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标宗显德篇》解读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一节 顺戒法住

  就中分二。初、明顺戒则三宝住持,办比丘事。二、明违戒便覆灭正法,翻种苦业。但诸经论叹戒文多,随部具舒,相亦难尽。今通括一化所说正文,且引数条,余便存略。
  在本篇第二章中,道宣律师广泛引用大小乘的经和律,说明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。
  “就中分二。初、明顺戒则三宝住持,办比丘事。”顺戒,持戒。比丘事,包括个人别行和大众共行。“显德”的相关内容,可分两部分说明。第一部分,引文说明依戒行持的作用。如果僧众能依戒行事,三宝就能长久住世。从个人来说,能养成僧格,趣向解脱;从僧团来说,能如法处理各种事务,建立清净和合的道场。
  “二、明违戒便覆灭正法,翻种苦业。”违戒,犯戒。翻种,与持戒相反,犯戒则种下痛苦之因。第二部分,同样引三藏典籍证明违犯戒律的结果,那将使正法被歪曲、颠覆乃至消亡,最终造下恶因,招感无量无边的轮回苦果。
  “但诸经论叹戒文多,随部具舒,相亦难尽。”在三藏典籍中,赞叹戒的文字很多,有些是整品整品的。若想非常完整、细致地介绍,恐怕是挂一漏万,难以详尽。
  “今通括一化所说正文,且引数条,余便存略。”通括,概括。一化,世尊一期教化。《行事钞》中,道宣律师将世尊一期教化中凡涉及戒律的经文或律文,有代表性地各引数条,其他就不一一说明了。
  《标宗显德篇》所引经教非常全面,既有小乘经、小乘论,也有大乘经、大乘论,还有律藏、律论。基本囊括了佛教各种类型的典籍,从各方面证明戒律的重要性。

一、化  教

  初中分二,前约化教,后就制门。初又分四。
  “初中分二。”第一部分中,主要讲述顺戒和违戒两种不同情况。初中,指顺戒的相关内容。分二,指顺戒部分的引文又分两类。
  “前约化教,后就制门。”前面所引是化教的经文,其后所引是制教的经文。化教和制教,是律宗对世尊一代时教的判摄。所谓化教,是通过阐述教理达到化导效果,通于僧俗二众。所谓制教,属于制度性的行为规范,主要针对僧众制定。在三学中,戒学属于制教,定学和慧学属于化教;在三藏中,律藏属于制教,经藏和论藏属于化教。
  “初又分四。”初,此处指化教。在化教的引文中,又可分为四个类别。
  1.小乘经
  一、就小乘经者。
  第一部分依声闻乘经典说明,内容引自《大般泥洹经》和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,是佛陀涅槃前对弟子的最后教诲。
  《行事钞》的引文通常采用意引,和实际经文多少有些出入。所以,我们标出相关经典的原文,方便大家对照学习。
  《大般泥洹经》
  如《般泥洹经》明:佛垂灭度,世间无师,阿难启请。佛言:“比丘若能奉戒者,是汝大师,若我在世,无异此也。”[1]
  《大般泥洹经》6卷,东晋法显所译。般为梵语,意为入,泥洹为涅槃,即佛陀入涅槃前夕所说。为《大般涅槃经》前分。在这段引文中,世尊即将入灭,令阿难入鸠尸那城语诸力士:“今日于后夜分入般涅槃。”阿难闻言垂泣,佛陀便对他作了以下这番开示。
  “如《般泥洹经》明:佛垂灭度,世间无师,阿难启请。”《大般泥洹经》记载:佛陀即将入灭,整个僧团将失去依怙,因为佛陀乃世间眼目,没有他的指引,我们就不知去向何方。所以阿难启请佛陀不要入灭,一旦失去佛陀,我们又该依止哪位导师修行?
