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六、智慧学处

  般若,是六度的核心所在。如果没有智慧指引,我们所修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可能都是世俗的有漏行为,无法成为佛果资粮。关于菩萨道修行的完整内容,本论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,那就是“方便与慧,随学一分,不得成佛”。方便与慧,其实就是六度——前五度是方便,主要帮助我们成就慈悲,同样也为成就智慧奠定基础,所谓“五度如盲,般若如导”。可见,般若的修习是特别重要的。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般若,并通过修习来开启般若智慧呢?
  1.智慧自性
  总言慧者,于所观境、事物或法能具拣择,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

  首先是说明智慧的特征。
  “总言慧者,于所观境、事物或法能具拣择,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”总的来说,慧就是我们对所缘的一切境界、事物和法能够进行抉择、判断的作用,明了其中的功德、过失和真伪。同时,也包含对五明的善巧。五明是印度人对世间学问所作的归纳,即有关佛法的内明,有关辩论的因明,有关语言文字的声明,有关医学的医方明,有关科学艺术的工巧明。对这些学问的熟悉和使用,也属于慧的范畴,是通于凡夫和菩萨的智慧。
  2.智慧差别
  慧差别中,有通达胜义、通达世俗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。一、通达胜义者,无我之真实义,由总义门而为比度,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。二、通达世俗者,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三、通达有情义利者,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,如何修行之理也。

  “慧差别中,有通达胜义、通达世俗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。”关于慧的类型,主要分为通达空性、通达世俗和通达有情义利三种。或许有人会说,一切智慧皆含摄于胜义、世俗之中,为什么还要单列“通达有情义利”的智慧呢?这是特别针对菩萨行者以利益有情为重的修行特点而安立。
  “一、通达胜义者,无我之真实义,由总义门而为比度,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。”胜义,即殊胜的境界,指空性。第一是通达胜义,即通达诸法无我的究竟实相。其中包含两个阶段,一是依闻思正见推理观察,了知一切法无我;二是通过禅修,现量证得无我的空性。
  “二、通达世俗者,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”第二是通达世间一切现象的智慧,主要是通达五明的智慧,这样才能有效地摄受并度化众生。
  “三、通达有情义利者,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,如何修行之理也。”第三是通达利益众生的智慧,这就需要了解,哪些事对有情的现在或未来都有利益,而且是没有负面作用的利益,以及如何利益的原理。利益众生是有前提的,不是他们要求什么你就做什么的。因为众生的很多要求可能是颠倒甚至是罪恶的,于人于己皆有害无益。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时须经智慧抉择,知道怎么做对众生才有好处。
  3.身心生起之法
  生起之法,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。初者,《般若百颂》云:“见不见功德,慧是其根本,由修此二故,当摄持智慧。”菩萨于乞者,虽施身肉,如取之于药树,无慢怯等之分别者,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。
  又以见三有、涅槃衰损之慧,为利他而修戒,令戒清净。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,令心调伏,不为邪行苦楚所夺。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,于彼精进,趣道甚速。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,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。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,由般若而得自在也。显现相违之二事,以具慧故,成不违者。
  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,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,是具足慧忍之力。如是虽见悦意有情,慈心猛利,然不致掺合少许之贪著。虽于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悯,然无忧逼,致起为善不勇之懈怠。虽具欢喜无量,然心于所缘无散乱之跃动。虽常具平等大舍,然于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,以具慧使然也。
