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四章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

  《道次第》的建构核心是三士道,道前基础则是进入三士道的前行。前面所学的下士道,又是中士道、上士道的基础。所以三士道是有机的统一体,这也是《道次第》的殊胜之处。宗大师最大的贡献,是给我们提供了修学佛法的套路,而且有一定的共同性和普遍性。这一思想源自印度早期的论典,《俱舍论》和《瑜伽师地论》都有相关内容。宗大师的独到处在于,对三士道进行了合理建构。当然,这也归功于阿底峡尊者。
  阿底峡尊者的《菩提道灯论》,对藏传佛教后弘期的贡献很大。论中,尊者对佛法修学的基础作了特别强调,即重闻思,重戒律,重次第。在藏传佛教中,不同宗派有各自的道次第,比如噶举派有冈波巴大师的《解脱庄严宝》,宁玛派有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《普贤上师言教》等。我们所学的《道次第》,是格鲁派宗喀巴大师所造。这些论典的主要内容,都是从暇满难得、念死无常、念轮回苦、皈依、发心,一步步往上走。有了这样的套路,修学会省事得多。
  佛法博大精深。很多人修学多年,往往存在两个最大的问题:一是不得要领,尽管读的经论很多,但抓不住核心;二是不能把所学佛法落实到心行,对生命没有多大实际改变。而《道次第》的作用就在于,一方面提供了修行的完整建构,一方面引导我们把每一法落实到心行。比如讲暇满难得,讲轮回是苦,不是讲一讲就行了,而要通过对死亡的思惟,对无常的思惟,对暇满、义大、难得的思惟,将此变成修行动力,帮助自己走出凡夫心。这就是《道次第》所说的观察修。
  修行做的无非是两件事,即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。如何才能走出凡夫心?《道次第》提供了一系列的观修,帮助我们把所学经教和修行统一起来。过去很多人以为,学教理才要动脑筋,要拼命思惟;修行就是往那一坐,什么都不用想。因为这种误解,很容易把学教和修行打成两截。事实上,修行并不排斥思惟。尤其是观察修,本身就建立在思惟的基础上,是需要分别的。通过思惟获得某种心行,然后安住于此。这时的安住修属于修止,才不需要分别。

【佛法修行的根本】

  如何从教到观,《道次第》提供了清晰的训练方法。汉传佛教不太重视次第,尽管我们有很殊胜的法门,像禅宗、华严、天台,但因为忽略基础,使这些法门成了空中楼阁。须知,学佛有一些绕不开的基础。如果我们想修行有成,想成为合格的出家人,就必须具备这些基础,否则什么法门都很难修好。
  关于基础,藏传佛教主要归纳为四共四不共。其实,暇满难得、念死无常、皈依、发心、忏悔等内容,在汉传经典中比比皆是。关键是认识到这些法的重要性,有系统地培养,尤其要对心行作强化训练。不然的话,尽管总在讲皈依,讲发心,但我们问问自己:对三宝生起信心了没有?信心有多大?信到什么程度?如果我们对三宝没有足够的信心,一切修行将无从谈起。这正是我把皈依作为弘法重点的原因所在。此外还有发心,虽然这两个字谁都会说,但我们同样要问问自己:菩提心有哪些心行特征?自己到底发起没有?发心的力量有多大?是否稳定?这些要一一审察,并不断修习,而不是挂在嘴上。
  每种心行都是训练出来的,没什么是天生的。就像我们的贪心、嗔心、我慢、我执、嫉妒等,也是无尽生命中逐渐形成的,是经过百次、千次、万次、百万次、千万次,甚至几亿次、百千亿次训练出来的。不是说你天生贪心就很大,也不是说你天生嫉妒心就很强。心是缘起的,既然是缘起的,就是有弹性的,可以改造的,关键在于怎么训练。
  所有的凡夫心都是不知不觉中训练起来的。而我们现在要成就的慈悲心、菩提心、惭愧心、对三宝的信心,需要有意识地培养。否则,正向心行刚刚发起,只有一点点力量,在强大凡夫心的包围下,那点心很快会被边缘化,甚至被挤走。这就必须像《道次第》所说的那样,通过不断思惟,修皈依,修发心,使它们在生命中深深扎根。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心的重要性,用心训练,确实能把菩提心和对三宝的信心培养起来。当这些心行形成后,就有能力化解一切烦恼。
  烦恼是心造出来的,但心也有能力化解一切烦恼。这就是我以前给大家讲的,蛇会把自己像绳子那样缠起来,同时也有能力自己解开。心本来就有解脱的功能,只是因为无明,才会制造各种烦恼。修行,关键是发现自我解脱的层面,认识它,熟悉它,否则很难从凡夫心走出来。
  最近我给江西几所佛学院开示,说到佛法的四种根本。第一,皈依是佛法的根本,不重视皈依,将失去佛法的根本。第二,发心是修行的根本,因为一切修行都是心的转化,不是成就什么客观结果。第三,正见是解脱的根本,如果我们身上长了肿瘤,要靠手术刀切掉,而正见就起到手术刀的作用。第四,戒律是僧团的根本。这些是佛法的根本所在,不管学天台也好,学华严也好,学禅宗也好,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  现在的佛学院教学之所以存在问题,就是绕开了不该绕开的基础。对三宝的信心没有培养起来,对僧格、威仪的养成也不是很重视,知见方面更是薄弱。通常的学习,一种知见就够了,学得太多容易造成混乱。把一种真正学好,将来才有能力进一步学习更多知见。现在的佛学院,学生要学各种宗派,天台、华严、唯识、三论,学了一大堆,就是不得要领,更用不上。这是教界普遍存在的误区。

