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安居策修篇》解读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一、引《僧祇》

  《僧祇》:不得与沙弥房。若师言“但与,我自为料理”者,得。若房多者,一人与两口已,不得不受。语云:“不为受用故与,为治事故与。”若春冬付房,具通二与。若上座来,随次第住。若安居付房已,上座来,不应与,若当令余处住。[1]
  第三节,是分房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,首先引《僧祇律》说明。
  “《僧祇》:不得与沙弥房。”《僧祇律》说:不可以给沙弥分房舍。因为沙弥通常年龄尚小,比如七岁到十三岁是驱乌沙弥,十四岁到十九岁是应法沙弥,二十岁以上是名字沙弥。因为年幼,往往没有维护房子的能力。所以从爱护房子的角度来说,不可以给沙弥分房。
  “若师言‘但与,我自为料理’者,得。”如果这个沙弥的师父说:你们分给他吧,我会帮他料理维护的,那么就可以分配,因为有他的师父作为担保。
  “若房多者,一人与两口已,不得不受。语云:不为受用故与,为治事故与。”如果僧伽蓝内的房子比较多,每人可以分到两间,也必须接受,不能推脱说自己有一间就够用了。分房者要告诉他:分两间不是给你享受的,而是让你负责护理和修缮的。
  “若春冬付房,具通二与。”如果是春季、冬季分到的房子,也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,一是用来使用,二是进行护理。
  “若上座来,随次第住。若安居付房已,上座来,不应与,若当令余处住。”如果有上座来到这个僧团,应该按戒腊的次第,给予相应礼遇。但如果是在安居期间,房舍都已分配结束,上座再来就没办法了,只能让他住到别的地方。不能因为来了上座就兴师动众,让别人搬出来,这样容易引起矛盾纷争。

二、引《四分》

  《四分》:安居竟,客来不应移。若分房舍,不得分众集处。若有别房、好窟,当于夏前书知名字。坐夏讫,便灭名而去。[2]
  其次,引《四分律》说明相关问题。
  “《四分》:安居竟,客来不应移。”《四分律》说,如果僧团安居期间的分房结束,各自住处已定,再有客僧前来,不必另行分配,不能因为来了客僧就让大家调整住处,以免影响大众静修。
  “若分房舍,不得分众集处。”僧团分配房舍的时候,不能把大众集会的公共场所分掉,比如禅堂、法堂等。
  “若有别房、好窟,当于夏前书知名字。坐夏讫,便灭名而去。”别房,类似别院,非僧众常住之房,否则就要统一分配,不能自题名字入住。好窟,适合居住、静修的山洞。如果有某处别院或洞窟环境宜人,适合修行,这些地方本来不属于任何人,也不在僧团的分配范围内,如果你希望在此安居,可以在结夏前,在别院或洞窟外写上自己的名字,表明某人准备在此安居。坐夏结束之后,把名字擦掉离开,方便其他人使用。
  戒律记载,有比丘看上某个山洞,准备在那里安居。后来,其他比丘也先后看上这个山洞。结果到十六日安居时,洞中来了好几位比丘,大家挤在一起,住处狭窄,空气浑浊,结果纷纷生病。此事反映到佛陀那里,佛陀就说:如果比丘准备在这样的地方安居,应该先做好标记或写上名字,说明此处有人,就能避免以上情况。而有人在结束安居离开时,没有把先前留下的名字擦掉,结果其他准备在此入住的比丘看到后,犹豫着不敢进入。佛陀就此规定,离开后要把之前写下的名字擦掉,以免妨碍他人使用。

【注释】
[1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7,T22-445 中~下
不得与沙弥房。若和尚阿阇梨言 :“但与房舍,我自料理。”得与。若房舍多者,一人与两房。若不肯取两 :“我止得一房足。”尔时应语 :“是不为受用故与,为治事故与。”若比丘多房舍少者,应两人、三人共与一房。若故不足,应五人、十人共与一房。若正有一大堂者,一切比丘应入中住。上座应与卧床,余者与坐床。若故不足者,上座与坐床,余者敷草蓐。若故不足者,上座敷草蓐,余者跏趺坐。若复不足者,上座跏趺坐,余者立住。若复不足者,上座立,余者出外,树下若空地。若冬时付房舍,治事故与,受用故与。若上座来,随次第住。春时付房舍,治事故与,受用故与。若上座来,随次第住。安居时付房舍,治事故与,受用故与。上座来,不应次第住。
[2]《四分律》卷 37,T22-831 上 ~ 中
若安居竟,客比丘来移旧比丘。佛言 :“不应移,亦不应去。”……时诸比丘分僧集处,若温室,若夏堂,若经行堂。客比丘来不得房,无住处。诸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。世尊言 :“不应分僧都集处,若温室,若夏堂,若经行堂。若阁下堂是众集处,阁上应分。若阁上众集处,阁下堂应分。时诸比丘遍看房舍,见阿练若窟。彼自念言 :“我当于此处安居。”后更有余比丘见阿练若窟,彼如是言 :“我当于此处安居。”初十六日,众多比丘共集在窟内,住处迮狭,多诸疾病。诸比丘即白世尊。世尊言 :“若比丘欲在如是处安居,先往作相。若作手迹,若作轮,若作摩酰陀罗像,若滕像,若作葡萄蔓像,若作华,若作五色,若书作名字。”某甲欲于此安居,佛听先作相者住。此比丘若于此住处去,不灭名字便去。余比丘见先已有占者,不敢住。诸比丘以此白佛。佛言 :“不应不灭名便去,应灭名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