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三、依止之法
依止法如何者,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,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。若具相者,可受法乳。其依止法有二:一、意乐依止法,二、加行依止法。
这一段,宗大师为我们阐述了依止善知识的具体方法。
“依止法如何者,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,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。若具相者,可受法乳。”依止法应该怎样的呢?那些具足各项条件,有资格成为法器的弟子们,应当观察所依善知识是否具备相应德行(如前面所说的十德或五德)。如果具备上述条件,我们才能依止他修学佛法。
“其依止法有二:一、意乐依止法,二、加行依止法。”依止法又包括两部分,一是意乐依止法,即弟子对于师长在思想上的依止;二是加行依止法,即作为弟子如何亲近并侍奉师长。
1.意乐依止
依止善知识,首先通过对所依善知识德行的忆念,建立信仰及依归,也就是意乐依止。其中,又包括净信为本、念恩生敬两项内容。净信为本,是对师长生起清净无染的信心;念恩生敬,则是通过忆念师长恩德,油然而生恭敬之心。
① 净信为本
《宝炬陀罗尼经》云:“信为前导有如母,出生长养诸功德。”谓以信故,能令功德未生者生,已生者安住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
《十法经》云:“以何到佛地?信为殊胜乘。是故具慧者,当随净信修。于诸不信人,不能生白法,如火烧种子,岂复发青芽?”此谓从行止门中,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。总则对于三宝、业果、四谛等生信,有其多种。此中所言之信,盖信于师也。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?
《金刚手灌顶经》云:“秘密主,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?当视如佛。”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。此义云何?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,而能思其功德。于师亦应尔,故须视师是佛。
前经又云:“当持师功德,无寻师过失。观德得成就,察过不得成。”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,忽起寻过之心,应当励力忏改防护。如是修习,纵见稍有过失,以念德心盛故,亦不能障碍其信心。
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,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,就见而论,虽有胜劣。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依彼学得,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,无可比对者。
在佛法修学过程中,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、解、行、证四个步骤。因为生起信心,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,并随着认识的深入,使信仰得到升华。因此,信和解是相辅相成的,所谓“有信无智长愚痴,有智无信增我慢”,前一个“智”指智慧,后一个“智”指知识。只有信而没有佛法智慧,将流于迷信、盲信。反之,懂得一点佛法知识却生不起信仰,反而自鸣得意,又落入我慢。具备信、解之后,还要进一步导入行,通过实践,使解得以印证、深化,最终证得空性。
信,又有程度的不同,既会因解得到深化,更会因行得到提升。初学者信佛,阿罗汉信佛,初地菩萨信佛,八地菩萨也信佛,但信的程度绝对不同。声闻初果(须陀洹)的信为不坏信(四证净:信佛、信法、信僧、信戒),因其证得信仰之体,能信、所信已融为一体,故名之为“证净”。这也突显了佛教和其他宗教对“信”的不同定位。其他宗教的信是二元的,信徒永远是信徒,上帝永远是上帝,其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。而佛教的信是一元的,如一真法界、不二法门,能信、所信最终将合二为一。对佛法修行而言,信既是基础,也贯穿着整个修行过程,将随着修学深入渐次提升。
此处所说的“净信为本”,主要是就弟子对依止师的信心而言。净信有三义,一是清净无染,二是真实无伪,三是确定无疑。其表现方式又有很多,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中,引《华严经》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当具备的九种心,分别是:
如孝子心,对师长惟命是从,如子女对待父母那样孝顺依从,不违其意。
如金刚心,对师长具有至坚至强的信心,如金刚坚不可摧。
如大地心,对师长的一切事务及要求均能积极担当,如大地承载一切。
如轮围山心,以稳固不变的心依师修学,遭遇任何逆境都不退缩。
如仆使心,如仆人般忠心耿耿,一意事主。
如除秽人心,如身份低贱者那样,在师长前谦恭有礼,毫无骄傲自得之心。
如乘心,对于师长要求,无论难易皆励力担当。
如犬心,如义犬般忠贞不渝,驱之不退。
如船心,如渡船般往来穿梭,装人载物,从无厌倦。
具备以上这些心态,才是具足信心的如法弟子。
在本论中,宗大师引《宝炬陀罗尼经》、《十法经》、《金刚手灌顶经》等经典,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有的心态。
“《宝炬陀罗尼经》云:信为前导有如母,出生长养诸功德。”《宝炬陀罗尼经》说:信心是一切修行的前导,有如母亲一般,能够出生并长养一切功德。
“谓以信故,能令功德未生者生,已生者安住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”只有在具足信心的前提下,才能依教奉行,令尚未生起的功德生起,已生起的功德稳固,不断增长广大。
“《十法经》云:以何到佛地?信为殊胜乘。是故具慧者,当随净信修。于诸不信人,不能生白法,如火烧种子,岂复发青芽?”白法,即善法,经论中常以黑白比喻善恶之法。《十法经》说:以什么方式才能抵达佛地?信心就是最好的途径。所以,具足智慧的人应该追随信仰对象(佛法僧三宝)修行。对于那些不具备信心的人,善法将不能在他们心中生起。就像被火烧过的种子,怎么可能再萌发青芽?