【三士道的相互关系】

  佛法有一些共同的基础。藏传佛教各宗派的道次第,尽管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知见,比如对业力,《道次第》和《大圆满心性休息疏》就说得不一样,但都重视基础建设。而且是结合三乘来施设的,比如哪些内容属于下士道,哪些内容属于中士道,哪些内容属于上士道。这个建构把佛法修行看作一栋三层楼房。你要进入第一层,要爬哪些楼梯;进入第二层,要爬哪些楼梯;进入第三层,又要爬哪些楼梯。同时告诉我们,第二层是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上,第三层又是建立在第一、第二层的基础上。也就是说,下士道、中士道都是上士道的基础。尽管每一层有各自的内容,但同时又关系密切。
  所以宗大师在《道次第》中,对下士道、中士道都加了“共”字,叫共下士道、共中士道。下士道不单纯是下士道,同时也和中士道共有,和上士道共有。而中士道又和上士道共有,但不和下士道共有。除了共的部分,三士道还有不共之处。比如从发心来说,下士道的目标是成就人天果报,发增上善心;中士道是发出离心;上士道是发菩提心。
  除了三士道各自的发心意乐外,宗大师还进一步以菩提心统摄三士道。比如下士道的内容,仅仅以增上善心去修,是人天乘的修行;如果以菩提心去修,就属于成佛修行的一部分。中士道也是同样,如果仅仅局限在出离心,是声闻、缘觉的修行,如果以菩提心来修,就属于上士道的一部分。上士道就不用说了,更离不开菩提心。这个建构非常殊胜。

【承前启后的中士道】

  我们现在所学的中士道,在三士道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。我们已经走完下士道,有人可能觉得,在这里呆着很舒服,环境还不错。中士道的修行就进一步指出,即使生到人天,也是不究竟的,不能解脱。尽管下士道也讲到苦,但只是讲三恶道的苦,没有讲人道、天道的苦。中士道就提出,不仅三恶道苦,整个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的。认识到这一点,我们才能发起出离心,从下士道继续向上。
  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关系也很重要。通过中士道的修学,我们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,生起出离心。这样一种认知,恰恰是引发菩提心的关键。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,不能一概而论。不是说生起出离心之后,一定能生菩提心。其中没有必然的关系。声闻人发起出离心,观三界如火宅,视生死如冤家,觉得世间太不好玩,众生太不好玩,轮回太不好玩,就入山唯恐不深,不知到哪里趣入寂灭,自己走了。可见,菩提心不是自动生起的。当然也有些人宿世曾有这方面的熏习,悲悯心和同情心特别广大。当他发心出离后,自然会想到一切众生,这是典型的大乘根性。
  但宗大师在论中告诉我们,不论哪种根性的人,都需要进一步发起菩提心。本身有慈悲心的人,通过修菩提心,可以使慈悲心稳固下来,增长广大。如果是声闻种性,没有这种心,怎么办?就要通过七因果、自他相换的观修,或思考省庵大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所说十种因缘,认识到独自出离是不究竟的,从而生起利他心。
  不管发出离心也好,菩提心也好,前提都是对世间不再有任何期盼,这样的发心才能真切。否则一定是轻飘飘的,嘴上说着我要发出离心,发菩提心,可用心习惯还是凡夫心。凡夫心的力量太大了,不是说一说就解决问题的。如果不对自己下点功夫,很难从中摆脱。只有真正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,由此联想到,六道众生都在轮回中受苦。尤其当我们对空性有些体会后,会认识到自己与众生本来就是一体。具备这样的认知,更能生起同体大悲。
  总之,中士道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。承前,是从下士道走出来;启后,是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在很多人心目中,觉得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对立的。但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把两者处理得天衣无缝,非但不矛盾,而且必须有出离心,否则还不容易发好菩提心。
  从内容来说,三士道的关系也非常密切。下士道除了增上善心的意乐外,修行内容是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,这些都是中士道的基础。此外,上士道和中士道也有相通之处。除了发心不同,上士道的重点是修菩萨道和止观,中士道的重点是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,两个阶段都要修习止观。所以在《道次第》中,中士道讲得最简单,原因就在于,它的一部分内容和下士道共有,还有一部分内容和上士道共有。

