观察到,很多人刚出家时,初心非常好。但时间长了,会把出家修行变成一种生活,最后就过起日子来,不再把解脱生死、追求真理作为首要任务,而是把过日子摆在第一位,甚至把争名夺利摆在第一位。
  我也观察到,平常我们看到一个人死,尤其是身边的人死了,会很受震撼。可火葬场每天有很多死人,工人在烧的时候,就这样推进去,一点感觉都没有。如果让普通人去做,肯定会不忍心,但火葬场的工人做惯了,就像人家烧老虎灶扔柴禾一样。为什么会这样?这些人推第一个死人时,是不是这么自然?其实不会。
  又比如,每个病人都对自己的病特别在乎,但医生每天看的病人太多了,觉得生病很平常,给人看病开药就是一项工作,没什么感觉。还有那些站柜台的服务员,每天站八小时。开始肯定也不习惯,站得时间长了,也就没感觉了。总之,做任何一行,都会出现习惯性的麻木。
  修行也是这样,一旦麻木了,就会把它变成一种生活,没有动力。这点要特别小心。当然,习惯性麻木也有好处,属于心灵的自我保护功能,否则不少人可能活不下去。但对修行是个弊端,会使我们失去敏锐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