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【全书链接】

  第二章、序分
  第三章、礼敬诸佛愿
  第四章、称赞如来愿
  第五章、广修供养愿
  第六章、忏悔业障愿
  第七章、随喜功德愿
  第八章、请转-法-轮愿
  第九章、请佛住世愿
  第十章、常随佛学愿
  第十一章、恒顺众生愿
  第十二章、普皆回向愿
  第十三章、受持利益
  第十四章、略说前七愿
  第十五章、广颂第八、九愿
  第十六章、本经的殊胜
  第十七章、结归

济群法师

第一章、导 论

  尊敬的大和尚、各位法师、各位居士:
  净慧大和尚慈悲,让我为大家开讲《普贤行愿品》(简称《行愿品》)。藉此因缘,正好和大家共同学习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。《行愿品》是教界流传最为广泛的经典之一,许多四众弟子都以此作为日常修持的功课。在丛林早晚课诵的《八十八佛大忏悔文》中,也选编了《行愿品》的内容。可见,本品开演的修行法门,对学修有着重要、普遍的指导意义。

信仰、见地、行愿

  信仰、见地、行愿,是佛法修学的三大要领。不论在家学佛或出家修行,都应引起重视。
  一、信 仰
  信为道源功德母。欲成就菩提,首先应当奠定信仰基础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。”一句话,高度概括了修学要领所在。佛法甚深广大,不具信心,则不得其门而入;众生烦恼无边,缺乏智慧,则不能超越生死苦海。同论又云:“信如手。”拥有双手,我们才能创造财富,改善生活。学佛也是同样,欲成就功德法财,离不开信仰这一集资培福的根本。
  佛法修学有四个次第,即信、解、行、证。由有信仰,方能生解、起行、证果。但是,修学又不能仅仅停留于信仰层面。若一味强调信仰,以此取代一切,不重视闻思经教、如理思维,那么学佛往往会流于迷信、盲信,甚至可能导致宗教狂热。
  二、见 地
  见地,即知见、认识。八正道为修学佛法的常道,其中即以正见为首,也就是如实、正确的认识。在修学过程中,正见极为重要。因为我们的思想、语言和行为都取决于自身认识,由正确的认识,才能产生如理如法的言行。反之,错误认识则会将我们导向歧途,在有意无意中造作诸多罪业。无始以来,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,不得解脱,正是由于无明所致。
  无明,即没有观照人生真相的智慧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却对宇宙人生茫然无知。不必说大千世界,即使对我们自身也所知甚少,不知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。所以,佛法修行应从闻、思、修入手。闻,就是听闻经教,由此将佛法智慧转化为自身认识。然后,由闻慧而思慧,由思慧而修慧,最终破除无明,证得诸法实相。
  在佛法修学中,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。深信因果,便是学佛基本见地之一。唯有了知业果真实不虚,才能自觉止恶行善,由此改善人生,改造命运。《三世因果经》云:“若问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若问来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”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未来,现在就应播下相应的种子,由如是因,感如是果。明了因果法则,我们才能从当下改善人生。
  三、行 愿
  行,即身之行;愿,为心之愿。行愿,是按照愿望指示的目标努力实践。愿与行,犹如鸟之双翼,缺一不可。若无切实的愿望作为指路明灯,行动往往会迷失方向;而没有具体行动将愿望化做实践,愿望往往会流于空谈。
  “志当存高远”,远大的志向,是人生成功的首要条件。学佛也是同样,没有愿力为导引,所修善行往往只能换得人天福报。如果学佛只是为了现生平安,祈求佛菩萨保佑家庭、事业、财富,所得也仅止于此。还有些人,学佛是为来世服务的,希望来世比现在过得优越些,目的仍是希求人天福报。那么,所种下的因,也只能为来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,或是生于富裕之家,或是名利双全,事事如意。但我们要知道,人天福报再大也是有限的,再多也是会享尽的。这一切,都不足以使我们摆脱轮回六道的命运。
  还有些人,修行只是为了往生净土。如果明确这一目标,所修功德便能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。净土宗非常强调“信、愿、行”,以之为往生不可或缺的三种资粮。信,即相信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存在,相信自己能往生西方净土。愿,一是愿离娑婆,希望离开目前生存的五浊恶世;二是愿生西方,希望往生弥陀所在的极乐净土。两者是相互的。不少念佛人虽愿往生西方,却难舍人间种种。当阿弥陀佛前来接引时,却还想着:家中夫妻恩爱、儿女孝顺,怎舍得一走了之?或是想着:辛苦一生,儿女甫成,还未及享福,怎甘心就此离开?或是想着:公司初有成效,事业起步不久,若是撒手西去,一切岂非付诸东流?这么一想,不如请佛菩萨保佑我多活几年,过段时间再走。倘若存有如是心态,还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吗?显然不能。所以,愿力必须方向一致,如果既想往生西方,又要留恋尘世,患得患失,就会错过难得易失的大好机会。在座的很多人都在修念佛法门,一定要重视愿力的作用。
  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,这就更要发起宏大誓愿。身为大乘学子,对四弘誓愿想必不会陌生。但是,我们将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化做自身愿望了吗?真正按这样的大愿修行、实践了吗?
  诸佛菩萨之所以能获得成就,正是在因地发广大愿,难行能行,锲而不舍。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!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!”地藏菩萨的这一大愿,何等震撼人心!而我们熟悉的阿弥陀佛,曾贵为国王,后随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,名法藏比丘,也是在因地发四十八愿,最终成就西方净土。而净土学人所以能通过念诵弥陀圣号,甚至每日十念就能往生,正是凭借弥陀所发大愿。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悲心与愿力,就不存在念佛往生这一了生脱死的捷径了。药师如来成就东方琉璃世界,同样是因愿力所致。由其在因地所发十二大愿,乃能成就“令诸有情,皆得无尽所受用物,莫令众生有所乏少”的净土。
  我们今天学习的《行愿品》,则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。作为菩萨道行者,倘能依普贤菩萨的“十大愿王”行持,就能逐渐向佛菩萨的心行靠拢,实为行之有效的捷径。若整天只知求佛保佑,稍有挫折就想寻求佛菩萨帮忙,永远只能是可怜的众生,永远不能成为佛菩萨那样无我利他的人。因为他们只想得到帮助,却从未想到帮助他人。
   《行愿品》第八大愿为“常随佛学”,就是要我们以佛菩萨为榜样,不仅要学佛所言,更要行佛所行。像佛菩萨那样,以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使命。唯其如此,才能积集成佛资粮,而不仅仅是换得一些人天福报。

