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③ 批驳错误观点
  【破斥通达空性即无须修方便】

  倘作是想,修学施等诸行者,是无坚固通达之空性,若有则足矣。设如是者,则已得初地等诸佛子,及特于无分别智获得自在之八地菩萨,当不须行。
  然此非应理。十地菩萨虽各地以施等而为主要,然非于余等不行也。以《十地经》说:“故谓于一一地,或行六度,或行十度也。特别于八地中,一切烦恼皆已断尽,安住寂灭一切戏论胜义之时,复由佛劝云:仅此通达空性不能成佛,以诸声闻独觉亦得此也。须观我等身相、智慧、刹土等,诸皆无量,我之力等亦汝所无,故应发起精进。又应思惟种种烦恼侵扰未寂之有情,亦勿舍弃此忍门。”
  如是劝已,于菩萨行犹须修学故,余人须行,则何待言哉。至于无上密部最高道时,虽有不同,然总于金刚乘及波罗密多乘,于发菩提心及学六度共同之道大体相同,如前已说。

  首先,破斥通达空性之后就不需要再修方便行的观点。
  “倘作是想,修学施等诸行者,是无坚固通达之空性,若有则足矣。设如是者,则已得初地等诸佛子,及特于无分别智获得自在之八地菩萨,当不须行。”如果有人以为,那些需要修布施等方便行的人,只是因为他们尚未通达空性。若是通达空性,那就已经足够,无须再修。假如这种观点成立的话,那些已经证得初地的修行者,或是成就无分别智的八地菩萨们,自然就不需要再修了。事实又是如何呢?
  “然此非应理。十地菩萨虽各地以施等而为主要,然非于余等不行也。”事实上,以上所说的这些观点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对十地菩萨的修行来说,虽然每一阶段都有不同侧重,如初地着重修习布施,二地着重修习持戒,但在修习布施或持戒时,并非不再修习其他。
  “以《十地经》说:故谓于一一地,或行六度,或行十度也。”所以《十地经》说:菩萨在修习十地的每个阶段,或者要修习六度,或者要在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十度(增加愿、力、方便、智四项)。其中,每一地都有对应的修行,比如初地的重点是修布施,二地的重点是修持戒,三地的重点是修忍辱,四地的重点是成就精进,五地的重点是成就禅定,等等。如果证得空性就无须修习布施的话,那地上菩萨,尤其是八地菩萨就不需要修这些了,其实不然。我们接着看佛陀是怎样告诫那些八地菩萨的。
  “特别于八地中,一切烦恼皆已断尽,安住寂灭一切戏论胜义之时,复由佛劝云:仅此通达空性不能成佛,以诸声闻独觉亦得此也。须观我等身相、智慧、刹土等,诸皆无量,我之力等亦汝所无,故应发起精进。又应思惟种种烦恼侵扰未寂之有情,亦勿舍弃此忍门。”特别是对八地菩萨来说,一切烦恼都已断除殆尽,已时刻安住于灭除一切戏论的空性中,佛陀依然告诫他们说:仅仅通达空性是不能成佛的,因为那些声闻缘觉也已证得空性。你们要看到,诸佛那样的身相、智慧及佛国净土,都是无比圆满,无比庄严,你们尚未成就吧?我所成就的功德之力,你们也不曾拥有吧?所以你们应该精进努力,不能得少为足。你们还要想到那些被种种烦恼困扰,内心尚未寂静的有情,不能舍弃他们,应该继续修习六度或十度来帮助他们。
  “如是劝已,于菩萨行犹须修学故,余人须行,则何待言哉。”既然佛陀是这样告诫的,也就是说,连八地菩萨都要继续修习六度,那其他人自然也必须这样去做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
  “至于无上密部最高道时,虽有不同,然总于金刚乘及波罗密多乘,于发菩提心及学六度共同之道大体相同,如前已说。”到了无上密部的最高阶段时,虽然修行方式与显宗有所不同,但总的来说,无论金刚乘还是菩萨乘,对于发菩提心和修学六度这些共法的内容,都是大体相同的。相关内容,前面都已做了介绍。
  这一段,主要驳斥了通达空性后无须修习方便的谬论。
  【破斥不分别即具足六度】
  若复作是言,非说不须施等,谓于彼等任何亦不思惟,则施等皆完全矣。以不耽著能施、所施、施物故,而无缘之施则全,如是余等亦全。经中亦说,于一一度中摄六度故耳。
  倘仅以此即全者,则外道于心一境性之止中平等住时,亦无耽著故,当全一切波罗密多。又别如《十地经》说,虽声闻独觉亦有于法性无分别智,于彼平等住时,当全一切菩萨之行,成大乘也。
  若因经说,一一度中便能摄六,即以为足。则献坛供,亦说涂牛粪水之行施有六,唯为彼而应理耶?是故以见摄行及以方便摄慧者,譬有慈母因爱子死,为忧所苦,与余谈说等时,任起何心,而忧恼之势力不灭,然非一切心皆是忧心。
  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智势猛,则于布施、礼拜、旋绕等时,缘彼等心,虽非通达空性,然具彼之势力而转,亦无相违。(初修之时若以猛利菩提心为前行,则虽住空性定时菩提心不现起,然以有彼力执持,亦无相违。慧与方便不相离之理,亦如是也。)

