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说戒正仪篇》解读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三、正明说仪。此门布置,据律不具。今行事者,通取诸部,共成一法。而诸家安设各有不同,今取普照、道安二师为本,余则引律诚文,删补取中(十种)。
  以上两节主要讲述说戒的相关问题,这些内容在说戒仪轨中还会说到。接着,正式介绍道宣律师编写的说戒仪轨。弘一律师在《律学讲录三十三种合订本》中,已将整个仪轨作了整理,非常庄严。
  “此门布置,据律不具。今行事者,通取诸部,共成一法。”关于说戒的仪轨,如果根据《四分律·说戒揵度篇》,并没有特别完整的内容。现在就吸取各部戒律的相关内容,形成一套仪轨。所以,这套仪轨虽立足于《四分律》,其实是融汇各部律典而成的。
  “而诸家安设各有不同,今取普照、道安二师为本,余则引律诚文,删补取中(十种)。”但在各部律典中,说戒的仪轨和作法各有不同。现在主要以普照、道安两位大德的仪轨为基础,再引用律典和经典的记载,如《五分律》《僧祇律》,及《增一阿含经》《华严经》《涅槃经》等,删除繁琐之处,补充不足部分,将整个仪轨整理为十项内容。

一、前须处所

  一、前须处所。中国布萨有说戒堂,至时便赴。此无别所,多在讲食两堂。理须准承,通皆席地。中国有用绳床,类多以草布地。所以有尼师坛者,皆为舒于草上。此间古者有床,大夫已上时复施安,降斯已下亦皆席地。东晋之后,床事始盛。今寺所设,率多床座,亦得双用。然于本事行时,多有不便。随处量法。
  第一,是关于布萨处所和座位的问题。
  “中国布萨有说戒堂,至时便赴。此无别所,多在讲食两堂。”中国,指中印度。在中印度,僧团有专门的说戒堂。到布萨的时候,大家都前往那里集中。但汉地寺院很少有专门用于说戒的殿堂,所以多半在讲堂或斋堂说戒。
  “理须准承,通皆席地。中国有用绳床,类多以草布地。所以有尼师坛者,皆为舒于草上。”绳床,绳编椅子。尼师坛,坐具。按理说,我们也应该继承印度的传统,专门设立说戒堂,大家都席地而坐。中印度有绳编的椅子,但更多的是用草铺地。出家人之所以要随身带着坐具,就是为了诵戒或打坐时铺在草地上,免得把僧衣弄脏。我们现在使用尼师坛,多是作为拜具。礼拜前,先把具展开在地上或拜垫上,然后再拜。
  “此间古者有床,大夫已上时复施安,降斯已下亦皆席地。东晋之后,床事始盛。”中国古代虽然有椅子,但通常是上大夫以上的达官贵人才会坐,其他普通百姓乃至中下大夫都是席地而坐。西晋时,五品以上及州牧才能坐椅子。直到东晋之后,人们才普遍开始使用椅子。
  “今寺所设,率多床座,亦得双用。然于本事行时,多有不便。随处量法。”现在寺院的布置,大家多半是坐在矮凳上。也有的是凳和席一起使用,在凳前敷席,到维那行筹时跪到席上。但这样做的话,布萨时就需要在席和矮凳间上下,恐怕多有不便。总之,布萨时究竟坐在凳上还是席地而坐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如果地上比较潮湿等,就可以坐在矮凳上。

二、众  具

  二、众具者。《律》中,舍罗、灯火、水瓶、坐具等,年少比丘先须办之。华香庄严,准前早办。[1]
  第二,是关于布萨使用的法器等物品。
  “《律》中,舍罗、灯火、水瓶、坐具等,年少比丘先须办之。”舍罗,草名,可作筹。根据《四分律》,在僧团布萨前,年轻比丘应该提早准备好各种相关用具。比如用于统计人数的筹,用于夜晚照明的灯火,用于洗手、浴筹的水瓶,以及方便僧众安坐的坐具等,并将一应用品擦拭或打扫干净。
  “华香庄严,准前早办。”打扫之后,还要以花、香等布置说戒堂,尽力营造庄严的气氛,令僧众进入说戒堂时,油然而生恭敬之心。只有恭敬戒律,才会引起重视,信受奉行。布置说戒堂,一方面是体现自己对戒律的恭敬,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僧众对戒律及布萨心生恭敬。

