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标宗显德篇》解读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3.大乘经

  三、大乘经者。
  第三部分依大乘经典说明,内容引自《华严经》《大方等大集经》《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》《月灯三昧经》《大般涅槃经》。
  《华严经》
  《华严》云:“具足受持威仪教法,行六和敬,善御大众,心无忧悔。去来今佛所说正法,不违其教,能令三宝不断,法得久住。”[1]
  《华严经》是汉传佛教重要经典之一,被尊为“经中之王”。共有三译,分别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六十《华严》,唐实叉难陀译八十《华严》,唐般若译四十《华严》。道宣律师此处所引,出自晋译六十《华严经·明法品》,是法慧菩萨承佛神力所说,说明如何令佛宝不断,令法宝不断,令僧宝不断。《行事钞》未完整引用。
  “《华严》云:具足受持威仪教法,行六和敬。”威仪,指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仪。六和,则是戒、见、利、身、口、意六方面的和合。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:如果希望正法久住世间,应该从日常言行开始规范,并依六和精神共住,所谓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利和同均。
  “善御大众,心无忧悔。”如果依法管理僧团,就不会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非法行为,也就没什么值得忧愁或悔恨的事。反之,如果缺乏行为标准,不懂戒律规范,随时可能因为无知造作恶业。那样的话,就会时时忧悔懊恼,忐忑不安。
  “去来今佛所说正法,不违其教,能令三宝不断,法得久住。”对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诸佛所说的正法都能依教奉行,才能令三宝不断,法得久住,使佛法在世间千秋万代地流传下去。
  《大方等大集经》
  《大集》云:“十方世界菩萨,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,如余佛土,为法久住故。佛后许之,便制禁戒。”[2]
  《大方等大集经》,又名《大集经》,30卷,北凉昙无谶译。经名“大集”,含义有二:一为大众会集义,诸大菩萨悉来大集。二为诸法聚集义,谓“此经名为真实法义……无量宝聚”。《大集经·虚空目分中护法品第九》记载,世尊将此经付嘱四大天王等,并告诫他们:“若有七众弟子受持读诵是经者,当至心护持。”诸天神发愿:“从今往后当守护是法。”但他们也说到:若有佛子不能受持是经,更兼行为不端,便会令诸善鬼神舍离而令恶鬼得其便,导致天下大乱。于是,十方菩萨就请佛制戒。
  “《大集》云:十方世界菩萨,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。”《大集经》记载:十方世界的菩萨都请求佛陀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制定戒律。所谓五浊,一为命浊,寿命无常,朝不保夕;二为众生浊,众生间尔虞我诈,争斗不休;三为烦恼浊,众生为烦恼所困,不得自在;四为见浊,即思想知见上的混乱;五为劫浊,世间有大三灾、小三灾等灾难。因为这个世间灾难频仍,污浊不堪,菩萨深为怜悯,希望他们因受持戒律得到解脱。
  “如余佛土,为法久住故。”像其他国土一样,为佛法久住世间而制定戒律。大千世界有无量佛国,有些国土曾经制戒,从而令正法久住。而在那些没有制戒的国土,教法便不能久住。
  “佛后许之,便制禁戒。”佛陀应允大众请求,为僧团及弟子们制定戒律。关于此,《四分律》在讲述制戒缘起时也有相关记载:过去七佛中,有些佛陀曾广说戒、广说法,入灭后教法仍在流布。而那些没有广说戒、广说法的佛陀,一旦入灭,教法也随之隐没。可见,说戒是正法久住的保障。
  《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》
  《萨遮尼犍》云:“若不持戒,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,何况当得功德之身?”[3]
  《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》10卷,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。经中,一位国王问尼犍子:“如来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是以什么为根本?是从什么修行开始的?”尼犍子回答说:“所有一切功德的成就,其助道之行,举要言之,都是从持戒开始的。”接着,就是道宣律师所引的这段话。
  “《萨遮尼犍》云:若不持戒,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。何况当得功德之身?”疥,皮肤病。癞,麻风病。野干,形色青黄如狗,群行夜鸣如狼,属于凶残丑陋的动物,佛经中时常以之作为反面比喻。《萨遮尼犍》说:如果不持净戒的话,甚至无法感得长满疥癞的野干之身,何况具足功德的庄严身相?因为破戒先要堕落地狱,然后才能得畜生报。所以对破戒者来说,感得畜生报尚且是一种奢望,这是何等可悲!