“此谓从行止门中,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。”以上所引用的经论,从正反两方面说明:信心是一切功德产生的根本。关于信的重要,经论有很多论述,如“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”,“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”及“信如手,如人有手,入宝山中自在能取”等。同时,又从反面说明了不信带来的种种过患。
“总则对于三宝、业果、四谛等生信,有其多种。此中所言之信,盖信于师也。”三宝,以佛法僧三宝为究竟皈依。业果,深信由业感果之理。四谛,即苦、集、灭、道,是佛陀初-转-法-轮所说,其中包括流转和还灭两重因果。佛法关于信的内容极为丰富,总的来说,主要是对三宝、业果、四谛等生起信心。但本论所说的信,特指对所依善知识的信心。当然,也包括对传承诸师的信心。
“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?”那么,对师长应如何生起信心呢?
“《金刚手灌顶经》云:秘密主,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?当视如佛。”《金刚手灌顶经》是一部密宗典籍,秘密主,即金刚手菩萨。经云:金刚手菩萨,弟子对依止师应如何看待呢?回答是:应当视之如佛。
“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。”宗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:除密宗经典外,在其他大乘典籍和律藏中都有类似的教导。
“此义云何?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,而能思其功德。于师亦应尔,故须视师是佛。”那么,“视师如佛”的意义何在?因为一般人对佛陀不会生起寻找过失的心态,而能以清净心忆念佛陀功德。对于授业师长,也应具备观德莫观失的心态,所以要将师长视为佛陀。当我们这样观想时,就能对师长保有清净信心,对他传授的法义如实信受。所以说,视师如佛并不是搞个人崇拜,也不是说师长具备了与佛同等的功德,而是以此帮助我们端正求法心态,从而更好地接受法义。如果对师长轻慢不敬,我们就不会依教奉行,最大的损失者还是我们自己。
“前经又云:当持师功德,无寻师过失。观德得成就,察过不得成。”前经,指《金刚手灌顶经》。经中又说:应当忆念师长功德,而不是寻找师长过失。观察其功德,能使我们修行有成;观察其过失,则将障碍修行进步。凡夫因为执我,很容易将自他对立起来,习惯性地寻找他人缺点,结果徒增烦恼。这一偈颂,说明“视师如佛”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修行,而不是师长希求人们的崇拜。
“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,忽起寻过之心,应当励力忏改防护。如是修习,纵见稍有过失,以念德心盛故,亦不能障碍其信心。”放逸,二十随烦恼之一,指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善法。如果因为放逸或烦恼炽盛等缘故,忽然对师长生起寻找过失的心,应当立刻忏悔、改过并用心防护。只要我们不断观察师长功德,并使这一修习在内心形成稳定力量,即使偶尔看到师长过失,因为忆念功德之力强盛,也不会因此障碍对师长的信心。我们应该会有这样的经验,对自己喜欢的人,根本看不到什么缺点,甚至他的缺点在我们看来也是优点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观师功德成为强大的心理力量,寻过之心就会逐渐萎缩,不再产生作用。