本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及来历

  《普贤行愿品》属于《华严经》的一品。在佛教中,《华严经》地位至尊,素被誉为“经中之王”。经中展现的境界高远深邃,不可思议,超乎凡夫的思维和想象。所以然者,因为那是诸佛菩萨的境界。佛陀将自己所证境界和盘托出,以我们现有的程度去理解,自然存在困难。 
  《行愿品》出自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的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”。“五十三参”记述了善财童子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而证入法界的过程。这一经历,被作为广学多闻的典范,历代为人称扬,受人推崇,并有许多表现这一题材的雕塑、绘画作品传世。而在很多佛教造像中,善财童子还常与龙女一起伴随观音菩萨左右,使他的形象为大众所熟知。
  据《华严经》记载:印度福德城中有一巨富长者,家财万贯,乐善好施,年近半百方才得子。有意思的是,这个孩子出世后,家中财物与日俱增。福德长者深感此子来历不凡,便请精通相术者前来察看。相士观察后告之曰:“家中财宝与此儿大有关系。”故为之取名“善财”(意为能够生财)。善财童子逐渐长大,虽家境富裕,却对钱财没有丝毫兴趣。他要寻找的是生命价值和人生归宿,他所思考的是如何摆脱生老病死等与生俱来的痛苦。自己虽然富足,但世间却有很多穷苦之人,怎样才能帮助他们从痛苦深渊中解脱出来?对于贫穷者来说,钱财固然能暂时解决温饱问题,终归不是长久之计。更何况,即使衣食无忧者,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未必过得幸福。可见,仅仅依靠钱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。因而,善财童子想要寻找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真理。
  就在此时,文殊师利菩萨来到福德城讲经弘法。善财童子听闻妙法后,豁然开朗,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。他向文殊师利菩萨请示说:“我要发菩提心,解脱生死,并帮助世间众生摆脱痛苦,应该怎样修行?”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:“如果想要修行,首先应当参访善知识。”善知识是有能力给予我们正确引导的老师。唯有亲近善知识,我们才有因缘听闻佛法,走上修学正道。否则的话,即使有心学佛,也可能误入歧途。善财童子遵照文殊菩萨的教诲,四处寻访,先后参见了五十三位善知识。
  在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”中,最早参访的善知识是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,最后参访的,正是宣讲本品的大行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告诉他:“我的修行法门,就是十大行愿。”所谓十大行愿,就是十种广大的愿力和行为,分别是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、广修供养、忏悔业障、随喜功德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、常随佛学、恒顺众生、普皆回向。这不仅是对善财童子的教诲,也是对每一位菩萨道学人的教诲。

