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宣说戒相
次三,明相。
1. 正说戒相
“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,能持不?”答:“能。”不偷盗、不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、不着华鬘好香涂身、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、不得高广大床上坐、不得非时食、不得捉钱生像金银宝物,并准初法一一牒问,答言:“能者。”又云:“是沙弥十戒,尽形寿不得犯。”[1]
授戒相已,为说出家功德,高于须弥,深于巨海,广于虚空。自余说法,随时临辩(云云)。
戒相中未显者,如高床谓八指以上。《增一》云:“八种床等。[2]”如随相中。
生像者,《僧祇》《善见》云:“生色,似色即像也。[3]”生金像银,胡汉二彰。
《四分》,大小持戒中,沙弥具得七支,并余遮戒,准如僧尼二律,下三众通结吉罗。
故知且列十戒,喜犯前标。余所未知,二师别教,如大僧四重之例。又由志弱未堪四依,故不列之。或略无也,岂得不行。
以下是宣说戒相,通过实践相应的戒行,帮助我们防护戒体。沙弥戒共有十条,是身为沙弥应当履行的职责和行为规范。和尚将逐一宣说,受戒者须逐一回答。
“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,能持不?答:能。”和尚问戒子说:“从现在起直到此生生命结束都不能杀害任何有情,这是沙弥应该遵循的戒律,你能做得到吗?”行者回答说:“能做到。”
“不偷盗。”未经允许,绝不拿走任何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物品。这是沙弥戒的第二条。
“不淫。”清净自守,不和任何人发生性行为。这是沙弥戒的第三条。
“不妄语。”言必诚实,不说任何虚妄诳他之言。这是沙弥戒的第四条。
“不饮酒。”不饮用任何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品。这是沙弥戒的第五条。
“不着华鬘好香涂身。”华鬘,以鲜花串成的花环作为装饰,为印度传统。出家后不能再以花环装饰身体,也不往自己身上涂抹油脂香粉等。这是沙弥戒的第六条。
“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。”倡,乐舞谐戏。伎,奏乐。不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,也不主动观看或收听歌舞表演。这是沙弥戒的第七条。
“不得高广大床上坐。”不坐在那些豪华高大的宝座上。这是沙弥戒的第八条。
“不得非时食。”中午之后至第二日明相出现之前不再进食。这是沙弥戒的第九条。
“不得捉钱生像金银宝物。”不再保存钱财及任何金银宝物。这是沙弥戒的第十条。
“并准初法一一牒问,答言:能者。”以上九条按第一条的方式逐一问过,如“尽形寿不偷盗是沙弥戒,能持不?”“尽形寿不淫是沙弥戒,能持不?”受戒者应当回答:“能做到。”
“又云:是沙弥十戒,尽形寿不得犯。”之后还要特别强调:“这是沙弥十戒,从今以后,直至今生生命结束都不能违犯。”这十条是沙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。生命是无尽的积累,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,将在生命内在形成一种力量。行为会形成习惯,习惯会形成性格,性格最终会成为人格。我们要重塑人格,培养僧格,必须从起心动念开始规范,通过如法的生活逐步培养。