【出离的实质】

  中士道修行以出离心为根本,是从出离心的发起,到出离心的圆满成就。就像成佛的修行,是从发菩提心开始,到菩提心的圆满,即成就无上菩提。不论空性见还是菩萨行,都是帮助我们圆满菩提心。中士道也是同样。比如我们持比丘戒,如果没有出离心,所持的比丘戒只能招感人天果报。只有以出离心持戒,才能成为解脱的资粮。而真正帮助我们出离的力量,是通过闻思修获得的空性正见。
  《道次第》的三主要道,是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。我们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所以要发心出离。出离的实质是什么?就是出离轮回。解脱的实质是什么?就是解脱惑和业。我们解脱了惑业,就出离了轮回,出离了三界。正因为如此,宗大师特别提出,出离心是中士道和上士道共有的。有人觉得菩萨不必出离轮回,不必解脱惑业,直接修菩提心就行。其实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。对菩萨来说,如果没有出离惑业,不要说利益一切众生,自己都会被惑业缠缚,所谓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。怎么救度一切众生?根本就做不到。

【解惑的正见】

  如何解除惑业?靠的是见。不仅有闻思正见,还有心行正见;不仅有世间的见,还有出世间的见;不仅有有漏的见,还有无漏的见。可以说,见才是真正解除惑业的力量。
  不仅正见是为出离服务的,修定也是为出离服务的。我们内心有很多情绪,很多想法,每种情绪和想法的力量都很强,使我们在其中飘来飘去,不得自在。这就必须通过定的训练,把心安住在善所缘,别让它到处乱动。但光有定还不能解脱,因为你原来的种子及习气、无明都还在,只是暂时潜伏了,不起现行。要解除这些潜藏的问题,靠的是无漏智慧。修定,正是为了开发这一智慧。
  总之,中士道的修行核心是出离心。这就必须了知三恶道是苦,了知人道乃至天道都是苦的。真正看透轮回本质,没有一点期望,没有一点执著。当心达到这种程度,修行就好办了。可见,观念非常重要。因为人的存在就取决于两种东西,一是观念,二是心态。观念调整了,心态很容易跟着调整。反之,如果观念有偏差,就会不断地制造心理问题。
  本论中士道的部分,主要以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为纲领,重点介绍了苦和集。四谛法门既是佛法的纲领,也是佛陀为我们设置的修行次第——从知苦到断集,从慕灭到修道。首先要真正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生起出离心,然后才谈得上解脱道乃至菩萨道的修行。否则,一切的善行都是有漏的,夹杂着凡夫心,是和解脱不相应的。
  下面正式讲解中士道的内容。

第四章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

第一节  共中士之发心(出离心)

  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,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。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,励力断罪修善。
  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,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,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,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。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,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。
  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,以犹未能越行苦故,于彼执为自性乐者,实为颠倒。若以正言,全无安乐,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,终苦故也。
  初言解脱者,谓从缚而解脱也。彼惑、业二者,是世间之能缚。由彼二种增上,以界分之,有欲界等三。以趣别之,有天等五或六。于生处之门,有胎等四。结蕴相续者,是缚之体性。从彼脱者,即解脱也。欲得彼者,即求解脱之心也。

第二节  思惟轮回之苦(苦谛)

  譬之欲解渴苦,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。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,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。
  若不修三有过患,起欲舍彼之心者,则于灭彼苦之解脱,即不生欲得之心。
  《四百颂》云:“于此若无厌,岂复爱寂灭(于彼若无厌,岂能敬涅槃,如贪著自家,难出此三有)。”

  中士道共分四节,第一是发心,即出离心;第二是思惟轮回苦;第三是思惟流转的次第,即轮回是怎么产生的;第四说明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发心区别。你们要对照目录学习,这样比较容易抓住纲领。

