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认为人类遵循道德的意义,首先是基于自身的需要。也就是说,生而为人,必须遵循人类的行为标准。唯有符合这一标准的人,才能真正地称之为人。佛教中的惭、愧二法,目的就在于使我们保有人类的德行。 [原文]
药师如来的本愿力,体现了药师如来对建构理想社会的方针。因此,本文想通过对药师如来本愿的探讨,谈谈理想社会的建设。 [原文]
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标准,产品的制造需要有标准,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标准,那就是做人的标准。正因为缺乏做人的标准,最后,所有的标准就会被任意篡改,成为一个解释权在于“我”的说法。 [原文]
如果不是本着爱心和慈悲心,哪怕从事同样的公益事业,并在客观上对受助人有所帮助,但对转变自身心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。这就必须明确:慈善的本质是什么?它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?如果对这两点认识不清,慈善就可能变成伪善,公益就可能变成利益。即使事情本身的性质没变,也可能因为处理不当,使参与者的心行受到伤害。 [原文]
大乘佛教的《入菩萨行论》,为我们提供了一套“自他相换”的修法,其理论基础,就是认识到我执的过患和利他的利益。具备这一认知,进而将对自我的重视转向一切众生,把对众生的漠视转向对待自己。换言之,是将自我和众生在心中的地位进行对换。这种修习可以帮助我们舍弃自我的重要感,建立利他之心,是达成共情的善巧方法。 [原文]
生命就像河流,从无穷的过去延续到无尽的未来,由此而来的生命经验会在潜意识中留下记录,形成心理力量并影响未来生命。错误认识会不断制造烦恼,而生命中最大的误解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。修行就是正确认识世界,并不断排除内心负面力量的过程。 [原文]
如果要建立一种充满占有的爱,注定是不能独立和自由的。因为这种爱是有粘性的,粘住后就会形影相随,不再独立。一旦分离,便会因曾经粘得太紧而撕裂。就像两张粘住的纸,揭开时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。惟有建立无私的、不以占有为目的的爱,才能在爱的同时彼此自由。 [原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