“授戒相已,为说出家功德,高于须弥,深于巨海,广于虚空。”传授戒相后,还要为沙弥宣说出家的利益,使其了解这一身份的尊贵之处,以免妄自菲薄。其功德究竟多大?道宣律师用了三个比喻,比须弥山更高,比大海更深,比虚空更广阔,以此说明出家功德之广大,难以描述。为何出家能成就如此功德?因为它是出离轮回、走向解脱的开始,是对生命的彻底改变,对痛苦的彻底根除。世人所有的努力,如成家立业、荣华富贵等,相比出家成就的利益,都是有漏而暂时的。
“自余说法,随时临辩(云云)。”除了以上这些内容,还可根据实际情况,善巧地为受戒者对机开示。
“戒相中未显者,如高床谓八指以上。”戒相内容多数容易理解,也有个别意思不是很清晰,在此补充说明。比如高床为八指以上,一指约两寸,八指约一尺六寸。
“《增一》云:八种床等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中讲到八种座位,即以金、银、象牙、牛角制作或装饰的座位,和如来、缘觉、阿罗汉、师长专用的座位。前四种是因材料珍贵奢华而不适合出家人使用,后四种是因主人地位尊贵而不适合普通人使用。
“如随相中。”《行事钞》“随戒释相篇”中也有相关内容。
“生像者,《僧祇》《善见》云:生色似色即像也。生金像银,胡汉二彰。”所谓生像,根据《僧祇律》和《善见律》所说,生色指金,是天生的颜色。似色是指银,因能染色而得名,似就是像的意思。在“生金像银”这个名称中,生和像是梵语,金和银是汉语,所以它是将梵语和汉语两种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。
“《四分》,大小持戒中,沙弥具得七支,并余遮戒,准如僧尼二律,下三众通结吉罗。”大,比丘。小,沙弥。七支,指三种身体行为和四种语言方式,即杀生、偷盗、淫欲和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。僧尼二律,比丘和比丘尼戒本。下三众,式叉摩那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。吉罗,即恶作、轻垢罪,是五篇七聚中最小的罪行。根据《四分律》,比丘戒和沙弥戒都是依身三口四七支而建立,是根据身口行为来判断是否犯戒。不同在于,沙弥等三类小众无论犯性戒还是遮戒,包括僧尼二律中的那些遮戒,罪名都是突吉罗。
“故知且列十戒,喜犯前标。余所未知,二师别教,如大僧四重之例。”由此可见,虽然沙弥戒只列出十条,主要是将容易违犯的行为标在前面。除此以外的内容,还要请和尚、阿阇梨特别教导。就像大僧受戒时会特别强调四重戒,并不是只有这四条,更不是说其他戒就不需要遵守。沙弥也是同样,虽然受的是十戒,但在沙弥阶段也要开始了解比丘的生活,修学比丘的戒律。
“又由志弱未堪四依,故不列之。或略无也,岂得不行。”又因沙弥意志较为薄弱,暂时还没能力接受四依的生活方式,所以此处不曾涉及。虽然沙弥戒没有说到,但作为有志于道业的出家人,怎能不尽量去做呢?
四依是佛制僧团初期的比丘生活形态,分别是粪扫衣、常乞食、树下坐、腐烂药。粪扫衣,是把别人扔掉的破布捡回来缝成袈裟。常乞食,是托钵乞食,南传佛教地区至今仍保留这一传统。树下坐,是住在大树下。腐烂药,是将别人已经煮过的药渣继续煎煮。四依代表着佛教的优良传统,虽然佛世时也不是所有出家人都依此生活,但它所代表的少欲知足的精神,是任何时代都应该遵循的。凡夫最大的特点是贪著,而贪著又和拥有相关。如果我们一无所有,也就无可贪著了。所以佛陀规定比丘要过最简单的生活,从而远离对物质的占有,从生活环境的清净,逐步达致内心的清净。
2. 说五德
次,为说五德。如《福田经》云:“一者发心出家,怀佩道故。二者毁其形好,应法服故。三者委弃身命,遵崇道故。四者永割亲爱,无适莫故。五者志求大乘,为度人故。”[4]
接着讲述出家人应该具备的五种德行。
“次,为说五德。如《福田经》云。”其次,和尚为沙弥开示出家五德。此处引用《佛说诸德福田经》的内容说明。经中记载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天帝释与数万天子前来佛所,并请求佛陀为众生开示播种福田的方法。佛陀告诫他们:“众僧中有五净德,名曰福田,供之得福,进可成佛。”是哪五种德行呢?
