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僧像致敬篇》解读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二、明造佛像、塔寺法
  本篇第二部分,是关于如法地营造佛像、佛塔和佛寺,这些都是三宝住世的象征,也是修习皈依的对象。我们面对佛像和佛塔,能否生起恭敬、皈依之心,固然和自身心行有关,也和塔像本身是否如法有相当关系。有些佛像,即使没有信仰的人,见到后都会心生欢喜,心生景仰。对于信众来说,更有着不可思议的摄受力和加持力。但也有些造像做工粗糙,形象庸俗,很难使人将之和佛菩萨联系在一起。
  所以说,塔像的营造是否如法,直接影响到对世人的教化作用。现在很多佛像和法器都是商人在制造,他们只想着以此牟利,甚至牟取暴利,由此所赋予的,也是世俗的想法,而不是法的内涵。此外,也有一些艺术家将之作为创作题材。
  商人造佛像,是把它当作产品,目的在于畅销,在于利润最大化,往往走迎合大众趣味的路线,难免使造像世俗化甚至庸俗化。艺术家造佛像,尤其是没有信仰的艺术家,只是把它当作艺术品,目的是在于创作,往往走标新立异的路线,以与众不同为能事。所以不管是商人还是艺术家造的佛像,多半是不如法的。可能有商业价值,可能有艺术价值,但这和如法都不是一个概念。
  现代人之所以信仰淡化,三宝对世间之所以缺乏摄受力,和塔像、僧众这些住持三宝缺乏法的内涵有极大关系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制作塔像也属于信仰建设的一部分,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。所以塔像和法器应该由佛弟子来造,带着虔诚心依法而造,才能起到表法的作用。
  以下,就怎样如法营造佛像、佛塔、佛寺作具体介绍。所谓如法,一是要符合尺度,一是要赋予法的内涵。

第一节 造塔像法

  初明造经像法义者。如来出世有二益:一、为现在生身说法。二、未来经像流布,令诸众生于弥勒佛闻法悟解,超升离生。此大意也。
  第一节,主要说明营造佛像、佛塔的意义和具体法则。
  “如来出世有二益:一、为现在生身说法。二、未来经像流布。”如来出世主要有两大利益。其一,当他在世时,八相成道,教化世间,演说种种教法,留下经律二藏,化导无量众生走向解脱。其二,当他入灭之后,以所说正法及造像流传世间,使众生依此修学佛法、种植善根。
  “令诸众生于弥勒佛闻法悟解,超升离生。此大意也。”超升,超出三恶道。离生,远离生死轮回。佛陀已经入灭,我们无缘生于亲聆世尊教化的时代,但因佛像、佛法的传世,还能使我们在世尊遗法中种下善根,于弥勒佛出世时,由闻法而证悟,解脱轮回。这就是塔像流传于世的主要意义。

一、造像法

  1. 造像缘起
  恐后生造像无所表彰,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图取,如是三反,方乃近真。至于下天,此像垂地来迎。世尊命曰:“汝于来世,广作佛事。”因垂敕云:“我灭度后,造立形像,一一似佛,使见者得法身仪则。乃至幡华供养,皆于来世得念佛三昧,具诸相好。”如是造立是佛像体。(此像中国僧将来汉地,诸国不许,各爱护之,不令出境,王令依本写留之。今后传者乃至四写,彼本今在杨州长乐寺,亦云龙光瑞像云云。)
  最初的佛像是怎么来的呢?道宣律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造像的缘起。[1]