  《月灯三昧经》
  《月灯三昧》云:“虽有色族及多闻,若无戒智犹禽兽,虽处卑下少闻见,能净持戒名胜士。”[4]
  《月灯三昧经》共有两个译本。一是《月灯三昧》,10卷,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。一是《佛说月灯三昧经》,1卷,刘宋沙门先公译。但两译均未见《行事钞》引文,似应出自《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》,弘一大师所编《钞记扶桑集释》亦作此说。
  “《月灯三昧》云:虽有色族及多闻,若无戒智犹禽兽。虽处卑下少闻见,能净持戒名胜士。”经中说:有些人虽然仪表庄严,出身高贵,更兼博闻强识,辩才无碍,但若不能受持净戒,没有清净无染的言行,其实和禽兽并无本质区别。反过来说,有些人虽然社会地位低下,也没多少见识,但只要严持净戒,就是高尚而令人尊敬的胜士。
  印度是等级制度极严的国家,以不同种姓区分尊卑高下。此外,有些地区是以出身、地位区分尊卑,有些是以工作、职业区分尊卑,有些是以民族、肤色区分尊卑。那么佛教又是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?关于这个问题,佛陀在《阿含经》中明确告诉我们:一切都由你的行为决定,你的行为高尚,就是高尚的人;你的行为低贱,就是低贱的人。人最重要的不是血统,不是身份,更不是长相,而是内在的生命品质。为什么佛陀能为人天所尊,万众归仰?正是因为他成就了圆满的慈悲和智慧。这种品质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从高尚行为中产生的。我们有什么样的行为,就会成就什么样的生命品质,由贪嗔痴造就凡夫品质,由戒定慧造就圣贤品质。道宣律师所引的这段文字也说明,应依戒行之有无来评判人的尊卑。因为出身、相貌都是暂时的假相,而持戒能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,对生命具有长远意义。
  《大般涅槃经》
  《涅槃》云:“欲见佛性证大涅槃,必须深心修持净戒。若持是经而毁净戒,是魔眷属,非我弟子。我亦不听受持是经。”[5]
  《大般涅槃经》,又名《涅槃经》,40卷,分13品,北凉昙无忏译。主要阐述如来常住、涅槃常乐我净、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。引文出自《梵行品》,是佛陀应迦叶菩萨问法而作的回答。
  “《涅槃》云:欲见佛性证大涅槃,必须深心修持净戒。”《涅槃经》说:如果想要明心见性,证大涅槃,必须认真修持净戒。为什么有些人在善知识点拨下能言下顿悟,很多人却不能呢?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在于自身的烦恼障。如果妄想很多,烦恼障很厚,善知识也无法立即拨开。只有当遮蔽佛性的那层东西很薄时,才能直指人心,豁然开朗。怎样才能令烦恼障变薄?持戒就是重要基础,心清净了,见性自然容易。如果没有清净戒行作为保障,即使在某个特殊时刻见性,往往也不能持续地见,甚至一见就永不再见。因为见性后还须长养圣胎,这就需要不断克服串习,为养道营造心灵环境。而从扭转串习的角度来说,持戒又是极其重要的环节。因为串习也是缘起法,没有相应的外缘,或活动被限制时,它也会因得不到滋养而逐渐萎缩。
  “若持是经而毁净戒,是魔眷属,非我弟子。我亦不听受持是经。”佛陀说,如果受持《涅槃经》却不重视清净戒律,甚至随意毁戒破戒,那就是魔的眷属,并不是我真正的弟子。因为他们不知道佛法修行的要领,所以我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学习。不少人自以为上根利智,总在期待向上一着的捷径,觉得持戒婆婆妈妈,大可不必。须知,既然是向上一着,就不是谁都能用起来的,是需要阶梯,需要相应前提的。这个前提就是戒律,是闻思正见,是出离心、菩提心,这些都是明心见性不可或缺的。若是忽略这些要素,即使有幸遇到这一着,也是难以运用的,甚至会像“蛇饮水成毒”那样流于狂禅。
  《华严经》
  《华严》偈言:“戒是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,若能坚持于禁戒,则是如来所赞叹。[6]”故重引之,令诵心首。