“一者发心出家,怀佩道故。”佩,带持义。第一,发心出家就要时时保有道心,使内心与修行相应。世人每天忆念的,无非是事业财富,无非是吃喝玩乐。作为出家人,我们不仅要改变生活形态,更要改变内心的相续,以八正道和戒定慧不断调整生命。
“二者毁其形好,应法服故。”第二,放弃世人追求的形象,身披袈裟,以庄严法相作为佛法住世的象征。此处的关键,是放弃对色身的贪著。比如出家人剃发是表示对世俗形象的放弃,但现在有些人为追求时尚、标新立异而剃发,这种行为只是执著的另类表现方式,并非毁其形好。所以说,剃发染衣的意义是在于其中蕴藏的内涵,而非外在形式。
“三者委弃身命,遵崇道故。”委弃,舍弃。遵崇,敬重。第三,为了求道,不仅可以放弃世俗利益,甚至可以为法忘躯,放弃最为宝贵的生命。因为对出家人来说,求得正法、断惑证真才是今生最为重要的使命。
“四者永割亲爱,无适莫故。”适,亲厚。莫,疏远。第四,永远放弃对家庭和亲人的特殊感情,对一切众生没有亲疏之别。我们之所以会喜欢或讨厌某些人,皆因我执而建立。惟有改变内在的凡夫心,将心量完全打开,才能平等待人,生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。
“五者志求大乘,为度人故。”第五,要发大乘心,出家不仅是为了自己求得解脱,更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,为了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解脱,所谓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。
倘能具备这五种德行,就是真正的良田,供之得福无量。因此,这五种德行是出家五众共同奉行的,且应终身奉行,并不局限于沙弥小众,也不仅是对新出家行者的要求。
3. 说六念
次,为说六念法。大同僧中,不同俗人佛法僧等六也,由制通沙弥故。至第三念时云:“我今年若干,某年月日时受十戒。”以律制生年次第,又出家年次第,二俱须知。
“次,为说六念法。”其次,要为新出家沙弥讲述六念法。
“大同僧中,不同俗人佛法僧等六也,由制通沙弥故。”通常说到的六念,是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,属于在家居士的修行内容。沙弥的六念不同于此,而和出家比丘忆念的内容基本相同。因为比丘的修行内容和沙弥是相通的,也是沙弥应该学习的。
那出家人的六念是哪些呢?一是念日月,应忆念今天是几月几日,是黑月、白月,离诵戒布萨还有多少日子。第二是念食处,也就是在哪里吃饭。第三是念夏腊,忆念自己受戒几年,现有几腊,这是参与僧团生活的长幼依据。第四是念知衣钵,忆念衣钵是否如法,得到后是否经过受持、说净。第五是念同别食,同是和大众一起过堂,别指有缘开别众食。第六是念身康羸,忆念身体是否健康,如果病了应该抓紧治疗,如果健康应该精进修行。
“至第三念时云:我今年若干,某年月日时受十戒。”到第三念时,沙弥应该忆念:我今年有多大年龄,是哪一年什么时候受的沙弥十戒。这也是六念中沙弥不同于比丘的忆念内容。因为沙弥还未受大戒,尚无夏腊可言。
“以律制生年次第,又出家年次第,二俱须知。”《四分律》50卷记载:“诸比丘作如是念:沙弥当以生年为次第,为以出家年为次第?佛言:应以生年为次第。若生年等者,应以出家年为次第。”所以对于沙弥来说,出生和出家两个时间都是应该时常忆念的。这是沙弥在僧团生活的伦理依据,依此而长幼有序。
4. 说十数
《僧祇》云:“应为说十数,一、一切众生皆依仰食。二、名色。三、痛痒想。四、四谛。五、五阴。六、六入。七、七觉意。八、八正道。九、九众生居。十、十一切入。[5]”沙弥法应如是数。
准此,为破十种外道者:初破自饿外道,彼以洮糠饮汁,餐风服气等。二、为破自然外道,如犊子饮乳,棘尖乌黑,火上水下,风轻地重,并无有因,自然而生。三、为破梵天为因外道,自在梵王,众生父母,众生嗔喜,由于彼天。四者,破无因果外道,如外草木,自生自死,人亦同之。五、破神我外道,执于身中,别有神我,以为宰主。六、破一识外道,如一室六局,猕猴遍历,根亦如是,一识通游。七、为破不修外道,以却顺观见八万劫外,更不见境,号为冥谛涅槃,如转缕丸高山,缕尽丸止,何须修道等。八者,为破邪因外道,或持鸟鸡鹿狗牛兔等戒,或修八禅,或修邪慧邪进,以为真道,背于八正。九、破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,以二界有无想定,非想定心沉没处,谓是穷理,此乃众生所居。十者,破色空外道,以外道用色破欲有,以空破色有,谓空至极。今立十处,但是自心运用多少,实唯一识,本无前境。妄立是非,我见不除,还受生死。
故《智论》云:“外道能生禅定船度欲色界海,无色如大海,深广不能度,由不破我心故。”[6]
此上具出破相,拟辄贼住,来者问之。《善见》云:“若欲试知是比丘众,当问何法?持三衣等。”
十数,是沙弥应该具备的基本教理知识。僧团可据此判断,来人究竟是不是在佛教僧团中出家的沙门。佛世时,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,其中也有不少是以出家的方式修行。根植于这一土壤的佛教,很多名相、概念及外在表现形式和印度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那么,佛教的特色究竟何在?这里就提出十条。
“《僧祇》云:应为说十数。”《僧祇律》说:应当为沙弥说十种基本教理。律中记载,佛陀在舍卫城时,有檀越来精舍供僧,一位黑色大腹者擅自坐到上座的位置上。上座到后问他:“你是几腊?”他说:“我不过是要吃顿饭,问我几岁干什么?”结果被上座呵斥。他就坐到第二座,待第二座到来时,又是同样一番对答,又被第二座呵斥。如是辗转,一直退到沙弥中,禁不住大家的反复追问,他就自称是难陀优波难陀的弟子。比丘们将这一情况禀告佛陀,佛陀说:“这不是难陀优波难陀的弟子,而是自己出家的。”因为他既不懂得僧团礼仪,也不懂得十数。那么十数究竟是什么呢?
