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自恣宗要篇》解读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一、舍法不同
1. 本部主张
五、明舍衣杂相。《四分》中,听齐冬四月竟,应出。[1]
有二种舍:一持功德衣比丘出界宿,二众僧和合出。[2]
又广明要心失舍法。[3]
今明和合出者。《律》云:“僧集和合,未受戒者出,不来者说欲。僧今和合,何所作为?”答云:“出功德衣羯磨。大德僧听!今日众僧出功德衣,若僧时到僧忍听,僧今和合出功德衣。白如是。”[4]
受功德衣代表五种利益的犒劳,但这种犒劳是有期限的,所以受了之后还要舍。
“《四分》中,听齐冬四月竟,应出。”《四分律》说,功德衣到齐冬四月,即十二月十五日,就必须舍去。这样,冬季四个月加上夏季最后一个月,功德衣的有效期共五个月。
“有二种舍:一持功德衣比丘出界宿,二众僧和合出。”舍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。一是持衣比丘在受功德衣时想着:我在界内可享受五利犒赏,出界后不再享受。那么只要他在界外过夜,一界之内的功德衣犒赏就全部舍去了。二是僧团大众通过羯磨会议,正式宣布舍功德衣这件事。
“又广明要心失舍法。”在《四分律》中,还广泛列举了各种要心失舍法。所谓要心失舍法,即受功德衣时定下一些原则,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就持,什么情况下就不持。这样的话,在出现某些情况时,功德衣就会自动舍弃。律中列举了去、竟、不竟、失、断望、闻、出界、共出八种。
“今明和合出者。《律》云:僧集和合,未受戒者出,不来者说欲。僧今和合,何所作为?答云:出功德衣羯磨。”和合出,就是僧团到十二月十五日集僧,作舍功德衣羯磨。其具体流程,《四分律》说:令僧众全体集合,没有受戒的离开,没有到场的需要请假,然后询问大众:“僧团现在和合一处,准备做什么呢?”回答是:“出功德衣羯磨。”
“大德僧听!今日众僧出功德衣,若僧时到僧忍听,僧今和合出功德衣。白如是。”主持人接着宣布说:大众请听!持功德衣的期限已到,今天大众要舍功德衣。如果大众都已到场并且认可的话,僧团准备舍去功德衣的犒劳。就这件事向各位宣布。
2. 引他部
《僧祇》有多种舍法,至腊月十五日不舍者,至十六日自然而舍。[5]
余部八种、十种,各随违本心,皆成舍也。[6]
《四分律》以外,其他律典也记载了多种舍法。
“《僧祇》有多种舍法,至腊月十五日不舍者,至十六日自然而舍。”《僧祇律》说到多种舍法,其中有一条,如果到十二月十五日还未作舍功德衣的羯磨,到十六日会自动舍弃。因为功德衣的有效期只有五个月,过期失效。关于《僧祇律》说到的其他几种舍法,参见引文。
“余部八种、十种,各随违本心,皆成舍也。”此外,其他各部律典也记载有八种或十种舍法,除了前面所引的《四分律》,《僧祇律》有十种舍,《五分律》和《律二十二明了论》各列举了八种舍法。其中,多半是由随违本心而舍。即受功德衣时定一个持衣准则,比如想着“我作衣竟,当舍迦絺那衣”,那么僧衣做成的时候,功德衣的犒赏就自动舍弃了。
二、五利通塞
表面来看,功德衣只是代表五利犒劳。对现在的出家人来说,五利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,因为我们的享受早已超过五利。但要知道,功德衣的犒劳主要不在于现实利益。如果为了利益,本身就没资格受功德衣。因为世间利益是微不足道的,真正的利益,是通过结夏安居获得的清净僧格,是道心的增长,戒定慧的增长。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,就本末倒置了。
1. 明通塞
次明五利通塞者。《律》中,受此衣故,畜长财、离衣宿、背请、别众食、食前食后至他家等,各如“随相”所明。其畜长衣,始从七月十六日后受得,至十二月十五日一时说净。余有时非时相摄,亦如“随相”说。[7] “次明五利通塞者。”通,即得到功德衣之后,在五个月之内可以得到五利犒赏,即有五件事可以开许。塞,就是没有功德衣的话,只能在一个月内享受五利。
“《律》中,受此衣故,畜长财、离衣宿、背请、别众食、食前食后至他家等,各如‘随相’所明。”《四分律》说,受持功德衣之后,可以得到五种利益,即畜长财、离衣宿、背请、别众食、食前食后至他家,具体内容在《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》有详细说明。
“其畜长衣,始从七月十六日后受得,至十二月十五日一时说净。余有时非时相摄,亦如‘随相’说。”比如畜长衣,从七月十六日到十二月十五日,这五个月是比丘正式接受衣服供养的时间,为衣时,而其他七个月属于非衣时。在时和非时中,衣时前十天又开许接受急施衣,此为“非时摄时”;自恣竟,不为安居施者,此为“时摄非时”。这些情况在《随戒释相篇》也有详细说明。
2. 诫等心
《思益经》云:菩萨有四法无所恐畏,威仪不转:一失利,二恶名,三毁辱,四苦恼。[8]得利心不高,失利心不下,八法中其心平等,为决定说罪福业不失。[9]
因为功德衣涉及到利益问题,道宣律师担心学人会在乎这种世间利益,本末倒置,所以在律典外,又引经典告诫大众。
“《思益经》云:菩萨有四法无所恐畏,威仪不转:一失利,二恶名,三毁辱,四苦恼。”《思益经》说:作为菩萨,作为德行高尚的比丘,在四种法面前是无所畏惧的,更不会影响到他的心行。这四法又包含八风:一是失利,其中包含得和失;二是恶名,其中包含毁和誉;三是他人毁辱,其中包含称和讥;四是苦恼,其中包含苦和乐。
“得利心不高,失利心不下,八法中其心平等,为决定说罪福业不失。”菩萨面对这些境界的时候,得到利益不会高兴,失去利益不会伤心。所以说,面对世间八风岿然不动,其心平等,是作为菩萨应该具备的素养。之所以能这样,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世间罪福因果的原理。世间一切都有它的因缘因果,无论得失还是苦乐,都是往昔业因所致,了解其中的缘起无自性,并用空性智慧加以观照,自然就能八风吹不动。
结束语
一个人走上学佛之路,包括出家进入僧团,外在身份虽然改变了,内在心行未必马上就能到位。这既需要通过闻思修不断提高,同时也需要通过反省和忏悔及时补过。尤其是借助集体的力量,一方面帮助我们指出问题所在,一方面帮助我们忏悔罪业,改过自新。因为我们不一定时时都能看清自身的问题,此外,违犯某些戒行之后还需要足数的僧众才能忏已还净。
说戒和自恣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。两者的不同在于,说戒偏向防患于未然,通过诵读《戒经》,提醒我们不要犯戒。而自恣是对已经产生的犯罪行为加以制裁,对治的是已起之罪。但两者的根本目的一致,都是帮助我们检查问题,从而保有清净戒行。
安居是僧团一年一度的重要修行项目,大众经过三个月的定期潜修,精进道业,和合共住,再由自恣作为最后流程,以检讨身口意三业来增上修行,为安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