“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,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,就见而论,虽有胜劣。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依彼学得,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,无可比对者。”中观和唯识是大乘佛法的两大思想体系,前者明缘起性空之说,后者显诸法唯识之理。在此,宗大师又以阿底峡尊者为典范,说明如何事师之道。阿底峡尊者的见地为中观,金洲大师的见地为唯识,仅就见地而论,虽有胜劣之分,但尊者在求法过程中,曾依金洲大师学习道次第及菩提心修法。所以,尊者认为在他依止过的所有善知识中,以金洲大师的法恩最大,无人能够比拟。当然,此处所说的见地胜劣,是从中观角度看待,认为中观见比唯识见究竟了义。在我看来,两者各有千秋,不分伯仲。
以上,说明对善知识生起清净信心的重要性。但生起信心并非易事,尤其在近距离接触中保持初心不退,就更为困难。所以,本论特别强调观师功德的重要性。俗话说,伟人在他身边人的眼中往往是最平常的。藏地也有类似谚语:在上师身边的人,往往是离上师最远的人。原因何在?正是寻过之心所致,它仿佛有色眼镜,使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变形变色。此外,习惯性的麻木也会损减对上师的恭敬之心。
凡夫心很善于寻找与之相应的所缘境。在这样的心行基础上,我们见到的一切也会被凡夫心所污染。这就是唯识所说的“境由心造”,有怎样的心,就会见到怎样的境界。据记载,无著菩萨修行时一心渴望面见弥勒,前后修了十二年,仍未亲见菩萨现身。其间几度失去信心,甚至觉得菩萨太不慈悲。后来,他在下山途中看到一条生了癞癣的狗,伤口蛆虫蠕动,苦痛难耐。无著心生悲悯,俯身以舌舔去伤口蛆虫。这念悲心使他的凡夫心彻底净化,顿见弥勒菩萨光明奕奕,现身眼前。无著叹道:菩萨呵,十多年来,我一心祈求,为何您直到今日才显现?弥勒菩萨答曰:我无时不在你的身边,只因你被业缘所障,视而不见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佛菩萨时时都与我们同在,只是凡夫为无明所障,不得亲见。正是针对凡夫的劣根性,《道次第》才特别强调“视师如佛”的重要。倘能如此,必对修行大有益处。
② 念恩生敬
《十法经》云:“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,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,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,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。我入恶道,示以善道。我有疾病,为作良医。我为贪等猛火所烧,为作云雨而息灭之。应如是思惟。”
《华严经》云:“我此善友说法人,诸法功德为开示,菩萨威仪总为说,一心思惟而来此。能生善行如我母,哺功德乳如乳母,菩提支分教修习,此诸知识遮损恼。解脱生死如妙药,亦如帝释降甘霖,令我增善如满月,开显涅槃似日明。心于怨亲固如山,亦如大海不荡动,救护一切如船师,善财如是思惟来。菩萨令我发大心,佛子令起求菩提,我此知识佛所赞,以是善心而来此。救护世间如勇士,又如商主众所依,与我安乐开慧眼,以此善心事知识。”
吾人参谒善知识时,应念此偈颂辞句,但将善财换为己名诵之。
念恩,即忆念法和说法师的恩德,忆念他们对于改善生命的作用。长期以来,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已使很多人形成了不良串习:以为老师讲法是理所当然,是他们应尽的义务,自己有兴趣就听听,不听也无所谓,根本不当做一回事。我们在生活中接受他人一点恩惠,往往还会想着回报,但对闻法却很难生起感恩心。这一现象在教界非常普遍,也是很多人学修不得力的原因所在。如何认识善知识的重要性,认识善知识对我们的无尽恩德呢?
“《十法经》云: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。”《十法经》说:众生流转生死,无始无终,在这漫长岁月中,善知识一直在寻找我们,帮助我们脱离轮回。在三界中,我们忽而上生天堂,忽而堕落地狱。即使得生人间,也只是随着业风飘荡,根本不能自已。如果今生不能成办、不能解脱,未来又将去向何方?十方诸佛为救度众生,以各种身相出世说法,我们或是无缘生逢佛世,或是有缘闻法而无善根信受,或是接受教法却未忆念修持。虽然如此,善知识仍在不断关注我们,其恩之深,难以回报!
