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发何种念死心

  若以亲等当离而生怖者,是乃常人之心,此处非为生起彼心也。若尔云何?谓由烦恼业所受之身终不免死,仅于此生怖,暂时亦不能遮止。须念恶趣之因未灭,现上决定善因未修,此当畏死也。若于此兴怖,则能起修,死时无恐。若不修此义,总于流转不能解脱,别于恶趣或将沉坠,死时追悔热恼而已。

四、修念死之法

  1.思惟定死
  ① 死王必来而无法避免

  任所受何身、所住何地、随在何时,皆为死王所坏(皆为死王所能摧毁),此《无常集》所言也。死王若来,纵以迅速腾跃、极大势力、财物咒药,无能逃避,此《教授国王经》中说也。昔噶当大德噶马巴有云:“现在即须畏死,死时不须怖恼(恐怖)。我辈则(恰)与此相违,现在不畏,临死乃以手椎胸焉。”
  ② 寿量无增而日减
  如《入胎经》所说,寿量百年者希矣。纵然能到此边际(纵使能达到百岁),亦于彼之中间,年为月、月为日、日为昼夜而尽之。每一昼夜,仍为上午、下午等而使之尽。寿之总量,去日已多,所余亦无增,且无间而减故(所余亦唯有减而无增)。
  《入行论》云:“昼夜无有(少)住,此寿常灭坏(坏灭),无有余可增,我岂能不死。”
  又如织师织布,及被杀之牲畜牵赴杀(屠)场,步步逼近,与牛为牧儿所使(所鞭策),不能自在,被驱入住处等,多喻为门(多门设喻)而思惟之。
  如《大戏乐经》云:“三有无常同秋云,众生生死等观戏(剧)。众生寿行似空电,如崖瀑流(如悬崖瀑)疾疾行。”以此种种譬喻而诠显之。盖于心内明了者,外一切物无不示现无常。以是从多门中屡次思惟,生起决定。若仅修少次,心则难生,殊无所益。
  如噶马巴云:“汝言思而不生,汝于何时思耶?昼日散乱,夜间睡眠,汝勿说妄语。”吾人非但寿尽始为死王所坏,而往他世。即于现生存在(生存)之间,亦皆是不住之时。盖自入胎以来,无一刹那暂停而不向后趣者。虽于中间稍得存活,亦唯为老病死者引赴死所而行。故不应于此存活之际,认为不趣后世而得安住,辄生欢喜。譬如从高崖坠时,其中间尚未至地之际,不应喜也。
  《四百颂注》中引云:“人之勇识如初夜,若于世间住胎已,从此彼于日月中,无少止憩而趣死。”
  ③ 生前无暇修法而死必决定
  纵能至彼许之寿算,亦无有余暇修行。如《入胎经》言:“初婴儿时,于十岁内未获修法之意乐。垂老之二十年,无修法之气力。中时亦为睡眠耗去一半,复以病等耗去多时,仅少许光阴可修法耳!”
  如是现生一切圆满,当思皆同作梦,于临死时仅成一种意境。死仇既其(既然)必来,胡为现世(胡为彼现世)之心所欺而犹喜耶?应于必须修法生起决定,多为誓愿。
  《本生经》云:“噫嘻世间惑,匪坚不可乐。此夜开花会,亦当成念境。”

三、发何种念死心

  这一段告诉我们,应该以什么样的心行来念死。
  “若以亲等当离而生怖者,是乃常人之心,此处非为生起彼心也。”念死之所以会成为修行动力,也包含怕死的成分。但如果我们想到,总有一天要离开我的财产、事业、妻子、丈夫、儿女、父母,因为舍不得才怕死,才念死,这是常人之心,并不是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心态。
  “若尔云何?谓由烦恼业所受之身终不免死,仅于此生怖,暂时亦不能遮止。”或是另一种情况,我们想到这个烦恼招感的业报身终归是要死的,想到一切人都要死去,因而心生恐惧。仅仅这样念死,也是没有力量的,不能成为修行动力。我们念死的目的不是为了念死,而是为修行服务的,是为出离和解脱服务的。
  “须念恶趣之因未灭,现上决定善因未修,此当畏死也。”我们应该怎样念死?要想到三恶道的苦,想到轮回的苦。在无尽生命中,我们曾造下许多恶道之因,并没有忏悔干净。虽然我们此刻还过得好好的,一旦死亡降临,下一刻就可能进入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,那是惨不忍睹的。现上决定善因,就是人天果报和无上菩提之因。对于这些善因,我们还没能很好地修习,所以对生死没有把握。如果死的话,到底会去哪里?因为这两个原因,所以我们要怕死。
  “若于此兴怖,则能起修,死时无恐。”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,对这些问题生起恐惧心,认真修行,死亡时就不必害怕了。
  “若不修此义,总于流转不能解脱,别于恶趣或将沉坠,死时追悔热恼而已。”如果不修念死,我们将流转生死,无法从凡夫心走出来,当然也不能解脱。一口气不来,就可能堕落恶道,长时间地沉沦,到那时就只有后悔的份了。所以念死固然重要,但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心念死。