  “佛言:比丘若能奉戒者,是汝大师,若我在世,无异此也。”佛陀说:比丘若能遵循我所制定的戒律,依教奉行,那么我所说的戒和法就是你们的导师,所谓“以戒为师,以法为师”。果能如此,就和我住世时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。你们依法修学,就等于见到我;依戒行持,就等于依止我。佛入灭时,没有在僧团安排一个接班人,也没有把僧团领导权交给谁,建立一个教皇或法王之类的领袖,而是告诫比丘:自依止,法依止,莫异依止。
  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
  《遗教》等经并同斯示。然发趣万行,戒为宗主。
  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,又名《佛遗教经》,1卷,姚秦北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,是佛陀涅槃前对众弟子的教诫,以端心正念为首,深言持戒为禅定智慧之本。
  “《遗教》等经并同斯示。”在《佛遗教经》等经典中,同样有以戒为师的教诲。佛陀告诫弟子:“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遇明、贫人得宝。当知此则是汝大师,若我住世,无异此也。”[2]  “然发趣万行,戒为宗主。”凡趣向解脱或无上菩提的任何一种修行,都是以戒为前提,为根本,为宗主。有了戒,才能保证一切善行的纯正性。那么,戒和普通的世间善行有何区别?其一,戒是建立在承诺的基础上;其二,受戒是有戒体的;其三,戒是含摄一切境界的。这三点都是世间善行所无。
  故《经》云:“若欲生天等,必须护戒足。”
  小乘经中,与此句相近内容见《佛说长阿含经》卷二:“凡人持戒有五功德……五者,身坏命终必生天上。[3]”《资持记》注解为“引证古记云,即《善生经》,然与戒本序语意相涉。”《四分戒本》中确有“欲得生天上,若生人间者,常当护戒足[4]”之句。但道宣律师此处归于小乘经中,而《四分戒本》为制教部分。
  “故《经》云:若欲生天等,必须护戒足。”所以《经》中说:若想得到生天等善果,必须防护戒体。一个人如果断了脚,就不可能徒步远行。破戒者也是同样,若不具足清净戒行,就没有能力生于天道。如果我们想要感得人天果报,成就解脱,乃至圆满菩提,就应当谨慎守护戒体。
  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
  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,故《经》云:“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不生。”又云:“依因此戒,得有定慧。”[5]
  经文引自《佛遗教经》,是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时为诸弟子所说法要。
  “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。”戒就像大地一样,能使万物出生并成长。
  “故《经》云: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不生。”所以佛陀在《遗教经》中告诫弟子:如果不持净戒,一切善法功德不能生起。善法功德的范围很广,包括凡夫的有漏善行,也包括出世间的无漏善行,乃至佛果的一切功德。所有这些善行,都离不开持戒的基础。
  “又云,依因此戒,得有定慧。”此句仍引自《遗教经》。因为持戒,才能进一步得定、发慧。但这并不是说,持好戒自然就能得定,自然就能生起智慧。不少学佛者都对“由戒生定,由定发慧”的理解有偏,以为持戒达到一定阶段后,定和慧就水到渠成,自然具足了。事实并非如此。持戒的作用主要在于防护内心,从而远离外缘干扰,降伏粗重妄想,减少串习的活动机会,为进一步修习定慧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。
  又《经》云:“戒者,行根住持。”即喻如地,能生成住持也。