“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。”在没有了脱生死之前,众生都沉溺于无明大梦。在这长劫黑暗中,是善知识为我们作暗夜之灯,为我们拨开迷雾,令我们从无明中觉醒。事实上,每个生命内在都具有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觉性层面。但在这一觉性显现之前,我们是没有方向的,只是被欲望和业力牵引着到处流浪,在无明构成的十二因缘中循环往复,不知生从何来,也不知死往何方。
“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。”众生沉溺在三界苦海,时出时没,痛苦难当,是善知识为我们作苦海之舟,在惊涛骇浪中救度我们。虽然我们在世间有父母,有子女,有朋友、同事等眷属,他们非但不能将我们救出苦海,反而紧紧抓着我们不放,让我们一起做轮回伙伴,在有海中共同沉沦。
“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。”三界,即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是由烦恼、业力构成的巨大牢狱,比世间任何牢笼坚固千万倍。我们对五欲六尘的执著有多深,这个牢狱就有多坚固。家庭是牢狱,子女是牢狱,父母也是牢狱。世间所有的感情、事业,所有使我们执著不舍的系缚都是牢狱,把我们囚禁其中,不得自由。唯有通过善知识的引导,才能使我们舍弃执著,解脱烦恼,从牢笼中解放出来。解放,原是佛教专门术语,所以我对佛教的定义是“破除迷信,解放思想”。当无明烦恼被瓦解之后,我们才能从那个无形而又坚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。
“我入恶道,示以善道。”当我们现起贪嗔痴(贪代表饿鬼之苦,嗔代表地狱之苦,痴代表畜生之苦)烦恼时,心就在和三恶道相应。这时,善知识就为我们开显善道,包括人天之道、解脱之道、成佛之道。
“我有疾病,为作良医。”疾病,包括身心两方面。当我们身心遭受烦恼和病苦折磨时,善知识就是为我们进行治疗的良医。在这个世间,一切众生都是生死大病的患者,有种种摧残色身的病苦和扭曲心灵的烦恼。尤其是后者,非但没有随着文明进步而缓解,反而日益严重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心理疾病已上升为本世纪危害最大的疾病。在《序论·说听轨则》部分,也说到闻法应依六种想,包括将自己当做病人,将善知识当做良医,将修行当做疗病,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。
“我为贪等猛火所烧,为作云雨而息灭之。”此处的“我”不是别人,正是指在座的每个人。当贪嗔烦恼在内心烈火般燃烧,使我们躁动不安时,善知识开示的佛法有如清凉法雨,能够熄灭烦恼火焰,滋润众生心田。
“应如是思惟。”以上,是关于善知识恩德的偈颂,我们要经常读诵忆念。同时,思惟长远生死中的痛苦,思惟无明黑暗中的痛苦,思惟三有大海中的痛苦。通过这样的思惟,体会善知识对我们的重要性。否则就不会觉得善知识有多么重要,也不会觉得佛法有多么珍贵。甚至,听到善知识开示的佛法,还不如别人给我们一点钱来得开心,这是何等颠倒。再珍贵难得的妙药,只有对病人,对迫切想要恢复健康的病人才是重要的。如果我们看不到自身病情,即使得到药物,也会弃之一边,白白浪费。
“《华严经》云。”以下所引用的,是《华严经》中弥勒菩萨赞叹善知识功德的偈颂。《华严经》记载,善财童子面见文殊菩萨后,即愿发菩提心、行菩萨道,却不知如何进行。在文殊菩萨的建议下,他先后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,其中也包括弥勒菩萨。这段偈颂,正是弥勒菩萨赞叹善知识在修行中的重要作用。
“我此善友说法人,诸法功德为开示,菩萨威仪总为说,一心思惟而来此。”善友,即善知识。菩萨威仪,即菩萨行。善知识能为我们开示佛法种种殊胜微妙的功德,为我们开示菩萨的修行之道。正因为善知识能引导我们,善财童子才来此参访。