第一节  共中士之发心(出离心)

  “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,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。”如是,指前面下士道的内容。其中讲到念死、念三恶道苦等,通过这些思惟,使我们认识到现世快乐是不实在的。事实上,急功近利,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,恰恰是世人,尤其是现代人最大的特点。作为有智慧的人,不能只关注眼前一时的快乐,不顾未来生命。如果我们能用理性审视现实,用智慧作出抉择,就能看得更远。在下士道的修行中,就是不追求现世快乐,而以追求后世的幸福为目的。
  “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,励力断罪修善。”我们想得到后世安乐,摆脱三恶道苦,就要皈依三宝,尤其要深信业果,了知业果对生命的重要性,即前面所说的“业决定一切,业创造一切”。业在我们生命中的作用有多大?简直难以估量。因为你想什么,做什么,你就是什么。对于“业决定之理,业增长广大,业不作不得,业作已不失”的道理,对黑白两种业果,要生起决定信解,深信不疑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会努力断罪修善。这和我们对业果的深信程度是成正比的,思想上能信到什么程度,行为上就能达到什么程度。而不是说,你对业果的知识有多少。当然认知是前提,没有认知的信是盲目的。
  所以说,首先对业有正确认知;其次是信,你信不信,信到什么程度;然后才谈得上行为。如果我们有百分之百的信,自然会努力地断罪修善。因为每个人都关心自己,要对自己负责。虽然这是从下士道来说的,其实整个佛法修行都没有离开断恶修善。成佛,就是善的最高成就。只是善有不同的程度,不善也有不同的程度。从有漏的善到无漏的善,从成就声闻缘觉的果位,到菩萨的果位,佛的果位,同样都是善,但质量不同。
  “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,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,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,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。”虽说你通过这些努力后,能得到人天乘的果报,但不要以此为足,觉得我能做人能生天就可以了,而要进一步发起出离心,其特点是舍弃对世间的一切贪著。这句话,在邢肃芝翻译的《略论》版本中,看起来更好理解:“从所发起共下士之意乐,引申中士道的意乐,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。”
  “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,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。”出离心的作用,可以使我们舍弃凡夫心,舍弃对世间的贪著,并以此为基础,引发殊胜的菩提心,进入上士道的修行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我们修下士道意乐的时候,不能停留在下士道,要作为进入中士道的基础;修中士道的时候,也不可以停留在中士道,要作为进入上士道的基础。所以说,我们要引发上士道的意乐,先要修中士道,修出离心。可见,出离心在《道次第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  “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,以犹未能越行苦故,于彼执为自性乐者,实为颠倒。”为什么要生起出离心?为什么不能满足于人天乐?因为这些快乐还没有摆脱行苦,即无常之苦。世间一切快乐,不管欲界也好,色界也好,乃至生到无色界,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都不是永久的,最后都要堕落。因为它没有离开无常的苦,是不可靠、不究竟的。如果把人天之乐当作自性乐,那就错了。唯有涅槃乐才是自性乐,而世间一切快乐都是有漏的、相对的、无常的。如果把这些不究竟的快乐,当作本质上的快乐,就是一种颠倒。
  “若以正言,全无安乐。”从究竟意义上说,世间所有快乐的本质,其实都是痛苦的。佛经有个定义,叫作“有漏皆苦”。凡是由有漏的烦恼业力派生出来的快乐,本质上都是痛苦的,不是真正的快乐。三界之乐是有漏的,只是一种假相。就像我们手脚很痒的时候,拼命抓会有一种快感,不抓就痒了。然后再拼命抓,觉得舒服一点,但不抓又痒了。这个快乐是抓出来的,是真的快乐吗?如果你享受这个快乐,可就惨了,肯定要抓得皮破血流。有漏的快乐就是这样。你想想,世间哪种快乐不是这样?你肚子很饿,吃东西才会开心;走得很累,坐下来才会舒服;身上很脏,洗澡才会快乐。如果没有相应前提的话,所有这些事都不是快乐。让你们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,腿很酸,这时去走一走就快乐了。但走的时间长了,又会痛苦,坐一坐才快乐。可见,这些快乐是建立在痛苦上的,不是本质的快乐。这点说得很透彻。
  “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,终苦故也。”最后还要堕落恶趣,产生痛苦。在轮回中,苦是常态,快乐是非常态。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,生起出离心。那么,出离心有什么特点?到底出离什么,解脱什么?
  “初言解脱者,谓从缚而解脱也。”到底解脱什么?为什么要解脱?就像人被绑住了,现在把绳索解掉,就是解脱。修解脱道也是这样,先要看看我们被什么绑住了。
  “彼惑、业二者,是世间之能缚。”我们究竟被什么绑住了?就是被惑和业绑住了。惑是无明、我执、烦恼,业则是我们在烦恼基础上编写的各种生命程序。真正影响我们,使我们不得解脱、继续轮回、受尽种种痛苦的,就是惑和业。下面说明由惑业建构的种种生命形态。
  “由彼二种增上,以界分之,有欲界等三。”有情生命就是在惑和业的基础上,有千差万别的显现。从世界来区分,有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三个层次。欲界有情是以欲望的生活为主;色界有情虽然没有欲望,但仍有形有相,有物质世界,通过修习禅定而投生此处;无色界纯粹享受精神、禅定之乐,没有色身存在。
  “以趣别之,有天等五或六。于生处之门,有胎等四。”以生存方式区分,有六道或五道。天等五就是天道、人道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六道就加上阿修罗道。有的讲六道,有的讲五道。从受生方式区分,有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四种。
  有情的种类虽然千差万别,但作为生命体的存在,都是以五蕴构成的。在佛教中,五蕴也叫取蕴、结蕴。所谓五取蕴,意即由五种烦恼形成的生命综合体,也是一切有情的生命综合体。结就是烦恼,因为五蕴是惑和业的产物,体性就是有漏的。所以《俱舍论》说,“有漏名取蕴,亦说为有诤”。结蕴,就像绳子打结一样。本来我们的心是清净的,但因为有烦恼,就形成很多疙瘩。结蕴相续,使生命不断延续。只要生命中还存在惑业、烦恼、无明,生死将没完没了。
  “结蕴相续者,是缚之体性。”结蕴的相续,能产生系缚生命的力量。我们为什么不能解脱?因为被惑业死死绑住了,修行要做的就是把它们解开。好在心本身有自我解开的力量,只是需要去发现这种力量。如果你不熟悉这种力量,惑业的延续将没有尽头。
  “从彼脱者,即解脱也。欲得彼者,即求解脱之心也。”轮回是无始的,也是没有终结的,不会自己停止。除非你修行有成,才能从惑业解脱出来。不论解脱道的修行,还是菩萨道的修行,最终都要解除惑业。你想从惑业解脱出来,就是出离心。如果不想解脱,没有出离心,一定是无法解脱的,最后积累的还是惑业。如果我们生命中没有强烈的意愿,修行真是太难了。因为人的惰性太厉害,串习的力量太大。就像你逃不出地球引力,怎么跳也跳不出来。除非你想尽办法,用火箭、宇宙飞船,用比地球引力更大的力量,才有可能冲出。
  菩萨和声闻的不同就在于,声闻只管自己解脱,最后就证悟涅槃了。而菩萨不仅要解除自己的惑业,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惑业。所以他除了培养能解除惑业的能力,具足大智慧外,还要成就无限的慈悲。所以,菩萨是生活在无尽的悲愿中。