三、白  告

  三、于说戒日,上座白僧令知。今时,维那打静告白言:“大德僧听!今黑月十四日,众僧和合,某时某处说戒布萨。”余如“众网”中。
  第三,在说戒日要提前通知大众。
  “于说戒日,上座白僧令知。”到了说戒日,上座要提前告知,让僧众有所准备。
  “今时,维那打静告白言:‘大德僧听!今黑月十四日,众僧和合,某时某处说戒布萨。’余如‘众网’中。”由上座告知,是戒律的规定。到了道宣律师所处的时代,通常由维那师打静一下,然后告知大众:“各位大德请听!今天是下半月十四日(月末),众僧清净和合,将在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说戒布萨。”其他相关细节,在《僧网大纲篇》中有具体说明。比如到说戒日的早晨,让执事清点僧众,看谁在谁不在,得病的有几人,几人可以抱病参与,几人请假,而上座也应在布萨日到每个房间去慰问病者,等等。
  我们现在诵戒,通常是过堂时由僧值表堂,或者挂出“诵戒布萨”的牌。不论方式如何,总之要提前通知一下,以免有人因为忘记时间而错过。

四、集  僧

  四、鸣钟集僧。不局沙弥,并须入堂。若沙弥有缘,依法与欲。后须筹数,若犹有闻疑之相,尽界求觅唤之。若无有相,依法而作。沙弥、大僧二处各说戒者,鸣钟之时各集二处,应说《闻钟偈》。
  《增一阿含》云:“降伏魔力怨,除结尽无余,露地击楗稚,比丘闻当集。诸欲闻法人,度流生死海,闻此妙响音,尽当云集此。”[2]

  次入堂时,便合掌恭摄致礼,说偈言:“持戒清净如满月,身口皎洁无瑕秽,大众和合无违诤,尔乃可得同布萨。”说已,各依位随次而坐。如上《五分》,恭敬具仪。此是极教所遗,摄僧根本之教,不比寻常诸余法事。
  第四,正式说戒前,要打楗椎召集僧众。比如下午六点诵戒,五点四十分左右就要打板或敲钟,通知大家前往说戒处。楗椎声不是通常的号令,而是帮助我们降伏众魔、断除烦恼、出离轮回、走向解脱的号令,认识到它所蕴含的意义,我们才能对这个号令生起殷重心。在《行事钞·集僧通局篇》中,专门讲述了召集大众的具体方式。
  “鸣钟集僧。不局沙弥,并须入堂。”在鸣钟集僧时,不论沙弥、比丘,都要集合到布萨处。有两种集法,一是通集,把沙弥、比丘都召集到一起;一是别集,沙弥集到一处,比丘集到一处。这里说的是通集。
  “若沙弥有缘,依法与欲。”与欲,请假。如果沙弥生病或有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,要如法请假,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。比如我今天虽然不能参加布萨,但对僧团的一切决定坚决拥护。否则等僧团把事情处理之后,又说自己没参加、不赞成,就会影响僧团的和合。所以与欲的同时还要与清净,表明支持的态度。
  “后须筹数,若犹有闻疑之相,尽界求觅唤之。若无有相,依法而作。”僧团行筹统计人数时,有哪些人参加,有哪些人请假,必须清楚明白。如果还有一些怀疑,不确定该到的人是否都已到场,没来的人是否都已请假,就要在界内再呼唤、查询一番,否则就可能影响说戒羯磨的合法性。如果确实没问题了,就可以依法说戒。
  “沙弥、大僧二处各说戒者,鸣钟之时各集二处,应说《闻钟偈》。”这里是说别集。沙弥、比丘各自分开说戒的话,听到集僧钟声之后,应该分别集中到两个地方。大众集合到说戒堂,要念诵《闻钟偈》,这是召唤人们走向解脱的妙音。
  “《增一阿含》云:降伏魔力怨,除结尽无余,露地击楗稚,比丘闻当集。诸欲闻法人,度流生死海,闻此妙响音,尽当云集此。”魔力,四魔强盛,能障善道。怨,魔欲加害,犹如怨敌。结,三界见惑和思惑。尽无余,无学极果。《增一阿含经》记载,《闻钟偈》的内容为:依戒定慧三学修行,能降伏烦恼魔、五阴魔、死魔、天魔对我们的伤害,彻底断除一切烦恼结使,成就解脱圣果。比丘们听到露地击打楗椎的声音时,要马上前往集合,准备参加布萨。凡是有缘听闻佛法者,最终都能渡过生死苦海。
  “次入堂时,便合掌恭摄致礼。”接着进入说戒堂,要以恭敬心摄持身口意三业,合掌礼敬三宝。如果在念诵《闻钟偈》时随文入观,作相应的思维观修,此时就能摄心净意,安住于法。可见,这里所说的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。
  “说偈言:持戒清净如满月,身口皎洁无瑕秽,大众和合无违诤,尔乃可得同布萨。”进入说戒堂时也要说一个偈:清净持戒使僧众止息不善行,行为和语言清净无染,没有丝毫瑕疵和染污,如同满月一般明澈皎洁。清净持戒又能使僧团大众和合共住,依法修行,没有任何纷争和恼乱,如同满月一般圆满无缺。具备这样的前提,才可以共同布萨。
  “说已,各依位随次而坐。如上《五分》,恭敬具仪。”说完这一偈颂后,僧众就根据戒腊的次第,长幼有序地依次而坐。而且要像之前引用《五分律》所说的那样,不得座上眠睡、反抄衣、叉腰、着革屣、或卧或倚等,应该恭敬并具足威仪。
  “此是极教所遗,摄僧根本之教,不比寻常诸余法事。”极教,指《涅槃经》,佛陀入灭前的终极之教。这是佛陀在《涅槃经》中的教诲,也是维护僧团清净和谐的根本,所以比其他法事活动更为重要。《涅槃经》中,弟子们因佛陀即将入灭而悲伤,佛陀告诉他们:我不灭度,半月一来。因为佛以法为身,只要僧众能如法地说戒布萨,依戒行持,佛陀就会与我们同在。
  虽然此时布萨还没有正式开始,但在僧众前往说戒堂的途中,已通过两个偈颂收摄身心。由此可见,佛教的一切仪轨都是为了导向修行,而不是为了让某个活动看起来很气派,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。关键在于,我们要去理解这些做法背后的意义,理解它们和修行之间的关系,才能在做的过程中调动相应心行。如果只是依样画葫芦地做一做,既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,心行也不能与之相应,就本末倒置了。