“一、一切众生皆依仰食。二、名色。三、痛痒想。四、四谛。五、五阴。六、六入。七、七觉意。八、八正道。九、九众生居。十、十一切入。”第一,一切众生都依食物为生。二是名色,即一切精神与物质现象的总称。三是痛痒想,这是苦受、乐受、舍受的早期翻译。四是四谛,即苦集灭道,说明流转和还灭两重因果。五是五阴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。六是六入,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。七是七觉意,即念、择法、精进、喜、轻安、定、舍七种觉支。八是八正道,为正见、正思维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和正定。九是九众生居,即九种有情居住之地,包括无色界四无色天、色界四禅天和欲界杂居地。十是十一切入,指地、水、火、风、青、黄、赤、白、空、识十种观。
“沙弥法应如是数。”这些佛教基础教理,是沙弥应该知道的。
“准此,为破十种外道者。”说以上十数,主要意义有三。一是对十种外道邪见加以破斥,二是显示佛教正见,三是作为鉴别是否贼住的标准。
“初破自饿外道,彼以洮糠饮汁,餐风服气等。”洮,同淘,洗去杂质。第一,破的是自饿外道。他们认为修行就不必吃饭,只须喝一点淘洗米糠的汁水,甚至餐风饮露、吸收天地之气即可。如辟谷还有打饿七之类,都是因为不了解修行的根本是什么,并非佛教的用功方法。针对自饿外道的观点,佛陀提出“一切众生皆依食住”。也就是说,一切众生都依靠食物存活。这里所说的食物,比我们平时所说的概念更宽泛,包括段食、触食、思食、识食四种。其中,段食就是通常所说的食物,分段而食,资益色身。另外三种分别指感官与外境的接触、知觉和思想意志。
“二、为破自然外道,如犊子饮乳,棘尖乌黑,火上水下,风轻地重,并无有因,自然而生。”第二,破的是自然外道。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有的,小牛为什么会喝奶?荆棘为什么是尖的?乌鸦为什么是黑的?火燃烧时为什么往上冲?水流动时为什么往下淌?乃至风很轻而地很重,都是自然而然的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就讲述名色法。所谓名色,也就是心法和色法,因心不可见故只可称名。佛教认为,有情在生死轮回中识与名色互为因缘,而有种种生命现象的出现,并非自然而有。
“三、为破梵天为因外道,自在梵王,众生父母,众生嗔喜,由于彼天。”第三,破的是以梵天为造物主。他们认为世间万物乃至一切众生皆由大梵天创造。印度的四种姓,传说便是在梵天的不同部位出生,由此而有贵贱之分。也正因为人由梵天所造,所以他们的一切喜怒哀乐、吉凶祸福都是由梵天决定的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教就讲痛痒想,也就是苦受、乐受、舍受(痛痒想为三受的早期翻译,痛即苦受,痒即乐受)。佛教认为,人的所有感受都是建立在根和尘的基础上,而非外在主宰神决定的。因为有根尘,在根尘相触的过程中,就会产生顺逆境界。由顺境导致乐受,由逆境导致苦受,由不苦不乐的境界导致舍受。
“四者,破无因果外道,如外草木,自生自死,人亦同之。”第四,破的是无因果外道。他们不相信世间有因果存在,认为人也像草木荣枯一样,是自生自灭的,并不是由往昔业因感得的结果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讲述了四谛法门,揭示流转和还灭两重因果。凡夫流转生死,是以惑业为因,这是染的因果,流转的因果。圣贤解脱生死,是以三学八正道为因,这是净的因果,还灭的因果。世间一切都是因果不虚的,其中有善有恶、有业有报、有前生有后世、有圣贤有凡夫,这是了解因果的几项重要内容。
“五、破神我外道,执于身中,别有神我,以为宰主。”第五,破的是神我外道。他们认为色身中有一神我,是不依赖任何条件且固定不变的实体。生命即由这个神我所主宰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让我们去寻找:神我究竟在五蕴之内还是五蕴之外?是整个五蕴为我,还是五蕴的某一部分为我?进而告诉我们,生命只是因缘和合的产物,是由一大堆物质元素,再加一大堆混乱的情绪和想法构成。除此而外,根本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神我。