  “恐后生造像无所表彰,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图取,如是三反,方乃近真。”表彰,依据。佛世时,大德比丘们担心佛陀入灭后,世人塑造佛像时没有章法。为了给后人提供仿效的依据,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亲自带着工匠们上天观摩,然后再开始造像。如此反复三次,才接近佛陀的真容。
  这一典故来自《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》。经中记载:佛陀为报母恩,上兜率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三月,人间弟子都很想念。为了慰藉这份思念之情,他们就想到为佛陀造像,以便随时瞻仰供奉。为使工匠们造出惟妙惟肖的像,目连尊者以神通带工匠上天瞻仰圣容。佛陀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要将这种相好庄严表达出来很不容易。更何况,除了外在的形似,还要表现出内在的气质,才能形神兼备,具有摄受力。
  “至于下天,此像垂地来迎。”当佛陀从天上来到人间时,这尊像也前去迎接。《资持记》记载,优填王听闻佛陀即将从天上返回人间,就将这尊像安放在迎接佛陀归来的宝阶上,此像就向佛行走了七步。佛为之摩顶授记,说了以下这番话。
  “世尊命曰:汝于来世,广作佛事。”命,指派。佛陀说:“你将在我入灭后,作为众生皈依的依托,作为三宝住世的象征,给众生广种福田。”
  “因垂敕云:我灭度后,造立形像,一一似佛,使见者得法身仪则。”垂敕,告诫。仪则,法则。佛陀嘱咐弟子们说:“在我灭度后,应该按佛的形象如法造像,就如佛陀本人一样,使见到佛像的人能了解佛陀的身相庄严。”这里所说的法身,不是指空性的法身,是指佛陀具有法的内涵,由此表现出的相好庄严。
  “乃至幡华供养,皆于来世得念佛三昧,具诸相好。”念佛三昧,由观佛相好、观法身实相或称念佛号而入禅定。如法造像,或用幡、花作为供养,都能在未来世证悟念佛三昧,成就佛陀那样的相好庄严。
  “如是造立是佛像体。”如是,指佛陀为之授记的这尊像。以后就按此像塑造佛陀形象,“令十方瞻仰慈容者,皆大欢喜,信受皈依,广种善根,潜消恶念”。
  这就是佛教造像的缘起。
  2. 中土造像演变
  · 前代近真
  今人随情而造,各生奇薄,不追本实,竞封世染。所以中国传像在岭东者,并皆风骨劲壮,仪肃隆重。每发神瑞,光世生善。逮于汉世,仿佛入真。流之晋宋,颇皆近实。并由敬心殷重,意存景仰,准圣模样,故所造灵异。
  以下介绍佛像在中土的演变情况。
  “今人随情而造,各生奇薄,不追本实,竞封世染。”奇,与众不同。薄,轻浮之美。现在的人都是随着自己的感觉、喜好来造像,个个都想造得与众不同,但他们追求的只是世俗的轻浮之美,并非佛像应该具备的庄严之美。他们从来不考虑佛像应该怎么做才如法,只是根据世俗需要在做。
  “所以中国传像在岭东者,并皆风骨劲壮,仪肃隆重。”中国,指印度,佛教发源地。岭东,葱岭之东,即现在的中国。风骨劲壮,形容造像的体貌特征。仪肃隆重,形容造像风格所体现的威势。最初从西域传来佛像,造型有力,仪态端庄,令人肃然起敬。这应该是指公元一至五世纪所盛行的犍陀罗艺术,兼具印度和希腊风格,有庄严浑厚之美。
  “每发神瑞,光世生善。”神瑞,神异的吉兆。这些佛像都是如法所造,因而对世人有不可思议的摄受力和加持力。每每出现感应的神迹,使人们因此受到感化,使佛法在世间得以光大。
  “逮于汉世,仿佛入真。流之晋宋,颇皆近实。”逮,到。汉世,汉代。晋,东西两晋。宋,指南北朝。汉朝的佛像,基本保留了佛像传入中国时的原貌。到两晋、南北朝时期,这些像还能接近于真实。所谓近实,就是符合佛教法度,既有外在的庄严,又具备佛菩萨应有的内涵。如法是如什么法?就是如佛菩萨所应具备的内涵。比如观音菩萨的大慈悲,文殊菩萨的大智慧。对于佛教造像,佛教界和艺术界的标准是不同的。比如罗汉堂,教界认可的四大罗汉堂,是北京碧云寺、新都宝光寺、武汉归元寺和苏州西园寺。但艺术界推崇的是两堂半,即云南筇竹寺、苏州紫金庵和苏州保圣寺的半堂罗汉。定位不同,所以选择标准也不同。当然,现在教界的标准也不一定如法,因为很多人并不懂得法。