  此句小乘经中未见相关内容。《资持记》注为“次引律文双示二义,即本律说戒揵度中文。”查《四分律》,原文为:“波罗提木叉者,戒也,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,集众善法,三昧成就。[6]”至于为何将之归于小乘经,《资持记》解为:“而言经者,名通三藏,皆佛语故。”
  “又《经》云:戒者,行根住持。”行根,善行之本。住持,增长广大。律中又说,戒是一切善行依托的根本,也是令一切善行持续增长的保障。
  “即喻如地,能生成住持也。”这段经文主要以大地比喻戒的作用,比喻戒和善法的关系。大地有两重含义,一是能生,就像大地能生万物一样,依戒而能生长一切善法。二是能持,大地能使万物在出生后继续成长,持戒也能使善行持续增上。这是戒的两重内涵。
  此外,阿难在佛陀将灭度时曾有四问,一是依何而住,二是以谁为师,三是经首安何语,四是如何对治恶比丘。对于第二问,佛陀的回答也是“以戒为师”。可见,依法、依戒正是佛陀为后世弟子留下的基本行为准则。这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。
  在很多经典中,佛陀特别强调依止善知识的重要,但同时也再三强调依法的作用,所谓“自依止,法依止,不余依止”,二者不可偏废。过分依人,对师长盲目崇拜,很容易出现偏差。若经过抉择辨别,确定对方为善知识,为法的化身,有缘依止修学,当然是学佛捷径。但若没有择法眼,找到的不是具格善知识,那就很成问题了。所以,佛陀提出既要重法又要重视善知识的双重标准,不能因为以戒为师,就可以不要善知识指导;或者一味事师如佛,就不要法的标准。这样,才能保证整个僧团的健康发展。
  2.小乘论
  二、小乘论。
  第二部分依声闻乘论典说明,内容引自《成实论》《解脱道论》和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。
  《成实论》
  如《成实》云:“道品楼观,以戒为柱。禅定心城,以戒为郭。入善人众,要佩戒印。[7]”是故特须尊重于戒。
  《成实论》16卷,诃梨跋摩造,姚秦罗什译。成实即成就四谛之意,反对说一切有部“诸法实有”理论,提倡人法二空,弘扬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之理。论主初于有部出家,后随多闻部学习,接触大乘思想,又泛览九经,评量五律,而著此论。这段引文出自《成实论》“定具中初五定具品第一百八十一”,是关于为何“有定具则定可成,无则不成”的问答,阐述了得定的十一项因素,第一点即为“清净持戒”,论中以种种譬喻说明了持戒对于得定乃至整个修行的重要作用。
  “如《成实》云:道品楼观,以戒为柱。”道品,三十七道品,分别是四正念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是解脱道的核心修习项目。其中,四正勤是关于戒的内容。如果将三十七道品比作楼房的话,戒律就是支撑它的柱子。没有柱子作为框架,房子就无从建立。
  “禅定心城,以戒为郭。”郭,外城墙,说明戒律的防御作用。对于禅定修习来说,戒律就像抵挡外来入侵的城墙,以此作为防护,心才能安住于善所缘。寺院的围墙其实也是一种戒,在古代,寺门一关,山门内外就是两个世界。墙外是五欲尘劳,墙内是清修之地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心自然容易收摄。当然,围墙防护的只是外在干扰,关键在于内心的自制力。这种能力是在不断防范中形成的,所以持戒不只是被动的。开始持戒时,可能需要刻意为之。持戒日久,就能形成主动的自制力。当我们具备内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时,持戒就不再辛苦,因为这种力量已成为我们的良性串习。有了这一能力,修习禅定时就容易安住于善所缘,不被外境干扰。所以说,戒是修定的防护力量。
  “入善人众,要佩戒印。”善人众,即三乘贤圣,其中凡夫位的修行人为贤,已断惑证真者名圣,贤圣非一,故名为众。印,取信于人。若想跻身于贤圣之列,就要严持戒律,以此得到大众的信赖和认可。