“能生善行如我母,哺功德乳如乳母,菩提支分教修习,此诸知识遮损恼。”菩提支分,在声闻乘指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合称三十七菩提分;依本论,则是下士道、中士道和上士道。善知识能引导我们止恶修善,成就法身慧命,有如给予我们色身的母亲。善知识能鼓励我们积集功德法财,使善根与日俱增,有如哺育我们成长的乳母。无论三十七道品或三士道等一切菩提支分的修习,都要在善知识指导下方能完成。在修行过程中,善知识还能指导我们遮止烦恼,解除修行违缘。在这一偈颂中,弥勒菩萨以母亲和乳母为喻,赞叹了善知识对于学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事实上,善知识甚至比母亲更为重要。母亲虽给我们以深厚的爱,但世间之爱是有副作用的,是由爱编织的牢笼。很多人发心出家,最大的障碍就是父母。这种占有的爱,使他们紧紧抓着儿女不肯放手。而善知识却能尽未来际地解决生命问题,给予我们无私无我的帮助。
“解脱生死如妙药,亦如帝释降甘霖,令我增善如满月,开显涅槃似日明。”生死,也是一种疾病。帝释,忉利天主,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,统领其他三十二天。满月,含义有二:一指善知识如月光般照耀我们,一指在善知识引导下,善根将逐渐圆满,如十五圆月。日明,含义亦有二:一指善知识如太阳,一指在善知识引导下,成就内心阳光般的智慧。善知识开示的法义,有如解脱生死的特效妙药,又如帝释普降的甘霖,令善法增长圆满,就像十五之月般皎洁明亮。同时,善知识还能像阳光那样照破众生内心的无明,使之契入空性,证得涅槃。
“心于怨亲固如山,亦如大海不荡动,救护一切如船师,善财如是思惟来。”怨亲,冤家和亲人。善知识的心,稳固如大山,平静如深海,这一偈颂说明善知识对于冤亲平等一如,毫无分别。因为善知识的慈悲是建立于空性之上,空性是平等的,因而慈悲也是平等的。他还能像船师那样,把众生从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。善财童子正是因为忆念善知识的种种功德,才会不知疲倦地寻师访道。世人所以热衷于投资经营,也是因为不断思惟赚钱的利益。我们寻求善知识,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动力呢?世人为追求蝇头小利尚不惜代价,全力以赴,若能以这种精神学佛,且用心得法,成就并不困难。
“菩萨令我发大心,佛子令起求菩提,我此知识佛所赞,以是善心而来此。”大心,即菩提心,是救度一切众生的无限慈悲之心。佛子,即绍隆佛种,荷担如来家业的菩萨行者。善知识能引领我们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。我所亲近的这些善知识,也是佛陀在千经万论中称赞的。正因为这样,善财童子才四处参访。
“救护世间如勇士,又如商主众所依,与我安乐开慧眼,以此善心事知识。”商主,佛经中经常出现的人物,古人去大海寻宝,须有航海经验丰富的商主带领,这是寻宝能否成功的关键。善知识像勇士一样,于苦海中救度有情;又像商主一样,是寻宝者的依靠。善知识能帮助我们打开智慧之眼,令我们真正安乐。所以,我们要不断忆念善知识恩德,以念恩心亲近善知识。
“吾人参谒善知识时,应念此偈颂辞句,但将善财换为己名诵之。”参谒,拜见尊长。我们参访善知识时,应时常念诵这一偈颂,只须将其中“善财”二字换做自己的名字即可。
建议大家将《十法经》和《华严经》的偈颂背下来,反复思惟,这就是观察修的过程,是帮助我们将佛法观念落实到心行的过程。我自己在学修过程中,一直很重视思惟。虽然所学经论并不多,但消化得多,运用得多。佛法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心行的,就像机器的使用指南一样,读懂了就要实际操作。如果不用于实践,即使读了再多的使用指南,也不过是增加一堆知识而已,夸夸其谈,徒增我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