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《坛经》的般若思想,是以性空、无所得为基础,开显般若性。一切众生心中具有般若性,只因无明、妄想、执著而不得显现。在认识到心中具有般若性的前提下,时时保持智慧的朗照。以无相、无住、无念的修证方法,明心见性,成就般若。 [原文]
在禅宗发展过程中,有偏于自了的倾向。更多是强调个人解脱,缺乏积极利他的大乘菩萨道精神。所以,要强化信仰的基础,僧格的养成,以及大乘的菩提心的建设。有了这样一些基础,再来修习禅宗,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。 [原文]
【之二】在汉传佛教地区,流传最为广泛的是罗什译本。不仅依此修学者最多,历代祖师的注释也集中于此。《金刚经》的弘扬和普及程度,主要体现在注释多、诵者多、抄本多几方面。 [原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