  《华严经》这个偈颂出自《贤首菩萨品》,是文殊师利以偈问了达深义净德,贤首菩萨所作的回答。
  “《华严》偈言:戒是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,若能坚持于禁戒,则是如来所赞叹。”《华严经》的这个偈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。这里所说的戒,既包含声闻别解脱戒,也包含菩萨道的三聚净戒,故为成就无上菩提之本。凡是佛弟子,皆应具足清净戒行。倘能持戒精严,言行如法,诸佛如来也会欢喜赞叹。
  “故重引之,令诵心首。”此处再次引用《华严》经文,令大众对戒引起高度重视,这对大乘弟子尤具警策意义。有些佛子片面理解大乘所说的空、无相等义,以为无持无犯,无善无罪,或以为持戒仅得人天果报而轻视之,故道宣律师特别引用《华严》《涅槃》之文劝勉后学,用心良苦。
  4.大乘论
  四、大乘论者。
  第四部分是依据大乘论典说明,内容引自《大智度论》《地持论》《十住毗婆沙》。
  《大智度论》
  《智论》云:“若求大利,当坚持戒。一切诸德之根,出家之要。如惜重宝,如护身命,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。又如无足欲行,无翅欲飞,无船欲度,是不可得。若无戒者,欲得好果,亦不可得。若弃此戒,虽山居苦行,饮水服气,着草衣披袈裟等,受诸苦行,空无所得。人虽贫贱而能持戒,香闻十方,名声远布。天人敬爱,所愿皆得。持戒之人寿终之时,风刀解身,筋脉断绝,心不怖畏。”[7]
  《大智度论》根据30卷《摩诃般若经》而造,共100卷,龙树菩萨造,鸠摩罗什译。本论是诠释般若思想的重要论典,也是学习中观的必读论典。《大智度论》的这段论文,主要从五方面介绍持戒的利益。引文出自《大智度论·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》,是解释《摩诃般若经》中“罪不罪不可得故,应具足尸罗波罗蜜”的一段论文。
  “《智论》云:若求大利,当坚持戒。”《大智度论》说:如果想要追求解脱乃至成佛的大利益,就必须坚持清净戒律。学佛并不是不追求利益,而是放弃世间小利,转而追求究竟、圆满的利益。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中,宗喀巴大师就是根据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施设三士道,由此成就人生最大的利益。
  “一切诸德之根,出家之要。”戒律是一切德行建立的根本,也是出家修行的关键所在。从完成僧格到解脱道的建立,都建立在戒的基础上。如果我们毁戒、破戒,所有功德都无法建立,所有修行都无法成就。所以说,别解脱戒既是止恶的手段,也是一切善行产生的土壤。
  “如惜重宝,如护身命。”因为认识到戒律的重要性,我们应该像爱惜最珍贵的宝物那样,一心一意地防护它,不使它出现丝毫瑕疵。我们还要像爱护自己唯一的生命那样,时时刻刻地关爱它,不使它受到任何损伤。我们甚至要把戒看得比生命更宝贵,因为它是法身慧命的所依,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这一期的色身。
  “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。”戒是世间、出世间一切善法建立的基础。但这并不是说,不持戒就没有善法了。世间也有世间的善法,如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。再如基督教、伊斯兰教等,也有他们的人天善法。但所有善法必将因为持戒而变得纯净、稳定和圆满,而解脱和无上菩提的成就,也都建立在戒的基础上。如果随意破戒,一切善法都不能圆满。
  “又如无足欲行,无翅欲飞,无船欲度,是不可得。”这里列举三个比喻,就像没有双足想要远行,没有翅膀想要飞翔,没有渡船想要过河,都是不可能办到的。对于修行来说,戒的作用就像双足、翅膀和渡船一样。我们想从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,如果没有戒,也是不可能成行的。