  “并由敬心殷重,意存景仰,准圣模样,故所造灵异。”如果造像时是以极其恭敬、殷重的心来塑造,内心充满对佛菩萨的景仰,所造的形象和比例严格按照《造像量度经》,这样的造像对世人才会具有加持力和摄受力。
  这段文字中,道宣律师由初期造像的灵异,对比出当时“随情而造”的流弊。不过就目前存世的唐朝佛像来看,当时的整体水准还是很高的。当然这可能因为传世之作本是万里挑一的精品,而那些为道宣律师慨叹者,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,不为今人所知。不过道宣律师这段“各生奇薄,不追本实,竞封世染”的批评,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,依然切中时弊,发人深省。
  · 后世失法
  今随世末,人务情巧。得在福敬,失在法式。但问尺寸短长,不论耳目全具。或争价利钝,计供厚薄。酒肉饷遗,贪淫俗务。身无洁净,心唯涉利。致使尊像虽树,无复威灵。菩萨立形,譬类淫女之像。金刚显貌,等逾妒妇之仪。
  乃至抄写经卷,唯务贱得。弱笔粗纸,恶匠鄙养。致使前工无敬,自心有慢,彼此通贱,法仪灭矣。
  致令经像训世,为诸信首,反自轻侮,威灵焉在。故致偷盗毁坏,私窃治铸,焚经受用,多陷罪咎。并由违背世出世法,现在未来受无量苦,皆由失法之所致也。

  这一段中,道宣律师感慨造像中法的成分越来越少,世俗成分越来越多。事实上,不仅造像如此,僧人也是如此。佛世时,僧人都是为法、为解脱而修行,后来却求道之心日减,世俗之心日盛。体现于法物制作中,自然也是每况愈下。从有法、表法,到法的逐渐衰落,最后徒具形式,毫无内容。现在的一些寺院中,表面还在上殿诵经、过堂吃饭,甚至也做很多法事,但就是不如法,就是没有法。因为人们是以名利心在做,也不依任何准则,多半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。我们说现在是不是末法,只要看看,每个佛弟子的举止中有多少法的成分,行为中有多少法的内涵。
  “今随世末,人务情巧。得在福敬,失在法式。”情巧,情况与机变。法式,标准的格式。道宣律师感叹说,现在这个末法时代,人们都喜欢随个人感觉玩弄小聪明。虽然有些是为了追求福报而造佛形象,多少会有些恭敬心,却完全不懂得应该怎么做,不懂得如何依法塑造。
  “但问尺寸短长,不论耳目全具。”造像时,只关心尺寸长短,究竟是一尺高的像,还是三尺高的像,却不管这尊像是否完整。现在还有很多像只造半身,甚至只造头部,从修皈依的意义上说,这类像是不如法的。
  “或争价利钝,计供厚薄。”争价利钝,讨价还价。供,对造像者的饮食供应。在造像过程中,双方往往讨价还价,为了造像期间的工钱结算、伙食供应等问题发生争执。因为造像者没有信仰,自然讲究利润,所以就漫天要价。而请像者往往也是将之视为商品,不懂得如何恭请圣像,结果就会在价格等问题上发生争执。
  “酒肉饷遗,贪淫俗务。身无洁净,心唯涉利。”饷遗,馈赠。造像期间,那些匠人们毫无恭敬心,甚至饮酒吃肉,依然沉溺在声色享乐及各种世俗事务中。既没有干净的身体,也没有纯洁的心灵,一心只是想着利益,想着这尊像造出来能赚多少钱。
  “致使尊像虽树,无复威灵。”以这样的心态塑造佛菩萨像,虽然像造出来了,却不具有摄受力。如果造像者赋予其中的都是贪嗔痴,都是世俗心,怎么能传递法的内涵?现在有不少像给人感觉做得很俗,其实这也不奇怪,如果制作者的心就很俗,又怎么可能造出脱俗的像来?