  “是故特须尊重于戒。”戒是代表法治,所以要特别尊重戒的作用。事实上,法治也是社会安定的保障。美国建国两百多年,虽然换了许多总统,但不影响整体安定。而在人治的封建王朝,每个朝代都会根据帝王的意愿各行其是,甚至朝令夕改。因为人是不稳定的,尤其是凡夫,内心充满变化。所以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弟子们“以戒为师”,这样才能保障佛教的健康发展。
  《成实论》的这段话说明,戒定慧的成就都离不开戒。道品楼观,代表慧的修习;禅定心城,代表定的修习;入善人众,代表戒的修习。我们要成就定慧,乃至建立和谐僧团,使正法久住,都离不开戒的保障。
  《解脱道论》
  《解脱道论·戒品》中具多赞美[8],文繁不出。须者看之,戒则不羸。
  《解脱道论》12卷,优波底沙罗汉造,萧梁僧伽婆罗译。包括《因缘品》《分别戒品》《头陀品》《分别定品》《觅善知识品》《分别行品》《分别行处品》《行门品》《五神通品》《分别慧品》《五方便品》《分别谛品》,阐述出离解脱之要道。
  “《解脱道论·戒品》中具多赞美,文繁不出。须者看之,戒则不羸。”羸,弱。《解脱道论》有专门的《戒品》,对戒的种种功德有诸多赞美。因为文字极广,此处就不一一引用了。若有需要的学人,可自己学习。这样的话,戒体必然不会羸弱。
  通过这种阅读和思维,能加深对戒律的理解,使戒体得到强化。我们受戒后,戒体有没有力量?比起贪嗔之心来,哪种力量更大?比起原有串习来,哪种力量更大?如果戒体的力量还不足以战胜贪嗔之心,不足以战胜原有串习,就需要不断长养它,巩固它。在六随念中,尤以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为重,须时时忆念不忘。在不断忆念的过程中,增加对三宝的信心,增加对戒律的认识。
  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
  《毗婆沙》云:“具戒足者,戒言尸罗,亦言行也,亦云守信,亦名为器。尸罗言冷,无破戒热及三恶道热故。亦名善梦,持者常得善梦故。亦名为习,由善习戒法故。亦名为定,若住戒者心易得定故。亦名为池,群圣所浴故。亦名缨络,老少中年服常好故。亦名如镜,由戒净故,无我像现故。又名威势,如来在世有威力者,是尸罗之力故。余如驱龙事,五百罗汉不能逐之,有一罗汉但以护戒力故,便即驱出,以轻重等持也。又戒名为头,能见苦谛诸色,乃至知色阴等法故。能善护故,言守信也。能至涅槃城,故言行也。功德所依,名器也。尊者瞿沙说曰:不破义是尸罗义。如人不破足,能有所至。行者不破尸罗,故能至涅槃。”[9]
  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,简称《毗婆沙论》,60卷,迦旃延子造,五百罗汉释,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。与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同本异译,仅有初之三揵度。此段引文出自《阿毗昙毗婆沙论·杂干度中思品》,通过种种比喻,形象说明了戒的特征和对于修行的作用。
  “《毗婆沙》云:具戒足者,戒言尸罗,亦言行也,亦云守信,亦名为器。”尸罗是戒的梵语,也叫作行,也叫作守信,也叫作器,以下对几个名称一一解释。
  “尸罗言冷,无破戒热及三恶道热故。”冷,清凉义。戒为什么叫尸罗?为什么具有清凉的内涵?因为它能防范破戒带来的热恼,远离恶道之苦。在对治烦恼方面,戒和慧有不同作用。慧是从根本上铲除烦恼,而戒是进行防护,使烦恼没有活动机会。倘能如法持戒,即可避免尘劳干扰,身心自然清凉。
  “亦名善梦,持者常得善梦故。”戒也叫作善梦。因为持戒者身心安隐,常能感得吉祥好梦。反过来说,不持戒的人因为身心无处安顿,就会胡思乱想,躁动不安。如是,恶梦连连也就在所难免,所谓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”。
  “亦名为习,由善习戒法故。”习,串习。因为时时持戒,就能形成善的串习,使之成为相续,从而战胜并摆脱不良习气。生命是无尽的积累,对行为的重复形成习惯,习惯形成性格,性格形成人格。无始以来,我们始终纠缠于贪嗔痴的串习中,造就现有的凡夫人格。通过持戒,就能以善行改造心性,重塑生命品质。