“六、破一识外道,如一室六局,猕猴遍历,根亦如是,一识通游。”第六,破的是一识外道。他们认为,六根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识,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表现出看或听等不同功能。就像一个房间有六个窗户,猕猴可以从此处跳到彼处。同样的,一识也可游遍六根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讲述了六入,也叫六处。因六根、六境相触而生六识,故称入;因六根、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,故称处。如果仅有一识的话,耳朵应该能够看见,眼睛应该可以听见,事实却不然。
“七、为破不修外道,以却顺观见八万劫外,更不见境,号为冥谛涅槃。如转缕丸高山,缕尽丸止,何须修道等。”第七,破的是不修外道。他们以天眼通可观察到八万劫,此外便不见其他,故以此为涅槃境界。他们认为不论修行与否,到八万劫自然证悟涅槃。就像将线球从山上往下抛,待线放尽之后,线球也不复存在。既然如此,修不修并无意义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就讲述七觉支,分别是念觉支、择法觉支、精进觉支、喜觉支、轻安觉支、定觉支、舍觉支。忆持不忘为念,取真舍伪为择法,心无懈怠为精进,愿他得乐为喜,断除身心粗重为轻安,系心一境而不散乱为定,舍离所执境界而不追忆为舍。通过七觉支的修行,方能解脱轮回,证悟涅槃。
“八者,为破邪因外道,或持鸟鸡鹿狗牛兔等戒,或修八禅,或修邪慧邪进,以为真道,背于八正。”第八,破的是邪因外道。由于他们缺乏正见,便将一些颠倒行为当作解脱之因。或者以为持牛戒、狗戒,像动物一样生活就能解脱;或者以为修习四禅,证悟四空定就能解脱。他们将这种错误的知见和精进当作究竟,恰恰背离了解脱道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讲述八正道,为众生指示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。除此而外,世人追求感情、事业、财富,以为这些就能给人生带来真正的利益,同样属于邪因外道。
“九、破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,以二界有无想定,非想定心沉没处,谓是穷理,此乃众生所居。”第九,破除将色界和无色界天当作涅槃的外道。他们认为色界天有无想定,无色界有非想非非想处定,这两种禅定就是涅槃的境界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讲述了九众生居,即有情居住的九种环境,包括欲界杂居地、色界的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和无色界的空处、识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。其中虽有三界九地之分,但都是凡夫境界,而非涅槃。
“十者,破色空外道,以外道用色破欲有,以空破色有,谓空至极。今立十处,但是自心运用多少,实唯一识,本无前境。妄立是非,我见不除,还受生死。”第十,破除色空外道。印度外道的禅定功夫很深,他们以色界禅定破除欲界执著,再以无色界空定破除对色界禅定的执著,故以空为最高境界。针对这一观点,佛陀就讲述地、水、火、风、青、黄、赤、白、空、识十种禅修业处。这些都是心的显现,并无实实在在的外境。但凡夫因为对心识缺乏了解,就会根据自我感觉颠倒是非,产生种种虚妄不实的感觉。若不断除我见,即使禅定功夫再深,最终还是要流转生死的。
“故《智论》云:外道能生禅定船度欲色界海,无色如大海,深广不能度,由不破我心故。”所以《大智度论》说:外道能修习并成就禅定,通过禅定摆脱欲界执著。但无色界就像浩淼无边的大海一样,一旦修行到达这个境界,就会沉溺在无色界的空定中,以此为究竟。之所以这样,正是因为他们尚未根除我执。
“此上具出破相,拟辄贼住,来者问之。”以上具体说明了破除不同邪见的基本教理,这些见地可作为鉴别贼住者的标准。如果遇到一些上门化缘的假冒僧尼,也可依此审查,从而判断他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。
“《善见》云:若欲试知是比丘众,当问何法?持三衣等。”《善见律》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审查方法。如果你想知道对方究竟是不是佛教的比丘,可以问他是在哪里受的戒?是根据哪一部羯磨受的戒,如根据有部或昙无德部等。还可以问所持三衣的名称是什么?怎样才是如法受持,再可以问他和尚及阿阇梨是谁,等等。问过这些之后,基本能够判别真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