四、修念死之法

  在《道次第》中,念死分为三根本、九因相、三决定。首先是三种根本:第一,死是一定的;第二,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;第三,死亡时,除佛法外别的都不管用。然后每一点又从三个方面来忆念。通过三种根本和九种因相的忆念,最后得出三种结论。这是我们在念死过程中应该获得的观念和心态。
  1.思惟定死
  第一种根本,思惟我们一定是要死的。关于定死,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抉择。
  ① 死王必来而无法避免
  “任所受何身、所住何地、随在何时,皆为死王所坏,此《无常集》所言也。”第一,思惟死王必定到来,任何方法都不能避免。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,人和动物固然要死,甚至佛菩萨和历代祖师,色身也是要入灭的。没有什么生命可以不死。所以说,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,这是我们必须确定的。不管你住在什么地方,在水里、空中还是陆地,在天上还是地狱,最终都要被死神所摧毁。道家修长生不老,寿命可能长一点,因为色身确实可以通过修行改变,但最终都会死。这是《无常集》说的。
  “死王若来,纵以迅速腾跃、极大势力、财物咒药,无能逃避,此《教授国王经》中说也。”当死亡将在我们身上发生时,纵然以神通飞到天上,或是用世间的权力、财富、咒语、药物,都抵不过无常。现在的人要健康长寿,用尽各种方法,只是暂时的效果。死王到来时,没什么能抵挡得住。这是《教授国王经》中说的。
  “昔噶当大德噶马巴有云:现在即须畏死,死时不须怖恼。我辈则与此相违,现在不畏,临死乃以手椎胸焉。”当年,噶当派大德噶马巴曾开示说:我们现在念死、怕死,就会好好修行,死的时候就不用害怕了。就像古代很多高僧大德,来去自如,还怕什么呢?死亡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历程,是解脱的机会。活着时开始念死,将来就可以生死自在。平常人恰恰相反,现在不想到死,也不害怕死,真正死亡到来时,就捶胸顿足,痛哭流涕。
  这是第一种因相。思惟死王到来时,任何办法都不能避免,不要对逃避死王存有任何期望。
  ② 寿量无增而日减
  “如《入胎经》所说,寿量百年者希矣。纵然能到此边际,亦于彼之中间,年为月、月为日、日为昼夜而尽之。每一昼夜,仍为上午、下午等而使之尽。寿之总量,去日已多,所余亦无增,且无间而减故。”第二,思惟我们的寿命,每活一天就减少一天。所以,活着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。正如《入胎经》所说,不管古代还是现代,能活到百岁的人很少。即使能活到一百岁,在这个过程中,又分为一年年。然后每年分十二个月,每个月分三十天,每天分白天和黑夜,每个白昼又分为上午和下午,就那么分完了。我们每过一个昼夜,就少一个昼夜;每过一个月,就少一个月。我们每天做功课时都会念: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。过去的日子已经不少了,剩下的还有几天?还能在这个世界活多久?剩下的日子是不会增加的,而且每天都在减少。现在说话的时候,一秒就过去了。再过一会,一个钟头又过去了。再过一会,一天又过去了。没过的日子,我们可能觉得还不少。但回头来看,过去的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、五十年,过得实在太快了。这是很多人经常感叹的。在已经过去的日子里,我们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?生命有了多少改善?要经常这么想一想。