  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,亦以慧而灭故。如《赞所应赞》云:“不舍于法性,而随顺世俗。”谓诸相缚所执之事,虽微尘许亦不可得,而于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,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,心得决定之俗谛,亦不相违,而且随顺。故于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,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。
  又如彼论云:“开许及遮止,佛语或一定,或时则不定,彼此亦无违。”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,有其多种,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,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,无慧力者虽成相违,然于善巧则不相违,亦是以慧而为之也。
  次、慧不生之过患者。若离智慧,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。《摄度论》云:“若无智慧而求果,布施自性不成净,利他舍施说为胜,余是增财之加行。”又云:“不以明慧而除暗,彼不能具清净戒,多以无慧诸戒等,以染慧成烦恼浊。”又云:“由邪慧过扰其心,不信解住忍功德,分别美恶持不善,如无功德王名称。”又云:“于诸智者胜赞叹,较彼深细更无余,以欲过失不能障,意正无慧不可成。”又云:“于慧无勤心若执,彼见不成遍清净。”其中王名称者,谓无功德之王,虽偶一次而起名闻,随即失也。
  以是之故,须生智慧,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,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。《摄度论》云:“寡闻盲汉不知修,无闻彼当何所思,故当勤闻从彼因,如思以修广生慧。”至尊慈氏亦云:“三轮诸分别,许彼所知障。悭等诸分别,许彼烦恼障。远离彼诸障,除慧更无余。胜慧闻为本,是故闻为胜。”《集学论》亦云:“应忍当求闻,次应住林薮,当精进等引。”
  前贤亦云:“须先闻诸法而铭于心,数数思惟、筹量、分别。若将法忘已,纯一执心,则于修学无有助伴。故上修者由闻上,中修者闻亦中耳。有几许修习,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。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,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,悉应断弃者,则念法中未如是说,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,便不随彼口而转矣。若无般若,仅有些微信心,见哭而哭,见笑而笑,犹如流水,任决东西,随彼所说,认为实在而随转耳。”
  修学慧时,具足六度者,自住慧已,安他于慧,是为慧施。余者如前。

  那么,智慧又是怎样生起的呢?
  “生起之法,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。”智慧的生起之法,还是应当思惟,具足智慧有哪些功德,没有智慧有哪些过患。
  “初者,《般若百颂》云:见不见功德,慧是其根本,由修此二故,当摄持智慧。”关于具足智慧的利益,《般若百颂》说:无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功德,根本都在于智慧。所谓见,即当下可以看到的利益;所谓不见,即未来的长远利益。我们要修习现在和未来的利益,就要依靠智慧指引。接着,从修习六度说明智慧的重要性。如果离开智慧,前五度只能成为普通的世间善行。
  “菩萨于乞者,虽施身肉,如取之于药树,无慢怯等之分别者,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。”菩萨对于前来乞求的人,即使布施自身的血肉,也像从一棵长满药物的药树上取药一样,没有丝毫我慢、怯弱等分别念。这是因为他们能以智慧彻底通达无我,通达色身的如幻如化。而凡夫的布施则不然,或是落入我慢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;或是落入怯弱,感到害怕而想退却;或是心生分别,对有些人愿意布施,而对有些人不愿布施。
  “又以见三有、涅槃衰损之慧,为利他而修戒,令戒清净。”三有,即三界,为众生所居。涅槃,为二乘人所居。因为菩萨具备智慧,所以看到住于三有和住于涅槃(指声闻的有余依涅槃)都是有衰损的,才会为了利他受持戒律。而要令持戒真正清净,也离不开智慧的抉择。