  “亦名为定,若住戒者心易得定故。”戒也叫作定,这主要是从持戒容易得定的角度来说。持戒能帮助我们建立如法、健康的生活,使内心变得清净。这是禅修、得定的必要前提。
  “亦名为池,群圣所浴故。”戒也叫作池。凡夫在清净的池水中清洗身体污垢,圣贤则沐浴在戒水中涤除心灵尘劳,从而达到生命的圆满。
  “亦名缨络,老少中年服常好故。”缨络,用珠玉串成的饰品。戒也叫作璎珞,无论老少,若能以戒德作为庄严,都能由内而外地具足威仪。世间的装饰品,有些适合老人,有些适合青年,有些适合孩子。适合老人的,青年戴上未必悦目。适合孩子的,老人戴上未必庄严。惟有持戒的缨络才是老少皆宜,人人敬慕希求。
  “亦名如镜,由戒净故,无我像现故。”戒又叫作镜,镜子干净明亮时,才能清晰地呈现出影像。而持戒能使内心清净,有助于开显缘起无我的智慧。所以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。若是见非常透彻,必会认真持戒。因为他对每个念头产生的因果都了了分明,怎么可能胡作非为呢?反过来说,行为上的清净又有助于空性见的开显。
  “又名威势,如来在世有威力者,是尸罗之力故。”戒又叫作威势,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。如来住世之所以能具足威严,令万众景仰,正是因为持戒带来的力量。因为戒是一种外在威仪,一个人禅定功夫很深或具有大智慧,凡夫未必能看清楚,但言行举止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。如果戒行严谨,威仪具足,自然能令大众生起归仰之心。在佛陀制戒的十种功德中,就有“未信者令信,已信者令增长”。对不具信心者,因为看见如法僧团而对佛法生起信心。对已有信心者,因为看见如法僧团而令信心得到增长。而那些戒律废弛、言行不轨的僧众,是无法让信众走进佛门的,甚至可能会令“未信者难信,已信者不信”。
  “余如驱龙事,五百罗汉不能逐之,有一罗汉但以护戒力故,便即驱出,以轻重等持也。”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。罽宾国有条名叫阿利那的毒龙,性情暴戾,经常兴风作浪,其住处附近的僧伽蓝多次遭到危害。不仅如此,它还神通广大,集五百阿罗汉的禅定神力都无法驱逐。其后有位阿罗汉前来,弹指对毒龙说:“请你离开此地吧,不要骚扰大家。”龙就温顺地离开了。众阿罗汉大为惊讶:“你是以什么禅定神力令毒龙听从的呢?”他回答说:“我并不是以禅定力,而是以护戒之力做到的。”轻重等持,就是说明他持戒极其严谨,重戒轻戒一视同仁,秋毫无犯。
  “又戒名为头,能见苦谛诸色,乃至知色阴等法故。”戒也叫作头。因为有了头,六根才能接触六尘。以戒为首,而能得定发慧,才能如实观照世间,乃至知苦断集,照见五蕴皆空。所有这些,都离不开戒的基础。
  “能善护故,言守信也。”戒又叫作守信,因为受戒是对诸佛菩萨的宣誓,也是对一切众生的承诺。当我们发心受持不杀生戒时,就是承诺从今往后不再伤害任何生命,若有违犯,将失信于一切众生。所以遵守承诺是戒的基本特点,是为守信。
  “能至涅槃城,故言行也。”通过持戒修行能得定发慧,成就解脱,最终抵达涅槃,所以戒也叫作行。
  “功德所依,名器也。”戒是世间、出世间一切清净功德生起的所依,像器皿那样含藏无量功德,所以戒也叫作器。
  “尊者瞿沙说曰:不破义是尸罗义,如人不破足,能有所至。行者不破尸罗,故能至涅槃。”尊者瞿沙说,有戒律作为保护,而能护持善行,具有不破的内涵。就像人有完好的双脚,才能跋山涉水,抵达任何目标。同样,修行人因为没有毁坏戒律,才能抵达涅槃。
  《毗婆沙论》这段文字,从戒的不同名称分别说明了它的作用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,持戒包含哪些意义。
  本篇中,道宣律师广泛引用经典说明持戒功德和不持戒的过患,帮助我们建立对戒的信心,认识戒在解脱中的重要性。《道次第》介绍每一项修法时,都会阐述修习意义和不修过患,以此增加学人信心。我们也可运用这一理路修学戒律,对每条戒的受持功德和不持过患深入思考。若能时时忆念,就会逐步建立对戒的重视。