  “若无戒者,欲得好果,亦不可得。”好果,通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佛五乘,对应前面所说的大利,应指解脱、成佛。如果不受持戒律,想得到解脱或无上菩提的殊胜果报,是不可能的。
  “若弃此戒,虽山居苦行,饮水服气,着草衣披袈裟等,受诸苦行,空无所得。”如果放弃戒律或不持戒,虽然住在深山勤修苦行,像印度那些苦行外道,有的仅仅依赖水和空气存活,身披茅草缝成的衣服、袈裟(披袈裟不等于佛教沙门,外道一样也披袈裟),受尽种种苦行折磨,最终还是一无所得。
  很多人容易对苦修者产生盲目崇拜,觉得这是行常人所不能行,忍常人所不能忍。那么,苦行是否都属于佛法修行呢?我们从《阿含经》中可以看到,佛世时,许多外道的苦行不仅艰苦,甚至可以说是残忍的。《大智度论》中,也有“或有人但服水为戒,或服乳,或服气,或剃发,或长发,或顶上留少许发,或着袈裟,或着白衣,或着草衣,或木皮衣,或冬入水,或夏火炙,若自坠高岩,若于恒河中洗,若日三浴再供养火,种种祠祀,种种咒愿,受行苦行”的记载。但这样的苦行是不是就能成就解脱?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,缺衣少食,饥寒交迫,他们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一种苦行,能不能因此解脱?还有那些自虐的人,也会以种种难以想象的苦行折磨自己,能不能因此解脱?为什么?
  佛陀也提倡头陀行,而这种头陀行又能和解脱联系起来,原因何在?关键就在于戒,在于我们将行为赋予什么内涵。惟有将这些行为赋予解脱的内涵,它才可能导向解脱。什么是解脱的内涵?就是出离心,就是定,就是慧。当我们的行为和这些内涵相应,才能成为解脱之因。反之,若未与解脱内涵挂钩,修再苦的苦行,也只是自苦其身而已,是不可能导向解脱,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的。甚至可能会因这些行为增长我慢,越修脾气越大,反成修行障碍。
  “人虽贫贱而能持戒,香闻十方,名声远布。天人敬爱,所愿皆得。”即使那些生活清贫、出身低贱的人,只要能严持净戒,这种由持戒功德产生的戒香也会遍布十方,使大众对之生起敬爱仰慕之心。不仅世人景仰,天人也会心生恭敬。因为持戒的功德,还能使所有善愿皆悉圆满,心想事成。历史上,许多古德都是因为戒行高洁而流芳千古。近现代佛教史上,见月律师、弘一律师等持戒精严的大德,同样为人传颂,备受殊荣。这都是持戒功德所具备的感召力,并非他们求而得之。因为持戒能使人具有无染的言行,高尚的品质,令人肃然起敬。
  “持戒之人寿终之时,风刀解身,筋脉断绝,心不怖畏。”风,地水火风四大之一。在临终四大将要解体时,风大如利刃般肢解身体,使全身筋脉一一断绝,即使在如此痛苦的时刻,持戒者也会走得自在安然。因为他一生都在止恶行善,内心没有任何愧疚和恐惧。反之,那些不持戒的人就会有很多担心,担心今生所造恶业现前,担心沦落地狱受极大苦报。
  《地持论》
  《地持》云:“三十二相无差别因,皆持戒所得。若不持戒,尚不得下贱人身,况复大人相报。”[8]
  《地持论》,又名《菩萨地持经》,是弥勒菩萨所造《瑜伽师地论》本地分第十五菩萨地的异译,共8卷,北凉昙无谶译。本段引文出自《地持经·菩萨地持毕竟方便处建立品》,说明佛陀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及其成因。
  “《地持》云:三十二相无差别因,皆持戒所得。若不持戒,尚不得下贱人身,况复大人相报。”《地持经》说,佛陀成就的三十二相虽有各自成因,但归根结底,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,这一点是共同的。所以说,持戒是三十二相的无差别因。如果不持戒的话,尚且不能得到低贱的人身,何况是圆满的三十二相?这是佛陀和转轮圣王才有的相貌特征,其庄严无与伦比。
  《十住毗婆沙》
  《十住毗婆沙》中有《赞戒》《戒报》二品,广列深利,具如彼说。
  《十住毗婆沙》,又名《十生论》,共17卷,也是龙树菩萨的著作,鸠摩罗什译。
  “《十住毗婆沙》中,有《赞戒》《戒报》二品,广列深利,具如彼说。”《十住毗婆沙》中,第七《赞戒品》和第八《戒报品》,通过赞叹戒和持戒果报,广泛说明了持戒的深远意义和殊胜功德。