本经的翻译

  在中国佛教史上,《华严经》先后有过三次翻译。最早是在东晋,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根据梵本翻译,名为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共60卷,34品,又称《晋译华严》或《六十华严》。到了唐代,从西域传来消息,称《晋译华严》只相当于梵本的三万多偈,非为全本,于阗还有更为完整的梵本。于是武则天专门派遣使者前往于阗寻访该经梵本,并迎请译经人。使者果然在于阗找到梵本,迎请高僧实叉难陀一同返回长安。为体现对这一甚深经典的尊崇,武则天为实叉难陀组织了专门的译场。动笔翻译的那天,武则天亲自参加,担任笔受。此次的汉译本与晋译同名,共80卷,39品,又称《唐译华严》或《八十华严》。不过,《六十华严》和《八十华严》中都未见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内容。唐贞元年间,般若法师从印度前来,重新翻译了《华严经》,全名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,共40卷,又称《四十华严》,最后一品即现在流通的《普贤行愿品》。

释经题

  一部经典的名称,与经文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对于我们理解该经,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《行愿品》出自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。其中,“方广”是一切大乘经典的通称。“佛”是梵语佛陀的略称,意为觉者,此处指释迦牟尼佛。“不可思议”即超越凡夫的思维,无法以我们有限的思维来想象,也无法以世间的语言来表达。“解脱境界”即断除烦恼,了脱生死,永远不再于六道沉沦流转。解脱又包括心解脱和慧解脱。心解脱,即内心没有任何困扰;慧解脱,即成就般若智,不再被世间万象迷惑。“普贤”即由普贤菩萨讲述十种大愿。“行愿”即发愿之后按这一心愿修行实践。“品”相当于普通著作中的章节,一部经典往往由很多品组成。
  普贤菩萨是汉传佛教家喻户晓的四大菩萨之一,其他三位分别是观音菩萨、地藏菩萨、文殊师利菩萨。这四位菩萨的应化道场,历代都是佛教徒朝礼参拜的胜迹,被称为“佛教四大名山”。其中,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,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,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,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。四大菩萨中,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,所谓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慈为予乐,悲为拔苦。无缘,就是不分亲疏、没有条件地帮助他人;同体,则是将自己和众生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,将众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,将众生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。如果在座的具有这种精神,那么我们就是菩萨了。而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智慧,也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,而是透彻诸法实相的般若智,是无上正等正觉。
  学佛的究竟目标,就是成佛,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。但成佛不是一句空话,还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,由积资培福而逐渐圆成佛道。十大愿王,正是我们积累成佛资粮的有效途径。
   学习《行愿品》,目的不仅在于读诵经文,关键是学习普贤菩萨的“愿”和“行”,以此调整自身心行。愿和行是相辅相成的,没有明确的愿力,行就会失去方向;没有切实的行动,愿就会流于空谈。所以,我们要将《行愿品》的学习落实于行持中,在发起广大愿心的同时,精进实践,才能功德圆满,最终成佛。

本经的组织与内容

  了解一部经典的组织结构,能帮助我们从整体把握全经思想脉络。《普贤行愿品》主要包括两方面:一是长行,一是偈颂。长行,即前面的散文部分;偈颂,即后面的诗歌部分。偈颂基本是对长行的重复,但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精炼,内容也有部分新意。
  《普贤行愿品》主要由十大愿王组成,分别为:“一者礼敬诸佛、二者称赞如来、三者广修供养、四者忏悔业障、五者随喜功德、六者请转-法-轮、七者请佛住世、八者常随佛学、九者恒顺众生、十者普皆回向。”这是普贤菩萨修习菩萨道的十项具体方法。经文中,分别以长行和偈颂两种方式,对这些修行方法做了详细阐述。

2007年11月修订版