  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,不知道戒对自己意味着什么,不知道它和解脱有多大关系,尽管也受了戒,也学了戒,未必会把戒作为行持的唯一标准。方便时,似乎做一做还无妨。一旦和原有习惯或利益产生冲突时,戒律就被搁置一旁了。还有些人只是将之当作教条来执行,未能和修行有机结合起来,不知每条戒究竟要完成怎样的心行训练,就会把戒持得很僵化,甚至很苦恼。事实上,戒律并不是为了束缚我们,而是通过一些规范,使心行进入善法的轨道,从而与修行相应。如果我们清楚每条戒对自身的改善作用,持戒就会很有乐趣,很有动力。

【注释】
[1] 《大般涅槃经》卷 3,T01-204 中
尔时如来告阿难言 :“汝勿见我入般涅槃,便谓正法于此永绝。何以故?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,及余所说种种妙法,此即便是汝等大师,如我在世,无有异也。”
[2]《佛遗教经》卷 1,T12-1110 下
[3] 《佛说长阿含经》卷 2,T1-12 中
[4] 《四分戒本》卷 1,T22-1015 中
[5] 《佛遗教经》卷 1,T12-1111 上
依因此戒,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。是故比丘当持净戒,勿令毁犯。若人能持净戒,是则能有善法。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皆不得生。
[6] 《四分律》卷 35,T22-817 下
[7] 《成实论》卷 14,T32-351 中
道品楼观,以戒为柱。禅定心城,以戒为郭。度生死河,以戒为桥梁。入善人众,以戒为印。
[8] 《解脱道论·分别戒品》卷 1,T32-401 上
何戒功德者?不悔是戒功德,如世尊告阿难 :“不悔戒善是功德义。”复次,名戒者是无过乐,是众姓上,是财为富贵,是处为佛地,是浴无水,是香普薰,是影随形,是伞覆可覆,是圣种,是学无上,是善趣道。若人有戒,为有戒故,成就无畏,荣显亲友,圣所怜悯,是亲友依,是善庄严,是领诸行,是功德处,是供养处,是可贵同学处。于诸善法不畏不退,成一切意愿清净,虽死不忘。成伏解脱乐方便,如是无边戒功德。
[9] 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卷 24,T28-177 上 - 中
戒具足者,戒言尸罗,亦言行,亦言守信,亦言器。尸罗者言冷,无破戒热故。破戒者身心热,持戒者身心冷。破戒者三恶道中热,持戒者人天中冷。又尸罗言梦,持戒者身心不热,常得善梦故。又尸罗言习,持戒者善习戒法故。又尸罗言定,住戒者心易定故。又尸罗言池,如佛说偈 :“法泉戒水池,清净无瑕秽,圣浴身不湿,必到于彼岸。”又尸罗如璎珞,有璎珞严身,有少时好中年老年则不好,有中年好少年老年则不好,有老时好少年中年则不好,戒璎珞严身。三时常好,如佛说偈 :“戒终老安,信善安止,慧为人宝,福无能盗。”又尸罗如镜,如镜明净,像于中现,戒清净者,无我像现。如说依戒立戒,升无上慧堂。又尸罗言威势,如来所以于三千大千世界,有威势者,皆是尸罗力故。曾闻罽宾国有龙,名阿利那,受性暴恶,去其住处不远有僧伽蓝,其龙数为暴害。时有五百阿罗汉皆共集会,入于禅定,以神足力欲驱遣此龙。其大龙大威德,而不能遣。时有一罗汉次从后至,时诸罗汉具以是事向后来者说。时后来者不入禅定,直弹指语言 :“贤善,远此处去。”是时,此龙闻弹指声即便远去。时诸罗汉语后来者言 :“汝以何禅定力令此龙去耶?”后来者而答之言 :“我不以禅定力,直以谨慎于戒,我守护轻戒犹如重禁。我以戒力故,令此龙去。”是故尸罗名有威势。又尸罗言头,如人有头则能见色、闻声、嗅香、尝味、觉触、知法。如是行人有尸罗头者,能见苦谛等色,闻名身等义,嗅觉意花香,尝出离无事寂静三菩提味,觉禅定解脱等触,如色阴等法总相别相,是故尸罗言头。何故尸罗名守信?此是世俗言说法。若人善护尸罗者,言是人守信,不能善护尸罗,言是人不守信,是故世俗言说尸罗名守信。尸罗言行者,如人有足能行至余方,如是行人有尸罗足者,能行至善道及至涅槃。又尸罗言器者,以是一切功德所依之处,是故尸罗言器。尊者瞿沙说曰 :“不破义是尸罗义,如人不破于足,能有所至。如是,行者不破尸罗故能至涅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