  “《入行论》云:昼夜无有住,此寿常灭坏,无有余可增,我岂能不死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,昼夜是不会停息的。在我们的感觉中,日子好过的时候,觉得时间很快;难过的时候,觉得时间很慢。但这是你的感觉而已,事实上,时间都是一样在流淌。孔老夫子看到流水说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分分秒秒,它稳定地延续着,一秒也停不下来。生命就在这样的流淌中走向衰老,走向死亡。我们要想到,自己每天都在走向死亡,活一天就少了一天,活一秒就向死亡靠近一秒。
  “又如织师织布,及被杀之牲畜牵赴杀场,步步逼近,与牛为牧儿所使,不能自在,被驱入住处等,多喻为门而思惟之。”这几个比喻也很生动。就像织师在织布,而线是有限的。在织的过程中,梭每在织机上穿一次,剩下的线就少了一点。又像牲畜被拉向屠宰场,虽然此刻还在路上走着,但它每一步都向屠宰场靠近。又像牧童赶着牛回到牧场,牛是不能自在的,只能被牧童驱使着,一步步被赶回住处。这些都比喻死亡的迫近。我们的寿命也是一样,只不过不是别人把你宰掉,而是自己走向死亡。我们还可以思惟,就像运动员百米赛跑,跑的过程中,时刻都在接近目标。又像烧一支香,燃烧过程中,时刻都在变短,最后剩下一堆灰。要从各个角度思惟,我们的寿命所剩无多,这样才会加倍珍惜。
  “如《大戏乐经》云:三有无常同秋云,众生生死等观戏。”下面又引《大戏乐经》说,三界的无常,就像秋空的云彩那样无常变化。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身份变化,就像我们看戏一样。演员一会扮演这个角色,一会扮演那个角色。我们在轮回中也是这样,一会以人的身份出现,一会以畜生的身份出现;一会当爸爸,一会当儿子,一切都是不确定的。
  “众生寿行似空电,如崖瀑流疾疾行。以此种种譬喻而诠显之。”众生的寿命就像空中闪电,石火电光。人哪怕在世间活过百年,对宇宙来说,也是非常短暂的。甚至千年万年,也是微不足道的,一下就过去了。我们奔向死亡,就像瀑布从悬崖往下落的速度那么快。所以我们不要觉得现在还年轻,转眼十年过去,再转眼又十年过去。你们现在二三十岁,很快就四五十岁,然后就垂垂老矣。佛经中,用各种比喻来显示无常变化的道理。
  “盖于心内明了者,外一切物无不示现无常。”我们只有用无常的眼光和智慧看世界,才会看到无常的真相,看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显现。人的观念和心态非常重要。平常人因为没有无常的观念,总是以常的眼光看世界,所看到的一切,都会把它看作是常的。但无常才是世间的真相,而常只是众生的错觉而已。这种错觉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烦恼和痛苦,使我们造业并轮回。
  “以是从多门中屡次思惟,生起决定。若仅修少次,心则难生,殊无所益。”我们通过念死无常,用无常的智慧看世界,从多个角度反复不断地思考,才能对这个正见生起决定。在观念和心态上,确定一切都是无常的。获得这种观念和心态后,修行会省力得多。如果不用心观修,只是偶尔修一下,无常的心行是没有力量的,对修行也帮助不大。
  “如噶马巴云:汝言思而不生,汝于何时思耶?昼日散乱,夜间睡眠,汝勿说妄语。”噶马巴是噶当派的大德,本论继承了噶当派的思想,而藏传佛教讲究传承,所以引用了很多相关开示。噶马巴说,有人说我也想过无常了,但这样的心生不起来,没什么作用。这好像针对我们说的一样。我们也在忆念无常,也在忆念轮回苦,但没什么力量。为什么会这样?噶马巴指出:你是不是真切地想?想了多长时间,怎么想的?你白天多数时间都在胡思乱想,晚上又去睡觉了,什么时候想的呢?就别说妄语了。
  “吾人非但寿尽始为死王所坏,而往他世。即于现生存在之间,亦皆是不住之时。”说到死亡,并不是我们死的时候,死神才到来,无常也不是说你死了才开始的。我们现在还活着的时候,寿命时时都处在无常中,时时都在生灭变化。