  “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,令心调伏,不为邪行苦楚所夺。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,于彼精进,趣道甚速。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,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。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,由般若而得自在也。”菩萨以智慧了知不忍的过患和忍辱的功德,不论面对众生伤害还是恶劣环境时,都能安然接受,不被外境带来的痛苦所干扰。又因为具足智慧,而能真正了知如何精进之事,善用其心,如法精进,从而事半功倍,在修行路上迅速前进。而当般若的明觉作用生起后,才有能力安住于空性定中。所以说,唯有在般若智慧指引下,布施等五度才能修得清净,修得圆满。
  “显现相违之二事,以具慧故,成不违者。”接着,分别以一些例子说明般若慧是如何调和两种对立的境界,使彼此变得不冲突、不矛盾。
  “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,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,是具足慧忍之力。”比如菩萨为了度化众生,会示现转轮圣王等各种身份,但不会被五欲尘劳所左右,因为他具足了慧和忍的力量。
  “如是虽见悦意有情,慈心猛利,然不致掺合少许之贪著。”虽然看到喜欢的众生,立刻生起猛利的慈心,但不会因此生起贪著。如果带着贪著,心就会有粘性,就会粘到境界上。而菩萨在对众生生起慈悲的同时,因为具有般若智慧,又能保持心无所得,毫无染著。
  “虽于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悯,然无忧逼,致起为善不勇之懈怠。”虽然对于有情之苦生起深深的悲悯和同情,但不会因此陷入悲伤而无法自拔,不会因此对行善生起懈怠。
  “虽具欢喜无量,然心于所缘无散乱之跃动。”虽然菩萨对那些值得高兴的事感到欢喜,但不会因此对所缘境散乱掉举,浮想联翩。这种欢喜依然是平静的,依然是安住在空性中。
  “虽常具平等大舍,然于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,以具慧使然也。”虽然菩萨要利益所有众生,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布施出去,但为了帮助众生获得利益,乃至很小的利益,从来也不会轻易放弃。菩萨所以会有以上这些能力,都是因为具备了空性智慧,这样才能将相违的事善巧地调和起来。
  “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,亦以慧而灭故。”菩萨在修行过程中,每修一种法,都会出现同等的障碍。比如修慈悲时,障碍就是贪著;修喜心时,障碍就是散乱;修平等舍时,障碍就是冷漠。菩萨因为具足智慧,就有能力克服这些障碍。
  “如《赞所应赞》云:不舍于法性,而随顺世俗。”正如《赞所应赞》中所说:菩萨的修行既能安住于空性,同时又能随顺世俗,广泛利益众生。平常的人,或是偏空,什么都不想去做;或是偏有,什么都做得很执著。而菩萨既认识到一切了不可得,又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,积极利他,这都是依智慧作出抉择的。
  “谓诸相缚所执之事,虽微尘许亦不可得,而于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,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,心得决定之俗谛,亦不相违,而且随顺。”菩萨认识到世俗谛的一切有为相皆无自性,即使微尘都了不可得,但对所证得的空性则不需要舍弃,因为一切都没有离开空性。同时菩萨也认识到缘起因果丝毫不爽,方能二谛圆融,不舍于法性,亦随顺于世俗。
  “故于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,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。”对这些不具智慧者看来极其矛盾的事,可在具备空性慧的菩萨来说,不但没有任何冲突,而且是相顺的。事实上,这些本来就不冲突,只是因为众生的错觉才造成冲突。
  “又如彼论云:开许及遮止,佛语或一定,或时则不定,彼此亦无违。”《赞所应赞》中还说:在不同经论中,对于同一件事的开许或遮止,佛陀有时会这么说,有时会那么说,其实这些并不矛盾,而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者施设的教法。
  “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,有其多种,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,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,无慧力者虽成相违,然于善巧则不相违,亦是以慧而为之也。”在菩萨乘和解脱乘的经论中,或在显宗和密宗的经论中,开许和遮止都有很多不同规范。有些人同时受了两种戒律,或修学两种法门,希望寻求佛陀所说一切经教的密意。对于缺乏智慧的人来说,这样做难免会遇到矛盾。而对于善巧通达佛法奥义的人来说,这些是不相违背的。之所以能够这样,也是般若慧的作用。