第二节  思惟轮回之苦(苦谛)

  我们想要解脱,关键是生起求出离、求解脱的心。我们审视一下自己,出离心生起没有?对解脱的追求是不是很强烈?如果我们不愿忍受轮回之苦,就必须生起出离心,否则是无法解脱的。怎么才能生起这样的心?
  “譬之欲解渴苦,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。”就像一个人得了渴病,每天口渴,解除这个痛苦的前提,就是你不喜欢干渴之苦,希望自在,没有痛苦。这是一个重要前提。
  “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,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。”同样的道理,我们想要解除痛苦,使五蕴造成的惑业苦平息下来,前提就要认识到,有漏五蕴是痛苦的,惑业是痛苦的,轮回本质是痛苦的。必须非常真切地认识到,看得很清楚,没有一点怀疑和犹豫。
  “若不修三有过患,起欲舍彼之心者,则于灭彼苦之解脱,即不生欲得之心。”三有就是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,又叫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我们必须经常思惟三界苦,思惟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这种思惟是生起出离心的最佳途径。如果不修三有的过患,就不可能生起舍弃三有苦、寻求解脱的心。反过来说,唯有深刻认识到三有过患,才能对三有生起真切的出离心,希望解脱痛苦。所以生起出离心的前提,就是认识到三界的过患,轮回的过患。
  《四百颂》云:“于此若无厌,岂复爱寂灭。”《四百颂》说:如果对三有苦没有生起厌离的话,怎么会进一步向往寂灭之乐呢?
  这一部分讲的是出离心,是整个中士道修行的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