  “菩萨立形,譬类淫女之像。金刚显貌,等逾妒妇之仪。”以世俗心造像,往往把慈眉善目的菩萨造得袒胸露臂,扭腰摆胯,仿佛庸俗不堪的淫荡女子。而把威武勇猛的金刚造得满脸横肉,气势汹汹,仿佛毫无教养的泼辣妒妇。这样的像怎么会产生加持力?怎么能使人们生起恭敬心?
  “乃至抄写经卷,唯务贱得。弱笔粗纸,恶匠鄙养。”鄙养,吝啬,薄于供给。除了造像缺乏恭敬心外,抄写经书也是同样。所用的纸笔只想着价格越便宜越好,这样的用具当然是粗陋不堪的。所请的工匠,也因为吝啬不想花钱,只能请到水平很差的人。
  “致使前工无敬,自心有慢,彼此通贱,法仪灭矣。”整个过程中,从供养者到制作者都缺乏真正的恭敬心,未将佛像当作神圣的法物塑造,而是当作商品交易。因为这种轻慢心,使法物失去应有的神圣和威仪。就像我们出家人,如果对这一身份缺乏认同,对佛法缺乏恭敬,也不可能令世人心生恭敬。我们首先要自重,才能得到他人恭敬。
  “致令经像训世,为诸信首,反自轻侮,威灵焉在。”训世,教诲世人。轻侮,轻蔑侮辱。威灵,威势。经像本来是住持三宝,对世间具有教化职责,也是信仰建立的前提。如果我们在制作、供养过程中缺乏恭敬心,任意为之,甚至以此牟利,本身就是对经像的玷污,怎么还能使之具有威灵呢?
  “故致偷盗毁坏,私窃冶铸,焚经受用,多陷罪咎。”冶铸,冶炼铸造。罪咎,罪过。这就使得佛像经常被人偷盗,或被风火所损,甚至偷去后熔铸为其他物品。另外,古人有以金银写经以示敬意,为金书、银书或金银书,故不法之徒烧经以取金银。以上种种行为,都会招致深重的恶业。
  “并由违背世出世法,现在未来受无量苦,皆由失法之所致也。”佛像和经书属于住持三宝,如果对之缺乏恭敬,就会影响世间、出世间善法的成就,使现在、未来遭受无量苦果。所有这一切,都是因为不知依法行事造成的。这些经像法宝之所以经常遭到破坏,根源就在于我们制造时缺乏恭敬心,所以他们破坏时也毫无畏惧。
  3. 结劝
  若使道俗存法,造得真仪,鸟兽不敢污践,何况人乎(近见有贼劫盗瑞像,才入佛殿,便忽迷闷,莫知所趣。至晓,寺僧怪问,久而方醒,云云)。但能奉圣像仪,佛亦垂形示迹。
  《善见》云:“佛右牙,帝释处。右缺盆骨,师子国中。”[2]

  《增一》:“优填王造栴檀,波斯匿王造紫金,二像各长五尺。”[3]

  在佛像流传演变过程中,不能如法造像,使佛像的加持力不断缺失,这也是当今信仰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出家人不持戒、不修行,对信众的摄受力和教化功能也将大大降低。道宣律师指出这些不如法现象后,接着就有一段结劝,勉励我们重视如法造像的意义。
  “若使道俗存法,造得真仪,鸟兽不敢污践,何况人乎。”道俗,出家、在家二众。真仪,真容。如果僧俗二众能心存佛法,严格按相关法则塑佛形像,以此作为佛陀在世间的象征,这样的像才会具有威慑力,连鸟兽都不敢在上面任意践踏,更何况人呢?