  “次、慧不生之过患者。若离智慧,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。”其次,说明没有智慧的过患。如果离开般若智慧,布施等五度乃至闻思的见就无法清净,无法圆满。
  “《摄度论》云:若无智慧而求果,布施自性不成净,利他舍施说为胜,余是增财之加行。”《摄度论》说:如果没有智慧而希求果报,布施的体就不能清净。最殊胜的布施就是以无我利他之心而行布施,而要圆满无我利他布施,离不开智慧。如果离开空性慧,布施难免著相,最终只是培植福田而已,只能感得增加财富的结果。
  “又云:不以明慧而除暗,彼不能具清净戒,多以无慧诸戒等,以染慧成烦恼浊。”又说:如果没有智慧观照,就不能清净地持戒。没有智慧观照的持戒,或是开遮不明,或是持得执著,这样的持戒反而会增长烦恼。
  “又云:由邪慧过扰其心,不信解住忍功德,分别美恶持不善,如无功德王名称。”论中又说:因为被错误知见及过失干扰其心,不能认识和相信安住于忍辱的功德,这样就会善恶不辨,就像无道的国君一样。
  “又云:于诸智者胜赞叹,较彼深细更无余,以欲过失不能障,意正无慧不可成。”这一偈颂是对甚深空性的说明。论中说到:空性为一切智者所赞叹,没有比它更为甚深和微细的。而且这是欲尘所不能障蔽的,如果缺乏智慧,就无法通达空性。
  “又云:于慧无勤心若执,彼见不成遍清净。”一个人如果不能精进修习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他的见就不能清净。以上这些偈颂,是对照其他译本来说明的。
  “其中王名称者,谓无功德之王,虽偶一次而起名闻,随即失也。”以上所说的王名称,是指没有功德的国王,虽然偶尔一次得到名声,但随即又失去了。
  “以是之故,须生智慧,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,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。”正因为没有智慧会带来这么多过失,所以我们要修习智慧。怎样才能增长智慧呢?首先就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程度,从适合自身根机的经教开始闻思。
  “《摄度论》云:寡闻盲汉不知修,无闻彼当何所思,故当勤闻从彼因,如思以修广生慧。”《摄度论》说:那些没有听闻经教和什么都不懂的人,是不会知道怎么修行的。如果没有听闻佛法的基础,怎么会有正思惟呢?想来想去都是建立在妄想的基础上。所以,应该精进闻法,如理思惟,依法修行,这样才能获得正见,开发智慧。
  “至尊慈氏亦云:三轮诸分别,许彼所知障。悭等诸分别,许彼烦恼障。远离彼诸障,除慧更无余。胜慧闻为本,是故闻为胜。”三轮,指布施的施者、受者和施物。至尊弥勒菩萨也说:布施时对施者、受者和所施物生起分别执著,认为是实在的,属于所知障的范畴。而对财物悭贪吝啬,不愿布施,则属于烦恼障的范畴。若要远离所知障和烦恼障,必须依靠空性慧,除此别无他法。空性慧的成就是以闻思为基础,所以,闻法是修行中的重要内容。
  “《集学论》亦云:应忍当求闻,次应住林薮,当精进等引。”林薮,山野隐居处。《集学论》也说:在修学过程中应该忍耐各种痛苦,首先应该多闻,然后到山林等寂静处思惟所闻法义,最后就可精进于禅修。这样才是常规的次第,如果没有多闻的基础就直接禅修,是很容易出问题的。
  “前贤亦云:须先闻诸法而铭于心,数数思惟、筹量、分别。若将法忘已,纯一执心,则于修学无有助伴。故上修者由闻上,中修者闻亦中耳。有几许修习,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。”过去的大德也开示说:必须闻思之后,将法铭记在心,反复思惟并抉择法义。如果把法义都忘记了,一心只想禅修,那么对修学是没有任何帮助的。所以说,上等的修行必须有上等的闻思,中等的修行必须有中等的闻思。总之,处于什么程度的修行,就应该有相应的闻思作为基础,逐渐增广。
  “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,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,悉应断弃者,则念法中未如是说,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,便不随彼口而转矣。若无般若,仅有些微信心,见哭而哭,见笑而笑,犹如流水,任决东西,随彼所说,认为实在而随转耳。”如果对闻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,对于恶知识所说的“善和不善的思惟都是分别,应该舍弃”之类的话,就不会受到影响了。因为我们知道,佛法典籍中并没有这样说,善知识也没有认可这些说法。如果没有般若智慧进行抉择,只是对佛法有一点点信心,很可能听到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。看到别人哭,也就跟着哭;别人笑,也就跟着笑。就像流水一样,跟着别人所说的,一会儿以为是东,一会儿以为是西。因为不知分别而以为都是正确的,就会没有主见,随着这些说法而转。
  “修学慧时,具足六度者,自住慧已,安他于慧,是为慧施。余者如前。”慧的圆满成就,还是要配合六度来修。如果自己能够成就智慧,也能够帮助他人成就智慧,就是慧的布施,其他也是同样。学慧而能不犯戒,是慧戒。学慧而不惧苦,是为慧忍。学慧而精进不已,是为慧进。一心学慧,是为慧定。学慧而了达三轮体空,通达无我,是为慧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