  关于这两品的内容,《四分律行事钞批》中有这样一段说明:“彼论第十四卷有此二品。初明《赞戒品》云,略赞尸罗少分。尸罗者,最是梵行之本。尸罗即是功德宝积,又是功德住处,亦如大地万物依止。尸罗度人能过生死,犹如牢船能度大海。尸罗能灭烦恼患,犹如良药能消众病。又尸罗能度人出诸恶道,如度深水得好桥梁。如是种种赞尸罗功能,并一例义,文繁不录。次有《戒报品》,明菩萨能净尸罗得离垢地(谓第二地)。常作转轮圣王十善化人,七宝自然。文中广明七宝之相严丽等事,功益之力。文广不录也。”[9]

  以上,是化教对戒功德的说明。

【注释】
[1] 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 10,T09-461 中
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发菩提心,是故能令佛宝不断。开示甚深诸妙法藏,是故能令法宝不断。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令僧宝不断。复次悉能赞叹一切大愿,是故能令佛宝不断。分别解说十二缘起,是故能令法宝不断。行六和敬,是故能令僧宝不断。复次下佛种子于众生田,生正觉芽,是故能令佛宝不断。不惜身命护持正法,是故能令法宝不断。善御大众心无忧恼,是故能令僧宝不断。
[2] 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 24,T13-172 中 - 下
十方世界菩萨白佛言 :“世尊,诸佛如来为如是等五滓众生制于禁戒,唯愿如来为法久住,复制禁戒。”
[3] 《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》卷 9,T09-359 上
若不持戒,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,何况当得功德之身。
[4] 《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》,T32-746 上
虽有色族及多闻,若无戒智犹禽兽。虽处丑贱少闻见,能修戒智名胜士。
 
[5] 《大般涅槃经》卷 17,T12-467 中
若我弟子受持、读诵、书写、演说《大涅槃经》有破戒者,有人呵责、轻贱、毁辱而作是言 :“若佛秘藏《大涅槃经》有威力者,云何令汝毁所受戒?若人受持是《涅槃经》毁禁戒者,当知是经为无威力。若无威力,虽复读诵为无利益。”缘是轻毁《涅槃经》故,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堕于地狱。受持是经而毁戒者,则是众生恶知识也,非我弟子,是魔眷属。如是之人,我亦不听受持是典。

[6] 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 6,T09-433 中
戒是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 ;若能具足持净戒,一切如来所赞叹。
[7] 《大智度论》卷 13,T25-153 中 - 下
若人求大善利,当坚持戒如惜重宝,如护身命。何以故?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,戒亦如是,戒为一切善法住处。复次,譬如无足欲行,无翅欲飞,无船欲渡,是不可得。若无戒欲得好果,亦复如是。若人弃舍此戒,虽山居苦行,食果服药,与禽兽无异……人虽贫贱,而能持戒胜于富贵。而破戒者,华香木香不能远闻,持戒之香周遍十方。持戒之人具足安乐,名声远闻,天人敬爱,现世常得种种快乐。若欲天上人中,富贵长寿,取之不难。持戒清净,所愿皆得。复次持戒之人,见破戒人刑狱考掠种种苦恼,自知永离此事以为欣庆。若持戒之人,见善人得誉名闻快乐,心自念言 :如彼得誉,我亦有分。持戒之人,寿终之时刀风解身,筋脉断绝,自知持戒清净,心不怖畏。
[8] 《菩萨地持经》卷 10,T30-955 下
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是持戒。何以故?若犯戒者不得下贱人身,况大人相。
[9] 见《四分律行事钞批》卷 3,X42-669 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