  “但能奉圣像仪,佛亦垂形示迹。”若能恭敬如法地造像并供奉,自然会感得佛菩萨显现。这里还举了一个现实中的事例,有贼到兴善寺盗窃佛像,才入佛殿就迷糊了,不知自己身在何处,直到天亮被寺中僧人发现,才清醒过来。
  接着,道宣律师又引一经一律,介绍佛陀给我们留下的圣物及最初的造像。
  “《善见》云:佛右牙,帝释处。右缺盆骨,师子国中。”师子国,斯里兰卡。《善见论》记载,佛的右牙被帝释天收藏供养,佛的右盆骨在斯里兰卡。这都是极其珍贵的圣物。
  “《增一》:优填王造栴檀,波斯匿王造紫金,二像各长五尺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记载,优填王以栴檀木造了佛像,波斯匿王则以紫金造了佛像。两尊像都是五尺高。
  以上介绍了如法造像对修行的意义,及不如法造像带来的种种弊端。关于如法造像,我觉得主要应该具备这样几点。
  首先,发心纯正,不是为利益所造,而是为了供养圣像,为了让世人一睹圣颜。
  其次,制造过程中具足清净心、虔诚心,倘能如此,造像过程就是修习皈依、修习供养的过程。
  第三,符合尺度,依法而造,佛像的造型、比例、神态都要依据经典来理解,不可妄自揣度,胡乱发挥。
  第四,赋予相应内涵。塑造眼睛时,观想佛陀法眼成就的功德。塑造嘴巴时,观想佛陀音声成就的功德。我们塑造哪一尊圣像,就可将这位佛菩萨作为本尊来修习,忆念并观修他的无量功德,并在塑造过程中时时保持这种忆念和观修。
  第五,具备相应神韵。神韵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精神力量。佛菩萨的内心是无限的寂静,无限的开阔,形之于外,应为无所住的神态。而不是想着做什么,也不是专注地看着什么。我们凡夫才会想着做些什么,想着看些什么,这是有所住的表现。而佛菩萨的神情是由无所住的心表现出来的,是一种开阔,一种空旷,一种无限,一种寂静。这是佛菩萨具备的基本神韵,或者说,是佛菩萨的共性。除此而外,每位菩萨又有某些品行特征,如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地藏菩萨的勇猛担当等。
  第六,如法装藏。每尊像除了在塑造过程中要赋予相应内涵外,还要如法地装藏。比如观音菩萨,可装上与之相关的经典、咒语。观音菩萨是由因地的愿力不断修行而成就,包括他为众生开示的种种法门,共同组成了观音菩萨的内涵。在他的造像中,也应包含这些内容。
  第七,如法开光。
  若能符合以上七个条件,这一造像才是如法的。惟其如此,才能具备佛像应有的教化力量。我曾看到一尊麦积山石窟的释迦佛坐像,立刻就被摄受了。这尊圣像所呈现的安详和喜悦,正是佛经中经常描写的“举身微笑”,仿佛每个细胞都在微笑,都在无限的安祥、无限的放松中。如果作者没有相应的禅修经验,对佛菩萨的功德没有相应的体认,是很难表现出这种感觉的。后来才知道这尊像很著名,被西方学者称为“东方的微笑”。虽然他们对佛法未必了解,对佛陀的功德未必了解,但因为造像本身传达的神韵,同样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。
 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,佛像如法与否,和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不同。因为我们造像是为修行服务的,不是当作艺术品欣赏的,所以在请到佛像后还应恭敬供养。现在有种很不好的风气,流行把佛像当作装饰品,甚至有些佛教徒也是同样。我曾到过一个信徒开的茶馆,每间屋子都有佛像作为装饰,这里摆一个,那里摆一个,搞得不伦不类。把神圣的佛像装饰化,是对信仰的玷污,尤其对信徒来说,是要特别慎重的。

【注释】
[1] 《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》卷 1,T16-790 上 -791 中
[2] 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卷 3,T24-690 上
师子国王天爱帝须已信心佛法,今欲起塔,大王有舍利,愿时赐与。得大王舍利已,汝可更往忉利天宫向帝释言……帝释有二舍利,一者右牙留此,二者右缺盆骨,与我供养。帝释答言 :“善哉!善哉!”
[3] 《增一阿含经》卷 28,T02-706 上
优填王即以牛头栴檀作如来形像,高五尺。波斯匿王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,高五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