  “盖自入胎以来,无一刹那暂停而不向后趣者。虽于中间稍得存活,亦唯为老病死者引赴死所而行。”自从识最初去投胎以来,无常没有一刹那停止过。刹那是非常短暂的时间,说明这种变化没有一时一刻停过,时时都趣向老病死。现在的人尤其可怜,堕胎现象很严重,搞不好投胎没几天就被人弄掉了。即使出生后存活了几十年,其实也是不断奔向老病死的过程。
  “故不应于此存活之际,认为不趣后世而得安住,辄生欢喜。譬如从高崖坠时,其中间尚未至地之际,不应喜也。”所以不该在现前活着的时候,认为自己可以永远活着,从而心生欢喜。其实这是一种错觉。就像你从悬崖掉下来,虽然还没掉到地上,但不能为此欢喜,因为很快就要摔到地上了。
  “《四百颂注》中引云:人之勇识如初夜,若于世间住胎已,从此彼于日月中,无少止憩而趣死。”《四百颂注》说,识最初去投胎、住胎后,经历成长的岁月。在此过程中,无常从来没有停止过。也就是说,从投胎的这一刻起,每时每刻都在走向死亡。
  这是第二种因相,思惟寿命无增而有减。
  ③ 生前无暇修法而死必决定
  第三,如果我们活着的时候不修法,但死是一定的,时间过去就来不及了。
  “纵能至彼许之寿算,亦无有余暇修行。”对一般人来说,即使能活到七十或八十岁,但仔细算一算,在这七八十年中,究竟能拿出多少时间修行,又有多少时间耗费在无谓的生活琐事中?
  “如《入胎经》言:初婴儿时,于十岁内未获修法之意乐。垂老之二十年,无修法之气力。”正如《入胎经》所说,从婴儿开始到十岁以内,是比较无知的阶段。其实照我看,多数人二十岁前都是不懂事的。到年纪大了想修行,又没力气了。除非你年轻时已修行有成,那么老了还能继续。否则,到六七十岁开始修行,那是很难的。佛陀是三十五岁成道的,很多祖师大德也是青壮年时成就的。所以修行要趁早,在精力旺盛时修。不要等年纪大了,体力和心力都不够。更何况,可能年纪还没老就完了。
  “中时亦为睡眠耗去一半,复以病等耗去多时,仅少许光阴可修法耳!”即使中间这一段,比如二十岁到五十岁,这三十年是最好的黄金时段。但在这段时间,如果每天要睡八小时,吃饭再花几小时,就去掉一半了。再加上生病、烦恼、闹情绪,还有各种杂事,这么七除八扣下来,即使活到七十岁,也没多少时间修法。在家居士学佛真是很难,白天要上班,晚上要做饭、带孩子,还有这事那事的,只有一点点时间可以用来修法。
  “如是现生一切圆满,当思皆同作梦,于临死时仅成一种意境。”即使我们今生各方面都很圆满,地位、名利、事业、家庭,事事如意,也不过是一场梦。到死亡时,只剩下一种意境。其实不要说死亡,到七八十岁时,回顾今生经历的事,和梦中的影像也没什么不同,结果可能更糟糕。因为在几十年生活中,虽然现象都过去了,但留下一堆爱恨情仇和苦辣酸甜的感受,可能因此造下很多恶业,还要带到未来。这一生看似圆满,结果却成为未来的痛苦之因。
  “死仇既其必来,胡为现世之心所欺而犹喜耶?应于必须修法生起决定,多为誓愿。”既然死是必然到来的,为什么我们要被世俗心所欺骗?为什么还要忙来忙去?通过这些思惟,要作出决定:我们所做的一切,包括世间的一切,只有暂时的意义,唯有修法才对生命具有永久的意义。如果我们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,就必须修学佛法。否则,今生将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。
  “《本生经》云:噫嘻世间惑,匪坚不可乐。此夜开花会,亦当成念境。”《本生经》说,世人根据无明建立起来的种种幻化的事业和名利,一点都不坚实,没什么可乐的。因为它们是坏苦,本质上是痛苦的。世间一切快乐,都是有为有漏的,是建立在欲望和执著的基础上,所以这种乐往往会成为痛苦之因。我们曾度过很多日子,参加过很多热闹的聚会,做过很多事,现在想起来就是一种影像。什么叫念境?就是记忆中的影像。我们想想几十年经历的一切,现在剩下的是什么?只是记忆中的影像,还伴随着苦辣酸甜的感觉。除了这些,还有什么呢?因为无常,外在一切只有暂时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