五、供  具

  五、明供具。若有沙弥、净人,教令摘华,香水盘檠钵贮,五器三器,共华盘交错,罗列堂中。若在冬时,或无华月,当具彩华,以物席地。僧中布设,并香炉筹案,高座众具,并令严正,使有可观。
  第五,说明布萨前需要准备的相应供品,用以庄严说戒堂。和第二部分的不同在于,之前所准备的,是说戒需要用到的物品,如舍罗用于行筹,灯火用于照明,水瓶用于净手和浴筹。而此处准备的主要用于供佛,并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。
  “若有沙弥、净人,教令摘华,香水盘檠钵贮,五器三器,共华盘交错,罗列堂中。”净人,在寺院准备出家的居士。檠,有脚的盘碟。五器三器,二瓶二钵为四,加花盘为五;但瓶放在钵内,故合为三器。如果僧团有沙弥或净人,让他们采摘一些鲜花用于供佛。香汤则以高足盘、钵盂装着,各种器皿和装花的盘碟交错排列,供放在说戒堂内。总之,应该布置得庄严而整齐。
  “若在冬时,或无华月,当具彩华,以物席地。”如果是冬天说戒,没有鲜花,应该准备一些锦绣幡盖等装饰具,还可以在僧众的座位处铺设一些地毯之类。
  “僧中布设,并香炉筹案,高座众具,并令严正,使有可观。”在诵戒人的高座前,安置摆放香炉和筹的案几,陈列各种布萨用具,都要排列得中规中矩,令人有庄严神圣之感。

【注释】
[1]《四分律》卷 35,T22-819 上
年少比丘于布萨日,应先至说戒堂中,扫洒,敷座具,具净水瓶,洗足瓶,然灯火,具舍罗。
[2]《增一阿含经》卷 24,T02-676 下
降伏魔力怨,除结无有余,露地击揵椎,比丘闻当集。诸欲闻法人,度流生死海,闻此妙响音,尽当云集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