  接着,破斥不分别即具足六度的观点。
  “若复作是言,非说不须施等,谓于彼等任何亦不思惟,则施等皆完全矣。以不耽著能施、所施、施物故,而无缘之施则全,如是余等亦全。”或者又说什么:我们并非说不要修布施等方便,而是说,当我们对布施等一切善行都不思惟、不分别时,就已具足布施等六度。因为当我们不执著于能施之人、受施对象、所施物品时,就是三轮体空,不仅具足了布施功德,也具足了其他五度的功德。
  “经中亦说,于一一度中摄六度故耳。”经典中也曾说到,在布施等每一度中都包含着六度。那么,宗大师为什么要批判这个观点,又是怎样对此进行批驳的呢?
  “倘仅以此即全者,则外道于心一境性之止中平等住时,亦无耽著故,当全一切波罗密多。”心一境性,指禅定的心理状态。如果认为不思惟、不分别时就已具足布施,甚至具足六度,那么外道在安住于心一境性的止禅时,也是不思惟、不分别的,应该也具足六波罗蜜了。这显然是不成立的。
  “又别如《十地经》说,虽声闻独觉亦有于法性无分别智,于彼平等住时,当全一切菩萨之行,成大乘也。”法性,诸法的真实体性。又如《十地经》所说,虽然是声闻独觉,但也证得了法性,如果不分别就能具足六度的话,当他们安住于无分别智时,也应该具足大乘菩萨的一切修行,跻身于大乘之列。但事实并不是这样,否则就存在把声闻与菩萨混淆的过失。
  “若因经说,一一度中便能摄六,即以为足。则献坛供,亦说涂牛粪水之行施有六,唯为彼而应理耶?”如果因为经中曾经说到,六度的每一度都能含摄全部六度,便以此作为依据。那么在献坛供时涂牛粪水作为供养,经中也该说这一行为具足施等六度了。难道修行就仅仅是献坛供吗?如果这样就能完成整个佛道修行了,难道是合理的吗?
  “是故以见摄行及以方便摄慧者,譬有慈母因爱子死,为忧所苦,与余谈说等时,任起何心,而忧恼之势力不灭,然非一切心皆是忧心。”所以说,以空性见引导菩萨行,或以菩萨行摄持空性见,两者虽然相互融摄,但不能等同起来。就像慈母因为痛失爱子,终日被忧愁缠绕,不论和他人聊天还是做事等,不论现起什么心行,那种忧愁的力量始终不会消失。也就是说,一切心行都会被忧愁所笼罩,但不等于说,一切心行都是忧心。这个比喻说明,见和行虽可融摄,却不能互相取代。
  “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智势猛,则于布施、礼拜、旋绕等时,缘彼等心,虽非通达空性,然具彼之势力而转,亦无相违。”如果一个人通达空性,而且力量非常强大,那么他在布施、拜佛、绕佛时,虽有各自不同的心行,如布施有布施的心,礼拜有礼拜的心,但因空性观照力强大,所以这些心行和空性慧并不违背,是可以同时并存的。
  “初修之时若以猛利菩提心为前行,则虽住空性定时菩提心不现起,然以有彼力执持,亦无相违。慧与方便不相离之理,亦如是也。”如果我们最初修行时能以猛利菩提心为前导,那样的话,虽然安住于空性定时没有特别修菩提心,但因为有菩提心的串习力在执持,两者也是没有冲突、不相分离的。智慧和方便不相违背的原理也是同样。
  这一段,宗大师破斥了不分别即具足六度的道理,告诉我们:六度中的见与行可以相互融摄,但不能互相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